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台湾红罗非鱼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雷思佳 叶世洲 +1 位作者 李德尚 董双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6-259,共4页
在水温28℃的条件下,不限量投喂颗粒饵料,测定了台湾红罗非鱼(体重22.42~26.93g)在淡水和盐度为7、14、21、28和35%时的能量收支。结果表明:盐度对台湾红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转化效率和最大摄食率均有显... 在水温28℃的条件下,不限量投喂颗粒饵料,测定了台湾红罗非鱼(体重22.42~26.93g)在淡水和盐度为7、14、21、28和35%时的能量收支。结果表明:盐度对台湾红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转化效率和最大摄食率均有显著影响,盐度为14‰时,特定生长率和转化效率均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1.43%和51.88%,此时,摄食率也达到最大,每天为体重的2.74%,盐度对吸收效率无显著影响,对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吸收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2.98%、88.42%和71.14%。盐度对同化效率无显著影响,平均值为64.31%;不同盐度下生长能占同化能的比例有显著差异,盐度为35‰时生长能占同化能的比例最高为37.05%,而盐度为21‰时最低,为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罗非鱼 盐度 能量收支 罗非鱼 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类型、温度、盐度和体重对台湾红罗非鱼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雷思佳 李德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3,共3页
关键词 台湾红罗非鱼 消化率 体重 食物类型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和负荷力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红生 李德尚 +3 位作者 董双林 卢敬让 徐宁 张鸿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于1995年7—9月,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负荷力和最适放养量。实验中每个围隔面积为 5m×5m,各设 1台 90W的搅水机(4 800r/... 于1995年7—9月,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海水池塘混合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的鱼产力、负荷力和最适放养量。实验中每个围隔面积为 5m×5m,各设 1台 90W的搅水机(4 800r/ h)。每日施肥基准为:鸡粪干物质, 25kg/ha:氮肥, N0.15× 10-6;磷肥,P0.015× 10-6。结果表明,静水海水池塘混合施肥的鱼产力为0.79g/(m2·d),池塘对台湾红罗非鱼的负荷力为1796.0kg/ha,鱼(体重70g/ind)的最适放养量约为8000in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施肥 台湾红罗非鱼 鱼产力 罗非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罗非鱼稻田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小红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6,共2页
台湾红罗非鱼是由野生型尼罗罗非鱼与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分离而来,其体形酷似海水鱼类真鲷,在东南亚具有较大的市场。自2008年来我们在青旧县仁庄镇易天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台湾红罗非鱼的稻田养殖试验,通过改造传... 台湾红罗非鱼是由野生型尼罗罗非鱼与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分离而来,其体形酷似海水鱼类真鲷,在东南亚具有较大的市场。自2008年来我们在青旧县仁庄镇易天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台湾红罗非鱼的稻田养殖试验,通过改造传统的稻田,实现了稻谷不减产、卣均产台湾红罗非鱼194千克的成绩。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罗非鱼 稻田养殖试验 生态养殖技术 莫桑比克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种间杂交 海水鱼类 突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