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创伤中的“文化记忆”——台湾现代诗人笔下“中国形象”的历史建构 |
白杨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2
|
传统的重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现代诗的另类现代性 |
白杨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3
|
台湾现代诗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现代演绎 |
吴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4
|
台湾现代诗学中“知性”概念之我见 |
俞兆平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3
|
|
5
|
隐喻视域下台湾“现代诗派”诗歌风格嬗变研究 |
郭伟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融合中西的“回头浪子”——论余光中《掌上雨》中现代诗观之演变 |
王敏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2
|
|
7
|
开放的“缪斯”——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对古典诗歌、西方现代派诗歌的接受 |
罗振亚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8
|
台湾新诗简论 |
翁光宇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2
|
|
9
|
论覃子豪的诗作与诗论 |
古远清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7 |
3
|
|
10
|
余光中乡愁诗的民族意识感断议 |
刘学工
|
《学术研究》
|
1986 |
2
|
|
11
|
叶维廉的诗与传统 |
邱熊熊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