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戴天元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共8页
利用1999~2001年课题组在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采集的海洋渔业资源生物资料和在岸上采集的生产技术资料,通过分析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和结构、测算初级生产力,检测浮游植物含碳率,鱼类、虾蟹类、头足类等主要种的营养级及其含碳量率、测算... 利用1999~2001年课题组在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采集的海洋渔业资源生物资料和在岸上采集的生产技术资料,通过分析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和结构、测算初级生产力,检测浮游植物含碳率,鱼类、虾蟹类、头足类等主要种的营养级及其含碳量率、测算生态效率;利用Cushing模型和营养动态模型估算该海区的潜在渔业资源量,利用Cadima经验公式和Gulland经验公式估算渔业资源最大持续开发量。结果表明,该海区的潜在渔业资源量为250.34×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136.98×104t。2000年该海区的实际年捕捞量为217.2×104t,超过了渔业资源的剩余产量80.22×104t。因此,为了持续利用该海区的渔业资源,应减少投入捕捞力量和实行捕捞限额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可持续开发量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初强寒潮对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任在常 《海洋预报》 2016年第5期78-88,共11页
基于实况天气图分析2016年1月21—26日大规模影响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寒潮的类型、源地以及发展,并通过海上观测浮标的海洋气象资料分析寒潮影响期间的风、浪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寒潮过程是一次典型的中路冷空气过程,根据浮... 基于实况天气图分析2016年1月21—26日大规模影响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寒潮的类型、源地以及发展,并通过海上观测浮标的海洋气象资料分析寒潮影响期间的风、浪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寒潮过程是一次典型的中路冷空气过程,根据浮标监测数据显示,影响福建海域的6级及以上东北大风维持时间最长为66h,4.0m及以上灾害性海浪最长维持45h;(2)台湾海峡普遍出现8—9级阵风和10级的北-东北风。海峡南北气压差最大值达10.3hPa。由于受到台湾岛地形影响,过程的大风区主要集中的海峡东岸和台湾岛东侧海域,最大风速达21.6m/s;(3)海峡中北部海域在寒潮影响期间存在明显海浪低值区,大浪区在海峡南部形成伸入海峡的"舌"状结构,受东北大风影响,海峡东岸的浪高明显高于海峡西岸。讨论认为受台湾岛地形影响,寒潮大规模影响期间海峡北部存在风向、浪向切变,且寒潮冷中心进一步南下,导致海峡北部浪高明显减小和海峡南部浪高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中路冷空气 台湾海峡及邻近海域 风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