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坦桑联合过程和经验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启示--兼论建构“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路阳 庄虔友 王鸿志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是由坦噶尼喀共和国和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联合而成。坦桑联合虽然是两个国家的外在联合,与海峡两岸分裂国家实现统一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坦桑联合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们破解两岸政治难题、推动祖国和平统一...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是由坦噶尼喀共和国和桑给巴尔人民共和国联合而成。坦桑联合虽然是两个国家的外在联合,与海峡两岸分裂国家实现统一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坦桑联合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可以为我们破解两岸政治难题、推动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与理论启示。本文首先对坦桑联合的背景、条件及发展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同时总结出由其独特经验和特点构成的"坦桑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国家认同"是关键所在,"平等地位"是重要原则,"渐进整合"是成功保证,"独特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典型特征。笔者尝试将"坦桑模式"运用于两岸统一的实践,为建构"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提供初步的思考和建议。建构"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要重视"国家认同"的建构,要体现两岸关系的"渐进发展"特征,要体现两岸的"平等地位",要对"港澳模式"有创新和突破。在坚持"一国两制"原则前提下,以"港澳模式"为初步基础,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处理统一问题的经验,既有继承也要有创新,惟有这样才能丰富和完善"一国两制"模式的具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模式 两岸统一 “一国两制” 台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结构形式理论的“台湾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焕明 张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6,共5页
按照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国家组织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而复合制以联邦制为典型。1982年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国家结构形式的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兼具单一制和复合制的特征,可以将其称之为"复合单一... 按照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国家组织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而复合制以联邦制为典型。1982年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对国家结构形式的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兼具单一制和复合制的特征,可以将其称之为"复合单一制"。香港和澳门问题都通过"一国两制"得到成功解决,但是台湾问题具有特殊性。解决台湾问题,需要民族的大智慧,要坚持一个中国、地位平等和"国家认同"等原则,同时还可以借鉴坦桑尼亚"两个政府"体制的经验和教训,最终在"一国两制"理论的基础上开创一种新型的"台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台湾模式 国家结构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中国台湾模式 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3
作者 李宗道 《湖南农业科学》 2002年第2期39-40,共2页
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现状和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并对中国台湾省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进行了研究。指出与大陆地区农村情况相似的中国台湾省的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关键在于推行了以农民利益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 ,建立了适应当地情况的农... 分析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现状和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并对中国台湾省的农业产业化道路进行了研究。指出与大陆地区农村情况相似的中国台湾省的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关键在于推行了以农民利益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 ,建立了适应当地情况的农业产业化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台湾模式 经济借鉴 中国 农民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对外贸易模式的演进与背离:1998—2015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非 徐晓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国际贸易模式主要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在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模式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利用1998—2015年SITC十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台湾贸易产品的Lafay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台湾对外贸易仍... 国际贸易模式主要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在当前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贸易模式逐渐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化。利用1998—2015年SITC十类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对台湾贸易产品的Lafay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台湾对外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分别基于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生产效率和要素禀赋差异而发生。进一步构造基于RSCA指数和TC指数的贸易模式背离倾向指数(H指数)可以发现,台湾对外贸易整体上存在净出口能力水平大于比较优势水平的正背离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对外贸易模式 海峡两岸经济比较优势 净出口能力 背离倾向 Lafay指数 RSCA指数 TC指数 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台湾需冷模式评估本地种梅树的需冷量 被引量:3
5
作者 欧锡坤 陈琦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6-10,共5页
台湾梅是全世界落叶果树需冷量最低的宝贵种源之一,在学术研究、国际种源交换或实际应用栽培上皆有必要探讨其需冷量。连续8年利用一系列已知需冷量的桃关键栽培品种(100~325CU)的盛花期早晚,与待评估需冷量梅的开花次序相互比较,来评... 台湾梅是全世界落叶果树需冷量最低的宝贵种源之一,在学术研究、国际种源交换或实际应用栽培上皆有必要探讨其需冷量。连续8年利用一系列已知需冷量的桃关键栽培品种(100~325CU)的盛花期早晚,与待评估需冷量梅的开花次序相互比较,来评估本地13个梅品种的需冷量。用此法所评估出梅的CU值虽不是很精确,但各栽培品种盛花期出现的次序与需冷量高低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为了更精确地评估梅树需冷量,利用台湾新开发的低需冷模式来评估,结果显示本地梅树需冷量大都在20~50CU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栽培种 需冷量 台湾需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社区低碳更新的最新实践与经验借鉴 被引量:5
6
作者 于洋 刘加平 李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4-708,725,共6页
"永续低碳示范社区"项目是台湾在既有社区低碳更新领域的最新大规模实践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台湾社区低碳更新模式.基于上述最新实践成果的114个案例资料,梳理了该实践的背景与起因,解读了该项目"诊断-规划-实施-评价"... "永续低碳示范社区"项目是台湾在既有社区低碳更新领域的最新大规模实践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台湾社区低碳更新模式.基于上述最新实践成果的114个案例资料,梳理了该实践的背景与起因,解读了该项目"诊断-规划-实施-评价"四个阶段的实施体系,重点研究了各阶段的承担主体、执行程序和主要规划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强调了该项目的实践重点,并讨论了对台湾社区低碳更新模式经验借鉴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低碳更新 台湾模式 规划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技术转移的三种模式兼谈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樵良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1995年第2期87-92,共6页
本文讨论了三种高技术技术转移的模式。硅谷模式、日本模式和台湾模式。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是紧密地与其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环境和传统文化相关联的。通过三种模式的分析,作者对中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技术转移 高技术产业 中国 硅谷模式 台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模式
8
作者 姚超 《财贸研究》 1988年第5期46-48,共3页
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何种方式最终实现,是海峡两岸人民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台... 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通过何种方式最终实现,是海峡两岸人民所共同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状出发,采取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国统一 台湾经济 海峡两岸 最佳模式 “两个中国” 台湾模式 台湾问题 政治生活 现代化建设 中国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洞庭湖区新农村规划的“新”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覃永晖 吴晓 姜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08-4509,4535,共3页
在当前新农村规划的形势下,环洞庭湖区的新农村规划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顺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在实践工作中注重"新"探索,即探索"二十一字"目标的"新理解"、探索"门槛分析法"运用于新农村... 在当前新农村规划的形势下,环洞庭湖区的新农村规划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顺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在实践工作中注重"新"探索,即探索"二十一字"目标的"新理解"、探索"门槛分析法"运用于新农村规划的"新思维"、探索由"台湾模式"启示的"新政策,"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洞庭湖区 新农村规划 门槛分析法 台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国两制”是统一祖国的可行途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家泉 姚一平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第1期93-98,共6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是三中全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就中国具体情况来说,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以下简称“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的,是三中全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产物.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就中国具体情况来说,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二年九月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曾经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一种“模式”,不搞“锁国主义”.当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台湾问题 统一祖国 可行途径 大陆 构想 香港 台湾模式 中国统一 台湾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