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瑞祥
刘志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7,共8页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常年入侵东海陆架。但是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尚存在很多不明之处。本文基于2009至2011年间东海4个航次的CTD实测数据,研究了黑潮次表层水入侵东海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发现:黑潮次表层水入侵在春末...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常年入侵东海陆架。但是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尚存在很多不明之处。本文基于2009至2011年间东海4个航次的CTD实测数据,研究了黑潮次表层水入侵东海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发现:黑潮次表层水入侵在春末夏初开始加强,夏季最强,秋季开始减弱,冬季最弱。入侵的黑潮次表层水起源深度也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另外,结果还表明黑潮次表层水入侵存在明显的短期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东北部
黑潮次表层水
入侵
季节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东北部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瑞祥
刘志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123,共6页
基于1998-2011年进入台湾东北部的WOCE-SVP(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Surface Velocity Programme)计划的Argos浮标运行轨道数据,分析了台湾东北部的环流特征、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春夏...
基于1998-2011年进入台湾东北部的WOCE-SVP(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Surface Velocity Programme)计划的Argos浮标运行轨道数据,分析了台湾东北部的环流特征、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春夏季,黑潮表层水入侵仅限于陆架外缘,而在秋冬季,黑潮表层水可深入东海陆架或进入台湾海峡。自黑潮区入侵至100 m和150 m等深线的浮标数量在秋冬季较多,春夏季较少。台湾海峡的浮标轨迹在春夏季几乎皆为北向,在秋冬季皆为南向。在秋季,东海中部和南部陆架会在黑潮西侧出现逆流和涡旋。可见,台湾东北部环流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在秋冬季较强,春夏季较弱。本研究采用最新的Argos浮标数据,揭示了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s浮标
台湾东北部
黑潮表层水
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东北部地形共振对M2内潮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畅航
曹圣山
+1 位作者
徐振华
尹宝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101,共8页
正压潮流、突变海底地形和稳定层结结构是内潮生成的主要因素。台湾东北部海域地形结构多变,正压潮流较强,形成复杂的内潮场。本文通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研究了台湾东北部海域两源区共振条件下内潮的生成、传...
正压潮流、突变海底地形和稳定层结结构是内潮生成的主要因素。台湾东北部海域地形结构多变,正压潮流较强,形成复杂的内潮场。本文通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研究了台湾东北部海域两源区共振条件下内潮的生成、传播和耗散混合过程。结果表明:在台湾东北部海域,Mien-Hua海底峡谷与I-lan海脊是M2内潮重要的生成源区,源区之间的距离与M2内潮水平波长相当,满足共振条件并增强了内潮的生成和耗散。本文通过敏感性试验,探讨模式水平分辨率与不同季节的层化对源区共振过程的影响,数值实验表明,高分辨率的数值模式可以更好地刻画小尺度的地形结构,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内潮生成和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十分必要;不同季节的海水层化结构在本质上不改变两源区间的共振关系,但层化强弱对内潮能量的生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东北部
内潮
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东北部黑潮表面入侵年际变化研究
4
作者
邹逸航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80-82,85,共4页
利用24年(1993~2016年)AVISO的每日卫星高度计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台湾及邻近海域气候态流-涡场分布,通过断面流场差估算黑潮表层入侵量,通过滤波和小波功率谱发现我国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的时间变化有显著的0.5年、1年、2.4年等周期变化特...
利用24年(1993~2016年)AVISO的每日卫星高度计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台湾及邻近海域气候态流-涡场分布,通过断面流场差估算黑潮表层入侵量,通过滤波和小波功率谱发现我国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的时间变化有显著的0.5年、1年、2.4年等周期变化特点,并给出了年际变化显著的时间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潮入侵
年际变化
台湾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瑞祥
刘志亮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边缘海向深海大洋碳输送"(973项目:2009CB421205)
文摘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常年入侵东海陆架。但是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尚存在很多不明之处。本文基于2009至2011年间东海4个航次的CTD实测数据,研究了黑潮次表层水入侵东海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发现:黑潮次表层水入侵在春末夏初开始加强,夏季最强,秋季开始减弱,冬季最弱。入侵的黑潮次表层水起源深度也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另外,结果还表明黑潮次表层水入侵存在明显的短期变动。
关键词
台湾东北部
黑潮次表层水
入侵
季节变化
Keywords
northeast of Taiwan
Kuroshio subsurface water
intrusion
seasonal variation
分类号
P731.2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东北部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瑞祥
刘志亮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12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26)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XDA11020301)
文摘
基于1998-2011年进入台湾东北部的WOCE-SVP(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Surface Velocity Programme)计划的Argos浮标运行轨道数据,分析了台湾东北部的环流特征、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春夏季,黑潮表层水入侵仅限于陆架外缘,而在秋冬季,黑潮表层水可深入东海陆架或进入台湾海峡。自黑潮区入侵至100 m和150 m等深线的浮标数量在秋冬季较多,春夏季较少。台湾海峡的浮标轨迹在春夏季几乎皆为北向,在秋冬季皆为南向。在秋季,东海中部和南部陆架会在黑潮西侧出现逆流和涡旋。可见,台湾东北部环流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在秋冬季较强,春夏季较弱。本研究采用最新的Argos浮标数据,揭示了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
关键词
Argos浮标
台湾东北部
黑潮表层水
入侵
Keywords
Argos drifter
northeast of Taiwan
the Kuroshio surface water
intrusion
分类号
P733.1 [天文地球—物理海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东北部地形共振对M2内潮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畅航
曹圣山
徐振华
尹宝树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海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10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8601
41376029
+6 种基金
U1406401
414210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0020104
XDA10020101)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项目
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资助项目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项目~~
文摘
正压潮流、突变海底地形和稳定层结结构是内潮生成的主要因素。台湾东北部海域地形结构多变,正压潮流较强,形成复杂的内潮场。本文通过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模式,研究了台湾东北部海域两源区共振条件下内潮的生成、传播和耗散混合过程。结果表明:在台湾东北部海域,Mien-Hua海底峡谷与I-lan海脊是M2内潮重要的生成源区,源区之间的距离与M2内潮水平波长相当,满足共振条件并增强了内潮的生成和耗散。本文通过敏感性试验,探讨模式水平分辨率与不同季节的层化对源区共振过程的影响,数值实验表明,高分辨率的数值模式可以更好地刻画小尺度的地形结构,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内潮生成和传播过程的数值模拟十分必要;不同季节的海水层化结构在本质上不改变两源区间的共振关系,但层化强弱对内潮能量的生成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台湾东北部
内潮
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共振
Keywords
northeast of Taiwan
internal tides
ROMS(Regional Ocean Modeling System)
resonance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东北部黑潮表面入侵年际变化研究
4
作者
邹逸航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出处
《绿色科技》
2020年第6期80-82,85,共4页
文摘
利用24年(1993~2016年)AVISO的每日卫星高度计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台湾及邻近海域气候态流-涡场分布,通过断面流场差估算黑潮表层入侵量,通过滤波和小波功率谱发现我国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的时间变化有显著的0.5年、1年、2.4年等周期变化特点,并给出了年际变化显著的时间段。
关键词
黑潮入侵
年际变化
台湾东北部
分类号
P731.2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湾东北部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的季节变化规律
赵瑞祥
刘志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台湾东北部黑潮表层水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
赵瑞祥
刘志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台湾东北部地形共振对M2内潮演化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畅航
曹圣山
徐振华
尹宝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台湾东北部黑潮表面入侵年际变化研究
邹逸航
《绿色科技》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