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9.21大地震学校重建策略解析
1
作者 刘霄峰 《新建筑》 2008年第6期77-81,共5页
汶川大地震使灾区大多数中小学校舍遭到严重破坏.艰巨的重建任务摆在我们面前。通过对台湾9.21地震后学校的重建策略的解析,总结了四个方面的经验:以政府为主导的重建体系.校园重建工作的任务划分,建筑师、规划师的聘用工作."新校... 汶川大地震使灾区大多数中小学校舍遭到严重破坏.艰巨的重建任务摆在我们面前。通过对台湾9.21地震后学校的重建策略的解析,总结了四个方面的经验:以政府为主导的重建体系.校园重建工作的任务划分,建筑师、规划师的聘用工作."新校园运动";以期对汶川震后学校重建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汶川 大地震 学校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灾后城镇减灾规划的崛起--中国台湾“9·21大地震”及“八八水灾”个案的回顾与省思
2
作者 洪启东 陈宗贤 李佳翰 《城乡规划》 2017年第3期86-97,共12页
发生于1999年的中国台湾"9?21大地震"和2009年的中国台湾"八八水灾"这两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冲击了台湾的城市环境,凸显了传统城市规划的市场失灵与政府体制的脆弱,城市规划欠缺对跨域专业整合重要性的认知,特别... 发生于1999年的中国台湾"9?21大地震"和2009年的中国台湾"八八水灾"这两次重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冲击了台湾的城市环境,凸显了传统城市规划的市场失灵与政府体制的脆弱,城市规划欠缺对跨域专业整合重要性的认知,特别是面对极端气候冲击时对土地的(再)利用。两大事件也突出了把"减灾"与"社会—经济脆弱度"融入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因此,塑造"韧性城市"逐渐蔚为风潮。本文介绍了"9?21大地震"与"八八水灾"这两次台湾有史以来巨大灾害的背景、重建规划的内涵及政府作为,通过回顾文献与案例讨论,以及比较、分析西方相关的论述,试图厘清两点:一是巨灾之后台湾城镇空间重建规划的经验和体制建设;二是城镇减灾规划论述与当今城市规划和灾害管理接榫的困境。企盼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对两岸三地空间规划的专业交流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城镇防减灾 台湾“9.21大地震” 台湾“八八水灾” 灾害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1”大地震后对台湾大坝设计地震推估之检讨
3
作者 陈利明 《四川水力发电》 2001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前 ,台湾地区在进行大坝耐震设计与安全评估时所采用设计 (或校核 )地震之推估方法 ,为沿用当时翡翠水库规划设计时参考美国核能电厂耐震设计标准所采用之方法。惟 1999年 9月 2 1日集集大地震时 ,位在震源附近几座大坝坝址所实测到... 目前 ,台湾地区在进行大坝耐震设计与安全评估时所采用设计 (或校核 )地震之推估方法 ,为沿用当时翡翠水库规划设计时参考美国核能电厂耐震设计标准所采用之方法。惟 1999年 9月 2 1日集集大地震时 ,位在震源附近几座大坝坝址所实测到之尖峰地表加速度 (PGA)均高于用翡翠水库方法所推估之 PGA值 ,而引起工程界对原翡翠水库所采用之设计地震推估方法可靠性的注意与讨论。在对原翡翠大坝设计地震之推估方法中 ,经“9.2 1”地震实际验证后 ,将觉得有讨论空间之部分 ,逐项提出国内外相关资料、个人与专家意见 ,供参考讨论 ,尚不作定论。另为便于了解与检讨起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 设计 9.21大地震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9.21”大地震和福州“9.24”震群应急工作回顾
4
作者 丁学仁 邱立钦 《城市防震减灾》 1999年第6期7-9,共3页
南投地震灾情惨重、嘉义地震接踵来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省南投附近发生7.6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直接死亡人数近3000人,伤约1万人,完全倒屋约5万间,半倒塌4万间,桥梁倒塌,交通受阻,供电中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 南投地震灾情惨重、嘉义地震接踵来 1999年9月21日凌晨台湾省南投附近发生7.6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直接死亡人数近3000人,伤约1万人,完全倒屋约5万间,半倒塌4万间,桥梁倒塌,交通受阻,供电中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美元。这是台湾地区百年来发生的规模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地震 大震 震群 应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台湾集集地震的结构滞回耗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翟长海 谢礼立 吴知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基于能量概念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能更清楚地揭示结构在地震动下的破坏机制,而滞回耗能被认为是最具工程意义的能量指标,是衡量结构塑性累积损伤的重要参数.利用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1999年集集地震记录到的大量地震动研究了抗震结构... 基于能量概念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能更清楚地揭示结构在地震动下的破坏机制,而滞回耗能被认为是最具工程意义的能量指标,是衡量结构塑性累积损伤的重要参数.利用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1999年集集地震记录到的大量地震动研究了抗震结构滞回耗能的特性,讨论了结构自振周期、阻尼比、场地条件、结构的恢复力模型等因素对抗震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场地条件、抗震结构的延性水平、周期、阻尼均是影响抗震结构滞回耗能的重要因素,而结构恢复力模型对滞回耗能的影响则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耗能 台湾集集地震 基于能量概念的抗震设计 中国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美浓6.7级地震框架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潘毅 张弛 +2 位作者 高宪 常志旺 卓建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3-18,共6页
2016年2月6日我国台湾高雄市美浓地区发生M_S6.7级强地震及多次余震,对台湾南部地区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研究台湾美浓地震中框架结构的震害原因,在对台南地区震害调查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新化、草岭、善化、台南市、七股等五个台站的地震... 2016年2月6日我国台湾高雄市美浓地区发生M_S6.7级强地震及多次余震,对台湾南部地区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研究台湾美浓地震中框架结构的震害原因,在对台南地区震害调查的基础上,首先,根据新化、草岭、善化、台南市、七股等五个台站的地震动数据,从地面峰值速度、脉冲属性和频谱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地震动的主要特征;然后,从整体结构、梁柱构件、填充墙、非结构构件和地基土液化等方面,阐述了其震害特征;最后,结合震害调查工作,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地基土液化防治、抗震概念设计及隔震减震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建筑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美浓地震 脉冲型地震 框架结构 震害调查 震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的随机特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国权 周锡元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10-19,共10页
将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看作随机过程,选取台湾集集地震的30组近断层加速度时程为样本,研究其相关特性。3方向集系上的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矩阵表明3方向的加速度时程均为非平稳随机过程,并且相关系数的分布是随机的,这种随机相关性是... 将强震地面运动加速度时程看作随机过程,选取台湾集集地震的30组近断层加速度时程为样本,研究其相关特性。3方向集系上的自相关矩阵和互相关矩阵表明3方向的加速度时程均为非平稳随机过程,并且相关系数的分布是随机的,这种随机相关性是无法用确定性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的。为此,又研究了样本函数的相关特性,即随机过程样本函数的相关函数,结果发现在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中包含有明显的随机函数分量,即相关函数仍为一随机过程,我们称这样的随机过程为超随机过程,本文建立了超随机过程相关函数的数学模型。本文的研究表明近断层强地面运动为一复杂的随机过程,对其相关特性的研究应当包括相关系数(性)的大小和相关系数(性)的随机分布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时程 相关函数 超随机过程 台湾 集集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地形、地质及地震概述 被引量:10
8
作者 戚筱俊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9年第4期4-6,共3页
1台湾海峡地形从总体上来看台湾海峡地形是西南高而东北低,而东南部分则又更低。若就台湾海峡的海底的形态来说,则台湾海峡又可分为五个单元:(1)台湾海峡中西部浅滩;(2)台湾海峡盆地;(3)台湾海峡南部浅滩;(4)澎湖水... 1台湾海峡地形从总体上来看台湾海峡地形是西南高而东北低,而东南部分则又更低。若就台湾海峡的海底的形态来说,则台湾海峡又可分为五个单元:(1)台湾海峡中西部浅滩;(2)台湾海峡盆地;(3)台湾海峡南部浅滩;(4)澎湖水道;(5)海底峡谷。1.1台湾海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 地形 地质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区历史建筑紧急修复机制初探——以台湾9.21地震修复经验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兴国 林承阳 《新建筑》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震区范围内许多具有价值的文化资产受到严重损毁。以台湾9.21集集大地震后的紧急修复经验为例,建议将此次震灾地区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转换为一般性常态机制,在法令制度、技术上提出一套地震灾害... 汶川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震区范围内许多具有价值的文化资产受到严重损毁。以台湾9.21集集大地震后的紧急修复经验为例,建议将此次震灾地区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转换为一般性常态机制,在法令制度、技术上提出一套地震灾害时的紧急应变机制,通过此应变机制让历史建筑在遭遇地震灾害时能将损坏程度降至最低,并协助相关人员进行灾后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5.12大地震 历史建筑 修复机制 台湾9.12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1台湾M_S7.6大地震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绍治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4期64-68,共5页
1999 年9 月21 日台湾南投发生MS7 .6 强烈地震,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两岸同胞骨肉相连,我们在深切关注这次地震的同时,也从中得到启示:1- 沿此次发震断层车笼埔断层一线构筑物毁坏极为严重,由此可见,城市建设和居民安家应尽力避开... 1999 年9 月21 日台湾南投发生MS7 .6 强烈地震,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两岸同胞骨肉相连,我们在深切关注这次地震的同时,也从中得到启示:1- 沿此次发震断层车笼埔断层一线构筑物毁坏极为严重,由此可见,城市建设和居民安家应尽力避开活断层。2- 必须加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有规范的抗震设计、专业的施工监理和严格的验收程式。3- 抗震救灾工作中应注重高科技成份的投入和救灾队伍的训练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地震 活断层 抗震设防 震后救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7.6级地震及其强余震前电磁辐射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宝华 《地震学刊》 CSCD 1992年第4期51-54,共4页
本文总结了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海域地震及其强余震前电磁辐射的前兆特征。所用的仪器为DDC-2型电子补偿仪、XWX-2042电位差计,记录极距为100m的两埋地电极间所接收到的电磁辐射信息,震前异常波形最大幅度可达187.5mv,为正常背景的... 本文总结了1986年11月15日台湾花莲海域地震及其强余震前电磁辐射的前兆特征。所用的仪器为DDC-2型电子补偿仪、XWX-2042电位差计,记录极距为100m的两埋地电极间所接收到的电磁辐射信息,震前异常波形最大幅度可达187.5mv,为正常背景的十数倍,频谱较宽(0.005—5Hz)。这种特征对认识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上的地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强余震 电磁辐射 地震 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国台湾、新西兰地震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满涛 《上海保险》 2018年第6期57-59,共3页
十年前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灾后保险理赔工作也充分暴露出我国保险业在开办地震灾害保险业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域,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借鉴其他国... 十年前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巨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灾后保险理赔工作也充分暴露出我国保险业在开办地震灾害保险业务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区域,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开展地震保险业务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办地震保险业务,减轻地震巨灾对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保险 制度研究 借鉴 新西兰 保险业务 日本 台湾地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集集7.6级地震之车笼埔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危害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文山 《城市与减灾》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台湾集集7.6级地震回顾 台湾岛位于地球上板块运动最活跃区域—环太平洋构造带上,是琉球与马尼拉俯冲带之间的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造山山脉的结果。千万年以来,板块挤压作用从俯冲到碰撞,伴随着褶皱与断层活动,形成了现今... 台湾集集7.6级地震回顾 台湾岛位于地球上板块运动最活跃区域—环太平洋构造带上,是琉球与马尼拉俯冲带之间的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造山山脉的结果。千万年以来,板块挤压作用从俯冲到碰撞,伴随着褶皱与断层活动,形成了现今的山脉。第四纪以来,中央山脉前缘(西侧)形成一系列以迭瓦状向西逆冲的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特征 台湾 地震 危害 菲律宾海板块 板块运动 板块碰撞 环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9.21震灾纲要计划的研讨——以台中县雾峰乡为例
14
作者 阮如舫 《新建筑》 2008年第6期82-84,共3页
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破坏与诸多遗憾。台湾中部也曾于1999年9月21日发生严重的震灾。笔者曾参与台中县的灾后重建计划工作.对震灾有所了解,提出几点看法。以为关心灾后城市自然灾害防治与都市更新等专家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台湾9.21震灾 台中县 雾峰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背景空区对闽粤沿海地震形势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荣峰 许仪西 杨佩琴 《地震学刊》 CSCD 2000年第4期51-57,共7页
讨论了 1994年 9月 16日台湾海峡南部 7 3级地震对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从地震学角度出发结合这一地区地震地质背景对这次地震的震前背景空区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震后背景空区演变进行了追踪 ,以期从震后各断裂带受... 讨论了 1994年 9月 16日台湾海峡南部 7 3级地震对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性的影响。从地震学角度出发结合这一地区地震地质背景对这次地震的震前背景空区的客观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震后背景空区演变进行了追踪 ,以期从震后各断裂带受其应力调整的影响中 ,找出应力有可能再次集中的地段 ,这对缩小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中强地震的时间、地点、强度范围的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海峡地震 背景空区 东南沿海地震 地震形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灾地变与防灾减灾——从台湾“9·21”大地震说起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正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2-6,共5页
台湾因受板块挤压 ,以致岩石破碎、地质脆弱且坡度陡峻、表层岩层土砂堆积不易稳定 ,顺向崩积层及断层带等地质不佳因素 ,加以地震频仍 ,山崩、地滑、土石流等灾害不断。 1999年 9月 2 1日凌晨 1时 47分 12 .6秒 ,以集集地区为震央 ,发... 台湾因受板块挤压 ,以致岩石破碎、地质脆弱且坡度陡峻、表层岩层土砂堆积不易稳定 ,顺向崩积层及断层带等地质不佳因素 ,加以地震频仍 ,山崩、地滑、土石流等灾害不断。 1999年 9月 2 1日凌晨 1时 47分 12 .6秒 ,以集集地区为震央 ,发生芮氏震度规模为 7.3级之台湾百年大地震 ,天灾地裂 ,天摇地动 ,山河变貌 ,残垣断壁 ,死逾2 0 0 0人 ,伤逾万人 ,房屋倾倒者近 2万栋 ,造成严重灾害。虽然地质骤然大规模断层滑动无法预知 ,此即大自然存在之不确定 ,但可确定者为调查断层之确实位置及撤离断层 ,或为可能减少灾难之方法。灾害防治之基本原则为预防、避开、缓冲、替代、限制、监测、维护等 ,亦即防灾减灾之基本方法 ,注动其原则与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浅层地震 土壤液化 土石流 地滑 地震 防灾 减灾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强震对赣粤闽交界及其沿海地区地震形势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坚 高建华 胡翠娥 《地震学刊》 CSCD 2001年第3期19-23,共5页
试图通过分析台湾地区与赣粤闽交界及其沿海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动力环境、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来探讨台湾强震对赣粤闽交界及其沿海地区地震形势的影响 ,从而分析赣粤闽交界及其沿海地区近期的地震趋势。
关键词 地震相关性 台湾 动力环境 地质构造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极值理论研究台湾和华东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成明 姜先畴 +1 位作者 张寅生 陈德兴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4期40-45,共6页
 运用极值分布理论对1970~1999年间台湾和华东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统计性研究,得出其地震相应震级的复发周期[T(M)]、理论发震次数(η)和华东地区中强地震的发震概率阈值(PO)。通过对T(M)的同比分析,发现两地中强地震存在着较好的相关...  运用极值分布理论对1970~1999年间台湾和华东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统计性研究,得出其地震相应震级的复发周期[T(M)]、理论发震次数(η)和华东地区中强地震的发震概率阈值(PO)。通过对T(M)的同比分析,发现两地中强地震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用以上研究的结果对华东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概率、发震时间和地震强度进行综合判定,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值理论 地震活动相关性 地震复发周期 台湾 发震概率 华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中国台湾地震海缆中断谈海缆通信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晓女 《通信世界》 2007年第02B期M0001-M0001,2-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台湾 海缆 中断 台湾地震 通信 强烈地震 地震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南投7.6级地震与浙江省地倾斜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学庭 陈修民 +3 位作者 李于民 徐孝宁 张凡 余加虹 《地震学刊》 CSCD 2002年第2期54-60,共7页
总结了 19990 92 1台湾 7.6级大震前浙江省地倾斜异常特征 ,并结合预报过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这些前兆异常应属台湾 9.2 1大震引起。这对识别分析今后该区域出现同类型的前兆信息 ,为地震时空强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台湾地震 浙北地区 地倾斜异常分析 地震前兆 199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