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城乡·认同:台湾“后新电影”中的地方性空间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灿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都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线朝向乡村靠拢。台湾的都市发展也不再像"亚洲四小龙"时期那样充满生机,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促使人们往城市移动、生存。在台湾"后新电影"剧情中受挫、离... 经济全球化时代,由于都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线朝向乡村靠拢。台湾的都市发展也不再像"亚洲四小龙"时期那样充满生机,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来促使人们往城市移动、生存。在台湾"后新电影"剧情中受挫、离开城市的主角们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他们面对着城市扩张的状态,不得不以"失败者"的面目重返故乡,进而试图探寻重新认识故乡和都市的方式。在空间和叙事的表现上,"后新电影"逐步地尝试重构城乡关系,以及劳动者、居民与地方空间的社会关系,在这一层次上正视迫使电影中主角离开城市返回家乡的原因以及主角返乡后的后续发展,同时对影片中大量出现的地方空间所蕴含的目标及意义进行自我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后新电影” 劳动空间 城乡空间 认同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后新电影”本土影像文化的建构——以魏德圣导演及作品为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龙莲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7期117-118,共2页
21世纪初,一群新生代创作者相继登上台湾电影的舞台,他们被看作是"后新电影"群体,在多边受压的行业环境中,他们既力求保持着台湾电影的创作精神,又致力于大众化和本土化的商业电影,魏德圣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以魏德圣本身及... 21世纪初,一群新生代创作者相继登上台湾电影的舞台,他们被看作是"后新电影"群体,在多边受压的行业环境中,他们既力求保持着台湾电影的创作精神,又致力于大众化和本土化的商业电影,魏德圣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以魏德圣本身及其作品为例,来浅析台湾"后新电影"本土影像文化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后新电影” 本土影像 庶民美学 商业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