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
被引量:30
- 1
-
-
作者
牟传龙
马永生
谭钦银
余谦
王瑞华
-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0-826,共7页
-
基金
中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项目"四川盆地沉积演化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研究"资助成果
-
文摘
有关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少,并且较为粗略。以前认为该区发育开阔台地、缓坡和盆地等沉积相沉积,但对缓坡相尚未进行详细的划分,是否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带未能提出明确的认识。因此,利用新的资料,开展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对通南巴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表露头和地震资料,初步建立了通南巴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模式,认为该区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建议油气勘探部门给予重视。
-
关键词
长兴组-飞仙关组
台地边缘礁滩相
沉积模式
通江-南江-巴中
-
Keywords
Changxing-Feixianguan Formations
reef-bank on the edge of the platform
sedimentary model
Tongjiang--Nanjiang--Bazhong area, Sichuan
-
分类号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大气田类型及其成藏规律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张奇
文龙
徐亮
夏茂龙
陈盛吉
邓思思
-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8,120,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1ZX05007-003)
-
文摘
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大气田分属3种类型,即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分析研究其成藏规律对于寻找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储层相控特征明显,烃源供给与成藏过程受古隆起与现今构造控制,早期运聚,晚期调整;②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多为晚期成藏,多套薄储层叠加,有效的断裂疏导体系是获得规模气藏的关键;③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储层受沉积相、岩溶作用控制,颗粒岩叠加同生、表生岩溶改造是形成风化壳储层的关键,风化壳优化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盖层搭配条件,断层、地层接触关系构成断面、侧面与上部"倒灌"等多种方式充注,早期成藏,晚期调整。
-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三叠纪
碳酸盐岩
台地边缘礁滩
台地相
风化壳
大气田
成藏规律
-
Keywords
Sichuan Basin,Permian-Triassic,carbonate,reef-bank on platform margin,platform facies,weathering crust,large gas field,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atter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沉积特征与台内裂陷槽的演化
被引量:29
- 3
-
-
作者
卓皆文
王剑
汪正江
谢渊
杨平
刘建清
赵瞻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
-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0-303,共4页
-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地调查项目
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分析与油气成藏条件综合调查评价(1212010733505)资助
-
文摘
鄂西地区在中晚二叠世,随着古特提斯洋的打开,在区域性拉伸构造背景控制下,由海湾向海槽转化,并发展成中上扬子碳酸盐台地东北边缘上的一个台间裂陷(槽),它受控于建始-郁山-彭水断裂。该台间裂陷(槽)对川东-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台地沉积相和生物礁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
关键词
鄂西裂陷槽
晚二叠世
硅质岩
建始-郁山-彭水断裂
台地边缘礁滩
海相油气地质
-
Keywords
Exi rift trough
Late Permian
siliceous rock
Jianshi-Yushan-Pengshui fault
platform-edge reef bank
marine oil-gas geology
-
分类号
TE1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扬子地块北缘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6
- 4
-
-
作者
牟传龙
王瑞华
谭钦银
付建元
程锦翔
王正和
-
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全国油气基础地质编图"项目
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岩相古地理编图"项目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分公司"四川盆地沉积演化及其对油气控制作用研究"项目
-
文摘
扬子地块北缘与秦岭接壤,晚二叠世长兴期岩石地层单元为长兴组和大隆组。长兴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沉积单元包括台地相、台地边缘礁滩相以及台地边缘斜坡相等;而大隆组则主要为一套灰黑至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页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为一套较深水盆地沉积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深水盆地环境大致从西边的广元开始,向东经旺苍、南江与鄂西地区相连成为一广阔海域,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隔海相望。这一沉积格局不仅为油气勘探工作的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可能反映出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在此之前已经成为统一陆块。
-
关键词
扬子北缘
长兴期
岩相古地理
台地边缘礁滩
储层
-
Keywords
north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Changxing Phase
lithofacies paleography
platform edge reef/bank facies
reservoir
-
分类号
P534.4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