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台北人》中英对照版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播 被引量:1
1
作者 谢璐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2-84,共3页
《台北人》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大陆人去台湾生活的心理面貌的小说集。白先勇组织成立翻译小组,承担该书的英文翻译工作,在其推动下,《台北人》中英对照版问世。该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翻译研究价值,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台北人》是一部反映20世纪50年代大陆人去台湾生活的心理面貌的小说集。白先勇组织成立翻译小组,承担该书的英文翻译工作,在其推动下,《台北人》中英对照版问世。该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翻译研究价值,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东西方文化交流,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人 中英对照版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先勇《台北人》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志英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从悲剧命运、悲剧情绪、悲剧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台北人》的悲剧意识,并阐释了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认为它既与作者独特的生活环境、人生体验以及与之俱来的美学追求密切相关,又是特定时代、社会的产物。
关键词 台北人 悲剧意识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凹陷侏罗系含铁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潼 赵振宇 +1 位作者 武超 张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9,共18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碎屑岩地层含铁碳酸盐矿物广泛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特征差异较大。综合多种测试手段,重点针对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及共生矿物开展系统研究,揭示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煤系碎屑岩地层含铁碳酸盐矿物广泛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强,不同地区油气富集特征差异较大。综合多种测试手段,重点针对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及共生矿物开展系统研究,揭示其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含铁碳酸盐不同程度地充填孔隙是导致储层孔隙度降低和非均质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其分布同时受与沉积作用有关的砂体厚度、颗粒粒径、碎屑组分以及杂基含量的影响;辫状河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在丘东洼陷表现为砂体厚度大、粒度较粗、岩屑类型复杂而杂基数量有限,在胜北洼陷则表现为砂体厚度较薄、粒度较细、塑性岩屑及杂基含量均较高;复杂的碎屑组分及较高的杂基含量为含铁碳酸盐矿物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岩石结构、有机质的数量及变化决定了储层成岩演化路径,并进一步导致与含铁碳酸盐有关的矿物组合的时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凹陷 侏罗系 含铁碳酸盐 致密砂岩储层 三工河组 西山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摹古与递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壁画摹本研究
4
作者 瞿朝祯 《敦煌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壁画摹本共64幅,保存状况较佳,源自张大千本人及其家属的捐赠。本文通过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摹本的分析,探究1941-1943年间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过程中从“复原”到“创作”的模式转换,以及5位青海唐卡画师参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张大千敦煌壁画摹本共64幅,保存状况较佳,源自张大千本人及其家属的捐赠。本文通过对台北故宫博物院摹本的分析,探究1941-1943年间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过程中从“复原”到“创作”的模式转换,以及5位青海唐卡画师参与临摹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敦煌壁画艺术与热贡唐卡艺术在摹本中的融合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故宫博物院 敦煌壁画 摹本 创作式临摹 汉藏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沉积古地理及沉积相研究
5
作者 魏生云 王建国 +3 位作者 蔡丽娜 邢佳 胡建 王志男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575,共21页
【目的】明确古地貌、古物源及古沉积环境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充分认识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而优选有利相带及开展储层评价。【方法】以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例,采用印模法恢复古地貌,通过重矿物组合法和微量元素分别进行... 【目的】明确古地貌、古物源及古沉积环境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充分认识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而优选有利相带及开展储层评价。【方法】以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为例,采用印模法恢复古地貌,通过重矿物组合法和微量元素分别进行古物源、古沉积环境分析,并结合岩石相、单井相及剖面相标志、砂砾岩厚度、砂地比,确定台北凹陷中西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最终依据模糊数学评判法对储层进行多因素综合分类评价。【结果与结论】克拉玛依组沉积时期台北凹陷中西部整体古地形较缓,古水流相对较缓,水动力相对较弱,发育广覆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克拉玛依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沿盆地边缘呈席状分布。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南部古凸起,沉积环境为半湿润、厌氧还原的盐湖环境。辫状河三角洲凸起前缘是克拉玛依组优质储层有利沉积相带,生运聚条件良好,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貌 古物源 古沉积环境 沉积相 台北凹陷 克拉玛依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研究
6
作者 梁浩 范谭广 +4 位作者 王志勇 陶树 文艺洁 郑海天 张子建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4,共11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侏罗系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作为区内主力烃源岩发育层位,生烃潜力巨大。然而对于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尚无明确定论,制约了整个凹陷乃至盆地范围油气资源勘探部署...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侏罗系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作为区内主力烃源岩发育层位,生烃潜力巨大。然而对于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有机相类型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对应关系尚无明确定论,制约了整个凹陷乃至盆地范围油气资源勘探部署。为实现吐哈盆地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的精细划分与评价,基于显微组分、总有机碳(TOC)含量、生烃潜量(S_(1)+S_(2))等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建立了研究区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标准,明确了有机相类型、生烃潜力及其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类型分为五类,即湖相强覆水高镜质组有机相、湖相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三角洲平原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三角洲平原弱覆水中镜质组有机相和三角洲前缘弱覆水低镜质组有机相。湖相强覆水高镜质组有机质丰度高且生烃潜力最强,TOC含量为5.05%~18.31%,S_(1)+S_(2)为6.35~20.93 mg/g,镜质组含量大于80%;其次为湖相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和三角洲平原覆水中高镜质组有机相,二者TOC含量分别为3.83%~17.68%和2.30%~7.41%,S_(1)+S_(2)平均分别为6.35 mg/g和4.48 mg/g,镜质组含量均介于50%~80%;三角洲前缘弱覆水低镜质组有机相的生烃潜力最差,TOC含量平均仅为1.3%,S_(1)+S_(2)平均为4.1 mg/g。研究成果为预测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煤系优质烃源岩分布并准确评价其油气资源潜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分 沉积有机相 烃源岩评价 煤系烃源岩 水西沟群 侏罗系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深层煤岩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旋 张华 +5 位作者 林霖 刘俊田 苟红光 李新宁 程祎 尤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9,共16页
深层煤岩气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基于煤岩测试与基础资料,系统研究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宏微观煤岩、煤储层气源及煤岩等温吸附特征,揭示了煤岩储层含气性及... 深层煤岩气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基于煤岩测试与基础资料,系统研究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分布、煤岩煤质、储层物性、宏微观煤岩、煤储层气源及煤岩等温吸附特征,揭示了煤岩储层含气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深层煤岩气形成富集条件,建立了深层煤岩气富集成藏模式,预测了台北凹陷煤岩气勘探潜力。结果表明:(1)台北凹陷深层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分布广、厚度大,为中低阶、原生结构、割理发育的低灰、低水、富镜质组煤层;(2)煤储层孔渗较高且受埋深影响不明显,煤层段气测异常普遍且储层吸附性能中等—好,具有游离气与吸附气共存、试采快速见气、气组分齐全等特征;(3)台北凹陷煤岩气的油气供给充注,可以形成正向构造带“调整型”和斜坡及洼陷区“自生自储型”两种成藏模式;(4)台北凹陷煤岩气资源丰富,西山窑组主煤层煤岩气资源量近3×10^(12)m^(3)。根据煤岩气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保存条件等综合评价优选出温吉桑构造带、小草湖南斜坡为深层煤岩气勘探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西山窑组 深层煤岩气 地质特征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深层致密砂岩气成藏特征及跃探1H井勘探发现的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旋 刘俊田 +4 位作者 张华 林潼 苟红光 程祎 郭森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共15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跃探1H井首次在小草湖洼陷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获得勘探发现,从而实现了台北凹陷次级洼陷区勘探的全面突破,揭示了整个台北凹陷区致密砂岩气良好的勘探前景。立足台北凹陷,从深层致密砂岩气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综合分析认为:(1)台北凹陷水西沟群发育的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3套烃源岩为致密砂岩气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2)发育三角洲前缘规模砂体以及近煤层砂岩溶蚀孔,是深层致密气聚集的有利储集体;(3)位于走滑冲断带下部的地层保存条件好,是致密砂岩气富集的有利区。同时,基于跃探1H井勘探发现,明确了小草湖洼陷的优势成藏条件,进而重新认识整个台北凹陷致密气发育的有利地质条件:(1)洼陷中心区发育有效砂体;(2)南物源砂体储层物性更优;(3)更高成熟度的烃源岩发育区是天然气有利富集带。重新评价台北凹陷致密砂岩气资源量,预测致密砂岩气资源量为7070×10^(8)m^(3),较前期有了明显提升。综合评价优选出小草湖洼陷东北部和胜北洼陷北部两个致密砂岩气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中—下侏罗统 深层 致密砂岩气 资源量 小草湖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成烃环境演变对煤系烃源岩分布及煤岩气保存的影响
9
作者 赵振宇 张华 +3 位作者 林潼 李攀 尤帆 杨润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5-1771,共17页
吐哈陆相聚煤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水西沟群发育多套含煤优质烃源岩层,具有多套优质的砂岩储层和煤岩储层,是盆地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和深层煤岩气战略突破领域。通过研究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以及... 吐哈陆相聚煤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侏罗系水西沟群发育多套含煤优质烃源岩层,具有多套优质的砂岩储层和煤岩储层,是盆地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和深层煤岩气战略突破领域。通过研究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对烃源岩形成的影响以及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的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规律,指出了煤岩储层中天然气(煤岩气)保存的有利空间位置。研究认为:①水西沟群沉积时期,构造抬升与沉降作用控制了台北凹陷沉积中心的形成与演化,沉积中心由北向南逐渐迁移;在晚侏罗世末期,北部发生强烈构造抬升,沉积中心继续向腹部迁移并造成东高、西低的地势特征,形成了现今胜北、丘东和小草湖洼陷3个逐渐向东抬升变浅的沉降中心。②沉积中心演化控制凹陷内不同次洼水体深度和盐度的变化。水西沟群八道湾组—三工河组沉积时期水体加深,盐度变小,三工河组—西山窑组沉积时期水体逐渐变浅,盐度增大。泥岩主要位于盆地的北部,具有自西向东加厚的特征。纵向上受古水体盐度的影响,八道湾组—西山窑组有机质类型和丰度具有逐渐变好的趋势。③水西沟群沉积期发生频繁的水体变动,煤形成于水体相对较浅的沉积环境。在八道湾组早期的水进初期阶段、八道湾组晚期和西山窑组早-中期的水退晚期阶段,水体相对较浅,为有利的聚煤环境,是吐哈盆地煤岩发育的主要层段。④在煤的发育区划分了10种不同类型的煤层顶-底板组合,提出了5个有利于煤岩气保存的煤层顶-底板组合类型及其分布位置,这些分布区是下一步煤岩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烃环境 微量元素 煤岩顶-底板组合 煤系烃源岩 煤岩气 水西沟群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树蛙属新亚种(两栖纲:无尾目:树蛙科)--台北树蛙景宁亚种
10
作者 刘宝权 黄俊恺 +5 位作者 周建青 陆文朱 周佳俊 王聿凡 周林明 陈丽花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2-920,共9页
2023年2—4月,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物种多样性调查,采集到8号张树蛙属(Zhangixalus)标本(27°42'20.11″N,119°37'12.57″E;海拔1107.5 m),通过形态学特征检索发现与台北树... 2023年2—4月,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物种多样性调查,采集到8号张树蛙属(Zhangixalus)标本(27°42'20.11″N,119°37'12.57″E;海拔1107.5 m),通过形态学特征检索发现与台北树蛙(Z.taipeia⁃nus)相似;基于分子系统发育显示此次采集的张树蛙属物种与台北树蛙聚为一支,且与台湾地区台北树蛙12S rRNA、tRNAval和16S 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为1.2%。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结果,将本次采集的张树蛙属物种定为台北树蛙一新亚种--台北树蛙景宁亚种(Zhangixalus taipeianus jingningensis Liu,Huang,Zhou and Wang,s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树蛙属 台北树蛙景宁亚种 新亚种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的制度设计、模式特征与实践启示——基于台北科技大学的个案研究
11
作者 徐岚 王馨然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体和联合培养,评价考核强调成果应用与科技转化。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内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完善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强化职业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树立应用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创新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完善产学合作的配套保障措施;构建应用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技职教育 研究生培养 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台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煤系全油气系统特征 被引量:15
12
作者 支东明 李建忠 +6 位作者 杨帆 陈旋 武超 王波 张华 胡军 靳继坤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3-466,共14页
基于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近源勘探最新成果,以全油气系统理念和思路重新认识台北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烃源岩、储层条件和生储盖组合,深入解析煤系全油气系统。结果表明:(1)水西沟群八道湾组、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和三工河组泥质烃源岩表现... 基于吐哈盆地中下侏罗统近源勘探最新成果,以全油气系统理念和思路重新认识台北凹陷侏罗系水西沟群烃源岩、储层条件和生储盖组合,深入解析煤系全油气系统。结果表明:(1)水西沟群八道湾组、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和三工河组泥质烃源岩表现为长时间生烃、具有多个生烃高峰和油气兼生的特点,为侏罗系煤系全油气系统提供充足的油气来源;(2)多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为斜坡区、洼陷区发育常规砂岩、致密砂岩、煤岩、泥页岩等多类型储层,为油气成藏聚集提供多种储集空间;(3)3期油气充注与构造演化、多类型储层有效配置,形成常规-非常规油气序次成藏聚集的特点,从构造高部位到洼陷区发育远源常规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近源低饱和度构造-岩性油气藏和源内致密砂岩气聚集、煤岩储层气、页岩油等类型油气聚集。其中,源内致密砂岩气、煤岩气是当前勘探拓展的重点领域,洼陷区页岩油气值得未来探索研究。煤系全油气系统新认识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全油气系统地质理论,为吐哈盆地油气资源的整体勘探部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中下侏罗统 全油气系统 煤系 致密油气 煤岩气 页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碑铭”遭遇“殖民”——日据时期台北的碑铭传统与殖民化改造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桂林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4,共13页
台北在明清时期发展出丰富的碑铭文化,在日据时期仍然长期延续,是维系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随着殖民统治的深入,日据当局尝试改造当地的碑铭传统,强推以殖民主义为导向的叙事框架;同时引入新式碑铭形制,推动公共空间殖民化。日据时... 台北在明清时期发展出丰富的碑铭文化,在日据时期仍然长期延续,是维系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随着殖民统治的深入,日据当局尝试改造当地的碑铭传统,强推以殖民主义为导向的叙事框架;同时引入新式碑铭形制,推动公共空间殖民化。日据时期台北碑铭传统的延续及其殖民化遭遇,不仅彰显了碑铭传统对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昭示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尽管共处一岛,却在文化上相互区隔和各行其道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台北 碑铭 殖民叙事 空间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三角洲沉积与成岩作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林玉 柳益群 +1 位作者 李文厚 邸世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2-405,共4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三间房组沉积时 ,凹陷北部因地形较陡 ,发育扇三角洲 ;凹陷南部因地形较缓 ,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的碎屑岩复合体在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非常发育 ,是其沉积主体。三间房组碎屑岩的成岩作用...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罗统三间房组沉积时 ,凹陷北部因地形较陡 ,发育扇三角洲 ;凹陷南部因地形较缓 ,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的碎屑岩复合体在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中非常发育 ,是其沉积主体。三间房组碎屑岩的成岩作用主要为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凹陷北部扇三角洲前缘碎屑岩体以机械压实作用为其主要特征 ,溶蚀作用微弱 ,碎屑岩体在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改造下 ,原生粒间孔大部分消失 ,成为低孔低渗的致密储集体 ;凹陷南部辫状河三角洲以自生矿物的胶结作用和不稳定组分的溶解作用为特征 ,由于刚性物质含量较高 ,因而虽经机械压实作用 ,但却保留了较多的残余粒间孔 ,碎屑岩体在溶蚀作用的改造下 ,成为物性良好的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三角洲沉积 成岩作用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二台北花岗岩体和包体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宗怀 韩宝福 宋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63-1270,共8页
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台北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299.3±8.7Ma,代表了岩浆侵入到上地壳的年龄;其中所含的暗色微粒包体形成时代为301.5±6.6Ma,与寄主岩石的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完全相同。结合野外、岩相学和主量... 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二台北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299.3±8.7Ma,代表了岩浆侵入到上地壳的年龄;其中所含的暗色微粒包体形成时代为301.5±6.6Ma,与寄主岩石的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完全相同。结合野外、岩相学和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偏基性的暗色微粒闪长质包体与寄主花岗闪长质岩浆并非有直接成因联系,包体可能是由过冷的镁铁质岩浆混入到花岗闪长质岩浆中发生快速冷凝,然后被花岗闪长质岩浆携带、侵入到上地壳中形成的。因此,花岗闪长岩及其包体才能够具有相同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二台北岩体与东准噶尔广泛分布的以碱性花岗岩为代表的后碰撞花岗岩具有相同的形成时代,乌伦古-斋桑泊断裂北侧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和断裂南侧的碱性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的形成时代非常相近,应该是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无法区分出先后顺序。而这些岩体普遍具有低的^(87)Sr/^(86)Sr初始比值和正的ε_(Nd)(t)值,表明它们都是新疆北部晚古生代幔源岩浆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过程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岩体 SHRIMP 锆石U-PB年龄 准噶尔地区 微粒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市生活垃圾管理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杜倩倩 宋国君 +1 位作者 马本 韩冬梅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3-90,共8页
台北市生活垃圾管理效果显著,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年均减量7.3%、资源回收率年均增长28.3%并带动资源回收产业发展、居民负担仅为1998年的22.0%、社会成本较1998年减少30.7%。主要经验包括:明确的生活垃圾减量与资源回收目标;系统的管... 台北市生活垃圾管理效果显著,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年均减量7.3%、资源回收率年均增长28.3%并带动资源回收产业发展、居民负担仅为1998年的22.0%、社会成本较1998年减少30.7%。主要经验包括:明确的生活垃圾减量与资源回收目标;系统的管理模式设计,包括政府(环保局、地方清洁队、资源回收管理基金)、生产商、回收商、处理商、居民、垃圾焚烧厂和填埋场以及第三方等主要干系人。采取的主要政策手段包括强制源头分类、随袋征收垃圾处理费、建立资源回收管理基金、对资源回收行业的政策扶持以及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台北市先进的生活垃圾管理经验对中国大陆城市开展垃圾分类与资源化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 生活垃圾 管理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山构造演化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缘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冬生 陈旋 +4 位作者 康积伦 陈永慧 刘文辉 朱景芬 魏成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77-3885,共9页
博格达山的构造演化伴随着吐哈盆地成盆、充填的整个过程,盆内构造格局、储层展布、油气运移等与博格达山演化过程密不可分。通过研究台北凹陷西缘发现:燕山期—喜山期博格达山隆升过程直接影响着侏罗系—第三系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特征... 博格达山的构造演化伴随着吐哈盆地成盆、充填的整个过程,盆内构造格局、储层展布、油气运移等与博格达山演化过程密不可分。通过研究台北凹陷西缘发现:燕山期—喜山期博格达山隆升过程直接影响着侏罗系—第三系沉积体系类型及展布特征,进而控制着生、储、盖等成藏要素;中晚燕山期及喜山期隆升形成的逆冲褶皱构造、区域断裂及不整合面控制着圈、运、保等成藏要素,进而控制着北凹陷西缘油气成藏整个过程。中晚燕山期—喜山期六排逆冲褶皱带南、北拓展及各褶皱带间叠合连片为研究区下步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博格达山 油气成藏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声波反演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地区白垩系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玉学 汤达祯 +2 位作者 龚建华 朱有信 纪艳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是储层定量预测,而地震反演是进行储层定量预测的核心技术,其难点在于薄层分辨、岩性识别等。拟声波反演技术是根据能够反映储层特征的非声波储层地球物理测井信息构建的具有声波量纲的新曲线进行储层预测反演... 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关键是储层定量预测,而地震反演是进行储层定量预测的核心技术,其难点在于薄层分辨、岩性识别等。拟声波反演技术是根据能够反映储层特征的非声波储层地球物理测井信息构建的具有声波量纲的新曲线进行储层预测反演的,它是解决岩性油气藏勘探的一种有效手段。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胜北地区白垩系地层砂、泥岩声波速度差异小,声波时差曲线对砂、泥岩的岩性反映不明显,储层预测难度大。作者使用与岩性相关性好的自然电位曲线(SP)构建拟声波曲线进行储层预测并取得了明显效果,落实了该区白垩系油层的分布范围,达到了油藏精细描述的目的,为该区下步勘探开发部署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声波反演技术 储层 预测方法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地震勘探技术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北凹陷温吉桑地区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小波 黄志龙 +4 位作者 王伟明 涂小仙 王斌 刘国恒 任忠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通过恒速压汞、CT扫描、X线衍射等实验技术,对台北凹陷温吉桑地区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成分、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致密,储集空间以各类微孔隙和微裂缝为主;微孔隙的形态、分布特征会影... 通过恒速压汞、CT扫描、X线衍射等实验技术,对台北凹陷温吉桑地区水西沟群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砂岩成分、结构成熟度较低,储层致密,储集空间以各类微孔隙和微裂缝为主;微孔隙的形态、分布特征会影响储层喉道半径、孔隙结构,进而影响储层物性,即微孔隙集中连片分布要优于分散孤立分布;沉积于强水动力环境下的粗粒砂岩,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溶蚀孔隙的形成,储层物性好,主要对应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等沉积微相;在煤系特有的成岩流体环境下,早期快速埋深压实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硅质胶结、伊利石胶结、晚期碳酸盐岩胶结等强化储层致密;溶解作用和绿泥石胶结是主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类型;纵向上,浅层(<3.4 km)相对高孔隙度带主要受溶蚀作用影响,深层(>3.8 km)相对高孔隙度带受绿泥石膜影响显著,因此,成岩作用是台北凹陷温吉桑地区致密砂岩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气 致密储层 孔隙结构 成岩演化 台北凹陷温吉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侏罗系-古、新近系沉积体系与演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青鹏 倪联斌 +2 位作者 吕锡敏 靳继坤 宋海波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4-91,共8页
在建立台北凹陷西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沉积背景分析,明确了台北凹陷西部沉积主控因素,分析了准层序组及体系域的叠置样式,划分了沉积体系类型。首次在研究区开展了以四级层序为单元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空间演化分析,为储... 在建立台北凹陷西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沉积背景分析,明确了台北凹陷西部沉积主控因素,分析了准层序组及体系域的叠置样式,划分了沉积体系类型。首次在研究区开展了以四级层序为单元的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及空间演化分析,为储盖层评价、生储盖组合分析、勘探层系优选和各类型油气藏区带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北凹陷 沉积相 沉积体系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