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范式突破——从“三性两力”桎梏到可靠性规则的体系化再造
1
作者
史立梅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6,共16页
我国证据法上的“三性两力”概念在构建刑事证据规则体系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本土的证据“三性”属性难以逻辑自洽地纳入以证据“两力”为代表的多层次证据评价结构。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将证据规则体系限定于《...
我国证据法上的“三性两力”概念在构建刑事证据规则体系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本土的证据“三性”属性难以逻辑自洽地纳入以证据“两力”为代表的多层次证据评价结构。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将证据规则体系限定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于政策的外部证据排除规则,但这一路径与提高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无关;二是循着相关性规则-内部证据排除规则-外部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路建构证据规则体系,在提高案件事实认定准确性的同时实现公正与效率等外部政策。选择后者的关键是在我国引入证据可靠性概念并将其与证据真实性进行有效区分,在此基础上明晰可靠性证据规则的理论谱系与建构标准,并循此逻辑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可靠性证据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证据
证据
属性
证据
评价
可靠性
可靠性证据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范式突破——从“三性两力”桎梏到可靠性规则的体系化再造
1
作者
史立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26,共16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轻罪治理中刑事司法问题与路径选择”(23FXA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我国证据法上的“三性两力”概念在构建刑事证据规则体系方面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本土的证据“三性”属性难以逻辑自洽地纳入以证据“两力”为代表的多层次证据评价结构。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将证据规则体系限定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于政策的外部证据排除规则,但这一路径与提高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无关;二是循着相关性规则-内部证据排除规则-外部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路建构证据规则体系,在提高案件事实认定准确性的同时实现公正与效率等外部政策。选择后者的关键是在我国引入证据可靠性概念并将其与证据真实性进行有效区分,在此基础上明晰可靠性证据规则的理论谱系与建构标准,并循此逻辑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可靠性证据规则体系。
关键词
刑事
证据
证据
属性
证据
评价
可靠性
可靠性证据规则
Keywords
criminal evidence
evidence attributes
evidence evaluation
reliability
rules of reliability
分类号
DF7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刑事证据规则体系的范式突破——从“三性两力”桎梏到可靠性规则的体系化再造
史立梅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