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联盟环境下可重构测试平台优化配置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马丽梅 李国岫 赵力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可重构测试平台(Reconfigurable Test Platform,RTP)是用来对机械手的关键性能指标(如定位精度、速度等)进行检验的设备,其成功应用依赖于网络联盟(NA)环境下机械模块资源的低成本、高质量及快速地获取。NA内RTP优化配置设计是指从联盟... 可重构测试平台(Reconfigurable Test Platform,RTP)是用来对机械手的关键性能指标(如定位精度、速度等)进行检验的设备,其成功应用依赖于网络联盟(NA)环境下机械模块资源的低成本、高质量及快速地获取。NA内RTP优化配置设计是指从联盟内盟员企业中依据加工任务与机械模块的约束规则选择模块资源,从而形成RTP配置所需的机械模块组合路径集合,进而对该集合进行评估、优选的过程。首先对RTP配置问题进行定义与描述,建立了基于层次网络的RTP机械模块选择模型。提出了基于模块选择约束的可行的模块组合路径生成方法,及其联盟环境下模块资源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的统一的量化方法,并依据各指标值对组合路径容量的影响将指标分为动态、静态两类指标,基于此提出了组合路径容量的计算方法,获得了RTP机械模块的p个较优的组合方案。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测试平台 层次网络 模块选择 关联度 路径容量 网络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硅微机械陀螺特性曲线可重构测试
2
作者 罗兵 李超 +1 位作者 吴美平 王安成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7-611,共5页
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硅微机械陀螺特性曲线可重构测试系统,能够同时测试出硅微机械陀螺的驱动频率特性以及驱动模态到敏感模态的正交耦合特性。基于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嵌入式软件编... 设计了一套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硅微机械陀螺特性曲线可重构测试系统,能够同时测试出硅微机械陀螺的驱动频率特性以及驱动模态到敏感模态的正交耦合特性。基于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嵌入式软件编写程序,采用扫频方法从驱动激励端输入一系列由低频到高频的正弦激励信号,在驱动检测端输出,可以扫描出驱动模态的频率特性曲线,同时在敏感检测端输出,可以扫描出驱动模态到敏感模态的正交耦合特性曲线。根据驱动模态的频率特性曲线,能够测量出驱动模态在谐振频率点的相位特性(代表了整个环路的真实相移),据此能够使闭环控制回路精确工作在谐振频率点。此外,改变SOPC嵌入式软件程序,也可以直接实现闭环驱动控制与敏感解调输出,而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机械陀螺 特性曲线 可重构测试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三维堆叠集成电路可重构测试方案
3
作者 陈田 鲁建勇 +2 位作者 刘军 梁华国 鲁迎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9-955,共7页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3D SIC)结构复杂,相较于二维集成电路(2D IC),设计有效的测试结构以降低测试成本更加困难。为降低3D SIC的测试成本,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能够有效适应3D SIC不同测试阶段的三维LFSR(3D-LFSR)测试...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3D SIC)结构复杂,相较于二维集成电路(2D IC),设计有效的测试结构以降低测试成本更加困难。为降低3D SIC的测试成本,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的能够有效适应3D SIC不同测试阶段的三维LFSR(3D-LFSR)测试结构。3D-LFSR结构能够在堆叠前独立进行测试;在堆叠后,复用堆叠前的测试结构,并重构为一个适合当前待测电路的测试结构,且重构后的测试结构能进一步降低测试成本。基于3D-LFSR结构,设计了测试数据处理方法和测试流程,并采用混合测试模式以降低测试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双LFSR结构,3D-LFSR结构的平均功耗降低了40.19%,平均面积开销降低了21.31%,测试数据压缩率提升了5.22个百分点;相较于串行测试模式,采用混合测试模式的平均测试时间减少了2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堆叠集成电路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测试性设计 可重构测试 测试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并行测试系统设计与任务调度仿真 被引量:8
4
作者 谢化勇 肖明清 +1 位作者 陈伟明 王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26,共5页
针对传统串行测试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利用并行性程序设计、仿真了导弹测试系统,同时基于蚁群算法提出了并行测试系统任务调度算法.并行测试系统的硬、软件包括可重构测试接口适配器、同步类以及仪器类组合方法等.算法中设计... 针对传统串行测试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利用并行性程序设计、仿真了导弹测试系统,同时基于蚁群算法提出了并行测试系统任务调度算法.并行测试系统的硬、软件包括可重构测试接口适配器、同步类以及仪器类组合方法等.算法中设计了局部搜索函数、状态转移概率、基于Tchebycheff不等式的信息素更新和测试禁忌计算式,配置了测试任务优先级,从而获得了测试任务最优调度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测试时间是串行测试的30%~75%,平均搜索时间和找到最优解的概率等较之TaskScheduler-T调度和遗传退火算法优越性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测试 可重构测试接口适配器 任务优先级 最优调度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