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模式可重构并联机构的构型及其在酒盒产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磊 李瑞琴 +3 位作者 宁峰平 柴超 崔鑫佳 郭文孝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7,共7页
目的为实现酒盒生产线上酒盒胶线点胶和酒盒底座清废环节的自动化,提出一种双模式可重构并联机构。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该机构在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量法和D-H法求得对应模式下的位置逆解,采用数值法求解机构工作空间、灵巧... 目的为实现酒盒生产线上酒盒胶线点胶和酒盒底座清废环节的自动化,提出一种双模式可重构并联机构。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该机构在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利用闭环矢量法和D-H法求得对应模式下的位置逆解,采用数值法求解机构工作空间、灵巧度和转动能力指标,给出该机构的应用实例。结果该机构在2-URU/RRC模式下具有3T自由度,2-URU/URC模式下具有3T1R自由度,工作空间连续且无空洞,获得2-URU/RRC模式下灵巧度指标分布规律和2-URU/URC模式下动平台转动能力。结论该机构在2-URU/RRC模式下可满足胶线点胶作业需求,在2-URU/URC模式下可满足底座清废作业需求,提高了酒盒生产线自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并联机构 点胶 清废 灵巧度 酒盒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码装箱可重构机器人的设计与运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高垚 赵耀虹 +3 位作者 郭文孝 张云帆 李瑞琴 宁峰平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2-229,共8页
目的针对包装生产线中喷码装箱工序对运动自由度的差异化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可变轴线运动副(vA副)的喷码装箱可重构机器人。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机构处于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性质,利用闭环矢量法求解机构运动学反解,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的针对包装生产线中喷码装箱工序对运动自由度的差异化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可变轴线运动副(vA副)的喷码装箱可重构机器人。方法基于螺旋理论,分析机构处于2种模式下的自由度性质,利用闭环矢量法求解机构运动学反解,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机构正解进行求解,并对雅可比矩阵进行分析,以评估运动状态;分析机构在2种模式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工作空间,并对灵巧度进行分析。结果机构在2-RPS/UPU/UPS模式下具有2R1T自由度,在2-UPS/RPS/UPU模式下具有2R2T自由度,工作空间连续。结论机构在2-RPS/UPU/UPS模式下可用于产品喷码作业,在2-UPS/RPS/UPU模式下可用于产品装箱作业,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并联机构 位置正逆解 工作空间 灵巧度 喷码 装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冰 方跃法 房海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提出一种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其具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模式Ⅰ为一个转动运动,模式Ⅱ为一个平移平动,两种运动模式进行切换的初始位形具有瞬时的一个转动和一个平动.将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与一个具有两移动和两转动的串联支链相连,构成... 提出一种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其具有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模式Ⅰ为一个转动运动,模式Ⅱ为一个平移平动,两种运动模式进行切换的初始位形具有瞬时的一个转动和一个平动.将可重构空间四杆机构与一个具有两移动和两转动的串联支链相连,构成一种具有两种不同工作模式的可重构混联支链.利用3条可重构混联支链连接并联机构的固定平台和运动平台,可得到一种新型可重构并联机构,通过控制3条可重构混联支链分别在两种不同工作模式间切换,可重构并联机构可实现4种不同的三自由度运动模式.利用螺旋理论分析和证明了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度 可重构机构 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六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构的奇异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汝贵 李屹豪 +2 位作者 黄慕华 廖益丰 蔡敢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文中针对一种新型六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构进行了奇异性分析。首先利用旋转矩阵法与闭环矢量法建立机构的位置反解方程,然后对其求导并整理成关于机构的输入与输出的矩阵方程形式,依次对输入、输出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进行分析,得到机构... 文中针对一种新型六自由度可重构并联机构进行了奇异性分析。首先利用旋转矩阵法与闭环矢量法建立机构的位置反解方程,然后对其求导并整理成关于机构的输入与输出的矩阵方程形式,依次对输入、输出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进行分析,得到机构奇异的位姿关系与分支奇异时的位形,对输出雅可比矩阵不为方阵的构型采用机构的奇异运动学原理建立其奇异的判别方程,并仿真出机构在各个构型下的奇异轨迹。研究结果为该机构在今后的更深入的工作空间、动力学以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并联机构 位置反解 奇异性 奇异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构型及其运动学分析
5
作者 贾维涵 刘承磊 +3 位作者 黄金安 张鹏程 宋井科 张建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0,共7页
鉴于目前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存在耦合程度高及康复模式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患者主动康复需求。文中从踝关节运动解剖学机理着手,首先,将踝关节康复需求映射到Plücker坐标系中,得出患者主动康复需求运动螺旋;其次,设计可重构踝关... 鉴于目前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存在耦合程度高及康复模式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患者主动康复需求。文中从踝关节运动解剖学机理着手,首先,将踝关节康复需求映射到Plücker坐标系中,得出患者主动康复需求运动螺旋;其次,设计可重构踝关节康复并联机器人构型,并基于螺旋理论验证该机构自由度与所需运动螺旋的一致性;然后,通过D-H法计算该机构运动学正反解;最后,求解该机构的雅可比矩阵,并进行奇异位形分析。结果表明:在康复工作空间内该机构无位姿奇异,运动学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康复 并联机构 可重构机构 运动学分析 主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杆件可重构的角度效应增力夹具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秦培亮 钟康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18,121,共3页
利用杆件可重构的设计理念,通过串联组合铰杆重构出不同的增力机构。介绍4种利用直径不同的2只气动肌腱与可重构Toggle机构进行组合创新设计的角度效应增力夹具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并给出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该夹具系统可满足不同夹... 利用杆件可重构的设计理念,通过串联组合铰杆重构出不同的增力机构。介绍4种利用直径不同的2只气动肌腱与可重构Toggle机构进行组合创新设计的角度效应增力夹具系统,分析其工作原理,并给出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该夹具系统可满足不同夹紧力及结构尺寸的要求,适应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具 气动肌腱 可重构Toggle机构 角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line-symmetric Goldberg 6R linkage with bifurcation property 被引量:1
7
作者 LI Lei LI Teng-fei +1 位作者 DAI Jian-sheng WANG Rui-q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3754-3767,共14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reconfigurable Goldberg 6R linkage,conform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ant serial Goldberg 6R linkage,while simultaneously satisfying the line-symmetric Bricard qualifications.The isomeric...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reconfigurable Goldberg 6R linkage,conform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ant serial Goldberg 6R linkage,while simultaneously satisfying the line-symmetric Bricard qualifications.The isomeric mechanism of this novel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 is obtain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somerization method.The geometrically constrained conditions result in variable motion branches of the mechanism.Based on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of the Jacobian matrix,the motion branches and branch bifurc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and the schematics of bifurcations in joint space is derived.This novel 6R linkage features one Goldberg 6R motion branch,two line-symmetric Bricard 6R motion branches,and one Bennett motion branch.With regards to the line-symmetric Bricard 6R motion branches,a similar function for the disassembly and recombination process can be achieved by reconstructing an intermediate configuration through bifurcation.Then,the isomerized generalized variant Goldberg 6R linkage is explicated in a similar way.Acting as a bridge,reconfigurability connects two families of overconstrained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erconstrained mechanism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 SVD method bifurcation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configurable tracked mobile robot based on four-linkage mechanism 被引量:2
8
作者 罗自荣 尚建忠 张志雄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62-70,共9页
A novel reconfigurable tracked robot based on four-link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nd released for the complicated terrain environment. This robot was modular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is composed of one suspension... A novel reconfigurable tracked robot based on four-link mechanism was proposed and released for the complicated terrain environment. This robot was modular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which is composed of one suspension and one pair of symmetrical deployed reconfigurable track modules. This robot can implement multiple locomotion configurations by changing the track configuration, and the geometric theor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rack length keeps consta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ck reconfiguration. Furthermore, a parameterized geometric model of the robot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kinematic performance of the robot while overcoming various obstacles.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correctness of design theory and robot scheme, an example robot was designed to climb 45° slopes and 200 mm steps, and a group of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robot were determined. Finally, A prototype of this robot was developed, an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bot own powerful mobility and obstacle overcoming performance, for example, running across obstacle like mantis, extending to stride over entrenchment, standing up to elevate height, and going ahead after overtu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ked mobile robot four-linkage mechanism MOBILITY reconfigurable rob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