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用低密度烧蚀防热涂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雪 高超 +3 位作者 杜宝宪 贺晨 刘健柠 曾一兵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1,共8页
通过简便、高效的方法合成了硅氮化合物,以此为固化剂,分别完成了轻量化组元和烧蚀维形组元研究,最终获得了热稳定性优异、高温下尺寸稳定性高、抗烧蚀性能好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用低密度防热涂层。结果表明,该防热涂层经过有限次静态烧... 通过简便、高效的方法合成了硅氮化合物,以此为固化剂,分别完成了轻量化组元和烧蚀维形组元研究,最终获得了热稳定性优异、高温下尺寸稳定性高、抗烧蚀性能好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用低密度防热涂层。结果表明,该防热涂层经过有限次静态烧蚀,密度、质量保留率均趋于稳定,力学性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涂层经过高达10次石英灯烧蚀考核,防隔热性能无下降;经过5次风洞烧蚀考核,防热涂层抗烧蚀、防隔热性能无下降,进一步证明该种防热涂层经过有限次重复使用,仍能够对飞行器起到良好的热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氮化合物 防热涂层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归一化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郭建国 张添保 +2 位作者 周军 王国庆 张月玲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9-645,共7页
以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的姿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方法的新型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对RLV三自由度姿态动力学模型中的气动控制量和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控制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RLV复合控制的归一化模型。在... 以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的姿态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方法的新型复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对RLV三自由度姿态动力学模型中的气动控制量和反作用控制系统(RCS)控制量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RLV复合控制的归一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归一化模型的输入矩阵中同种执行机构控制阈值的设计,获得两种异类执行机构复合控制的切换条件,并进一步修正了归一化复合控制模型。基于积分型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复合控制系统,并采用广义逆的方法,直接将控制分配融合到控制律的设计中来,实现控制律和控制分配的一体化设计,不需要优化算法,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计算量。最后,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进行数学仿真,不仅校验了采用归一化方法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而且与采用线性规划优化控制方法具有相同的姿态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归一化方法 复合控制 指令分配 终端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进场着陆拉平纵向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郝现伟 王勇 +2 位作者 杨业 郭涛 张代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32-1440,共9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进场着陆拉平段的纵向控制问题,提出了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设计反馈控制律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时间加权高度跟踪误差/误差变化率平方积分指标优化设计前馈控制律参数。按输入补偿的前馈...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进场着陆拉平段的纵向控制问题,提出了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设计反馈控制律参数,在此基础上基于时间加权高度跟踪误差/误差变化率平方积分指标优化设计前馈控制律参数。按输入补偿的前馈控制在不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RLV对拉平着陆轨迹的跟踪精度,减小了RLV的接地散布。提出了基于积分器初值的控制律平滑切换方法,实现了RLV起落架释放前后不同控制律之间的平滑切换。仿真验证了拉平纵向复合控制和拉平过程中不同控制律之间平滑切换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 进场着陆 前馈校正 模型降阶 控制律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滑模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控制研究
4
作者 宋勋 宋健爽 任章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04-407,共4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过程所跨空域广、气动参数变化范围大、外界干扰严重、对象不确定性强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姿态控制系统。将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模糊滑模面设计方法,即保留了滑模控制的快速性和鲁棒性,...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过程所跨空域广、气动参数变化范围大、外界干扰严重、对象不确定性强等特点,提出了一种模糊滑模姿态控制系统。将滑模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模糊滑模面设计方法,即保留了滑模控制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又很好地抑制了抖振。内环控制中用滑模观测器来估计外部干扰和不确定性,增强控制器的鲁棒性。最后,六自由度非线性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模糊滑模控制 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积分滑模控制器设计
5
作者 刘贺龙 何英姿 +1 位作者 刘高同 陈上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考虑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姿态控制的影响,开展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extended states observet)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姿态控制研究.首先,对飞行器运动模型进行描述,在合理假设条件下,得到面向控制器设计的纵向和横侧向姿态模型;其次... 考虑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姿态控制的影响,开展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extended states observet)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姿态控制研究.首先,对飞行器运动模型进行描述,在合理假设条件下,得到面向控制器设计的纵向和横侧向姿态模型;其次,分别针对纵向和横侧向姿态模型设计积分滑模控制器(ISMC,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然后,引入ESO对耦合作用、参数不确定及外界干扰进行估计,并在控制器中进行补偿;最后,六自由度仿真结果表明,本研究给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对给定制导指令的稳定跟踪,确保安全再入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积分滑模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姿态的区间二型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珍书 毛奇 窦立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1-790,共10页
针对具有强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特性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同时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对飞行器再入姿态跟踪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二型自适应模糊滑模的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飞行器再入动态模型,并基于反步思想将控... 针对具有强非线性、多变量耦合特性的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同时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对飞行器再入姿态跟踪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二型自适应模糊滑模的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建立飞行器再入动态模型,并基于反步思想将控制模型转化为姿态角和角速率相关子系统。其次,将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视作子系统非线性项的一部分。再次,采用区间二型模糊系统逼近子系统非线性项,并结合自适应技术和滑模控制方法分别设计虚拟控制量和实际控制量。此外,引入一阶低通滤波器用以处理子系统虚拟控制律。通过Lyapunov方法的分析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且飞行器姿态跟踪误差可收敛于原点附近的小邻域。最后,利用飞行器的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方法能有效跟踪飞行器参考指令,且对外界干扰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 姿态控制 再入段 区间二型自适应模糊系统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发动机
7
作者 张敏贵 《火箭推进》 CAS 1997年第2期37-43,共7页
下一代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最新方案集中在单级入轨系统上。在设计满足飞行器性能要求的发动机时,就对推进系统提出了很有意义的挑战。同时要求有效寿命周期费用比现有的运载器低。空军菲利浦试验室的推进管理局正在对可用于下一代发动... 下一代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最新方案集中在单级入轨系统上。在设计满足飞行器性能要求的发动机时,就对推进系统提出了很有意义的挑战。同时要求有效寿命周期费用比现有的运载器低。空军菲利浦试验室的推进管理局正在对可用于下一代发动机的技术进行攻关。这些技术包括:全流量发动机循环,LOX 和 H_2涡轮泵的流体静力学轴承、线性气动塞式喷管技术以及太阳能推进、化学推进和电推进的上面级发动机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用于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上,而且还用于一次性使用的飞行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单级入轨 全流量发动机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多学科设计优化中姿控子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颜力 孙志兵 +1 位作者 陈小前 王振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在对可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RTAV)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的过程中,对RTAV姿控子系统的时域仿真是姿控子系统设计和飞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对某RTAV的MDO过程中姿控子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三通道综合时域仿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对可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RTAV)进行多学科设计优化(MDO)的过程中,对RTAV姿控子系统的时域仿真是姿控子系统设计和飞行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手段。对某RTAV的MDO过程中姿控子系统的Simulink建模与三通道综合时域仿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建模、仿真过程中遇到的代数循环问题,并针对问题特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跨大气层飞行器 多学科设计优化 姿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结构可重复使用分析、设计和评价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正茂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2-1396,共15页
新一代空天往返飞行器在全寿命周期内经历多次飞行-再入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受严苛的气动热/力/振动等多物理耦合载荷作用,在此类极端瞬态热力耦合载荷作用下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热结构的力学行为及损... 新一代空天往返飞行器在全寿命周期内经历多次飞行-再入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受严苛的气动热/力/振动等多物理耦合载荷作用,在此类极端瞬态热力耦合载荷作用下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热结构的力学行为及损伤失效机制亟需明晰.本文从多物理场耦合视角揭示了CMC热结构在循环服役环境中的损伤演化机理,辨识出瞬态热机械载荷是材料结构在重复使用条件下性能退化的主控因素之一,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高温瞬态大温度温度梯度下热机械诱导裂纹的预测与分析框架.通过建立热传导-力学响应耦合模型,实现了材料内部温度场、应力场及裂纹能量释放率(ERR)时空演化的定量表征.研究表明,瞬态热载荷导致的非均匀温度梯度是诱发亚表层应力状态反转(拉压转换)的核心诱因,其与材料微结构相互作用使得最大ERR出现于迎风面侧的亚表面区域,且弯曲约束条件可使ERR峰值提升至无约束工况的2倍.基于参数化分析,提出了以低ERR为指标的可重复设计准则,明确了梯度模量化、高导热、低热膨胀和薄壁化为CMC热结构的优化方向.通过自主搭建的1500°C/1.5 kN级力热联合试验平台,验证了C/SiC机翼前缘热结构在10次以上的循环加载后仍保持结构完整性,无损检测未发现界面脱黏或基体裂纹.本研究为可重复使用CMC热结构的材料/结构协同优化设计和损伤容限设计提供了理论-实验协同的创新方法论,对突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瓶颈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高超声速飞行器 陶瓷基复合材料 能量释放率 大温度梯度 高温瞬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与欧洲可重复使用助推飞行器发展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鹏鑫 崔乃刚 +1 位作者 穆荣军 陈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36,共6页
在明确空间运输系统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日本、欧洲主要运载系统发展计划中可重复使用助推飞行器(Reusable Booster Vehicle,RBV)技术的研发情况进行介绍,总结分析了日本和欧洲RBV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对我国航天运载系统相... 在明确空间运输系统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日本、欧洲主要运载系统发展计划中可重复使用助推飞行器(Reusable Booster Vehicle,RBV)技术的研发情况进行介绍,总结分析了日本和欧洲RBV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对我国航天运载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助推飞行器 两级入轨 液体推进飞回式助推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重复使用再入飞行器的覆盖区求解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夕娟 钟范俊 +2 位作者 丁学良 李惠峰 程晓明 《载人航天》 CSCD 2017年第1期14-20,32,共8页
针对覆盖区的三个子问题——最大纵程问题、固定纵程下最大横程问题和内边界问题,设计了求解方法。在"r-V"空间内引入约束的对数表达形式简化了再入走廊的表达,提出了将再入轨迹分为"初始下降段、边界跟踪段和终端调整段... 针对覆盖区的三个子问题——最大纵程问题、固定纵程下最大横程问题和内边界问题,设计了求解方法。在"r-V"空间内引入约束的对数表达形式简化了再入走廊的表达,提出了将再入轨迹分为"初始下降段、边界跟踪段和终端调整段"三段设计的轨迹规划方法,通过终端调整段的设计满足了再入终点的高度要求。为了跟踪所规划轨迹,引入了准平衡滑翔条件获取解析制导律。沿走廊上边界飞行获得最大纵程点;通过平移"边界跟踪段"轨迹使其布满再入走廊,解决固定纵程下的最大横程问题,获得外边界;而沿走廊下边界飞行获得覆盖区内边界。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快速、可行,在再入飞行器性能评估、再入任务设计和再入制导律评估等环节中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再入飞行器 覆盖区 准平衡滑翔 “r-V”空间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中的多输入控制问题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頔 郝宇清 段志生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78-889,共12页
本文从5个方面对新一代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reusablelaunchvehicle,RLV)中存在的多输入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1)RLV增加冗余输入通道后,对飞行器系统性能的影响;2)RLV存在冗余输入通道时的控制分配问题;3)RLV再入大气层时,舵面和喷... 本文从5个方面对新一代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reusablelaunchvehicle,RLV)中存在的多输入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1)RLV增加冗余输入通道后,对飞行器系统性能的影响;2)RLV存在冗余输入通道时的控制分配问题;3)RLV再入大气层时,舵面和喷流反作用系统(reaction-jet control system,RCS)异类执行机构的复合控制问题;4)RLV三通道关联耦合效应对控制的影响;5)RLV为抑制机体弹性振动而面临的执行器位置寻优问题.开展RLV多输入控制课题的研究,不仅能挖掘出控制科学中的新问题,推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能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RLV) 冗余输入 控制分配 异类执行机构 耦合 位置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可重复使用助推器发展综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鹏鑫 穆荣军 +1 位作者 崔乃刚 许江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1,共6页
对美国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研究中的可重复使用助推器(Reusable Booster Vehicle,RBV)技术的研发现状进行介绍。通过了解主要研发机构进行的相关型号研究,对美国RBV及相应航天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对新型... 对美国未来航天运输系统研究中的可重复使用助推器(Reusable Booster Vehicle,RBV)技术的研发现状进行介绍。通过了解主要研发机构进行的相关型号研究,对美国RBV及相应航天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对新型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发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助推飞行器 两级入轨 空间作战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典型热密封结构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凡 王树浩 +2 位作者 陈江涛 赵光辉 于焕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对航天飞机、X-38和X-51等飞行器的热密封结构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了机身TPS、机身开口部位及控制面三个安装部位的热密封结构特点,综述了其热密封组件的研究历程和使用现状。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高超声速飞行器 热密封 密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X-37B飞行器气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崇文 杨加寿 +2 位作者 李克难 高振勋 李椿萱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4,共9页
对类X-37B飞行器模型在50km高度以下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计算结果与航天飞机和X-34飞行器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马赫数大攻角再入飞行时,类X-37B飞行器和航天飞机的飞行升阻比相差不大,再入... 对类X-37B飞行器模型在50km高度以下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计算结果与航天飞机和X-34飞行器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马赫数大攻角再入飞行时,类X-37B飞行器和航天飞机的飞行升阻比相差不大,再入飞行横向机动能力相当。亚声速小攻角飞行时,类X-37B飞行器的升阻比大于航天飞机,小于X-34飞行器;说明类X-37B飞行器的低速机动和定点着陆能力强于航天飞机,弱于X-34飞行器。有翼再入飞行器气动布局差异对高超声速大攻角升阻比影响较小,对低速小攻角气动特性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气动特性 再入返回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飞行技术创新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36
16
作者 王长青 《宇航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07-819,共13页
首先介绍了空天飞行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结合各国发展经验及空天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了空天飞行技术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并依据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具体解决途径;阐述了空天飞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太空是人类的未来,“廉价、便... 首先介绍了空天飞行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结合各国发展经验及空天飞行器飞行特点提出了空天飞行技术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并依据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具体解决途径;阐述了空天飞行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太空是人类的未来,“廉价、便捷、安全、机动”的空天飞行器将颠覆现有进出空间方式开辟新太空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航天运输系统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航天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V再入混合制导方法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建学 陈克俊 +1 位作者 赵汉元 余梦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3-217,共5页
提出可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RLV)再入混合制导方法,该方法将再入轨道在线生成技术、基于阻力加速度飞行剖面的跟踪制导技术和数值预测制导技术有机结合。其中再入轨道在线生成能够向轨道预测制导算法提供初值,以加快轨道预测制导算... 提出可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RLV)再入混合制导方法,该方法将再入轨道在线生成技术、基于阻力加速度飞行剖面的跟踪制导技术和数值预测制导技术有机结合。其中再入轨道在线生成能够向轨道预测制导算法提供初值,以加快轨道预测制导算法收敛速度;轨道跟踪控制器控制再入吸热,使再入轨道满足再入走廊约束;而数值预测制导算法则对再入轨道进行快速预报,生成合适的制导指令,将RLV导向目标。给出了RLV再入混合制导的具体算法,并对Marshall航天中心先进制导与控制项目所提出的九种再入情况进行了初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LV再入混合制导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 再入制导 预测制导 再入轨道在线生成 误差散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预估的RLV再入预测制导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强 夏群利 +1 位作者 崔莹莹 温求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4-88,共5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多约束再入制导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大气预估的再入制导方法.针对大气模型的不确定性,通过参数辨识技术确定当前大气参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过载、动压和驻点热流等过程约束对倾侧角的限制,...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多约束再入制导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大气预估的再入制导方法.针对大气模型的不确定性,通过参数辨识技术确定当前大气参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可重复使用飞行器过载、动压和驻点热流等过程约束对倾侧角的限制,利用数值预测的方法实时预测RLV的落点确定制导偏差,形成倾侧角控制指令,完成再入轨道的在线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应多种再入条件,有效减小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再入终端落点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预测制导 过程约束 大气估计 在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V末端能量管理段轨迹在线规划与制导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敏 周军 郭建国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末端能量管理段利用数值优化算法在线规划轨迹的实时性无法保证,工程应用性差的问题,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航向调整段(HAC)轨迹前增加直线预测捕获段(PASL),并在该阶段提前完成末端区域能量管理(TAEM)段轨迹的... 针对可重复使用飞行器(RLV)末端能量管理段利用数值优化算法在线规划轨迹的实时性无法保证,工程应用性差的问题,在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航向调整段(HAC)轨迹前增加直线预测捕获段(PASL),并在该阶段提前完成末端区域能量管理(TAEM)段轨迹的在线规划,从而降低工程中对轨迹在线规划方法实时性的高要求。首先,通过求解零气动角下的质点运动方程解析解,得到直线预测捕获段结束点的飞行状态预测值作为TAEM段轨迹的初始点状态。然后,在线求解以航向调整段进入点飞行器航向角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动压、过载和速度滚转角限制为约束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得到航向调整螺旋线中心的最优位置。最后,设计了以规划轨迹确定的标称气动角指令为前馈,以跟踪偏差的比例+微分律生成指令(PD)为反馈的TAEM段制导律。算例仿真校验了本文基于弹道预测的末端能量管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末端能量管理 弹道预测 轨迹在线规划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LV再入轨迹机载快速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明光 袁建平 罗建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3-256,313,共5页
为了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轨迹机载快速优化的需求,开发一种再入轨迹快速优化算法。根据RLV再入三维轨迹的特点,引入了新的假设,对RLV再入轨迹状态方程进行简化处理,使优化迭代计算量大大减少,在此基础上,使用乘子法对再入终端约束进行... 为了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轨迹机载快速优化的需求,开发一种再入轨迹快速优化算法。根据RLV再入三维轨迹的特点,引入了新的假设,对RLV再入轨迹状态方程进行简化处理,使优化迭代计算量大大减少,在此基础上,使用乘子法对再入终端约束进行处理,然后用共轭梯度法求解优化再入轨迹,最后以美国航天飞机为例计算再入最优轨迹。结果验证该算法在满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具有很快的收敛速度,在不同初始再入条件和终端约束条件下,计算机时一般小于一分钟。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 再入轨迹 快速优化 乘子法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