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防护服的可重复使用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涵超 魏梦辰 +2 位作者 张闪闪 付中平 刘雍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医用防护服废弃物处理困难,存在二次污染和危害环境的问题,对医用防护服的洗消标准、常用消毒灭菌方式(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辐照灭菌、含氯消毒液灭菌、75%酒精灭菌)等进行总结。在对国内外医用防护服标准比... 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医用防护服废弃物处理困难,存在二次污染和危害环境的问题,对医用防护服的洗消标准、常用消毒灭菌方式(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辐照灭菌、含氯消毒液灭菌、75%酒精灭菌)等进行总结。在对国内外医用防护服标准比较分析基础上,从防护性能、物理机械性能、舒适性能3方面对市场上常见的3种非织造布类医用防护服消毒灭菌后的性能变化及可重复使用性能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含耐静水压、过滤效率、抗合成血液穿透、透湿率、断裂强力。最后,针对当前非织造布类医用防护服可重复使用性差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可重复使用性 消毒灭菌方式 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的超敏快速有机磷压电传感技术
2
作者 翁嘉楠 吴伟 朱波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2-362,共11页
有机磷化合物的过度使用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表明,即使环境中的残留浓度远低于现行安全阈值,但这类化合物仍可引发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胁,而研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能快速响应的化学传感器势在必行。该... 有机磷化合物的过度使用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表明,即使环境中的残留浓度远低于现行安全阈值,但这类化合物仍可引发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长期威胁,而研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以及能快速响应的化学传感器势在必行。该文通过分子设计提高材料对分析物的传感选择性;通过电化学原位聚合获得高比表面积的材料界面,提高传感灵敏度;通过动力学拟合计算优化传感条件,提高传感响应速率并赋予其重复使用特性。最终在石英晶体微天平上实现了满足10-9级别的检测限和强抗干扰能力的有机磷质量传感,可同时兼顾秒级的响应速度和可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质量传感 石英晶体微天平 高灵敏 高选择 快速响应 可重复使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防护口罩的制备与性能评估 被引量:9
3
作者 汪泽幸 吴桂林 +2 位作者 吴璠 何斌 陈小英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74,共4页
探讨可重复使用防护口罩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基于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制备可重复使用防护口罩,对其视野、死腔、呼吸阻力、过滤效率、总泄漏率等性能指标以及50次洗涤后的过滤效率与呼吸阻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 探讨可重复使用防护口罩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基于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制备可重复使用防护口罩,对其视野、死腔、呼吸阻力、过滤效率、总泄漏率等性能指标以及50次洗涤后的过滤效率与呼吸阻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防护口罩性能指标超过KN 95级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且历经50次洗涤后过滤效率与呼吸阻力依然超过KN 90级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认为: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可作为重复使用防护口罩的过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罩 可重复使用性 纳米纤维膜 过滤效率 呼吸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使用透湿型SARS防护服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郝新敏 张建春 +1 位作者 周国泰 郭玉海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对比分析各种透湿型SARS防护服材料,重点讨论了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膜层压织物.结果表明,PTFE复合膜层压织物具有优异的综合防护性能.
关键词 透湿型SARS防护服 聚四氟乙烯 PTFE复合膜 服装材料 可重复使用性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纤维素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漆酶的固定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静思 鲁鹏 +3 位作者 肖兴晓 彭传博 李娜 平清伟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利用NaOH/尿素体系溶解纤维素并加入纳米碳酸钙,而后在盐酸溶液中再生,制得具备多孔结构的纤维素小球;之后采用丙烯酰胺对纤维素小球的羟基进行改性,接枝碳链并引入酰胺基,在碱性条件下酰胺基水解为羧基,得到改性纤维素基吸附剂;其可通... 利用NaOH/尿素体系溶解纤维素并加入纳米碳酸钙,而后在盐酸溶液中再生,制得具备多孔结构的纤维素小球;之后采用丙烯酰胺对纤维素小球的羟基进行改性,接枝碳链并引入酰胺基,在碱性条件下酰胺基水解为羧基,得到改性纤维素基吸附剂;其可通过静电吸附和氢键间作用力固定漆酶。对接枝改性和漆酶固定化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索,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时间6 h、温度50℃、单体配比8∶5、引发剂浓度0.08%;最佳固定化条件为:pH值=5.0、初始酶浓度10 g/L、固定化时间3 h。利用此最佳改性纤维素小球在最佳条件下固定的漆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酶活提高了52%。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素小球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载体,在漆酶固定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基 接枝改 漆酶固定化 热稳定 可重复使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纳米纤维膜在纯生啤酒中的除菌过滤研究
6
作者 李明月 黄朋 +5 位作者 程盼 夏明 李亚良 陈旺 李德超 刘轲 《纺织工程学报》 2024年第2期40-47,共8页
针对目前商业化纯生啤酒用除菌滤膜存在孔径分布宽、抗污性差、膜孔易堵塞、可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利用熔融挤出相分离法制备了不同直径大小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通过将粗、细纳米纤维在上、下层的先后排列构筑了一种梯度结构纳... 针对目前商业化纯生啤酒用除菌滤膜存在孔径分布宽、抗污性差、膜孔易堵塞、可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利用熔融挤出相分离法制备了不同直径大小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通过将粗、细纳米纤维在上、下层的先后排列构筑了一种梯度结构纳米纤维膜。通过对梯度纳米纤维膜过滤性能、抗污性及可重复使用性等进行研究,发现梯度纳米纤维膜对10 g/L的酵母浸膏发酵液重复过滤后,稳定后的通量为22660 L m^(-2)h^(-1),远高于Pall®商业膜(4840 L m^(-2)h^(-1))。经高温蒸汽灭菌处理后的梯度纳米纤维膜的稳定通量为6600 L m^(-2)h^(-1),而商业膜仅为1760 L m^(-2)h^(-1),表现出优异的耐高温水蒸气性能。此外,污染后的梯度纳米纤维膜经80℃水清洗后的通量恢复率可达43%,而商业膜的通量恢复率仅为32%,表明梯度纳米纤维膜显示了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为纯生啤酒用除菌滤膜的国产化替代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梯度结构 通量 抗污 可重复使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的固定化技术在聚甘油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7
作者 闵菊平 徐怀义 +2 位作者 徐昇 郝丽娜 邢磊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6期171-173,共3页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游离的酶附着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让酶保持活性且进行反复利用,减少酶的流失、降低酶的使用成本、提高反应效率,较多地应用于聚甘油酯的生产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开展对固定化...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游离的酶附着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让酶保持活性且进行反复利用,减少酶的流失、降低酶的使用成本、提高反应效率,较多地应用于聚甘油酯的生产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开展对固定化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实现了固定化酶在食品、医疗、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固定化技术仍存在适用范围小和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利用新式材料开发更高效且可持续的固定化酶,控制酶反应并增强其可重复使用性,实现更具成本效益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性 固定化技术 聚甘油酯 成本效益 反应效率 酶的固定化 酶反应 固定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验室条件下304SS冲击式涡轮叶片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士杰 刘恒 +3 位作者 刘继超 梁国柱 张军伟 王慧 《强度与环境》 CSCD 2021年第2期38-44,共7页
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对冲击式涡轮叶片疲劳寿命的验证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叶片疲劳试验以成本高昂的搭载试车为主,且冲击式涡轮叶片尺寸小,试验难度大。为此,本文以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一级动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小尺寸液... 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对冲击式涡轮叶片疲劳寿命的验证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目前叶片疲劳试验以成本高昂的搭载试车为主,且冲击式涡轮叶片尺寸小,试验难度大。为此,本文以某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一级动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小尺寸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叶片疲劳寿命仿真与试验室考核方法,从理论和试验的角度对叶片疲劳寿命实验室考核试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叶片和其他部件疲劳寿命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涡轮叶片 疲劳试样 电火花加工 可重复使用性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