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溶性CdTe量子点-绿原酸-血管紧张素Ⅰ相互作用的荧光可逆调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晓丹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2-1187,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值与CHA的浓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推断其主要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并实现了荧光光谱法测定CHA.向CdTe QDs-CHA体系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后,CdTe QDs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逐渐恢复,从而实现了CdTe QDs的荧光可逆调控.CdTe QDs荧光的猝灭与恢复过程对于荧光传感的设计以及荧光可逆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绿原酸 血管紧张素Ⅰ 动态猝灭 荧光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聚合物表面水下油黏附性的可逆调控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通 成中军 +2 位作者 来华 张恩爽 刘宇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59-1564,共6页
采用模板法在形状记忆聚合物表面获得一种具有形状记忆特征的表面微结构,在氧等离子作用下,表面呈现低黏附的水下超疏油特性.在外压作用下,表面微结构发生坍塌,失去水下超疏油性,同时表面对油滴呈高黏附特征.在120℃热处理后,表面微结... 采用模板法在形状记忆聚合物表面获得一种具有形状记忆特征的表面微结构,在氧等离子作用下,表面呈现低黏附的水下超疏油特性.在外压作用下,表面微结构发生坍塌,失去水下超疏油性,同时表面对油滴呈高黏附特征.在120℃热处理后,表面微结构恢复到了原始状态,在等离子进一步作用下,表面即可恢复到最初的低黏附水下超疏油状态.因此通过外压、热处理及等离子作用即可实现对表面微结构及其水下油黏附性能的可逆调控.研究表明,表面不同的微结构状态赋予表面不同的黏附性能,在原始表面液滴处于低黏附的Cassie态,而在坍塌结构表面水滴处于高黏附的Wenzel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聚合物 微结构 水下超疏油 黏附性 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纳米薄膜油下超疏水/超亲水性的可逆调控 被引量:6
3
作者 康红军 于晓妍 +2 位作者 来华 成中军 刘宇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21-2626,共6页
采用简单的提拉镀膜法制备了一种TiO_2纳米薄膜,在油相介质中,水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约为160°,呈现出油下超疏水状态.当在湿度为20%的空气环境下对TiO_2纳米薄膜进行紫外光照射(60 min)后,该薄膜由油下超疏水状态转变为油下超亲水状... 采用简单的提拉镀膜法制备了一种TiO_2纳米薄膜,在油相介质中,水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约为160°,呈现出油下超疏水状态.当在湿度为20%的空气环境下对TiO_2纳米薄膜进行紫外光照射(60 min)后,该薄膜由油下超疏水状态转变为油下超亲水状态.对紫外光照射后的TiO_2纳米薄膜在100℃下热处理70min后,该薄膜又恢复到了初始的油下超疏水状态.因此,通过紫外光照射和热处理可实现TiO_2纳米薄膜油下超疏水性与油下超亲水性的可逆调控. TiO_2纳米薄膜油下水超浸润性可逆调控主要归因于薄膜表面的微纳米结构和化学组成变化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薄膜 油下超疏水 油下超亲水 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在超疏水形状记忆微阵列表面上定向/非定向滚动的可逆调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武 来华 +1 位作者 成中军 刘宇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38-2544,共7页
利用3D打印、模板赋形和表面修饰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竖直结构的超疏水形状记忆微阵列.该微阵列的竖直状态和倾斜状态能够基于形状记忆效应进行可逆调控.当微阵列的结构发生改变,液滴在表面的滚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液滴在竖直的微阵列... 利用3D打印、模板赋形和表面修饰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竖直结构的超疏水形状记忆微阵列.该微阵列的竖直状态和倾斜状态能够基于形状记忆效应进行可逆调控.当微阵列的结构发生改变,液滴在表面的滚动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液滴在竖直的微阵列上表现出非定向滚动特征,即液滴向微阵列两侧运动的滚动角是一致的.在倾斜的微阵列上,液滴则表现出定向运动的功能,即液滴沿着微阵列倾斜方向上的滚动角要小于逆着阵列倾斜方向的滚动角.因此,本文通过调控微阵列形态实现了对液滴定向/非定向滚动的可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形状记忆 微阵列 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表面活性剂调控及增溶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代朝猛 李彦 +2 位作者 段艳平 刘曙光 涂耀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18-9222,共5页
表面活性剂在解决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传统表面活性剂与污染物难以分离,易造成二次污染。开关表面活性剂则可通过后续条件实现分离回收,能够有效解决二次污染问题。而实现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转变需要调控相应的环... 表面活性剂在解决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传统表面活性剂与污染物难以分离,易造成二次污染。开关表面活性剂则可通过后续条件实现分离回收,能够有效解决二次污染问题。而实现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转变需要调控相应的环境条件完成,研究表明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转变可通过温度、电化学(氧化还原)、光、pH、CO_(2)/N_(2)等条件实现。为此,本文综述了开关表面活性剂的可逆调控机制及增溶机理,重点阐述了氧化还原、CO_(2)/N_(2)等触发机制和泡沫增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表面活性剂 可逆调控 增溶机制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响应性可控释放化合物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洋 赵文波 +2 位作者 冯东 赵倩 李艳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46-153,共8页
CO_2响应性可控释放化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智能型刺激响应性物质,它是指通入和排出CO_2后,其性质能发生可逆变化的新型物质。由于调控过程中仅仅涉及CO_2及惰性气体的通入和释放,反应过程中无副产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因此具有很大... CO_2响应性可控释放化合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智能型刺激响应性物质,它是指通入和排出CO_2后,其性质能发生可逆变化的新型物质。由于调控过程中仅仅涉及CO_2及惰性气体的通入和释放,反应过程中无副产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因此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综述了CO_2响应性可控释放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应用及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响应性可控释放化合物 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H-CdTe/CdS量子点的荧光变化研究hsDNA与盐酸洛美沙星-Cu(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沈益忠 刘绍璞 +1 位作者 殷鹏飞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60-1367,共8页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GSH-CdTe/Cd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GSH-CdTe/Cd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在Tris-HCl(pH=7.6)缓冲液中,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带正电的盐酸洛美沙星(LMFH)-Cu(Ⅱ)配合... 采用水相法合成了谷胱甘肽(GSH)修饰的CdTe/CdS量子点(GSH-CdTe/CdS QDs).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GSH-CdTe/CdS QDs的粒径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在Tris-HCl(pH=7.6)缓冲液中,由于静电引力作用,带正电的盐酸洛美沙星(LMFH)-Cu(Ⅱ)配合物[LMFH-Cu(Ⅱ)]吸附到带负电的GSH-CdTe/CdSQDs表面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GSH-CdTe/CdS QDs的荧光猝灭.随后,向GSH-CdTe/CdS QDs-LMFH-Cu(Ⅱ)配合物体系中加入鲱鱼精DNA(hsDNA),hsDNA可诱导LMFH-Cu(Ⅱ)配合物从GSH-CdTe/CdS QDs表面脱落而嵌入到hsDNA的双螺旋结构中,使GSH-CdTe/CdS QDs的荧光恢复.通过对GSH-CdTe/CdS QDs荧光的可逆调控,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了hsDNA与LMFH-Cu(Ⅱ)配合物的相互作用.通过对比GSH-CdTe/CdS QDs与LMFH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讨论了GSH-CdTe/CdSQDs-LMFH-Cu(Ⅱ)-hsDNA的相互作用机理,模拟了作用过程,从而建立了一种研究氟诺喹酮类药物的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相互作用机制的光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H-CdTe CdS量子点 盐酸洛美沙星-Cu(Ⅱ) 鲱鱼精DNA 荧光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磁性润滑表面的制备及对超顺磁液滴的滑动操控
8
作者 胡栋栋 来华 +6 位作者 刘宇艳 宋颖斌 罗欣 张东杰 樊志敏 谢志民 成中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5,共9页
将磁性粒子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通过设计渐变式构型构筑了梯度形状磁性材料,并与润滑涂层相结合,制备了一种磁性润滑表面.在磁性梯度的作用下,超顺磁液滴在表面上能够自发定向运动.借助于材料形状记忆效应对表面区域形态进行可逆调控... 将磁性粒子与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通过设计渐变式构型构筑了梯度形状磁性材料,并与润滑涂层相结合,制备了一种磁性润滑表面.在磁性梯度的作用下,超顺磁液滴在表面上能够自发定向运动.借助于材料形状记忆效应对表面区域形态进行可逆调控,进一步展示了超顺磁液滴自发定向运动过程中的启停开关式控制,实现了将液滴定向自发运输与启停控制相结合.考察了磁性粒子含量对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以及区域形态调控尺寸与液滴滑动性能间的相互关系.机理分析进一步阐明磁场梯度提供的定向驱动力促使液滴定向自发输运,表面区域形态控制的可逆调控则可以在液滴运动过程中增加/消除黏滞阻力,基于两种因素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对超顺磁液滴运动的智能操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表面 形状记忆聚合物 超顺磁水滴 定向输运 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