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被引量:49
1
作者 李文戈 朱昌中 +1 位作者 王文芬 吴锦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本文就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组成、特性、变色机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综述 致变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竹塑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秋宁 杨文斌 +1 位作者 余方兵 陈丽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45,共5页
利用色差计、万能试验机、流变仪表征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及流变性能,比较并分析变色微胶囊和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紫外光谱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浅,人的视觉能够明显察觉,钛白粉使得竹塑表面的L*值... 利用色差计、万能试验机、流变仪表征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及流变性能,比较并分析变色微胶囊和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紫外光谱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颜色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浅,人的视觉能够明显察觉,钛白粉使得竹塑表面的L*值和ΔE增大;复合材料能够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太阳反射比;钛白粉不影响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熔体流变性能,但会使得材料的冲击韧性、G′和tanδ略有提高;紫外光谱分析说明变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且将其加入到竹塑复合材料并不影响其变色效果,但经100次25℃~80℃循环处理之后,变色的敏感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粉 可逆热致变色 竹塑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微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崔晓亮 张宝砚 +2 位作者 孟凡宝 孟皓 夏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隐色染料结晶紫内酯、溶剂十六醇、显色剂对羟基苯甲酸节酯为原料制备有机类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并确定了隐色染料、显色剂和溶剂的最佳配比为1:3:30。在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中,溶剂主要决定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温度,显色剂主要决定可... 以隐色染料结晶紫内酯、溶剂十六醇、显色剂对羟基苯甲酸节酯为原料制备有机类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并确定了隐色染料、显色剂和溶剂的最佳配比为1:3:30。在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中,溶剂主要决定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温度,显色剂主要决定可逆热致变色材料颜色的深浅,隐色染料本身决定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及稳定性等性能。微胶囊化结果表明,微胶囊产品能增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热稳定性,可增加材料的抗溶剂性,且材料不易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内酯 隐色染料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制备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g_mCu_nHgI_4可逆热致变色颜料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坚 苑俊章 郝志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51-653,共3页
将Cu(NO3 ) 2 和AgNO3 溶液以不同比例同时加入K2 HgI4水溶液中合成了系列AgmCunHgI4(m +n =2 )可逆热致变色颜料。研究发现 :随着Ag和Cu比例的改变 ,颜料变色温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当m和n的比例接近 1∶1时 ,变色温度达到最低 35... 将Cu(NO3 ) 2 和AgNO3 溶液以不同比例同时加入K2 HgI4水溶液中合成了系列AgmCunHgI4(m +n =2 )可逆热致变色颜料。研究发现 :随着Ag和Cu比例的改变 ,颜料变色温度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当m和n的比例接近 1∶1时 ,变色温度达到最低 35℃ ;降低环境温度 ,可以缩短产品的复色时间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图谱中颜料的相变温度与目测变色温度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在分析AgmCunHgI4颜料变色机理的基础上 ,结合晶体微观结构 ,推测得出晶体的微观对称性越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AgmCunHgI4 可逆热致变色颜料 研究 变色温度 微观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文斌 文月琴 徐建锋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04,共6页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WPC)的可逆热致变色功能,以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表面带有硅烷偶联剂KH550的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并将该微胶囊以一定比例添加到WPC中,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WPC,通过力学性能和加热前后表观颜色测定确定微胶囊的...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WPC)的可逆热致变色功能,以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表面带有硅烷偶联剂KH550的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并将该微胶囊以一定比例添加到WPC中,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WPC,通过力学性能和加热前后表观颜色测定确定微胶囊的最佳添加量。同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对比了可逆热致变色WPC和普通WPC的动态力学性能。随着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可逆热致变色WPC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加热前后颜色变化逐渐明显,最后趋于稳定;在动态热机械分析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可逆热致变色WPC和普通WPC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和普通WPC相比,加入最佳添加量的微胶囊制备的可逆热致变色WPC在同一温度时的储能模量高于普通WPC,2种WPC的损耗因子峰对应的温度相差很小。结果表明,当微胶囊的添加量为总质量的15%时,可逆热致变色WPC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和普通WPC相比,可逆热致变色WPC的界面相容性较好,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与普通WPC相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一种良好性能的功能型W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可逆热致变色 微胶囊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电压测试片用可逆热致变色涂料的研究及其工艺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苏育志 张建华 陈亿新 《涂料工业》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0-11,18,共3页
电池电压测试片是由基片(基片上一面为导电层,另一面为可逆热致变色层)组成的,其中,形成可逆热致变色层的涂料由结晶紫内酯、β-萘酚、月桂醇、癸二酸、树脂及填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涂层变色温度为45~47℃。
关键词 电池电压测试片 可逆热致变色涂料 导电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印花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维锦 梁涛 李素芝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3,共3页
以结晶紫内酯为电子给予体、双酚A为电子接受体、脂肪醇为溶剂制备可逆热致变色印花材料,研究影响热变色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用高级脂肪醇比用脂肪酸和脂肪酯作溶剂,变色材料显示出更高的变色灵敏性;反应温度、时间及溶剂用量在一定... 以结晶紫内酯为电子给予体、双酚A为电子接受体、脂肪醇为溶剂制备可逆热致变色印花材料,研究影响热变色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用高级脂肪醇比用脂肪酸和脂肪酯作溶剂,变色材料显示出更高的变色灵敏性;反应温度、时间及溶剂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产物颜色都有影响,而双酚A的用量对产物的颜色深浅影响最大,随着投入的双酚A量的增多,产物的颜色逐渐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涂料印花 结晶紫内酯 变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微胶囊包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维锦 胡倩 +2 位作者 李素芝 崔达 杨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79-882,共4页
用环氧树脂E-12作壁材,低分子聚酰胺200为固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可逆热致变色有机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包封,用SEM和TGA测定了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和热行为。研究包封条件对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反应条件是:壁... 用环氧树脂E-12作壁材,低分子聚酰胺200为固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可逆热致变色有机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包封,用SEM和TGA测定了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和热行为。研究包封条件对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反应条件是:壁材与变色芯材质量比为0.2~0.6,乳化温度50℃,固化反应分5段升温。此条件下可以制得结构致密完整、具有良好透明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的变色微胶囊,能满足纺织品涂料印花的要求,微胶囊粒径在5μ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微胶囊 环氧树脂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黑色可逆热致变色染料的合成及表征
9
作者 邓嘉伦 邱黎 +5 位作者 刘小成 洪杰 蔡光威 张刚 李自勇 李翔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3期46-50,63,共6页
研究了黑色可逆热致变色染料2′-(2-氯苯氨基)-6′-二丁氨基荧烷(Ⅰ)的合成及表征。以邻氯苯胺、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2-氯-4-羟基二苯胺(Ⅱ)。以间硝基苯酚为原料,经酚羟基保护、硝基还原、氨基烷基化反应、脱保护、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 研究了黑色可逆热致变色染料2′-(2-氯苯氨基)-6′-二丁氨基荧烷(Ⅰ)的合成及表征。以邻氯苯胺、对苯二酚为原料,合成2-氯-4-羟基二苯胺(Ⅱ)。以间硝基苯酚为原料,经酚羟基保护、硝基还原、氨基烷基化反应、脱保护、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合成N,N-二正丁基-4-氨基-2-羟基-2′-甲酸二苯甲酮(Ⅲ)。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合成目标产物Ⅰ,总收率56.2%,纯度99.54%(HPLC),其结构经1HNMR、13CNMR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氯苯氨基)-6′-二丁氨基荧烷 黑色可逆热致变色染料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逆热致变色油墨溶剂——癸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和月桂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国平 李翔 喻宗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48-51,共4页
通过HPLC、DSC、FTIR、1 HNMR、13 CNMR对自制的两种可逆热致变色油墨溶剂癸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和月桂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进行了表征,并首次予以报道。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油墨 癸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 月桂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型光敏树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明 刘秀军 +1 位作者 赵高升 张庆印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4,共5页
为了适应3D打印光固化的要求,从不同的预聚物、稀释剂和光引发剂中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制光敏树脂,使光敏树脂在3D打印的过程中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和黏度、较高的凝胶含量,并通过添加无机热致变色材料使配制的光敏树脂具有可逆热致变色的功... 为了适应3D打印光固化的要求,从不同的预聚物、稀释剂和光引发剂中选择合适的材料配制光敏树脂,使光敏树脂在3D打印的过程中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和黏度、较高的凝胶含量,并通过添加无机热致变色材料使配制的光敏树脂具有可逆热致变色的功能。结果表明,选择双酚F环氧丙烯酸酯为预聚物,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为稀释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光引发剂,通过研究各组分添加比例对光敏树脂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预聚物、稀释剂和光引发剂的质量分数比为70%∶26%∶4%;热致变色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时在光敏树脂中分散均匀、分布良好。配制所得的光敏树脂黏度为458 m Pa·s,凝胶含量为90.65%,打印制品收缩率为4.34%,在140℃下变色明显且可逆,满足3D打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树脂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三维打印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收缩率 凝胶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不可逆热致变色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刚 许文苑 孟莉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2-1036,共5页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对苯二胺(L1)及其与锌(Ⅱ)的配合物(L1Zn)和双水杨醛缩间苯二胺(L2)及其与镍(Ⅱ)的配合物(L2N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4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Schiff碱化合...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对苯二胺(L1)及其与锌(Ⅱ)的配合物(L1Zn)和双水杨醛缩间苯二胺(L2)及其与镍(Ⅱ)的配合物(L2N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4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Schiff碱化合物经二价金属离子配位后其荧光光谱均发生了蓝移现象;热激发实验发现L1Zn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而L2Ni热致变色不可逆,表明它们是一类新型有机热致变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配合物 荧光 可逆/不可逆热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设备测温用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雅群 陈萌 +3 位作者 周桂月 张磊 张昊 赵树本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2,共7页
本研究对涂料材料进行热老化、光老化以及油水侵蚀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方式测试其热致变色性能,研究光、热等外界因素对涂料中变色材料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老化实验的进行,涂料本身褪色,变色温度降低。光老化对涂料的影响具... 本研究对涂料材料进行热老化、光老化以及油水侵蚀实验,采用水浴加热方式测试其热致变色性能,研究光、热等外界因素对涂料中变色材料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老化实验的进行,涂料本身褪色,变色温度降低。光老化对涂料的影响具有类似的规律。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热作用会使涂料中的有机物脱氢碳化从而影响其变色性能;利用紫外线吸收剂与环氧树脂的混合体系对变色涂料进行涂覆可提升其光稳定性,减少水性和油性物质对涂料的侵蚀作用,从而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老化特性 致变色温度 紫外线吸收剂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炔/纳米氧化铜复合物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及应用
14
作者 刘雯雯 张婉 王潮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2,286,共6页
在二炔单体自组装过程中掺杂纳米氧化铜粒子,经紫外光(λ=254nm)照射聚合得到蓝色聚二炔/纳米氧化铜(PDA/CuO-NPS)复合物。在未聚合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制备均匀的热致变色PVA/PDA/CuO-NPS薄膜。结果表明,PDA/Cu... 在二炔单体自组装过程中掺杂纳米氧化铜粒子,经紫外光(λ=254nm)照射聚合得到蓝色聚二炔/纳米氧化铜(PDA/CuO-NPS)复合物。在未聚合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制备均匀的热致变色PVA/PDA/CuO-NPS薄膜。结果表明,PDA/CuO-NPS复合物具有蓝色到紫色再到红色的颜色转变特性,随着光聚合时间增加,分子内应力增加,变色温度由60℃降低为50℃。降温后分散液颜色迅速恢复到紫色,618nm处的峰值显著提高。通过与聚乙烯醇的交联,得到的PVA/PDA/CuO-NPS薄膜两步变色温度分别升高到约50℃和约85℃,并在红色(30℃)和黄色(90℃)之间可逆转换,经过多次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炔 可逆热致变色 共轭高分子 纳米氧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R1-脲醛树脂原位聚合法制备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丽桢 李莉 +3 位作者 何淋波 薛盛 刘柳 邵友元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9期60-64,共5页
以热(压)敏玫红TF-R1、双酚A、十六醇为原料,制备了TF-R1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然后以复配物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探究了原料配比对复配物变色性能的影响、转速及SiO2对芯材乳化液粒径的影响及反应条件对微胶... 以热(压)敏玫红TF-R1、双酚A、十六醇为原料,制备了TF-R1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然后以复配物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探究了原料配比对复配物变色性能的影响、转速及SiO2对芯材乳化液粒径的影响及反应条件对微胶囊成型的影响,并评价了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m(TF-R1)∶m(双酚A)∶m(十六醇)为1∶5∶60,复配物的温变区间为47.4~52.7℃;最佳转速为2000 r·min^(-1),加入适量SiO2能够有效分散芯材乳化液;当n(尿素)∶n(甲醛)为2∶3时,脲醛树脂预聚体的性能最佳;在预聚体浓度为25%、芯壁比为1∶3.5、缩聚时间为2.75 h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温变区间为50.1~56.3℃,变色时间为70.7 s,复色时间为65.1 s,变色可逆性良好,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TF-R1 脲醛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变色复配物显色剂筛选及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勇 郑立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99,共4页
采用结晶紫内酯(CVL)为发色剂,十六醇(CA)为溶剂,焦性没食子酸(PA)和4-甲氧基苯酚(MP)为显色剂,所形成的复配物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实验证明所形成的热致变色复配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为610 nm,复配物的蓝色强度用复配物的吸光度定量表... 采用结晶紫内酯(CVL)为发色剂,十六醇(CA)为溶剂,焦性没食子酸(PA)和4-甲氧基苯酚(MP)为显色剂,所形成的复配物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实验证明所形成的热致变色复配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为610 nm,复配物的蓝色强度用复配物的吸光度定量表示。当复配物中CVL质量确定,MP和CA按比例变化时,复配物的熔化温度和变色温度几乎不受组成影响。复配物变色温度低于其熔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内酯 显色剂 可逆热致变色 复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和壬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的结构表征
17
作者 邱黎 刘小成 +1 位作者 李翔 喻宗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通过DSC、HPLC、FTIR、~1 HNMR、^(13) CNMR对自制的可作为有机类可逆热致变色油墨溶剂的辛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和壬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辛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和壬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的熔点分别为57... 通过DSC、HPLC、FTIR、~1 HNMR、^(13) CNMR对自制的可作为有机类可逆热致变色油墨溶剂的辛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和壬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辛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和壬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的熔点分别为57.3~59.5℃、54.7~56.3℃,纯度分别为99.593%、99.489%,根据FTIR、~1 HNMR、^(13) CNMR结果推断了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油墨 辛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 壬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酸2,2'-(1,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的结构表征
18
作者 胡丽 刘小成 +2 位作者 邓嘉伦 邱黎 喻宗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6期48-50,共3页
癸酸2,2'-(1,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可作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反应介质。采用HPLC、DSC、FTIR、1HNMR、13CNMR对癸酸2,2'-(1,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癸酸2,2'-(1,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的纯度为99.01%... 癸酸2,2'-(1,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可作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反应介质。采用HPLC、DSC、FTIR、1HNMR、13CNMR对癸酸2,2'-(1,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癸酸2,2'-(1,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的纯度为99.01%,熔点为69.6℃,并确证了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反应介质 癸酸2 2'(1 3-苯基双氧基)双乙酯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的结构表征
19
作者 张国平 李翔 喻宗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64-65,共2页
通过HPLC、DSC、FTIR、1 HNMR、13 CNMR对硬脂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油墨 硬脂酸2-(4-苄氧基苯基)乙酯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