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表现 被引量:13
1
作者 石铸 潘速跃 +2 位作者 刘方颖 王群 罗一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2例中,1例严重的肾病综合征,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均急性起病,以头痛、癫痫发... 目的:探讨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和MRI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2例中,1例严重的肾病综合征,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均急性起病,以头痛、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头颅MRI检查均显示以大脑半球顶枕部白质为主的片状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病变,额叶也有相同性质的小片状病灶受累。4周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头颅MRI原有病灶明显减小或消失。结论: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结合病史和MRI特征可以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MRI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LLP综合征并发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兆敏 杨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4,149,共2页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1]。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platelets syndrome,HELLP syndrom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1]。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由Hinchey于1996年提出,是一种临床影像学疾病。在影像学上主要显示脑后部(尤其是顶枕区)皮质和皮质下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 产后子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产后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苗重昌 陈迎良 李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99-3100,共2页
产后脑后部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partum 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PRES)是一个以产后短期内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以脑后部短暂性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特征性影... 产后脑后部可逆性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partum reversible posterior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PRES)是一个以产后短期内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和视觉异常等为临床主要表现.以脑后部短暂性血管源性脑水肿为主要特征性影像表现的临床一放射综合征。其治疗方案与其他产后易发神经系统疾病不同,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综合征 白质病变 可逆性 产后 诊断 MRI 血管源性水肿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4
作者 逯青丽 刘佩 +3 位作者 孙超 史亚玲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30/15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MRIFLAIR序列示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多发斑片状高信号。除肾损害外,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积极予以降血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头颅影像学征象均改善,最终临床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可逆性后部病综合征 降血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9
5
作者 高筱雅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王慧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病因 病理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洁 刘睿 +1 位作者 李柱一 苗建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女...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女5例,男3例;发病原因多样,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妊娠子痫2例,高血压病1例,真菌性脑炎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肾移植1例;其中使用免疫抑制剂3例,化疗药物1例,使用抗真菌药物1例。以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意识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头颅MRI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像呈高信号;经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2-3周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消失,MRI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结论RPLS是以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为主要神经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可使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改变完全可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产后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 被引量:8
7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2 位作者 吴承龙 王黎萍 孙新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0-630,共1页
关键词 产后子痫 子痫前期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丽 吴铮 +5 位作者 杜娟 段文博 李敏 张妍 陈志明 蔡艺灵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3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4例RPLES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病因包括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4例RPLES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病例病因包括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妊娠子痫,腰椎手术后。所有病例均有癫痫大发作及头痛,恶心呕吐,精神行为异常。其中肢体瘫痪1例,失语1例,癫痫持续状态1例。影像学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以顶枕叶为主白质及灰质病变,病变范围可累及额颞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T_2加权像、平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均呈高信号,T_1加权像呈略长信号,1例磁敏感成像上呈微出血。结论头痛和癫痫发作是RPLES的主要临床症状,多种病因可引起RPLES,影像学改变以皮质及皮质下水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肿瘤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鹏辉 谢瑶 +5 位作者 赵卫红 华瑛 孙青 李硕 吴晔 卢新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肿瘤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惊厥前后的临床特点,加深对RPLS的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 目的:探讨血液病/肿瘤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惊厥前后的临床特点,加深对RPLS的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血液/肿瘤病房发生RPLS的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有否肾受累、体重指数、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等基本临床资料,同时检测其发生惊厥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血压及血清钠水平,并随访记录患儿预后,包括原发病情况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恢复状况。结果:患儿均为学龄期或学龄前期女童,所患基础疾病4例为伴有肾受累或一侧肾切除的恶性肿瘤,1例为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所有患儿都存在轻、中度贫血。RPLS发生前一天应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放线菌素D化疗,或者应用环孢素A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患儿发生RPLS惊厥时表现为晨起或午睡起突发的无热惊厥,之后即刻检查,发现与自身相比,其血压较发作前明显升高,同时血清钠降低,经用地西泮、呋噻米和氨氯地平等治疗后很快恢复。4例未遗留后遗症,1例遗留有情感及行为水平变幼稚,康复2年后逐渐恢复。复习文献中主要是报道血压的升高。结论:并发RPLS的血液病/肿瘤患儿可能多有肾受累和贫血,血压升高同时伴血清钠降低可能在RPLS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同时保持血压稳定和电解质平衡有可能减少RPLS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血压升高 血清钠降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在强 牛松涛 +2 位作者 翦凡 于学英 邵晓秋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 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报道6例RPLE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野缺损...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 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E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报道6例RPLE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视野缺损、癫痫发作和认知改变。病因包括:高血压病控制不良、子痈、使用免疫抑制剂和醛固酮增多症。影像学改变:对称或不对称的以后部颞顶枕为主的病变,一些病例以脑干病变为主,表现为长T1/T2信号,平扫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成像为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均为高信号,梯度回波序列(T2*-weighted gradient-echo MR image,GRE)显示广泛性微出血。结论多种病因可引起RPLES,其病理机制主要为脑血管痉挛、微梗死、微出血和脑组织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症 诊断显像 患者 影像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致儿童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阚璇 杨箐岩 刘戈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80-1081,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2岁。因反复皮疹2月余,抽搐3次入院。入院前2月余发现皮肤瘀点、瘀斑,外院血常规血小板计数(PLT)6×109/L,血红蛋白(Hb)94g/L,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环孢素A 儿童 血小板计数 临床资料 反复皮疹 血红蛋白 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芳 黄力 程震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37-38,共2页
目的总结7例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PL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患者强化癫痫发作急救护理、减轻脑水肿、病情观察、控制原发病、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及出院随访。结果 6例RPLS治愈... 目的总结7例肾病综合征相关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PLS)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患者强化癫痫发作急救护理、减轻脑水肿、病情观察、控制原发病、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护理、避免诱发因素及出院随访。结果 6例RPLS治愈、肾病综合征症状缓解出院,随访12~58个月,未见RPLS复发;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针对性的系统护理有助于肾病综合征相关RPLS患者RPLS的治愈及防止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紫癜性肾炎相关的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2例报告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庆寅 王怡珍 +3 位作者 丁樱 翟文生 宋纯东 吕晶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PRL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例HSPN合并PRL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分别为8岁、14岁。因水肿、蛋白尿明显,给予激素、... 目的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PRL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例HSPN合并PRL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男性,分别为8岁、14岁。因水肿、蛋白尿明显,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血浆、白蛋白等治疗。病程中出现抽搐发作、意识丧失,头颅MRI显示额叶、顶叶、枕叶等部位多发异常信号,经止惊、降颅压等治疗,抽搐停止、意识恢复,MRI异常信号较前明显改善。结论在HSPN治疗过程中需警惕PR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紫癜性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龙泉 汪青松 杨任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30-532,536,共4页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近年临床发现的一类新的白质脑病,由多种病因引发,以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颅内高压为表现,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等。头颅CT或MR图像显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对称性片状白质脑水...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近年临床发现的一类新的白质脑病,由多种病因引发,以迅速进展为高血压脑病、颅内高压为表现,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等。头颅CT或MR图像显示双侧大脑后部为主的对称性片状白质脑水肿,适当的治疗可使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学改变完全逆转,故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高血压 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超男 毛春节 +1 位作者 魏瑞理 金小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13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治疗上严密监测和管理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处理伴发症状,护理中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13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治疗上严密监测和管理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处理伴发症状,护理中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支持治疗后,11例患者恢复正常,1例尿毒症患者和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自动出院。结论提高对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认识,合理应用护理程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高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附4例报道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士文 郭军红 +1 位作者 张舒凤 于生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收治的4例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改变。结果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视力障碍。典型的MRI检查表现为对... 目的探讨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收治的4例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改变。结果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及视力障碍。典型的MRI检查表现为对称性的局灶部位的脑水肿,主要位于顶、枕叶以及额叶,多在数周内恢复。其中3例患者发生子痫,且均发生在产后的2d内。结论妊娠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有其特征性临床特征,常存在于子痫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相关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绮思 李咏梅 +1 位作者 张文玉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4-730,共7页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间的关联,以期阐明其发病机制。方法:连续入组2007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间的关联,以期阐明其发病机制。方法:连续入组2007年5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3名PRES患者,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识别23名PRES患者(男性4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32.96±15.10)岁,分别见于高血压、子痫或先兆子痫、应用免疫抑制剂、肝硬化、肾功能不全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n=18,78.2%)和痫性发作(n=16,69.6%)。在21名接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患者中,除典型的顶枕叶受累外,额叶、基底节区、颞叶、脑干、小脑等不典型部位受累也常见,且有1/3的患者其病灶非完全对称分布。另外,痫性发作的患者颞叶更易受累;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小脑更易受累。结论:PRES的不典型表现多见,临床工作者需全面掌握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两者间的关联,方能对该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临床特征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煎厥”探析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中医病机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纯东 宋丹 +7 位作者 代思雨 张相安 王彩云 段凤阳 郭婷 王宁丽 张博 杨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析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辨治急重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描述“煎厥”与RPLS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及吻合,基于“... 目的探析可逆性后部脑白质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辨治急重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描述“煎厥”与RPLS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及吻合,基于“煎厥”发于“阳气耗”“阴精亏”及“脏精绝”,分别从“脏腑”“阴阳”及“虚实”等方面分析RPLS中医病位及病机。结果中医理论认为二者病位均在肝肾,中医病机均属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标实为痰湿、瘀血内阻。结论用“煎厥”理论认识RPLS的病机,为中医药参与防治危急重症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厥 可逆性后部白质综合征 中医病机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志娥 王加凤 刘刚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5期29-31,共3页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病情监测、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病情监测、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12例患者中11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恢复良好,1例预后不佳。结论临床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病情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20
作者 钱悦 周朝晖 +4 位作者 陈思远 黄长征 冯爱平 曾静思 李家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10-412,共3页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女,19岁。确诊SLE 4年,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中,半年前病情渐加重,住院后给予甲泼尼龙60 mg/d治疗第10天,突发抽搐,经及时对症治疗数小时后症状缓解。脑MRI显示对称性白质水...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女,19岁。确诊SLE 4年,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中,半年前病情渐加重,住院后给予甲泼尼龙60 mg/d治疗第10天,突发抽搐,经及时对症治疗数小时后症状缓解。脑MRI显示对称性白质水肿,经治疗后1~2周内定期复查MRI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病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