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酸甲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侯远赫 吴宇辉 +3 位作者 牟悦 孙辉 张家龙 刘振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6-1586,共11页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制得一系列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速率、PMMA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质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是影响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制得一系列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聚合速率、PMMA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质量、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是影响聚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而RAFT试剂浓度和结构可调控PMMA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对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RAFT试剂“激活”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ΔG)是评估RAFT试剂对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ΔG越小,表明RAFT试剂越容易被“激活”,控制效果越好。提出了一种快速判断RAFT试剂可行性的理论计算依据,降低了RAFT试剂的实验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溶液聚合 密度泛函理论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平华 张斌 +2 位作者 唐龙祥 黄璐 王文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9-112,116,共5页
讨论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反应机理、RAFT试剂的制备以及RAFT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RAFT反应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活性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云普 张守村 +2 位作者 王利平 熊玉兵 申永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50,共3页
首先制备了链转移剂α-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CPDN)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然后在离子液体中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并用FT-IR1、H-NMR和GPC等技术分别对其结构... 首先制备了链转移剂α-二硫代萘甲酸异丁腈酯(CPDN)和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然后在离子液体中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并用FT-IR1、H-NMR和GPC等技术分别对其结构和聚合体系的"活性"特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转移 离子液体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活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苯乙烯的常温快速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被引量:4
4
作者 罗菊香 程德书 +1 位作者 李明春 辛梅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0-806,共7页
以商用蓝光发光二极管(LED)为可见光光源,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DDMAT)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不加光引发剂或光催化剂,实现了可见光诱导苯乙烯(St)的常温快速RAFT聚合.研究结果表... 以商用蓝光发光二极管(LED)为可见光光源,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DDMAT)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不加光引发剂或光催化剂,实现了可见光诱导苯乙烯(St)的常温快速RAFT聚合.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当光源关闭时,聚合停止,当光源开启时,聚合进行,且光的开关循环对聚合的活性没有影响.通过原位核磁的方法对DDMAT的光致断裂和光致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该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可见光诱导St的常温快速聚合的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苯乙烯 蓝光发光二极管 动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梳型磺化聚醚醚酮 被引量:3
5
作者 林艺凤 黄雪红 +3 位作者 郑榕学 林娟 丁富传 凌启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3-638,共6页
以带双硫酯取代基聚醚醚酮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不同接枝率的磺化聚醚醚酮(g-SPEEK),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单体/链转移剂/引发剂的投料比(摩尔比)为50∶4∶1,温度为70℃,反应24 h,得到聚合... 以带双硫酯取代基聚醚醚酮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不同接枝率的磺化聚醚醚酮(g-SPEEK),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单体/链转移剂/引发剂的投料比(摩尔比)为50∶4∶1,温度为70℃,反应24 h,得到聚合物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和吸水率分别为1.312 mmol/g和43.51%,其溶胀率为5.05%,低于Nafion膜的11.50%.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该梳型g-SPEEK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且该聚合物膜具有与Nafion膜相当的抗氧化性.在相同的离子交换容量下,梳型g-SPEEK比主链型SPEEK具有更好的H+离子透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磺化聚醚醚酮 苯乙烯磺酸钠 离子交换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沉淀法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苏立强 邹雪莹 滕跃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7-761,共5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沉淀聚合法,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_R),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富集与检测方法。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IP_R对模板的结合能力高于其结构类似物,印迹效...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沉淀聚合法,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_R),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了化妆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富集与检测方法。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IP_R对模板的结合能力高于其结构类似物,印迹效果良好,对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具有组选择性。同时,固相萃取实验显示,MIP_R可以选择性富集、纯化对羟基苯甲酸脂类物质,对甲酯、乙酯、丙酯、丁酯的加标回收率为81.5%~96.0%,且相对标准偏差≤5.6%。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185~0.0334μg/g,定量限范围为0.0617~0.111μg/g。可用于复杂化妆品样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分离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分子印迹 对羟基苯甲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细乳液聚合法制备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玉芝 王广彬 +2 位作者 李宁 王春鹏 储富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25,共6页
以木质素黄原酸酯为链转移剂,进行丙烯酰胺(AM)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Lignin-g-PAM)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加入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扩链反应制备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Li... 以木质素黄原酸酯为链转移剂,进行丙烯酰胺(AM)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并将得到的木质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Lignin-g-PAM)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加入第二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扩链反应制备木质素基嵌段共聚物(Lignin-g-PAM-b-PMMA)。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及热重分析结果证实了MMA与Lignin-g-PAM反应形成了嵌段共聚物;所得Lignin-g-PAM-b-PMMA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初始分解温度及最大质量损失温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介于Lignin-g-PAM与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希 张庆华 +2 位作者 詹晓力 陈丰秋 熊继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4-860,共7页
为了实现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过程中,苯乙烯均聚、高分子量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苯乙烯与其他单体共聚时,对苯乙烯转化率、共聚时组成和分子量大小的控制,进行了二硫代苯乙酸-1-苯基乙酯(PEPDTA)调控苯乙烯本体和细乳液聚合动力... 为了实现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过程中,苯乙烯均聚、高分子量聚苯乙烯的合成及苯乙烯与其他单体共聚时,对苯乙烯转化率、共聚时组成和分子量大小的控制,进行了二硫代苯乙酸-1-苯基乙酯(PEPDTA)调控苯乙烯本体和细乳液聚合动力学分析。在本体聚合中,反应速率慢,链增长自由基与'中间态'自由基的终止反应对聚合速率影响较小,很难合成窄分布、高转化率、高分子量的聚苯乙烯;在细乳液聚合中,反应速率快、转化率高,随着PEPDTA含量增加,乳胶粒数量减少、粒径分布变宽,诱导期和缓聚现象明显;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长,RAFT试剂浓度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反应时间越长,分布越宽。以Smith-Ewart方程为基础,建立了苯乙烯RAFT细乳液聚合动力学模型,模型动力学曲线与实验数据相符合,能较好地预测实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聚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沉淀聚合法制备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表征 被引量:3
9
作者 苏立强 楚善明 +1 位作者 谢鹏 王媛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4,共5页
本文以二苄基三硫代酯(DBTTC)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结合沉淀聚合法(RAFTPP)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该条件下制备的印迹聚合物(R-MIPs)与传统沉... 本文以二苄基三硫代酯(DBTTC)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结合沉淀聚合法(RAFTPP)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该条件下制备的印迹聚合物(R-MIPs)与传统沉淀法制备的印迹聚合物(T-MIPs)进行吸附实验和吸附模型分析,测得吸附容量QR-MIPs为32.60mg/g,QT-MIPs为29.06mg/g。印迹聚合物主要形成二种结合位点,吸附行为符合Scatchard模型。将R-MIPs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可用于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提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沉淀聚合 木犀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制备聚氯乙烯-b-聚乙二醇-b-聚氯乙烯共聚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志辉 包永忠 潘鹏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69-2576,共8页
合成了含黄原酸酯端基的聚乙二醇(X-PEG-X)大分子链转移剂,并以其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调控氯乙烯(VC)溶液和悬浮聚合,合成聚氯乙烯-b-聚乙二醇-b-聚氯乙烯(PVC-b-PEG-b-PVC)三嵌段共聚物。X-PEG-X调控VC溶液聚合得到的共聚物的分... 合成了含黄原酸酯端基的聚乙二醇(X-PEG-X)大分子链转移剂,并以其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调控氯乙烯(VC)溶液和悬浮聚合,合成聚氯乙烯-b-聚乙二醇-b-聚氯乙烯(PVC-b-PEG-b-PVC)三嵌段共聚物。X-PEG-X调控VC溶液聚合得到的共聚物的分子量随聚合时间增加而增大,分子量分布指数小于1.65。X-PEG-X具有水/油两相分配和可显著降低水/油界面张力的特性,以X-PEG-X为链转移剂和分散剂,通过自稳定悬浮聚合也可合成PVC-b-PEG-b-PVC共聚物,共聚物颗粒无皮膜结构,分子量随聚合时间增加而增大;由于VC悬浮聚合具有聚合物富相和单体富相两相聚合特性,共聚物分子量分布指数略大于溶液聚合共聚物。通过乙酸乙烯酯(VAc)扩链反应进一步证实了PVC-b-PEG-b-PVC的"活性",并合成PVAc-b-PVC-b-PEG-b-PVC-b-PVAc共聚物。水接触角测试表明PVC-b-PEG-b-PVC的亲水性优于P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合成 悬浮系 聚氯乙烯:聚乙二醇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沉淀聚合法制备噻菌灵分子印迹聚合物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艳 张怀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66-68,共3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与沉淀聚合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噻菌灵分子印迹聚合物。该聚合物微粒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其印迹效果比传统沉淀聚合法得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更好。为从复杂的农药残留中富集和分离噻菌灵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噻菌灵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沉淀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欣 吴琦 +4 位作者 魏珂瑶 段然 孙跃文 李海英 雷良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47-50,共4页
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离子液体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中的应用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作为溶剂,离子液体能溶解一些较难溶解的聚合物,如纤维素和壳聚糖等,可以为聚合反应提供较... 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有关离子液体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中的应用有大量的研究报道。作为溶剂,离子液体能溶解一些较难溶解的聚合物,如纤维素和壳聚糖等,可以为聚合反应提供较好的反应环境;作为单体,通过RAFT聚合可制备出聚合离子液体均聚物或带有聚合离子液体链段的嵌段聚合物,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质膜、太阳能电池、催化、分离及吸附剂等领域;离子液体还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应用于RAFT的乳液聚合或细乳液聚合,有效地稳定和控制聚合物颗粒大小。从溶剂、单体和表面活性剂方面出发,简单总结了离子液体在RAFT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离子液体 溶剂 单体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中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13
作者 张二琴 柴云 张普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微乳液中实现了以二硫代苯甲酸(1-苯基乙酯)为链转移剂的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通过同时加大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助稳定剂正己烷的量,解决了以往苯乙烯微乳液聚合中易出现的稳定性差的问题.240 m... 在微乳液中实现了以二硫代苯甲酸(1-苯基乙酯)为链转移剂的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通过同时加大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助稳定剂正己烷的量,解决了以往苯乙烯微乳液聚合中易出现的稳定性差的问题.240 m in转化率可达到100%,聚合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活性特征,所得聚合物有较窄的分子质量分布(PD I为1.62),最终乳胶的平均直径约39 nm,粒径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 微乳液聚合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代酯对SiO_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的影响
14
作者 李德玲 王丽红 马俊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1,共4页
采用不同结构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乙烯基改性SiO2表面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RAFT试剂的R基团和Z基团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很大。R基团皆为苄基时,二硫代新戊酸苄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 采用不同结构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试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乙烯基改性SiO2表面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聚合。RAFT试剂的R基团和Z基团对接枝聚合的影响很大。R基团皆为苄基时,二硫代新戊酸苄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速率较高;R基团皆为1-苯基乙基时,苯基二硫代乙酸-1-苯乙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速率较大。Z基团皆为苯基时,二硫代苯甲酸叔丁酯调控SiO2表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接枝聚合速率较高。SiO2-PMMA接枝链末端二硫代酯基团,可进一步RAFT接枝聚苯乙烯。相同聚合条件下,二硫代苯甲酸苄酯调控SiO2-PMMA表面接枝聚苯乙烯的接枝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表面接枝 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硫代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制备水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性能研究
15
作者 王海玥 刘佳鑫 +1 位作者 姚治国 李继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0,共4页
以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丙苯酯(CCBD)为链转移剂,以N-胺基甲酰马来酸(NC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类乳液(PA),并对P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CBD用量、过硫酸鞍(APS... 以N-咔唑二硫代甲酸异丙苯酯(CCBD)为链转移剂,以N-胺基甲酰马来酸(NC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类乳液(PA),并对P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CBD用量、过硫酸鞍(APS)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耐冲击性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PA进行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反应时间4.0h、CCBD用量0.5%(摩尔分数)、APS用量为5%(摩尔分数)。以最优反应条件制得的PA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耐冲击性 乳液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细乳液聚合法合成聚异戊二烯-b-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野 崔海清 +2 位作者 刘福瑞 雷良才 李海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169,共4页
在水分散的细乳液体系中,以S-正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基)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氰基戊酸为引发剂,采用连续加料的方式,依次引发异戊二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聚合,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 在水分散的细乳液体系中,以S-正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基)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氰基戊酸为引发剂,采用连续加料的方式,依次引发异戊二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聚合,制备了结构明确的聚异戊二烯-b-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氢谱和差示量热等方法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乳液聚合 三嵌段聚合 异戊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酸酯调控的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17
作者 沈坚苗 黄志辉 包永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48-4855,共8页
以三种不同结构的黄原酸酯为调控剂,进行氯乙烯(VC)溶液和细乳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发现O-乙基黄原酸丙酸乙酯对VC聚合的调控效果良好,氯乙烯RAFT细乳液聚合速率明显大于溶液聚合,VC聚合12h转化率大于90%,但聚氯乙烯(PVC)... 以三种不同结构的黄原酸酯为调控剂,进行氯乙烯(VC)溶液和细乳液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发现O-乙基黄原酸丙酸乙酯对VC聚合的调控效果良好,氯乙烯RAFT细乳液聚合速率明显大于溶液聚合,VC聚合12h转化率大于90%,但聚氯乙烯(PVC)的分子量分布宽于溶液聚合产物。核磁共振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证明合成的PVC具有黄原酸酯基端基结构,结构缺陷少。含黄原酸酯基PVC可进一步调控VC及醋酸乙烯酯聚合,进行扩链或得到嵌段共聚物。结合聚合动力学,说明黄原酸酯调控的氯乙烯聚合具有活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合成 动力学 氯乙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黄原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性嵌段共聚物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法合成及胶束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素华 冷彩凤 +3 位作者 熊太仔 闫绍鹏 袁坤山 于跃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92,97,共4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硫代酯(TTC)为链转移试剂制成一系列的温敏性PBA-b-PNIPAM-b-PB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与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三硫代酯(TTC)为链转移试剂制成一系列的温敏性PBA-b-PNIPAM-b-PBA三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并采用表面张力仪、分光光度计和动态光散射方法研究了自组装所得胶束的形态和温敏特性,其中所有嵌段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均小于1.6×10-3mg/mL,嵌段共聚物具有表面活性;嵌段共聚物具有显著的温敏性,随BA/NIPAM质量比增加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越低;升高温度胶束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在LCST时有最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胶束性能 温敏性 N-异丙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烷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丙烯酸的制备及主-客体自组装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应学 赵小亮 杨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10,共9页
以金刚烷改性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DDMAT)所得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RAFT)与丙烯酸叔丁酯聚合,经酸解,氨解,得到了金刚烷遥爪聚丙烯酸。以环糊精-环氧氯丙烷在甲苯存在下交联制备了水溶性环糊... 以金刚烷改性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DDMAT)所得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剂(RAFT)与丙烯酸叔丁酯聚合,经酸解,氨解,得到了金刚烷遥爪聚丙烯酸。以环糊精-环氧氯丙烷在甲苯存在下交联制备了水溶性环糊精线性聚合物(P(β-CD))。由傅立叶红外(FTIR)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了丙烯酸叔丁酯聚合物,氨解产物和环糊精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布。研究了金刚烷遥爪聚合物与环糊精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包合行为,经纳米粒度和透射电镜测试表明,形成了球形胶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客体自组装 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策略制备可识别转铁蛋白的抗原决定基印迹微球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沁然 杨开广 +4 位作者 李森武 刘键熙 张丽华 梁振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9-1033,共5页
应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策略制备了一种抗原决定基表面印迹微球。这一工作以转铁蛋白的抗原决定基N端九肽作为模板,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固载于修饰了戊二醛的硅胶颗粒表面。然后以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羟乙酯为功能单体,甲叉基... 应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策略制备了一种抗原决定基表面印迹微球。这一工作以转铁蛋白的抗原决定基N端九肽作为模板,通过共价键合的方式固载于修饰了戊二醛的硅胶颗粒表面。然后以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羟乙酯为功能单体,甲叉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三硫酯试剂2-(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基)-2-甲基丙酸的调控下,于70℃进行活性-可控的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分子印迹微球。该材料对模板抗原决定基的识别容量为2.36 mg/g,印迹因子为1.89;对转铁蛋白的识别容量为4.98 mg/g,印迹因子为1.61,120 min内可达到吸附平衡;在多蛋白质竞争识别中,该材料对转铁蛋白识别的印迹因子远高于细胞色素C、乳球蛋白等其他竞争蛋白质的印迹因子。以上结果证明,通过RAFT策略制备得到的抗原决定基分子印迹材料在对抗原决定基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的同时,对模板抗原决定基对应的转铁蛋白也具有优良的选择性、较高的识别容量和较快的识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 抗原决定基 分子印迹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