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载体DNA的制备
1
作者 李晓玲 李克秀 +2 位作者 赵洪锟 赵茂林 董英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9-204,共6页
对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pYLTAC747NH/sacB文库载体DNA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摸索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库载体经碱裂解法提取、QIAGEN Plasmid Mini kit纯化后,可获得较纯净的载体DNA。对其闭环载体DNA分别用不同酶量的Hind III酶... 对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pYLTAC747NH/sacB文库载体DNA的制备条件进行了较系统的摸索和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库载体经碱裂解法提取、QIAGEN Plasmid Mini kit纯化后,可获得较纯净的载体DNA。对其闭环载体DNA分别用不同酶量的Hind III酶切处理,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得出其最佳Hind III完全酶切条件为2 U Hind III/μg闭环载体DNA、37℃酶切30 min;分别用0.5 MBU和1 MBU HK脱磷酶/μg对其线性载体DNA进行脱磷处理,经电泳和载体自连产物电转化检测表明其适宜的完全脱磷条件为1 MBU HK脱磷酶/μg线性载体DNA,30℃脱磷1 h;将所制备的线性载体DNA与λDNA/Hind III酶切片段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频率较高,其电转化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细胞频率可达到9.6×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 文库载体 酶切 脱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野生稻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初步构建及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正华 曹筑荣 曹孟良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124,共5页
以小粒野生稻核DNA为材料构建了一个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获得了500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约45 kb。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能够在TAC载体中稳定存在。基于已克隆抗性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探针,利用菌落杂交的方法,对文... 以小粒野生稻核DNA为材料构建了一个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获得了5000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约45 kb。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小粒野生稻基因组DNA能够在TAC载体中稳定存在。基于已克隆抗性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探针,利用菌落杂交的方法,对文库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该文库可以用于抗性基因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 基因组文库 小粒野生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琳琳 赵茂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83-86,共4页
随着人类和植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能容纳大片段的人工染色体载体发展迅速。而用YAC、BAC和PAC等基因组文库进行目的基因的筛选,在获得候选克隆后,通常要进行亚克隆,然后对每个亚克隆逐一进行基因功能互补试验,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有遗漏... 随着人类和植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能容纳大片段的人工染色体载体发展迅速。而用YAC、BAC和PAC等基因组文库进行目的基因的筛选,在获得候选克隆后,通常要进行亚克隆,然后对每个亚克隆逐一进行基因功能互补试验,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有遗漏目的基因的危险。TAC载体含P1质粒和Ri质粒的复制子,可直接转化植物,大大加速了工作进程。概括性的叙述了TAC载体的发展,TAC文库构建的程序及文库鉴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 文库构建 鉴定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沈萍 彭珍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自然转化 质粒DNA 受体细胞 转移频率 流感嗜血杆菌 人工转化 转化活性 体功能 摄取机制 染色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基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小梅 赵先海 +2 位作者 袁金英 湛欣 陈怡佳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2,共6页
近年来,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性状、研究基因的功能获得了长足发展,不断出现的多基因转化方法为现代植物基因工程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概述了植物多基因转化的传统方法、双元载体转化法、直接转化法和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植物人工染色... 近年来,通过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的性状、研究基因的功能获得了长足发展,不断出现的多基因转化方法为现代植物基因工程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概述了植物多基因转化的传统方法、双元载体转化法、直接转化法和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植物人工染色体法,评论了一些方法在植物多基因转化中的优缺点,探讨了植物多基因转化中存在的植株遗传稳定性和启动子表达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多基因转化 双元载体转化 直接转化 人工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BAC2载体转化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文静 叶兴国 《农业科学研究》 2006年第1期6-9,12,共5页
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BIBAC)栽体具有克隆大片段DNA构建文库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双重功能.利用BIBAC载体,在双子叶植物烟草和番茄中已实现了大片段DNA的转移,但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不同水稻基因型、不同... 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BIBAC)栽体具有克隆大片段DNA构建文库和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双重功能.利用BIBAC载体,在双子叶植物烟草和番茄中已实现了大片段DNA的转移,但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不同水稻基因型、不同农杆菌菌株,对水稻进行了BIBAC2栽体的转化研究.水稻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经过1~2次继代培养,在含乙酰丁香酮的N6培养基上预培养3d,在含BIBAC2栽体的农杆菌中侵染10min,26℃下共培养3d.感染后的愈伤组织在含25~50mg/L潮霉素培养基上经过4~8周的筛选,共得到了66株抗性再生植株.通过对抗性植株中GUs基因的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PTⅡ基因的PCR检测和ELISA检测,HYG基因的PCR检测,确认2株阳性植株来自EHA105菌系侵染的中花15号愈伤组织,1株阳性植株来自EHA105菌系侵染的中花8号愈伤组织,转化率分别为2.9%和0.9%.结果表明,B1BAC2栽体已被成功导入了水稻基因组中,转化效果EHA105菌株优于C58C1菌株,中花15号、中花8号优于中花10号和中花11号.结果还表明,利用三亲交配法可以将大于23.5kb的载体转化到农杆菌中.初步建立了BIBAC2栽体转化水稻的技术体系,为利用BIBAC系统向水稻转入大片段DNA和多个外源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元细菌人工染色体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标记、转化、表达与检測
7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感受态细胞 基因标记 非选择标记 转化 酵母人工染色体 标记基因 启动子 缺失突变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中间偃麦草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离黄矮病抗性候选基因克隆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增艳 许景升 +3 位作者 刘耀光 王晓萍 林志珊 辛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9-195,共7页
根据已克隆植物抗病 (R)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保守结构设计简并引物 ,利用同源序列法PCR扩增、克隆到 9个具有开放阅读框的中间偃麦草R基因同源片段 (ResistanceGeneAnalogs ,RGAs)。利用抗黄矮病材料 (含Bdv2 )、感黄矮病材料 (无Bdv2 )进... 根据已克隆植物抗病 (R)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保守结构设计简并引物 ,利用同源序列法PCR扩增、克隆到 9个具有开放阅读框的中间偃麦草R基因同源片段 (ResistanceGeneAnalogs ,RGAs)。利用抗黄矮病材料 (含Bdv2 )、感黄矮病材料 (无Bdv2 )进行RFLP分析 ,筛选到 1个NBS类RGA序列TirgaZ1与Bdv2连锁。根据TirgaZ1的序列重新设计 1对引物 ,优化PCR扩增条件 ,将其转化为经典特异PCR标记 (SC TZ1)。利用该特异PCR标记 (SC TZ1)和克隆池 PCR法筛选抗黄矮病小麦 中间偃草易位系HW6 4 2基因组的可转化人工染色体 (Transformation competentArtificialChromosome ,TAC)文库 ,分离到 4个阳性TAC克隆T1~T4。限制酶切图谱分析结果表明 ,T1~T3为 1类 ,插入片段约 2 3kb ,T4为另 1类 ,插入片段约为 2 5kb。以TirgaZ1为探针 ,通过Southern杂交证实了阳性TAC克隆T1、T4为含有TirgaZ1序列的抗病基因候选克隆。分别以中间偃麦草、HW6 4 2和小麦亲本为探针对阳性克隆T1、T4进行Southern分析 ,结果表明 ,阳性TAC克隆T1、T4的插入片段均具有抗黄矮病易位系的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片段 7XL ,T1、T4为抗黄矮病基因候选克隆。测定和分析阳性克隆T1插入片段 5 '端 - 6 4 4 8bp部分的序列 ,表明其最长完整开放阅读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间偃麦草 抗病育种 转基因育种 抗病基因 同源序列 黄矮病 候选基因 基因克隆 克隆池PCR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核基因组Mb级DNA的制备与酶切
9
作者 李晓玲 李克秀 +1 位作者 赵洪锟 董英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6,40,共5页
以野生大豆黄化幼苗为材料提取其细胞核DNA,经LMP包埋并用蛋白酶K裂解其中的核蛋白后,采用脉冲电泳回收2 Mb左右细胞核DNA。用HindⅢ对回收细胞核DNA进行部分酶切并用脉冲电泳回收酶切后的DNA片段,经电洗脱、浓缩和透析后DNA溶液浓度可... 以野生大豆黄化幼苗为材料提取其细胞核DNA,经LMP包埋并用蛋白酶K裂解其中的核蛋白后,采用脉冲电泳回收2 Mb左右细胞核DNA。用HindⅢ对回收细胞核DNA进行部分酶切并用脉冲电泳回收酶切后的DNA片段,经电洗脱、浓缩和透析后DNA溶液浓度可达10 ng.μL-1。连接转化检测结果表明:该DNA可用于后续野生大豆基因组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的构建和基因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Mb级DNA 脉冲电泳 基因组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MS水稻BAC库的构建及与TGMS基因连锁的BAC克隆的筛选
10
作者 王斌 伏建民 +6 位作者 邱芳 谢纬武 王京兆 金德敏 李敬玲 杨蜀岚 杨仁崔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7-117,共1页
TGMS水稻BAC库的构建及与TGMS基因连锁的BAC克隆的筛选王斌1伏建民1邱芳1谢纬武1王京兆1金德敏1李敬玲1杨蜀岚2杨仁崔2(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2.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 TGMS水稻BAC库的构建及与TGMS基因连锁的BAC克隆的筛选王斌1伏建民1邱芳1谢纬武1王京兆1金德敏1李敬玲1杨蜀岚2杨仁崔2(1.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2.福建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州350002)有用基因的分离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连锁 BAC克隆 水稻线粒体 TGMS 单拷贝基因 分子标记 遗传转化 基因分离 细菌人工染色体 福建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菰候选基因克隆获得抗白叶枯病水稻植株 被引量:7
11
作者 沈玮玮 宋成丽 +3 位作者 陈洁 付亚萍 吴建利 江绍玫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7-452,共6页
以菰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FZ14(GenBank登录号:DQ239432)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FZ14P1/P2,通过克隆池PCR法经分级筛选,从菰基因组TAC文库中获得1个阳性克隆(ZR1),序列分析比对证实该阳性克隆为含有菰抗病基因同源序列FZ14的抗病基... 以菰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FZ14(GenBank登录号:DQ239432)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FZ14P1/P2,通过克隆池PCR法经分级筛选,从菰基因组TAC文库中获得1个阳性克隆(ZR1),序列分析比对证实该阳性克隆为含有菰抗病基因同源序列FZ14的抗病基因候选克隆。同时,ZR1具有植物NBS-LRR类型抗性基因中的P-loop(kinase1a)、kinase2、ki-nase3a和GLPL(Gly-Leu-Pro-Leu)等保守基序,可能为抗性基因的部分序列。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获得36个对白叶枯病菌PXO71具有明显抗性的独立转化子,结果表明,菰ZR1克隆中至少含有1个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转化人工染色体文库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水稻 白叶枯病抗性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用高拷贝质粒制备BAC载体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代永 杨继良 +3 位作者 宣劲松 张明哲 翁曼丽 王斌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7期29-33,共5页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使用高拷贝质粒制备BAC载体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我们同时使用从高拷贝质粒 pCUGIBAC1制备的和用传统方法从单拷贝质粒 pIndigoBAC 5制备的两种载体 ,比较了这两种载体与玉米大片段DNA连接所构建的BAC文库。结果表明在使...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使用高拷贝质粒制备BAC载体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我们同时使用从高拷贝质粒 pCUGIBAC1制备的和用传统方法从单拷贝质粒 pIndigoBAC 5制备的两种载体 ,比较了这两种载体与玉米大片段DNA连接所构建的BAC文库。结果表明在使用这两种BAC载体构建的BAC文库中 ,所获得的转化体数目 ,及在BAC克隆中插入的DNA片段的大小和BAC克隆的稳定性等方面都相同 ,从而证明本文所介绍的从高拷贝质粒 pCUGIBAC1来制备BAC载体是一种更方便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拷贝质粒 细菌人工染色体 载体 制备方法 DNA 转化 克隆稳定性 BAC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BARF1基因的重组巨细胞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长风 于魁 +1 位作者 朱丽华 李淑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5-599,共5页
目的依据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能够克隆大段DNA病毒的特点,通过galk为基础的同源重组,将EB病毒编码BARF1基因插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构建重组病毒。方法 PCR扩增带有巨细胞病毒UL57基因... 目的依据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能够克隆大段DNA病毒的特点,通过galk为基础的同源重组,将EB病毒编码BARF1基因插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构建重组病毒。方法 PCR扩增带有巨细胞病毒UL57基因左右同源臂的galk及BARF1基因片段,经过电转化,进行同源重组,经含有galk培养基及脱galk培养基筛选,获得带有BARF1的巨细胞病毒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提取质粒,转染到ARPE-19细胞,观察带有BARF1基因的巨细胞病毒对ARPE-19细胞的影响。结果感染带有BARF1基因的巨细胞病毒的ARPE-19细胞形态由原来的长梭形变为变圆、肿胀、胞浆颗粒增多,并且细胞生长失去接触抑制,出现重叠生长现象。结论建立了携带BARF1基因的重组巨细胞病毒;同时表明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可方便地对病毒基因组进行准确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 转化 细菌人工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
14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4-53,共20页
关键词 启动子调控 编码区 DNA 定序 荧光素酶 生物学活性 链霉菌 转化 RNA 酵母人工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
15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7-42,共16页
910674 通过向小样品高效热转移法减少DNA扩增过程所需时间[英]/Witter,C.T.…//Anal.Biochem.-1990,186(2).-328~331[译自DBA,1990,9(15),90-08579]讨论了在PCR过程中利用空气循环体系对变性、退火及延伸阶段进行快速(几秒种)温度循环.
关键词 穿梭载体 启动子调控 克隆位点 转化 酵母人工染色体 复制起点 DNA 选择标记 酿酒酵母 起始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
16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10期26-36,共11页
913157 作为YAC克隆的哺乳动物DNA的改造与操作[英]/Reeves,R.H.…∥Gene Anal.Tech.-1990,7(5).-107~113[译自DBA,1991,10(5),91-02436] 采用酿酒酵母人工染色体(YAC)克隆技术,可以克隆到1兆碱基的DNA片段,
关键词 酵母人工染色体 电激法 克隆技术 转化 质粒表达载体 融合蛋白 兆碱基 琼脂糖珠 DNA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粒研究与载体构建
17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0-26,共7页
关键词 载体构建 穿梭载体 多克隆位点 复制起点 启动子 酵母人工染色体 链霉菌 表达载体 转化 阻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
18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8期27-41,共15页
882839嵌合抗体[专,英]/Winter,G.P./UK Patent Appl.GB2188638.Pub.07.10.87.Appl.GB8607679,filed27.03.87[译自CBA,1988,(1),46]应用重组技术。
关键词 电激法 萤火虫荧光素酶 DNA 拷贝数 酵母人工染色体 伤寒沙门氏菌 启动子调控 编码区 革兰氏阴性细菌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