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导叶间隙不确定性对可调向心涡轮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奔
马朝臣
+2 位作者
胡良军
杨策
老大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2-498,共7页
为了评估可调向心涡轮导流叶片叶顶及叶根间隙尺寸不确定性对涡轮级性能的影响,首先将喷嘴环叶片大开度模型的单通道定常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然后以导流叶片小开度涡轮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导叶两端叶顶间隙尺寸多种分配模型三维流场...
为了评估可调向心涡轮导流叶片叶顶及叶根间隙尺寸不确定性对涡轮级性能的影响,首先将喷嘴环叶片大开度模型的单通道定常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然后以导流叶片小开度涡轮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导叶两端叶顶间隙尺寸多种分配模型三维流场,总结出导叶间隙不确定性与涡轮级性能之间相应变化规律;最后选取导叶两端间隙平均分配模型和最优涡轮性能下间隙分配模型开展多通道定常/非定常计算,用于分析间隙分配变化对转静干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导流叶片轮缘侧间隙尺寸占全部间隙尺寸5%~15%范围时,涡轮级效率较高;当导叶间隙全部集中在轮缘侧时,涡轮效率较低;最高、最低效率差别约为6%。间隙泄漏流变化将引起下游转子叶片进口气流角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转子叶片吸力面前缘分离涡损失大小。此外,导叶两端间隙分配变化可以改变嘴环叶片吸力面激波强度,并通过诱发交变载荷变化方式影响转子叶片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间隙
性能
激波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设计
被引量:
4
2
作者
邢世凯
李聚霞
+1 位作者
马朝臣
高建兵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针对目前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于涡轮壳体上的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设计方案.该新方案取消了传统增压器调节机构中的定距套(或喷嘴座)结构,利用3个钝头气动叶型固定导叶来控制喷嘴环的宽度,固定导叶...
针对目前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于涡轮壳体上的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设计方案.该新方案取消了传统增压器调节机构中的定距套(或喷嘴座)结构,利用3个钝头气动叶型固定导叶来控制喷嘴环的宽度,固定导叶的安装角与增压器设计工况点相适应.新设计方案拟减小蜗壳或导叶流道中由于特定结构所导致的局部扰动,降低其流动损失,提高涡轮效率.所设计的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安装于涡轮壳体的排气端,中间体部分不需要做任何结构上的改动,给工程应用带来便利.对新设计方案、喷嘴座结构方案和定距套结构方案进行了相同工况的数值计算,通过分别对比效率和蜗壳出口气流角周向分布,从理论上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导叶
调
节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调向心涡轮非轴对称流动调控方法试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邢世凯
李聚霞
+1 位作者
高建兵
马朝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1,共7页
蜗壳固有的非轴对称结构使蜗壳出口流动周向存在很大的不均匀性,会对下游部件内的流动产生不利影响,使喷嘴环、叶轮流场中均存在非轴对称流动现象.基于某可调向心涡轮非轴对称流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非均匀布置导流叶片和优化喷嘴座...
蜗壳固有的非轴对称结构使蜗壳出口流动周向存在很大的不均匀性,会对下游部件内的流动产生不利影响,使喷嘴环、叶轮流场中均存在非轴对称流动现象.基于某可调向心涡轮非轴对称流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非均匀布置导流叶片和优化喷嘴座连接臂结构的设计方案来改善涡轮流场的非轴对称流动.给出了非均匀布置导流叶片的优化目标和优化流程,以及喷嘴座连接臂的改型设计方案.通过改型前、后的涡轮性能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导流叶片开度、不同相似转速情况下,改型后的涡轮等熵效率较改型前均有所提高,大速比工况时效率提高幅度比小速比工况时更为明显;在最大导流叶片开度时,改型后的涡轮等熵效率较改型前相对提高值最大为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非轴对称流动
导流叶片开度
相似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流叶片两端间隙不同分配对可调向心涡轮性能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奔
马朝臣
+2 位作者
胡良军
杨策
老大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933,共5页
针对现有可调涡轮产品缺少喷嘴环叶片两端间隙约束机构现状,选取三种典型喷嘴环叶片间隙分布模型,用数值方法研究喷嘴环叶片两端间隙不同分配对涡轮级性能影响,并找出导致涡轮性能变化的相关机理,为提高可调向心涡轮在非设计工况下性能...
针对现有可调涡轮产品缺少喷嘴环叶片两端间隙约束机构现状,选取三种典型喷嘴环叶片间隙分布模型,用数值方法研究喷嘴环叶片两端间隙不同分配对涡轮级性能影响,并找出导致涡轮性能变化的相关机理,为提高可调向心涡轮在非设计工况下性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开度情况下导流叶片两端间隙变化导致涡轮级效率差别至少为4%,且流动损失变化主要集中在转子段;导流叶片间隙泄漏流中气体气流角小于主流气体,因此间隙分布变化可以改变转子叶片吸力面前缘附近分离涡位置,从而改变转子叶轮通道内部流动损失,最终影响涡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叶顶间隙
涡轮
性能
流动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调向心涡轮蜗壳流动周向非均匀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邢世凯
李聚霞
+2 位作者
李晴
陈立辉
马朝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2-568,共7页
针对某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基于蜗壳流动周向非均匀性的分布规律,提出采用改进喷嘴座连接臂结构和非均匀布置可调导叶的设计方案,以降低涡轮级各部分的流动损失,提高涡轮效率.结果表明:改型后涡轮工作在发动机标定功率工况对应相似转速...
针对某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基于蜗壳流动周向非均匀性的分布规律,提出采用改进喷嘴座连接臂结构和非均匀布置可调导叶的设计方案,以降低涡轮级各部分的流动损失,提高涡轮效率.结果表明:改型后涡轮工作在发动机标定功率工况对应相似转速条件下效率相对提高值最大为5.18%,,发动机最大转矩工况对应相似转速条件下效率相对提高值最大为3.57%,;改型后蜗壳出口气流角变得更加均匀,蜗壳出口气流角与导叶开度角相接近,减小了喷嘴环区域的流动损失,解释了改型前、后涡轮效率提高的原因;改型后各叶轮流道流量的周向非均匀性明显降低,各叶轮叶片负荷周向分布更加均匀.证明改型方案对提高涡轮效率,降低叶片振动,延长涡轮有效使用寿命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周向非均匀性
非均布导叶
内部流场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导叶间隙不确定性对可调向心涡轮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赵奔
马朝臣
胡良军
杨策
老大中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2-498,共7页
基金
2011博士点专项基金(20111101130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6017)
文摘
为了评估可调向心涡轮导流叶片叶顶及叶根间隙尺寸不确定性对涡轮级性能的影响,首先将喷嘴环叶片大开度模型的单通道定常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然后以导流叶片小开度涡轮为研究对象,数值模拟导叶两端叶顶间隙尺寸多种分配模型三维流场,总结出导叶间隙不确定性与涡轮级性能之间相应变化规律;最后选取导叶两端间隙平均分配模型和最优涡轮性能下间隙分配模型开展多通道定常/非定常计算,用于分析间隙分配变化对转静干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导流叶片轮缘侧间隙尺寸占全部间隙尺寸5%~15%范围时,涡轮级效率较高;当导叶间隙全部集中在轮缘侧时,涡轮效率较低;最高、最低效率差别约为6%。间隙泄漏流变化将引起下游转子叶片进口气流角发生变化,进而改变转子叶片吸力面前缘分离涡损失大小。此外,导叶两端间隙分配变化可以改变嘴环叶片吸力面激波强度,并通过诱发交变载荷变化方式影响转子叶片可靠性。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间隙
性能
激波
载荷
Keywords
Variable geometry radial turbine
Clearance
Performance
Shock wave
Loading
分类号
V23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设计
被引量:
4
2
作者
邢世凯
李聚霞
马朝臣
高建兵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出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基金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资助项目(2017GJJG061)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L2016B15)
河北师范大学应用开发基金资助项目(L2015K08)
文摘
针对目前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安装于涡轮壳体上的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设计方案.该新方案取消了传统增压器调节机构中的定距套(或喷嘴座)结构,利用3个钝头气动叶型固定导叶来控制喷嘴环的宽度,固定导叶的安装角与增压器设计工况点相适应.新设计方案拟减小蜗壳或导叶流道中由于特定结构所导致的局部扰动,降低其流动损失,提高涡轮效率.所设计的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安装于涡轮壳体的排气端,中间体部分不需要做任何结构上的改动,给工程应用带来便利.对新设计方案、喷嘴座结构方案和定距套结构方案进行了相同工况的数值计算,通过分别对比效率和蜗壳出口气流角周向分布,从理论上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导叶
调
节机构
Keywords
variable radial turbocharger
guide vane
regulat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K42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调向心涡轮非轴对称流动调控方法试验
被引量:
3
3
作者
邢世凯
李聚霞
高建兵
马朝臣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出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2019205043)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ZD2019076,2017GJJG061)
河北师范大学技术创新基金资助项目(L2019K07).
文摘
蜗壳固有的非轴对称结构使蜗壳出口流动周向存在很大的不均匀性,会对下游部件内的流动产生不利影响,使喷嘴环、叶轮流场中均存在非轴对称流动现象.基于某可调向心涡轮非轴对称流场结构的分析,提出了采用非均匀布置导流叶片和优化喷嘴座连接臂结构的设计方案来改善涡轮流场的非轴对称流动.给出了非均匀布置导流叶片的优化目标和优化流程,以及喷嘴座连接臂的改型设计方案.通过改型前、后的涡轮性能试验,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导流叶片开度、不同相似转速情况下,改型后的涡轮等熵效率较改型前均有所提高,大速比工况时效率提高幅度比小速比工况时更为明显;在最大导流叶片开度时,改型后的涡轮等熵效率较改型前相对提高值最大为7.53%.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非轴对称流动
导流叶片开度
相似转速
Keywords
variable radial turbine
non-axisymmetric flow
guide vane opening
similar rotational speeds
分类号
TK42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导流叶片两端间隙不同分配对可调向心涡轮性能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赵奔
马朝臣
胡良军
杨策
老大中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9-933,共5页
基金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11101130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6017)
文摘
针对现有可调涡轮产品缺少喷嘴环叶片两端间隙约束机构现状,选取三种典型喷嘴环叶片间隙分布模型,用数值方法研究喷嘴环叶片两端间隙不同分配对涡轮级性能影响,并找出导致涡轮性能变化的相关机理,为提高可调向心涡轮在非设计工况下性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开度情况下导流叶片两端间隙变化导致涡轮级效率差别至少为4%,且流动损失变化主要集中在转子段;导流叶片间隙泄漏流中气体气流角小于主流气体,因此间隙分布变化可以改变转子叶片吸力面前缘附近分离涡位置,从而改变转子叶轮通道内部流动损失,最终影响涡轮性能.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叶顶间隙
涡轮
性能
流动损失
Keywords
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
endwall clearance
turbine performance
flow loss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调向心涡轮蜗壳流动周向非均匀性的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邢世凯
李聚霞
李晴
陈立辉
马朝臣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出处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2-568,共7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15273703D)
河北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QN20131017
+1 种基金
QN2014164)
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L2016B15)
文摘
针对某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基于蜗壳流动周向非均匀性的分布规律,提出采用改进喷嘴座连接臂结构和非均匀布置可调导叶的设计方案,以降低涡轮级各部分的流动损失,提高涡轮效率.结果表明:改型后涡轮工作在发动机标定功率工况对应相似转速条件下效率相对提高值最大为5.18%,,发动机最大转矩工况对应相似转速条件下效率相对提高值最大为3.57%,;改型后蜗壳出口气流角变得更加均匀,蜗壳出口气流角与导叶开度角相接近,减小了喷嘴环区域的流动损失,解释了改型前、后涡轮效率提高的原因;改型后各叶轮流道流量的周向非均匀性明显降低,各叶轮叶片负荷周向分布更加均匀.证明改型方案对提高涡轮效率,降低叶片振动,延长涡轮有效使用寿命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可调向心涡轮
周向非均匀性
非均布导叶
内部流场
数值计算
Keywords
variable radial turbine
circumferential non-uniformity
non-uniform guide vane
internal flow field
numerical calculation
分类号
TK421.8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导叶间隙不确定性对可调向心涡轮影响数值研究
赵奔
马朝臣
胡良军
杨策
老大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可调向心涡轮增压器导叶调节机构设计
邢世凯
李聚霞
马朝臣
高建兵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可调向心涡轮非轴对称流动调控方法试验
邢世凯
李聚霞
高建兵
马朝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导流叶片两端间隙不同分配对可调向心涡轮性能影响
赵奔
马朝臣
胡良军
杨策
老大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可调向心涡轮蜗壳流动周向非均匀性的研究
邢世凯
李聚霞
李晴
陈立辉
马朝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