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及解决的方式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登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6-70,共5页
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及两者的限度历来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现代翻译理论已经比较科学地论证了可译性问题,提出语言和思维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可译性的根本依据。不同的语言和人类的共识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异构同质(即意义... 翻译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以及两者的限度历来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现代翻译理论已经比较科学地论证了可译性问题,提出语言和思维辩证统一的关系是可译性的根本依据。不同的语言和人类的共识之间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异构同质(即意义)的向心结构,翻译正是以此为自己的基石。 然而,理论上的可译性与翻译的具体实践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因为翻译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而证明可译性是绝对的。同样,也不能因为无法找到绝对完美的译文而断定不可译性是普遍的。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穆南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可译因素 语言与文化 文体风格 乔治·穆南 现代翻理论 文学作品 语言和文化 补偿手段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