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许多测试设备无法进行计量校准的现状,以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为研究对象,在装备"五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计量性的概念,并对可计量性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针对许多测试设备无法进行计量校准的现状,以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为研究对象,在装备"五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计量性的概念,并对可计量性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了它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以ATE原位校准为例,按照仪器的精度等级确定计量链;参照测试性建模的思想,以校准信息流的方向建立ATE可计量性模型;通过分析ATE可计量性的超差——校准矩阵,对ATE可计量性指标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可行性。展开更多
针对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最佳校准周期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评分法的新的预测方法。以某型构造复杂、多量值校准的军用ATS为例,首先建立其准确可靠的量值传递计量链,确定系统中单个仪器的校准周期;然后进...针对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最佳校准周期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评分法的新的预测方法。以某型构造复杂、多量值校准的军用ATS为例,首先建立其准确可靠的量值传递计量链,确定系统中单个仪器的校准周期;然后进行系统多信号流图建模,生成相关性矩阵,模型分析求得各仪器可计量性贡献率;最后将可计量性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即可得到整个系统的校准周期。该方法首次从系统级层面上确定了某型军用ATS的校准周期,对其他ATS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许多测试设备无法进行计量校准的现状,以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为研究对象,在装备"五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计量性的概念,并对可计量性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了它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以ATE原位校准为例,按照仪器的精度等级确定计量链;参照测试性建模的思想,以校准信息流的方向建立ATE可计量性模型;通过分析ATE可计量性的超差——校准矩阵,对ATE可计量性指标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可行性。
文摘针对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最佳校准周期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评分法的新的预测方法。以某型构造复杂、多量值校准的军用ATS为例,首先建立其准确可靠的量值传递计量链,确定系统中单个仪器的校准周期;然后进行系统多信号流图建模,生成相关性矩阵,模型分析求得各仪器可计量性贡献率;最后将可计量性贡献率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即可得到整个系统的校准周期。该方法首次从系统级层面上确定了某型军用ATS的校准周期,对其他ATS校准周期的确定和调整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