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M内插方法与可视性分析结果的相似性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韩富江 刘学军 潘胜玲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实际采样的散点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反距离权、样条函数、克里格、自然邻点内插、TIN内插5种内插方法生成规则格网DEM,并对其可视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揭示不同内插方法对可视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和可视性分析对内插方... 以实际采样的散点数据为原始数据,利用反距离权、样条函数、克里格、自然邻点内插、TIN内插5种内插方法生成规则格网DEM,并对其可视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揭示不同内插方法对可视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规律和可视性分析对内插方法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可视性分析对内插方法比较敏感,不同的内插方法会得到不同的可视性分析结果,其中相关程度最强的是样条函数内插和克里格内插、自然邻点内插和TIN内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插方法 DEM 可视性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线的地形可视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吕品 张金芳 +1 位作者 鲁敏 李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23-226,共4页
地形可视性分析在军事、电信、旅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复杂的、和应用有关的可视性分析大多数采用的是基于视线(LineofSight,LOS)的方法。文章在阐述视线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对地形可视性分析问题进行了分类,并且... 地形可视性分析在军事、电信、旅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各种复杂的、和应用有关的可视性分析大多数采用的是基于视线(LineofSight,LOS)的方法。文章在阐述视线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分析对象的不同对地形可视性分析问题进行了分类,并且从数学模型和实验仿真两方面对各种类型的可视性分析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地形可视性分析的统一模型以及对可视性问题解决方法的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可视性分析 视线方法 视域计算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性分析与能量补偿的金属矿弹性波全波形反演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宏宇 韩立国 +1 位作者 韩淼 王志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05-4616,共12页
采用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精确重建深部金属矿多参数模型,建模过程采用基于地震照明的反演策略.首先给出基于照明理论的观测系统可视性定义,利用可视性分析构建新的目标函数,对反演目标可视性较高的炮检对接收到的地震记录在波场匹配时... 采用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方法精确重建深部金属矿多参数模型,建模过程采用基于地震照明的反演策略.首先给出基于照明理论的观测系统可视性定义,利用可视性分析构建新的目标函数,对反演目标可视性较高的炮检对接收到的地震记录在波场匹配时占有更高的权重,确保了参与反演计算中的地震数据的有效性;其次将给定观测系统对地下介质的弹性波场照明强度作为优化因子,根据地震波在波阻抗界面处的能量分配特点,自适应补偿波场能量分布和优化速度梯度,以提高弹性波全波形反演过程的稳定性和反演结果的精度.理论模型和金属矿模型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可视性分析和能量补偿的反演策略可以使弹性波全波形反演更快地收敛到目标函数的全局极小值,获得适用于金属矿高分辨率地震偏移成像的多参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地震 全波形反演 可视性分析 能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屏幕空间变换的大型装配型架测量可视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绪胜 蔡志为 +1 位作者 郑联语 王艺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1-1328,共8页
为提高型架安装精度,提出利用屏幕空间变换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大型装配型架测量可视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大型型架测量可视性分析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障碍物判定与简化处理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可视性矩阵的最少仪器站位求解算法。以某... 为提高型架安装精度,提出利用屏幕空间变换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大型装配型架测量可视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大型型架测量可视性分析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障碍物判定与简化处理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可视性矩阵的最少仪器站位求解算法。以某盒式连接装配型架为例进行了验证。该方法通过将三维空间的干涉问题转化为二维空间的交集问题,可显著减少可视性分析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为复杂现场环境下进行大尺寸测量可视性分析与仪器布局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性分析 屏幕空间变换 大尺寸测量 障碍物 装配型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修部位导向的可视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方雄兵 李涛涛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针对维修仿真中以人眼为导向的分析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方法]从可视性与可触及性、操作空间等的耦合关系出发,提出一种以维修部位为导向的可视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传统的以人眼为导向的可视性分析方法的一般流程;然后,在此基础... [目的]针对维修仿真中以人眼为导向的分析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方法]从可视性与可触及性、操作空间等的耦合关系出发,提出一种以维修部位为导向的可视性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传统的以人眼为导向的可视性分析方法的一般流程;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以维修部位为顶点生成可视锥的方式来辅助开展可视性分析工作的流程,并对其主要的功能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在Jack仿真软件的基础上,采用Tcl/Tk及Jackscript语言,设计并实现基于维修部位导向的可视性分析功能模块。[结果]应用案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在检查、验证维修部位的可视性时,快速确定虚拟人合适的站位与身体姿态。[结论]该方法对于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可视性指标分析验证效率具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部位 虚拟人 可视性分析 可视 Jack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地形可视性分析算法的高效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政 吴秋云 +1 位作者 陈荦 景宁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1期50-52,共3页
针对可视性分析在较大规模数据和高分辨率条件下存在计算冗余和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邻近可视点的新算法,将其用于通视线分析和视域分析,并以实例对笔者提出的改进算法、OA算法及ArcGIS可视性分析模块进行对比分析。实验... 针对可视性分析在较大规模数据和高分辨率条件下存在计算冗余和计算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邻近可视点的新算法,将其用于通视线分析和视域分析,并以实例对笔者提出的改进算法、OA算法及ArcGIS可视性分析模块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算法在时间性能上优于可视性分析的基本算法和ArcGIS的可视性分析模块,并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可视性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 最邻近可视 边界搜索 通视线 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野锥的维修可视性分析方法改进 被引量:8
7
作者 何春华 方舟 +1 位作者 李阳 易朋兴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5,共7页
[目的]基于人眼视野区域建立的视野锥维修可视性分析方法无法定量评估可视性及视野遮挡的情况,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以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首先,根据人眼视野锥建立物体平面视野范围模型,确定物体在视野中的范围,结合视距与物体... [目的]基于人眼视野区域建立的视野锥维修可视性分析方法无法定量评估可视性及视野遮挡的情况,需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模型以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首先,根据人眼视野锥建立物体平面视野范围模型,确定物体在视野中的范围,结合视距与物体体积完成视野范围的评估;然后,建立人眼到物体各部分的视线模型,判断各视线与其他物体的相交情况,确定物体各部分的遮挡情况;最后,量化评估结果,并利用CAA+RADE在VC++环境中对DELMIA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改进维修可视性分析功能模块。[结果]在焊接工作站的维修可视性验证中,该方法能够对可视性进行有效评估,且可量化评估物体遮挡的情况。[结论]该改进方法能有效改善复杂设备维修中可视性分析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性分析 视野锥 量化评估 包围盒 DELMIA软件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分析的山地型景区规划布局初探--以崂山华楼景区为例
8
作者 孙妍艳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以崂山华楼景区规划为例,利用GIS工具对山地型景区规划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通过构建山地景区景观资源价值体系,利用渔网工具给景区内各像元单元赋值,从而科学构建景区景观格局,创建低空间成本的景区空间关系,... 本文以崂山华楼景区规划为例,利用GIS工具对山地型景区规划进行定量分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通过构建山地景区景观资源价值体系,利用渔网工具给景区内各像元单元赋值,从而科学构建景区景观格局,创建低空间成本的景区空间关系,利用模型构建器迭代计算景区路网,以时间为关键因子构建景区路网的交通网络数据集。利用Network Analyst软件的位置分配工具优化景区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基于山地景点的可视性分析确定了游憩设施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价值体系 渔网 低空间成本 交通网络数据 可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电子沙盘的聚落开放空间可视性研究——以浙江省宁波市大堰镇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彤 宇林军 +2 位作者 鲁永飞 李婕 任斌斌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56-61,共6页
可视性分析是聚落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聚落开放空间设计中,通常使用三维电子沙盘模拟景观要素分布,规划人员定性地分析聚落空间中景观的可视性,缺少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电子沙盘的聚落空间可视性... 可视性分析是聚落开放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聚落开放空间设计中,通常使用三维电子沙盘模拟景观要素分布,规划人员定性地分析聚落空间中景观的可视性,缺少定量分析方法和工具。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三维电子沙盘的聚落空间可视性分析方法和工具,在天际线曲折度、天际线距离、景观层次感三个维度衡量空间的景观视觉感受。以浙江省宁波市大堰镇景观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维电子沙盘的可视性分析方法和工具可对景观进行可视性分析和视觉质量的定量计算,可辅助规划师、建筑师更好地认识其景观设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性分析 三维电子沙盘 聚落开放空间 天际线 景观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火强度分析的森林防火监测点选址 被引量:4
10
作者 赖晨曦 付蔚霞 +2 位作者 王海江 李琴 吴秀芸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67-270,共4页
监测点作为森林防火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分布最优是关键。本文以宁波市溪口镇为研究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坡度、坡向和海拔3个地形因子的林火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GIS可视性分析,研究溪口镇森林防火监... 监测点作为森林防火监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分布最优是关键。本文以宁波市溪口镇为研究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结合坡度、坡向和海拔3个地形因子的林火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GIS可视性分析,研究溪口镇森林防火监测点的选址和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对选取的6个监测点进行合理的布局与规划,可监测到溪口镇62.03%的区域;通过林火强度和可视分析,实现了对6个监测点布设的优先级设定,以期为森林防火监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林火强度 GIS 可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与SAR数据的贵州发耳镇尖山营滑坡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涛 杨成生 +2 位作者 侯祖行 杨佳艺 张雪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贵州省发耳镇尖山营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oogle Earth历史影像、Sentinel-1 SAR影像及Sentinel-2光学影像,采用目视解译、SBAS-InSAR和光学偏移量技术对该滑坡的二维形变及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监测研究,揭示其形变演化的过程及特征... 以贵州省发耳镇尖山营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Google Earth历史影像、Sentinel-1 SAR影像及Sentinel-2光学影像,采用目视解译、SBAS-InSAR和光学偏移量技术对该滑坡的二维形变及时间序列变化特征进行监测研究,揭示其形变演化的过程及特征。多期Google Earth历史影像的对比表明,滑坡体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且2018年以后增长加快;SBAS-InSAR监测结果表明,尖山营滑坡年均形变速率达-150 mm/a,形变主要发生在滑坡体的前缘,且滑前累积达-108 mm;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光学偏移量跟踪技术揭示该滑坡2016~2021年二维形变时间序列特征,补充SBAS-InSAR技术无法获取的滑坡主体的形变信息,结果表明,该滑坡最大累积形变量东西向达32 m、南北向达-52 m;对滑坡的二维时间序列进行特征点以及剖线分析发现,该滑坡形变与煤矿的重复开采和降水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SBAS-InSAR 可视性分析 光学偏移量 二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率弯扭叶片涡轮产品注射模具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
12
作者 曹钱 李光明 +3 位作者 陈磊 杜国源 岳俊 蒙川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9-1746,共8页
由于大曲率弯扭叶片涡轮产品具有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局部曲面存在多法向交错的特征。为了解决涡轮叶片变截曲面结构带来的空间成型、分型与抽芯困难,研究了增压涡轮产品注射模具设计的关键技术。利用Unigraphics NX平台进行三角网格离散... 由于大曲率弯扭叶片涡轮产品具有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局部曲面存在多法向交错的特征。为了解决涡轮叶片变截曲面结构带来的空间成型、分型与抽芯困难,研究了增压涡轮产品注射模具设计的关键技术。利用Unigraphics NX平台进行三角网格离散化,采用Python语言,对叶片空间离散点法向进行高斯映射,建立了叶片密集点云与高斯球面法向点域的映射关系。基于高斯球面点域的K-means++法向聚类和可视性分析的方法,将分类结果映射到叶片,通过切割形成了模具镶块的初始复合结构。据此设计了多层瓣合式镶件组合机构用于涡轮产品的注射模具成型与抽芯,将传统的三板式模具改进为四次分型结构,提高了涡轮产品注射模具的设计质量以及自动化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离散化 高斯映射 法向聚类 可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环境下路径视觉关系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立 黄楚梨 +1 位作者 李慧 林箐 《风景园林》 2020年第3期75-79,共5页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视觉关系一直是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环境中,GIS等工具能够辅助规划师更好地进行决策。目前,GIS作为一种地理分析工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多种行业的可视性分析中,但在国内风景园林规划...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视觉关系一直是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环境中,GIS等工具能够辅助规划师更好地进行决策。目前,GIS作为一种地理分析工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多种行业的可视性分析中,但在国内风景园林规划领域尤其是线性空间规划方面,GIS视域分析的方法和考虑的因素仍然比较单一。以自贡市旅游快速路G247为例,引入累积视域、视觉幅度等多种评价参数,基于ArcGIS和ENVI平台,结合GIS工具、python编程和遥感影像监督分类解译,分别从地表类型、地形可视性和空间特征3个层次,对西南地区典型山地丘陵区域的道路景观评价和控制方式进行研究,为拓展和完善GIS技术在路径视觉关系评价规划中的应用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风景道规划 GIS 监督分类 可视性分析 视域分析 视觉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辨率格网数据的观察点设置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品 张金芳 鲁敏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444-3447,3462,共5页
观察点设置问题是地形可视性分析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在军事、电信、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该问题建模和仿真计算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形数据分辨率对多观察点设置问题的影响,结合模拟退火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 观察点设置问题是地形可视性分析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在军事、电信、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对该问题建模和仿真计算复杂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地形数据分辨率对多观察点设置问题的影响,结合模拟退火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地形格网数据的多观察点设置的优化解决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保证仿真准确性的前提下,仿真计算时间比单纯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减少了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可视性分析 观察点设置 多分辨率 地形格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 RTK 技术在林木定位及微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石君杰 陈忠震 +2 位作者 孟令宇 李永祥 李永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3,131,共8页
GNSS RTK能提供实时、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在林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尝试在几种不同林分类型中进行RTK定位,选取位于龙头山林场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进行了林木分布格局调查和微地形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郁闭度是影响RTK在森林中定位... GNSS RTK能提供实时、高精度的定位信息,在林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尝试在几种不同林分类型中进行RTK定位,选取位于龙头山林场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进行了林木分布格局调查和微地形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郁闭度是影响RTK在森林中定位可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郁闭度在0.6以下时,能应用GNSS RTK在森林中进行定位;2)使用RTK进行样地设置时有“直接放样法”和“辅助定位法”,可以灵活选择;3)与全站仪相比,RTK每木定位的平均点位误差为0.143m,可以满足每木定位的需要;4)使用ArcGis分析RTK采集的定位数据可以在每木定位的同时获得样地内坡度、坡向等微地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每木定位 微地形 RTK测量 可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tacking/SBAS技术在滇西北地区滑坡隐患的识别对比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继红 张肃 +2 位作者 梁京涛 杨磊 赵聪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文章以滇西北地区为例,分别利用Stacking和SBAS技术对92期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可视性开展滑坡隐患识别对比研究。Stacking和SBAS技术分别识别出32、26处滑坡隐患,其中,Stacking技术对滇西北地区滑坡隐患识别更具优势,尤其是... 文章以滇西北地区为例,分别利用Stacking和SBAS技术对92期Sentinel-1数据进行处理,并结合可视性开展滑坡隐患识别对比研究。Stacking和SBAS技术分别识别出32、26处滑坡隐患,其中,Stacking技术对滇西北地区滑坡隐患识别更具优势,尤其是在透视收缩区域也能保持较好的滑坡隐患识别效果;而SBAS技术识别准确率高,在获取形变速率的同时还可提取时序信息。研究表明,在西南区域利用升降轨数据开展滑坡隐患识别,首选Stacking技术,并结合SBAS技术,可有效防止隐患的漏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隐患识别 Stacking技术 SBAS技术 可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