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滑桩加固黏土边坡可视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诚紫 罗漪 黄志波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7,共8页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边坡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实施有效的边坡加固措施,对1个无桩边坡、7个不同桩位和桩长的抗滑桩加固边坡进行可视化模型试验,获取无桩边坡的滑动破坏过程,分析桩位和桩长对边坡潜在滑动面与抗滑...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边坡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实施有效的边坡加固措施,对1个无桩边坡、7个不同桩位和桩长的抗滑桩加固边坡进行可视化模型试验,获取无桩边坡的滑动破坏过程,分析桩位和桩长对边坡潜在滑动面与抗滑能力的影响,并给出选取合理桩位和桩长的建议。试验结果表明:无桩边坡随着堆载增大,土体位移矢量变大,滑动轨迹逐渐形成,最终土体从坡趾处剪出,滑动面呈圆弧状;设置抗滑桩,当L(桩长)为1.0H(坡高)时,桩位从S_(x)(桩中心距坡趾水平距离)为0.4H处移动到1.0H处,边坡的潜在滑动面渐变深,剪出口位于坡趾附近,抗滑桩起到一定的支挡阻滑效果,尤其当桩位S_(x)=0.4H~0.6H时,抗滑桩加固边坡效果更佳;当S_(x)=0.8H时,随着桩长L从0.5H增大到1.25H,边坡的潜在滑动面从浅层向深层移动,抗滑能力提高,但L=0.5H~0.75H时,滑动面绕过桩底,抗滑桩易倾覆,未能起到明显的固坡作用;综合分析边坡土体位移场、桩身位移变化特征和坡顶堆载-竖向位移关系曲线等,建议桩位设于边坡中下部(L=1.0H时,S_(x)=0.4H~0.6H),加固边坡效果好且经济。这可为在边坡上修建邮电、交通和供水等基础设施、临时建筑物及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边坡 抗滑桩 可视化模型试验 土体位移场 桩身位移 透明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三维可视化模型自动重建技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2
作者 刘培龙 蒋理 +4 位作者 谢延风 詹彦 邓博 徐伟竣 石全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目的: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数据,自动重建常见脑肿瘤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验证其效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常见脑肿瘤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影像数据,并... 目的:研究和开发一种基于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数据,自动重建常见脑肿瘤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验证其效能及临床适用性。方法:收集常见脑肿瘤头颅多模态核磁共振影像数据,并将其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临床测试集。在训练及验证中,通过3D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算法训练系统自动分割并重建出脑肿瘤及周围结构的能力;在临床测试集中分别用系统及人工手动的方法完成重建,比较本系统自动重建与手动重建之间的重建效率及图像质量。结果:在完成1例肿瘤及周围结构一体化模型重建的时间花费上面,系统用时由人工用时的(5 442±623) s减少至(657±78)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30,P=0.000)。且系统重建出的模型与原始影像学图像具有高度一致性(Dice系数为0.92),系统重建出的图像与人工重建的图像在质量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结论:基于多模态影像学数据,运用深度学习等算法对脑肿瘤及周围结构进行自动分割及全自动三维可视化重建,具有准确、高效、可靠的优点,对于脑肿瘤的诊断和手术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多模态MRI 脑肿瘤 三维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可视化模型水驱油实验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莹莹 孙雷 +3 位作者 田同辉 潘毅 董卫军 刘彦子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利用真实岩心设计制作了可视化网络裂缝模型,考察了注入速度、模型倾斜角度等因素对注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征。观测到由于受裂缝性油藏非...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利用真实岩心设计制作了可视化网络裂缝模型,考察了注入速度、模型倾斜角度等因素对注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征。观测到由于受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残余油存在形式主要有孤滴状、角隅状及膜状等,每种残余油的形成机理也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水驱油时,驱替速度与采出程度不成正比,而是存在一个最佳驱替速度,即临界驱替速度;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岩石表面润湿性、裂缝连通性和重力分异的影响;水驱油效率与裂缝地层倾斜角度有关,地层倾斜角度越小,采出程度越高。裂缝性油层较厚时,水驱后油层顶部可能会有大量剩余油,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可视化模型 剩余油分布 水驱油机理 临界驱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于军 苏小四 +3 位作者 朱琳 段福洲 高立 吴曙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3-399,共7页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地下水流场、地面沉降发展变化过程,并虚拟表现出地面沉降可能造成的后果,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三维可视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虚拟现实 地质结构 可视化模型 苏锡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砂岩油藏可视化模型水驱油物模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潘毅 董卫军 +2 位作者 冯靓 唐怀轶 陈莹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6,共8页
为了获得更为直观的多层砂岩油藏水驱油渗流特征和机理,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征,设计制备了一种大尺度可视化砂箱物理模型,进行了不同注水方式、不同注水速度的水驱油实验,考察了不同注采方式、不同注入速度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及水驱... 为了获得更为直观的多层砂岩油藏水驱油渗流特征和机理,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征,设计制备了一种大尺度可视化砂箱物理模型,进行了不同注水方式、不同注水速度的水驱油实验,考察了不同注采方式、不同注入速度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以及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征。该模型具有设计尺寸大、模拟程度高及直观可视等特点,较其他模型更具代表性。通过模拟NP油田某区块砂岩地层,根据几何相似、井型相同、层序韵律相同、流体黏度相同的原则,更加真实的模拟地层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注水方式及注水速度对模型的采收率有较大影响。采油井数多,单井控制面积小,采收率略高;而注水速度低,油井见水晚,含水率上升缓,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这一过程也反映了重力分异的影响。水驱特征曲线拟合表明,该实验过程符合水驱特征,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可采储量及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砂岩油藏 可视化模型 注水速度 采收率预测 水驱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支持下的大庆地下水库区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谢轶 苏小四 高淑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1-54,共4页
为直观、清楚再现水文地质结构空间信息,介绍GMS软件生成三维地质结构实体模型的方法,利用区内大量的钻孔数据,建立了大庆地下水库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地下水库的选址和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GMS 大庆 水文地质结构 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头雾化性能及雾滴沉积可视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慧春 周宏平 +2 位作者 郑加强 苏朦朦 唐雨生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6,共6页
农药喷施是全球广泛使用的防治林木病虫害的方法,最有效的形式是让雾化后的雾滴能有效沉积在目标表面(如病菌、害虫、叶片或树木的其他部位)并减少非靶标区域的农药流失。目前,很少有人对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农药喷施进行实景建模... 农药喷施是全球广泛使用的防治林木病虫害的方法,最有效的形式是让雾化后的雾滴能有效沉积在目标表面(如病菌、害虫、叶片或树木的其他部位)并减少非靶标区域的农药流失。目前,很少有人对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农药喷施进行实景建模研究,无法通过改变参数的输入来对器械选择、参数控制对喷头雾化效果和雾滴沉积等做出实时的反应,单纯依靠试验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短期内难以获得令人信服的结果。依据不同类型和喷雾量的喷头,笔者选用AI 110015气吸扇形喷头、TT 11002广角扇形喷头及XR 11001~3延长范围扇形喷头,利用激光成像系统和激光粒度仪测定喷雾角和雾滴粒径,并研究了雾化机理。采用荧光素钠作为示踪剂,测定了不同喷施压力、不同收集距离、不同采样高度等对雾滴沉积量的影响。借助Visual C++和Open GL软件,运用调用数据库的方法对喷头雾化性能和雾滴沉积进行仿真模拟,根据粒子系统原理,能实现在不同输入参数下雾滴雾化情况和沉积效果的可视化显示,实现了系统的安全维护性和友好的人机对话性,为进行正确的施药技术与器械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技术依据和直观演示,从而提高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头 喷雾扇角 性能 雾滴沉积 可视化模型 农药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及其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成敏 刘红芳 +2 位作者 王海宁 万义亮 汪光鑫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9-94,共6页
某大型铜矿山通风系统复杂,井下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井下安全生产。为此,对该矿山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调查测定,总结矿山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机模拟解算优化分析,通风网络结构优化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优化分析等技术,对通风系... 某大型铜矿山通风系统复杂,井下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井下安全生产。为此,对该矿山的通风系统进行全面调查测定,总结矿山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计算机模拟解算优化分析,通风网络结构优化分析、主要通风机性能鉴定优化分析等技术,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提出了最优的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可视化模型,此模型能够根据井下通风系统的变化及时更新,进而在第一时间反应井下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维护通风系统的稳定,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现场实施结果表明,有效地解决了井下深部风量不足,风流分配不合理等难题,确保了生产作业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山 通风系统优 可视化模型 矿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可视化模型的高边坡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文棠 张勇平 +1 位作者 李明卫 马志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以金沙江两家人滑石板高边坡为例,通过由AutoLisp语言编程提取的AutoCAD地形图元,给出了栅格网格地形和任意网格地形的可视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滑石板高边坡演化过程,同时根据该模型中的滑塌岩体体积及未滑塌地形特征还原了滑塌... 以金沙江两家人滑石板高边坡为例,通过由AutoLisp语言编程提取的AutoCAD地形图元,给出了栅格网格地形和任意网格地形的可视化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滑石板高边坡演化过程,同时根据该模型中的滑塌岩体体积及未滑塌地形特征还原了滑塌边坡原地形.仿真结果表明,三维AutoCAD可视化模型可为滑石板边坡的数值分析提供地质和力学模型,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工程中可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模型 高边坡演 滑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顾泽旭 陈学鹏 +1 位作者 高峰 钱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CT影像数据的颅颌面硬软组织三维可视化模型,为进一步的三维分析诊断、手术模拟和预测构建基础平台。方法:系统获取患者CT颅颌面扫描的原始数据,经过二维预处理,三维预处理,运用改进的移动立方体算法,即移动四面体法完成... 目的:构建基于CT影像数据的颅颌面硬软组织三维可视化模型,为进一步的三维分析诊断、手术模拟和预测构建基础平台。方法:系统获取患者CT颅颌面扫描的原始数据,经过二维预处理,三维预处理,运用改进的移动立方体算法,即移动四面体法完成基于断层图像的三维表面重建;运用基于小波的脚印法实现体重建,最终获得颅颌面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颅颌面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清晰地显示颅颌面复杂结构完整的形态,清楚的表面。临床医生能够对重建的三维模型动态旋转,从任意视角观察颅颌面软硬组织的畸形特征,也能通过任意切割显示颅颌面内部解剖结构。同时它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临床医生使用方便。结论:解决了金属托槽X线反射、患者X线照射剂量及重建时间效率等问题,达到了预先设计目标,能够在临床得以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畸形 三维重建 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0L系统的树木三维可视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魏琼 蒋湘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4-67,共4页
对树木的形态进行三维模拟 ,以D0L为基本算法 ,运用VC和OpenGL将抽象算法三维可视化 ,从而得到形象逼真的立体树木形态模型 ,并且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树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光斑密度 .结果表明 ,运用D0L系统得到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逼真性和... 对树木的形态进行三维模拟 ,以D0L为基本算法 ,运用VC和OpenGL将抽象算法三维可视化 ,从而得到形象逼真的立体树木形态模型 ,并且利用该模型计算出树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光斑密度 .结果表明 ,运用D0L系统得到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逼真性和运用价值 ,经扩充后还可用于植物理论生物学和实验观测生物学的仿真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L系统 三维可视化模型 植物形态 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可视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谷建华 周兴社 杨志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提出一种面向对象可视化模型 ,该模型由图形对象模型、数据驱动模型和显示模型组成 ,其特点是把可视化动态显示与驱动数据及具体应用相分离 ,使用户不必了解数据动画的图形学细节 ,就可以开发出满足应用需求的可视化系统 ,大大地减少了... 提出一种面向对象可视化模型 ,该模型由图形对象模型、数据驱动模型和显示模型组成 ,其特点是把可视化动态显示与驱动数据及具体应用相分离 ,使用户不必了解数据动画的图形学细节 ,就可以开发出满足应用需求的可视化系统 ,大大地减少了开发者的工作量 ,缩短了开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图形对象 可视化模型 数据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的武山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正华 周斌 邓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在介绍GMS生成水文地质结构实体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武山矿区大量钻孔数据,建立了该侵入岩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将武山岩体的horizon ID设置为第7层,插入Q与T1d2—T2j之间建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的可视化模... 在介绍GMS生成水文地质结构实体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武山矿区大量钻孔数据,建立了该侵入岩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将武山岩体的horizon ID设置为第7层,插入Q与T1d2—T2j之间建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的可视化模型可以灵活地实现含水层的拆分组合、任意剖面及任意方向的旋转、切剖面等功能,并能清晰地展示含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解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进一步挖掘地质与水文地质相关信息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水文地质结构 可视化模型 武山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调试中的树形结构演变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庆 黎智洲 +3 位作者 刘添添 吴伟民 黄剑锋 李小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4,共7页
树形结构作为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演变过程较为抽象,尤其是在对其进行加工型操作时,容易发生内存泄漏。针对编程初学者难以掌握树形结构的逻辑演变过程,以及在程序中发生内存泄漏错误时调试较为困难的问题,文中提出... 树形结构作为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演变过程较为抽象,尤其是在对其进行加工型操作时,容易发生内存泄漏。针对编程初学者难以掌握树形结构的逻辑演变过程,以及在程序中发生内存泄漏错误时调试较为困难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对程序调试过程中树形结构的演变过程进行可视化呈现的处理模型TEVM(Tree Evaluation Visualization Model)。针对单个可视化程序在调试步骤前和调试步骤后的两个树形结构,设计了一种将树形结构转换为线性表示的结构对比算法,得出了它们的包括泄漏树在内的结构差异;同时设计了一种树形结构布局方法,并计算它们的布局差异。根据结构差异和布局差异生成可视化演变序列,调用绘图引擎对该序列进行解析和执行,从而完成对树形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动态、平滑和直观的可视化呈现,帮助编程初学者快速理解树形结构相关程序的执行过程,提升调试效率。将TEVM模型集成于一个面向编程实训教学的集成开发环境原型Web AnyviewC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调试过程 数据结构可视 树形结构 泄漏树 树形结构演变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数据可视化模型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9
15
作者 宋美娜 崔丹阳 +1 位作者 鄂海红 欧中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9期38-42,96,共6页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非结构化信息不断涌现,对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可视化开发成本不断提高。数据可视化模型的研究对于可视化开发必不可少。基于此背景,根据数据信息的分类研究...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非结构化信息不断涌现,对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化分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可视化开发成本不断提高。数据可视化模型的研究对于可视化开发必不可少。基于此背景,根据数据信息的分类研究提出一种通用、模块化的数据可视化模型,将可视化流程分为可视化结构映射、可视化空间布局、可视化视图映射三个主要模块,并基于数据可视化模型利用开源的Echarts图表工具包和D3函数库形成可视化工具DVL.js(Data Visualization Layout)。该工具可应用于Web平台,包含丰富的图形展示方式如柱状图、折线图、时序图、饼图、雷达图、层次树、力导向图、标签云等,这些展示方式都提供了完备的数据与交互接口,能应对不同场合的可视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可视化模型 可视布局 图形插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舌部可视化模型的听障儿童发音训练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丽娟 赵剑 +3 位作者 王丽荣 杜钦生 安志勇 车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2-588,共7页
基于可视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听力障碍儿童的舌部训练方法。通过对听障儿童舌部发音位置的训练,辅助其获取正确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该方法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舌部康复训练方法,建立舌部三维模型;用腭位传感器获取发... 基于可视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听力障碍儿童的舌部训练方法。通过对听障儿童舌部发音位置的训练,辅助其获取正确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该方法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舌部康复训练方法,建立舌部三维模型;用腭位传感器获取发音过程中舌部位置信息;选取23个声母作为样本,建立健听儿童声母发音舌位置信息样本数据库;最后,驱动舌部模型,引导听障儿童进行舌部发音位置训练。该方法能够显示健听儿童发音时舌部的运动过程,克服了目前听障儿童语言训练中舌部训练过程中不可视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听障儿童发音训练的效果,缩短了康复训练时间,尤其对于舌、下腭之间配合较为复杂,发音位置较为隐蔽的发音,提高发音训练的准确度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三维建模 舌部可视化模型 发音位置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S-Pro的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希雨 杨茂功 +1 位作者 付晓刚 李敬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1-3233,共3页
在系统收集并整理西安水文地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环境可视化系统EVS-Pro,构建了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所建模型可以展示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体整体形态、单个含(弱透)水层的三维结构、任意位... 在系统收集并整理西安水文地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环境可视化系统EVS-Pro,构建了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所建模型可以展示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体整体形态、单个含(弱透)水层的三维结构、任意位置的南北向剖面或东西向剖面及三维可视化栅栏图,从而清楚地显示模型内部的各个细节,更直观地展示西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为准确地评价、规划和管理西安地下水资源,防治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奠定重要的水文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EVS-Pro 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资源可视化模型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宁 张芳芳 谷宏群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文献信息资源可视化、智能化是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论述了文献资源可视化模型方法 ,分别讨论了信息资源的图符标识法、高维空间描述法、语音—文本转换法和多种数据压缩方法 ,从而确立了文献资源可视化的通用模式。信息可视化模式... 文献信息资源可视化、智能化是信息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论述了文献资源可视化模型方法 ,分别讨论了信息资源的图符标识法、高维空间描述法、语音—文本转换法和多种数据压缩方法 ,从而确立了文献资源可视化的通用模式。信息可视化模式需要专用的图符库与词库的支撑 ,它极大地方便了信息资源的描述、存储、检索与利用。为了有效地利用存储空间、优化系统 ,可采用多种数据压缩方法 ,对图符库、词库和信息资源的可视化描述进行有效压缩 ,从而使可视化模型得到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资源 可视化模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筏基础可视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刚 裴颖洁 刘双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12-2918,共7页
进行了群桩基础可视化模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各级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桩、土的变形采用高清晰数码相机拍摄了照片。通过对照片进行后处理分析,得到了桩、土的位移场,也对桩身轴力也进行了量测,在该基础上研究了群桩基础的变形性... 进行了群桩基础可视化模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对各级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桩、土的变形采用高清晰数码相机拍摄了照片。通过对照片进行后处理分析,得到了桩、土的位移场,也对桩身轴力也进行了量测,在该基础上研究了群桩基础的变形性状和破坏模式,重点分析对比了桩间距和桩长对桩端土体沉降以及桩身侧摩阻力的影响。试验发现,桩距是影响桩土相对滑移量的主要因素,桩距越大,桩身与土的相对滑移量就越大,桩端刺入量也越大。在柔性筏基下,随桩距增加中桩的桩土相对滑移量可能会大于边桩。桩端刺入量是大桩距桩基础主要的沉降构成,以桩端刺入量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大桩距基础新的沉降计算理论,似乎值得进一步研究。桩顶向上刺入(可通过设置褥垫层、桩顶预留净空或设置可压缩垫块来实现)有利于桩间土的压密,减小桩端刺入量,甚至改变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基础 可视化模型试验 位移场 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距离保持特性的高光谱彩色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立国 刘丹凤 赵亮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8,共7页
提出一种将高维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优化到三维彩色空间的可视化方法.以距离保持特性作为主要设计标准,同时保证生成的图像具有尽可能大的类间可分性,使生成图像的各像元间的距离差与高光谱数据各光谱间距离差高度相关.该方法由以下四部... 提出一种将高维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优化到三维彩色空间的可视化方法.以距离保持特性作为主要设计标准,同时保证生成的图像具有尽可能大的类间可分性,使生成图像的各像元间的距离差与高光谱数据各光谱间距离差高度相关.该方法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将高光谱图像中各端元光谱降维到二维空间作为色品坐标;2)由第3维亮度值的优化使相关性达到最优,进而确定各端元的颜色标签:3)根据像素所含各类别的丰度值进行颜色的线性混合;4)利用局部优化方法对彩色图像进行优化校正,最终实现整幅图像的彩色可视化.实验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生成的图像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并能获得较好的距离保持特性及可分性,适用于高光谱数据的可视化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距离保持特性 彩色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