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愈合光子晶体弹性体的构筑及其在可视化传感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道勇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5-407,共3页
光子晶体弹性体是具有类似变色龙皮肤、具有变色性能的光学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色和变色性能而被应用于可视化传感、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然而,如何提高光子晶体弹性体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又避免不同观测角度带来的色彩不一致的问题仍... 光子晶体弹性体是具有类似变色龙皮肤、具有变色性能的光学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色和变色性能而被应用于可视化传感、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然而,如何提高光子晶体弹性体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又避免不同观测角度带来的色彩不一致的问题仍然是该领域的一大挑战。华中科技大学朱锦涛教授、张连斌教授课题组在响应性光子晶体材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特别是在自愈合光子晶体弹性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对他们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弹性体 自愈合 可视化传感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载腐植酸凝胶光子晶体的镉离子可视化传感研究
2
作者 李荣振 南境 +1 位作者 余莉萍 肖文理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2期8-12,共5页
将腐植酸固载在凝胶光子晶体中,利用腐植酸与Cd^(2+)的配位作用,结合凝胶光子晶体的智能响应特性,构建了一种新颖的Cd^(2+)传感方法。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毛细力渗透... 将腐植酸固载在凝胶光子晶体中,利用腐植酸与Cd^(2+)的配位作用,结合凝胶光子晶体的智能响应特性,构建了一种新颖的Cd^(2+)传感方法。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毛细力渗透法将含有腐植酸的前驱体溶液填充到聚苯乙烯光子晶体模板中,热引发聚合,制备了具有优良溶胀性与响应性的固载腐植酸凝胶光子晶体;考察了pH值、平衡时间、离子强度等对固载腐植酸凝胶光子晶体响应Cd^(2+)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载腐植酸凝胶光子晶体浸泡在Cd^(2+)溶液中时,固定在其中的腐植酸借助配位作用识别溶液中的Cd^(2+),光子带隙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发生红移;当Cd^(2+)浓度在1×10^(-12)~1×10^(-5) mol·L^(-1)范围内时,光子带隙与Cd^(2+)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尤其是当Cd^(2+)浓度从1×10^(-10) mol·L^(-1)增加到1×10^(-5) mol·L^(-1)时,可以肉眼观察到固载腐植酸凝胶光子晶体的结构颜色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实现了水溶液中Cd^(2+)浓度的可视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载腐植酸凝胶光子晶体 可视化传感 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的连续制备及其可视化液体传感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锐 杨伟峰 +4 位作者 李克睿 李耀刚 张青红 王宏志 侯成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9-1057,共9页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兴起,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柔性电致发光纤维以其便携性、柔软性及可编织性,为可视化传感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限于其大多为双电极结构,制备工艺复杂,使其在成... 随着柔性电子产品、智能传感器、智能穿戴等领域的兴起,柔性电致发光器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柔性电致发光纤维以其便携性、柔软性及可编织性,为可视化传感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受限于其大多为双电极结构,制备工艺复杂,使其在成本、器件均匀性、灵敏性及柔软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开发了一种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通过简单、可扩展和低成本的制造工艺,实现了电致发光纤维的连续制备。且通过无线驱动的方式实现了电致发光,单电极纤维接受无线电场能量,通过接地线与大地、无线发射源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消除了对外部电源的依赖。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由导电层、介质层和发光层构成,发光波长为456 nm,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发光性能及柔软性。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可应用于溶液的可视化传感,其发光强度对于氯化钠浓度的识别度可达到0.001%(质量分数),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在汗液检测及生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发光纤维可进一步编织成发光织物,其透气性及力学方面均与普通的商用面料相媲美,并可实现不同浓度氯化钠的可视化传感。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无线驱动的单电极电致发光纤维具有实现视觉显示和通信功能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纤维 可视化传感 连续制备 无线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视化液体传感阵列农药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侯长军 蒋海龙 +4 位作者 李俊杰 杨眉 法焕宝 周军 霍丹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1-556,共6页
以筛选出的7种染料与合成的纳米金共同构建了液体传感器阵列,每个敏感点对不同农药样品产生不同的响应光谱,通过酶标仪采集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层聚类分析(HCA)、判别分析(LDA)等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有机磷、... 以筛选出的7种染料与合成的纳米金共同构建了液体传感器阵列,每个敏感点对不同农药样品产生不同的响应光谱,通过酶标仪采集光谱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层聚类分析(HCA)、判别分析(LDA)等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新方法。PCA结果表明,前三个主成分反映了总信息量的92.69%,且能够对5种农药进行区分;HCA结果表明,对25个样品能够正确的归类;LDA结果表明,对5种农药识别的准确率达100%。表明这种可视化的液体阵列可为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一个可靠平台,在农药残留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可视液体阵列 染料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凝胶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可视化pH传感
5
作者 刘瑞阁 余莉萍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11期44-48,共5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和毛细力渗透法将聚乙烯亚胺凝胶引入到光子晶体结构中,制备出了颜色鲜亮、结构均匀的聚乙烯亚胺凝胶光子晶体,并探索了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传感。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凝胶光子晶体在溶液中pH响应迅速,具有良好的pH可逆... 采用乳液聚合法和毛细力渗透法将聚乙烯亚胺凝胶引入到光子晶体结构中,制备出了颜色鲜亮、结构均匀的聚乙烯亚胺凝胶光子晶体,并探索了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传感。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凝胶光子晶体在溶液中pH响应迅速,具有良好的pH可逆性,实现了溶液中pH值的快速、灵敏、免标记及可视化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凝胶光子晶体 pH 可视化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可视化气体传感技术研究
6
作者 张文理 田逢春 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77-378,共2页
光吸收气体传感技术由于具有与人类嗅觉细胞相似的巨量并行、交叉敏感及广谱响应特性,适用于承担电子鼻核心的气体传感任务^([1])。而常规的光栅光谱仪存在着光谱范围与分辨率相互制约的缺陷,因此本文提出将同时兼顾宽光谱、高分辨特性... 光吸收气体传感技术由于具有与人类嗅觉细胞相似的巨量并行、交叉敏感及广谱响应特性,适用于承担电子鼻核心的气体传感任务^([1])。而常规的光栅光谱仪存在着光谱范围与分辨率相互制约的缺陷,因此本文提出将同时兼顾宽光谱、高分辨特性的空间外差光谱技术(SHS)^([2])应用于气体传感,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光吸收和SHS的可视化气体传感技术(V-GST)。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文章首先构建可视化气体传感技术的系统模型,并搭建相应的实验平台,然后利用该平台对不同光源、不同浓度的NO_2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空间外差光谱技术 可视气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 for Calcium Ions and Manganese Ions Based on MXenes Quantum Dots
7
作者 HUANG Wei ZHONG Shuang-yu +3 位作者 LI Chang LIN Chun-xiao RONG Ming-cong NIU Li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89-1899,共11页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lcium ions(Ca^(2+))and manganese ions(Mn^(2+))are essential for sustaining life activities and are key monitoring indicators in drinking water.Developing highly sensitive,selective,and portabl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is significant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human health.In this paper,blue fluorescent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MQDs,λ_(em)=445 nm)are prepared using Ti_(3)C_(2)MXene as the precursor.Through the chelation effect of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a blue and red dual-emission fluorescent probe,MQDs-EDTA-Eu^(3+)-DPA,was constructed.Herein,dipicolinic acid(DPA)acts as an absorbing ligand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ropium ions(Eu^(3+))at 616 nm through the“antenna effect”.The blue fluorescence of MQDs serves as an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2+)can quench the 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Mn^(2+)can be excited to emit purple fluorescence at 380 nm after coordinating with DPA,red fluorescence of Eu^(3+)-DPA serves as the internal reference signal.Based on the above two fluorescence intensity changes,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methods for Ca^(2+)and Mn^(2+)are established.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616)/IF_(445))exhibit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Ca^(2+)in the range of 35-120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5.98μmol/L.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IF_(380)/IF_(616))shows good linearity with Mn^(2+)in the range of 0-14μmol/L,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8.6 nmol/L.This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2+)and Mn^(2+)i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mineral water(Nongfu Spring,Ganten,and Evergrande),with recovery rates of 80.6%-117%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RSD)of 0.76%-4.6%.Additionally,by preparing MQD-based fluorescent test strips,visual detections of Ca^(2+)and Mn^(2+)are achieved.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MQDs in the field of visual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ions in water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um ion manganese ion Ti3C2 MXene-based quantum dots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visual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致颜色与润湿性可切换智能织物涂层的构制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昱霏 程静雯 +1 位作者 陈诚 姜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8,共6页
多丙烯酸酯基化合物和多氨基化合物在饱和电解质溶液与醇类液相组成的混合体系中发生室温凝胶反应,通过长链烷基胺修饰制得超支化聚合物(HBPs)。以荧烷染料ODB-1、双酚A、十四醇为原料,采用混合方式制备温致变色复合物(TCC)。将超支化... 多丙烯酸酯基化合物和多氨基化合物在饱和电解质溶液与醇类液相组成的混合体系中发生室温凝胶反应,通过长链烷基胺修饰制得超支化聚合物(HBPs)。以荧烷染料ODB-1、双酚A、十四醇为原料,采用混合方式制备温致变色复合物(TCC)。将超支化聚合物与温致变色复合物进行物理共混,构筑智能响应性变色颗粒产物,基于热黏合法构制温致颜色与润湿性可切换智能织物涂层,并展开可视化传感应用。结果表明:HBPs基颗粒涂层具有抗污自清洁性能和化学稳定性。TCC最低相变温度为35.9℃、变色时间为82 s、复色时间为39 s、变色前后色差为9.73,达到较好的变色效果。HBPs-TCC基织物涂层温致变色和亲疏水转换特性显著,可在不同温度的金属、玻璃和皮肤表面实施可视化传感应用,且能够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致变色 润湿性能 智能织物涂层 可视化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