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铁矿对可见-短波红外反射光谱(VSWIR)识别和量化分析赤铁矿、针铁矿的影响
1
作者 陈可妍 韩梦麒 +6 位作者 谭伟 周靖雯 秦效荣 贺依琳 梁晓亮 何宏平 朱建喜 《地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9-678,I0001,I0002,共12页
赤铁矿(Hem)和针铁矿(Gth)是地表主要的铁(氢)氧化物,它们的相对含量能反映风化过程中气候环境和地下水条件。可见-短波红外反射(VSWIR)光谱是一种快速、便捷且经济的技术,可用于土壤、风化壳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定量研究。作为赤铁矿和... 赤铁矿(Hem)和针铁矿(Gth)是地表主要的铁(氢)氧化物,它们的相对含量能反映风化过程中气候环境和地下水条件。可见-短波红外反射(VSWIR)光谱是一种快速、便捷且经济的技术,可用于土壤、风化壳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定量研究。作为赤铁矿和针铁矿的重要前驱体,水铁矿(Fhy)往往与赤铁矿或针铁矿在地表环境中同时存在。这三类铁(氢)氧化物的VSWIR光谱的吸收带均由Fe^(3+)电子跃迁引起,且都出现在400~1000 nm波段范围内,重叠严重。因此,水铁矿的存在可能对使用VSWIR光谱识别和分析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造成严重干扰。然而,目前尚缺乏量化评估水铁矿对赤铁矿、针铁矿在~500 nm和~900 nm吸收带半高宽(FWHM)、吸收位置(P)、不对称性(AS)等光谱特征影响的相关研究。因此,本文对Hem-Fhy、Gth-Fhy、Hem-Gth-Fhy的混合VSWIR光谱开展全面研究,以建立精确定量赤铁矿、针铁矿、水铁矿含量的光谱参数。结果表明,~500 nm吸收带的不对称性(AS500)随Hem-Fhy中水铁矿含量增加而降低;~900 nm吸收带的半高宽(FWHM900)随Gth-Fhy中水铁矿含量增加而增大。此外,当三元混合体系中水铁矿含量高于60%时,~900 nm吸收带位置(P900)向长波方向偏移10~25 nm。本研究揭示的铁(氢)氧化物与光谱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为矿物的VSWIR光谱分析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FWHM900、P900等光谱参数成为评估古环境和地下水条件演化的有效指标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铁矿 赤铁矿 针铁矿 可见-短波红外反射光谱 光谱参数 量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敬小丽 唐杰 +3 位作者 王雪梅 刘阳 杨雯 梁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建立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建模预测二氧化硫残留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模优于支持向量回归法(SVR); Random F... 建立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测定白芷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建模预测二氧化硫残留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建模优于支持向量回归法(SVR); Random Frog波段选择结合Auto-scaling预处理后PLS建模后预测效果最佳,校正集R^2为0. 99,交叉验证集R^2为0. 94,预测集R^2为0. 96。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实现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快速检测,为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及监管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饮片 紫外-可见-短波红外反射光谱 化学计量学 二氧化硫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对丙氨酸手性的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冰 李相玲 +2 位作者 敬小丽 李涛 姚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0-195,共6页
以D-、L-和DL-丙氨酸为对象,首次研究了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无损地定性、定量分析固体手性化合物的可行性。在粒度过100目、样品与光纤探头距离5.6 mm的最优条件下测量漫反射光谱,经预处理后,采用主成... 以D-、L-和DL-丙氨酸为对象,首次研究了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无损地定性、定量分析固体手性化合物的可行性。在粒度过100目、样品与光纤探头距离5.6 mm的最优条件下测量漫反射光谱,经预处理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判别偏最小二乘法(PLS-DA)建模进行定性分析,结果预测判别准确率为100%。定量分析上,16个不同比率的L-/D-丙氨酸二元混合粉末样的光谱经波长选择、光谱数据预处理后,以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R)和支持向量回归法(SVR)建模,校正集和预测集的最优决定系数(R2)均在0.99和0.98以上,绩效偏差率(RPD)值远高于2。研究表明,采用紫外-可见-短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可应用于手性固态丙氨酸的快速、无损分析,并有望于运用到手性药物的质量检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短波红外反射光谱 化学计量学 丙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州花岗岩风化壳剖面的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对风化强度的指示 被引量:11
4
作者 秦效荣 姚玉增 +5 位作者 何宏平 谭伟 马灵涯 孙一凡 王春来 黄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2-434,共13页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含稀土元素的基岩在表生条件下,风化淋滤出的稀土元素吸附在以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为主的次生矿物表面形成的。基岩所含的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分解、不同次生矿物的形成和转换及在表生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吸... 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含稀土元素的基岩在表生条件下,风化淋滤出的稀土元素吸附在以黏土矿物和铁氧化物为主的次生矿物表面形成的。基岩所含的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分解、不同次生矿物的形成和转换及在表生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吸附或吸附能力是风化壳中稀土元素富集和分异的主要控制因素,故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剖面风化强度以及风化带的划分对研究矿床成因和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VSWIR,波长范围350~2500 nm)识别的次生矿物,如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和蒙脱石等,其物相和含量特征可以作为划分基岩风化强度的有效依据。本文以广东梅州黄畲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风化剖面为例,尝试采用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并结合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剖面中矿物种类和相对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剖面在全风化层存在大量的赤铁矿及少量针铁矿,相应地VSWIR在500 nm和900 nm附近形成明显的光谱吸收特征,而700 nm附近微弱。全风化层和半风化层样品在1396 nm附近的光谱特征明显,而弱风化基岩该光谱特征较为微弱,吸收深度d1396及d2200/d1900比值从弱风化基岩至表土层则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该现象与风化剖面中从深部到地表高岭石含量逐渐增多的事实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短波红外反射光谱 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 风化强度 次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短波红外波谱反射率的裸土土壤含水量反演建模 被引量:19
5
作者 郑小坡 孙越君 +6 位作者 秦其明 任华忠 高中灵 吴伶 孟庆野 王金梁 王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13-2118,共6页
土壤是地表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它由不同矿物质、有机物质、空气、水分、微生物等组成,其中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的反演土壤含水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反演土壤含水量受土壤类型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构建归一化... 土壤是地表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它由不同矿物质、有机物质、空气、水分、微生物等组成,其中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利用遥感技术快速准确的反演土壤含水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反演土壤含水量受土壤类型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构建归一化光谱斜率吸收指数(normalized spectral slope and absorption index,NSSAI),用于削弱土壤类型对土壤水分反演影响。其建模方法如下:首先在野外采取不同类型的土壤样本,制备不同土壤含水量的土样,利用ASD光谱仪采集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反射率光谱,然后根据各类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光谱响应规律,提取短波红外水分的光谱吸收特征和可见光波段的土壤光谱斜率,综合两者在降低土壤类型影响土壤含水量反演精度的各自优势,构建归一化光谱斜率吸收指数,进一步建立该指数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来计算土壤含水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利用单一土壤水分光谱吸收特征参数及其变形的方法相比,基于NSSAI构建的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3),在土壤含水量较低和较高的情况下都能有效排除土壤类型差异造成的影响,提高了裸土土壤含水量的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遥感 可见光-短波红外 土壤水分 定量反演 NSS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与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77
6
作者 解宪丽 孙波 郝红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2-993,共12页
发展基于反射光谱技术的快速、简便、低成本的土壤重金属信息提取方法是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所需要的。选择江西贵溪铜冶炼厂污染区,分析了9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d、Co、Ni、Fe、Mn及Cr)与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之间的... 发展基于反射光谱技术的快速、简便、低成本的土壤重金属信息提取方法是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所需要的。选择江西贵溪铜冶炼厂污染区,分析了9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d、Co、Ni、Fe、Mn及Cr)与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原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存在Cu(含量介于66.71-387mgkg^-1之间)和Cd(含量介于0.36—6.019mgkg^-1之间)的强烈富集。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反射光谱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污染元素Cu的最高相关系数为-0.87,Pb、Zn、Co、Ni、Fe的最高相关系数达到高度相关(|r|〉0.80),Cr、Cd、Mn的最高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相关(|r|〉0.70)。微分光谱适于获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信息,利用组合波段能显著提高相关性。Cu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受有机质的影响;Pb、Zn、Co、Ni主要受黏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的影响;Cr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受有机质和黏土矿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 反射光谱 可见光-红外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的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定量预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辰 鲁晓翔 +2 位作者 张鹏 陈绍慧 李江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9-114,共6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不同品种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预测的通用模型。以10℃贮藏的玫瑰香葡萄、马奶葡萄、红提葡萄的混合光谱为定标材料,探讨不同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间隔点、平滑数...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不同品种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预测的通用模型。以10℃贮藏的玫瑰香葡萄、马奶葡萄、红提葡萄的混合光谱为定标材料,探讨不同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间隔点、平滑数以及不同特征波长区间选择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及模型的品种适用性。结果显示,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16点平滑,间隔点数16点,结合二阶导数、去散射的处理方法,在波长范围408~1 092.8 nm内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优,其交互验证误差和交互验证判定系数R2CV分别为0.308 7、0.980 2。由3种葡萄混合组成的预测集对模型进行评价,预测标准差0.354、预测判定系数Rp2为0.980 8、验证相对分析误差为6.22、预测残差平方和为7.993。模型对单一品种预测Rp2均达到0.94以上。因此,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可同时适用于多种葡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红外反射光谱 葡萄 贮藏 可溶性固形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T和GRNN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樱桃糖度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卫东 倪开诚 +2 位作者 孙旭东 张长江 陈文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0-143,共4页
联合使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GRNN)建立用于测定樱桃中糖含量的CWT-GRNN预测校正模型。利用CWT提取樱桃样本数据中反映含糖量的关键光谱特征,在... 联合使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s,GRNN)建立用于测定樱桃中糖含量的CWT-GRNN预测校正模型。利用CWT提取樱桃样本数据中反映含糖量的关键光谱特征,在CWT域中选择3个具有代表性的尺度,并在每个尺度下根据樱桃样本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的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特征区间,从而构造12个特征输入到GRNN,GRNN的光滑因子取为0.0001。CWT-GRNN模型对20个预测样本集中的樱桃含糖量的预测相对误差在2%以内。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和无损地测定樱桃中的含糖量,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果蔬产业的品质管理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红外反射光谱 内部品质指标 无损检测 糖度 樱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粪便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高山麝慢性肠炎诊断 被引量:7
9
作者 梁亮 刘志霄 +4 位作者 潘世成 张学炎 白振清 汪承华 杨敏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72-177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粪便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高山麝慢性肠炎诊断的新方法。以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采集了125份高山麝粪便(正常粪样70份,慢性肠炎患者粪样55份)的光谱数据,将其随机分成训练集(95份)和检验集(30份)。光谱经S.Golay平滑... 提出了一种利用粪便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高山麝慢性肠炎诊断的新方法。以FieldSpec 3地物光谱仪采集了125份高山麝粪便(正常粪样70份,慢性肠炎患者粪样55份)的光谱数据,将其随机分成训练集(95份)和检验集(30份)。光谱经S.Golay平滑与一阶导数处理后以主成分分析法(PCA)降维。以前6个主成分(含原始光谱95.16%的特征信息)作为新变量,利用训练集样本,分别以模糊模式识别、BP-神经网络、Fisher线性判别以及Bayes逐步判别四种方法建立高山麝慢性肠炎的诊断模型。对检验集30个未知样的预测表明,Fisher线性判别的准确率为86.7%,模糊模式识别与BP-神经网络模型判别的准确率为90%,Bayes逐步判别的准确率最高,达93.3%。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有误诊都源于将正常样误判为病样,四种方法对病样的检出率均达100%。说明利用粪便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高山麝慢性肠炎的快速、非接触性诊断是可行的,且PCA结合Bayes逐步判别是一种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红外反射光谱 粪便 慢性肠炎 高山麝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品质检测的可见-近红外激光漫反射光谱图像法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庆兆坤 籍保平 +3 位作者 史波林 朱大洲 屠振华 ZUDE Manuela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73-1277,共5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激光漫反射光谱图像法及化学计量学方法检测了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为了消除苹果形状对品质检测的影响,分析了5个不同波长的激光(680,780,880,940和980 nm)照射在富士苹果果面形成的光斑图像,并通过一系列图... 利用可见-近红外激光漫反射光谱图像法及化学计量学方法检测了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为了消除苹果形状对品质检测的影响,分析了5个不同波长的激光(680,780,880,940和980 nm)照射在富士苹果果面形成的光斑图像,并通过一系列图像处理方法得出了的苹果形状修正算法。分别利用修正前后的光谱图像参数建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78和0.80分别提高到0.87和0.89。为了消除果面镜面反射对苹果内部品质检测的影响,文章提出了象素强度频率检测法,并比较了利用果面光斑图像中光强均值和不同强度对应的象素强度频率建立的苹果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PLSR模型效果,得出象素强度频率的模型效果更好。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PLSR模型中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从1.28°Brix和8.23 N.cm-2降低到0.84°Brix和6.17 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红外 激光漫反射光谱图像法 象素强度频率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硬度 富士苹果 修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信息与数据融合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判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娜 李震 +5 位作者 兰维杰 屠康 武杰 王兆山 赵干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293,共8页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000和1000~2000 nm内的HSI信息,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算法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基于全波段、特征波段和HSI数据融合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比PLSDA模型更适于判别鸡胸肉木质化程度,基于1000~2000 nm内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均高于400~1000 nm内的模型,基于两波段HSI数据融合的木质化判别模型优于基于单一波段(包括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模型,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为96.7%,能较好地区分出4个木质化等级,且对4个等级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HSI实现木质化鸡胸肉的准确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鸡胸肉 可见-红外光谱 短波红外光谱 光谱数据融合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土壤碳酸钙含量与反演效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卡 李德成 +1 位作者 刘峰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4-312,共9页
土壤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中包含了大量的土壤属性信息,研究人员根据土壤属性信息在光谱上的特征,对土壤属性进行定量反演。是否属性值越高,反演精度越高?目前对于属性含量与反演效果的定量关系尚不清楚。采集了我国西北地区黑河流域69... 土壤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中包含了大量的土壤属性信息,研究人员根据土壤属性信息在光谱上的特征,对土壤属性进行定量反演。是否属性值越高,反演精度越高?目前对于属性含量与反演效果的定量关系尚不清楚。采集了我国西北地区黑河流域69个代表性干旱土剖面(292个发生层土样),以气量法测定其碳酸钙含量,使用Cary 5000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以样本量和离散度(变异系数)作为数据集划分标准,分别建立了11个相同样本量子集(A)和5个相近离散度子集(B),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算法对各子集进行土壤碳酸钙含量反演,以此探究碳酸钙含量与反演效果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碳酸钙可增加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率,但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反演土壤碳酸钙含量,其反演效果与碳酸钙含量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红外反射光谱 碳酸钙含量 反演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Ⅵ族半导体远红外反射光谱与电学参量
13
作者 李标 褚君浩 +5 位作者 叶红娟 蒋伟 汤定元 王善忠 姬荣斌 何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测量了Ⅱ-Ⅵ族半导体材料Hg1-xCdxTe、ZnSe等的远红外反射光谱,拟合得到样品的载流子浓度、迁移率。
关键词 -Ⅵ族 半导体 红外反射光谱 电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短波红外波段光谱模块光机装调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权 李新 +3 位作者 翟文超 刘恩超 张艳娜 郑小兵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201,共9页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辐射仪器的光谱模块,其光谱范围覆盖可见-短波红外波段(400nm~2 500nm),讨论了光谱模块的装调方法并对装调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辐射仪器由3个光谱模块组成,分别是可见波段光谱模块(400nm~1 000nm),近红外波段光谱模...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辐射仪器的光谱模块,其光谱范围覆盖可见-短波红外波段(400nm~2 500nm),讨论了光谱模块的装调方法并对装调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辐射仪器由3个光谱模块组成,分别是可见波段光谱模块(400nm~1 000nm),近红外波段光谱模块(900nm~1 700nm)和短波红外波段光谱模块(1 600nm~2 500nm),光谱模块的探测单元均以平场凹面光栅分光,线阵探测器探测信号,光谱模块的光机组件主要包括光纤头、狭缝、反射镜组件、光栅组件和探测器组件等。鉴于光谱模块的光机装调效果与其光机设计息息相关,装调结果的好坏能反映光机设计的优劣,针对光谱模块的光机设计特点进行了光机装调。光机装调分析结果表明:3个光谱模块的波长分辨率分别优于4nm,15nm和20nm,达到了仪器的设计指标,验证了光机设计、装调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机装调 光机设计 可见-短波红外 光谱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土壤重金属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程航 万远 +5 位作者 陈奕云 万其进 石铁柱 申锐莉 郭凯 胡佳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1-778,共8页
测量重金属化合物氯化铬(CrCl_3)、氯化铜(CuCl_2)、氯化锌(ZnCl_2)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VNIRS),将重金属反射光谱与重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联系起来,观察重金属化合物的反射光谱特征;结合晶体场理论分析重金属的特征反射峰出现... 测量重金属化合物氯化铬(CrCl_3)、氯化铜(CuCl_2)、氯化锌(ZnCl_2)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VNIRS),将重金属反射光谱与重金属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联系起来,观察重金属化合物的反射光谱特征;结合晶体场理论分析重金属的特征反射峰出现的波段位置和原因。以湖北大冶地区土壤样品为例,向土样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CrCl_3,CuCl_2和ZnCl_2并测定其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重金属对土壤反射光谱的影响。对样本的反射光谱进行不同光谱预处理,探究重金属浓度与土壤反射光谱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及显著相关(p<0.05)波段出现的位置和潜在机理。结果表明,重金属化合物CrCl_3,CuCl_2和ZnCl_2在可见光-短波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的反射光谱特征与重金属元素3d轨道上的电子填充状态有关。添加入土壤中的重金属化合物影响了土壤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其浓度与土壤反射光谱之间整体呈负相关,最大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788,-0.880和-0.824。样品反射光谱经不同预处理后,重金属浓度与土壤反射光谱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有所变化,显著相关波段信息更加丰富。研究表明,重金属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与重金属的电子结构紧密相关,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可以检测到土壤中较高浓度重金属的存在,该技术在快速高效、无损低耗地预测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方面拥有巨大潜力。基于部分重金属化合物的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特征,结合晶体场理论为土壤重金属的定性和定量反射光谱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红外反射光谱 土壤重金属 预处理 晶体场理论 线性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总酚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饶 辛广 +4 位作者 李书倩 张博 刘长江 王宝刚 冯晓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189,共4页
应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570~1848nm光谱区域内,建立了软枣猕猴桃总酚定量数学模型。实验将贮藏分三个阶段(采收阶段,贮藏12d,贮藏24d)进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建模方法得到软枣猕猴桃总酚定标模型。结果表明,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 应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570~1848nm光谱区域内,建立了软枣猕猴桃总酚定量数学模型。实验将贮藏分三个阶段(采收阶段,贮藏12d,贮藏24d)进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建模方法得到软枣猕猴桃总酚定标模型。结果表明,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一阶导数处理和反相多元离散校正处理所建软枣猕猴桃总酚定标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定标集样本的交互验证相关系数(RCV)为0.8939,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11.6734mg/100g;预测集样本的相关系数(RP)为0.862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6.7690mg/100g。研究表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软枣猕猴桃总酚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模型精度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红外反射光谱 软枣猕猴桃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度对喀斯特型铝土矿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17
作者 高齐云 周丽 +1 位作者 易泽邦 陈正山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岩矿反射光谱是智能矿山岩矿智能感知技术以及遥感信息识别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地物表面粗糙度对反射光谱的影响取决于粗糙高度值与波长关系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因此颗粒度是影响岩石和矿物反射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喀斯特型铝土矿... 岩矿反射光谱是智能矿山岩矿智能感知技术以及遥感信息识别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地物表面粗糙度对反射光谱的影响取决于粗糙高度值与波长关系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因此颗粒度是影响岩石和矿物反射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喀斯特型铝土矿在中国分布广泛,目前有关铝土矿的反射光谱基础数据还非常匮乏。为了探究颗粒度对喀斯特型铝土矿反射光谱的影响规律,本文选取贵州省修文县小山坝喀斯特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物光谱仪测试不同颗粒度铝土矿(铝土岩)样品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并结合铝土矿(铝土岩)主量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讨论铝土矿与铝土岩的光谱差异。结果表明:小山坝铝土矿(铝土岩)由于矿物组成的不同而呈现显著不同的光谱特征,其中铝土矿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与一水硬铝石一致,在1400nm和1800nm波长处有明显的波谷特征,由OH振动谱带所致;铝土岩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与高岭石一致,在1400nm、1900nm、2160nm和2200nm波长处有显著的波谷特征,分别由OH倍频合频、H_(2)O的振动谱带以及Al-OH基团拉伸和弯曲振动的合频所致,且在2160~2200nm波段呈双吸收峰特征。此外,不同颗粒度铝土矿(铝土岩)的整体反射率均较高,最高超过28%,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颗粒度从<0.04mm增加到3mm,铝土矿和铝土岩的反射率均逐渐减小,且铝土矿特征波谷的整体吸收强度相对稳定,而铝土岩特征波谷的吸收强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本文研究认为可采用小颗粒度的粉末样品在1800nm、1900nm、2160nm和2200nm波长处的特征光谱进行铝土矿和铝土岩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铝土岩 颗粒度 可见光-红外光谱 反射光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检测小米糊化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建虎 李桂峰 +3 位作者 彭彦昆 杜俊杰 徐建国 郜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47-3253,共7页
糊化特性是小米的最重要加工特性之一,对小米的加工性能及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信息,在不粉碎小米颗粒的状态下,提出了一种快速无损检测小米的糊化特性的方法。首先,获取小米在370~1020 nm范围内漫反射光谱后... 糊化特性是小米的最重要加工特性之一,对小米的加工性能及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信息,在不粉碎小米颗粒的状态下,提出了一种快速无损检测小米的糊化特性的方法。首先,获取小米在370~1020 nm范围内漫反射光谱后,将小米粉碎成小米粉,使用RAV快速粘度分析仪测定小米粉的峰值粘度(PV)、最低粘度(TV)、衰减值(BD)、最终粘度(FV)、和回升值(SB)、糊化温度(GT)以及峰值时间(PT)等7个糊化特性指标。然后,对原始光谱进行Savitzkye-Golay(SG)平滑、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一阶导数法(1-D)预处理。最后,结合三种处理光谱和小米糊化特性指标值,通过Sample set partitioning based on joint x-y distances(SPXY)方法确定样本的校正集和验证集;基于连续投影算法(SPA)选择了特征波长,利用特征波长反射光谱信号建立了小米糊化特性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MLR)预测模型,并使用验证集样本验证MLR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糊化指标预测结果:对于粘度指标中的PV、TV和SB参数值,经过MSC预处理后光谱,分别选择了9,17和18个特征波长建立的MLR模型的预测结果最好,预测相关系数(R p)分别为0.9347,0.8255和0.8746,预测误差(SEP)分别为174.0397,67.2203和74.2818;对于BD值,经过S-G预处理后选择了14个特征波长的MLR模型预测结果最好,R p为0.9244,SEP为178.0201;此外,对于FV参数值,经过1-D处理后选择了16个特征波长所建立MLR模型的预测相关系数R p为0.8531,SEP为132.1667。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结合SPXY和SPA算法在不粉碎小米的状态下对其糊化特性进行检测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小米产品相关企业在生产前期,通过快速测定小米原料糊化特性,进而评估产品加工品质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糊化特性 可见-红外反射光谱 SPXY算法 SP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透射-漫反射光谱掺杂牛奶判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明月 吴海云 +3 位作者 靳皓 董桂梅 杨延荣 杨仁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5-86,共2页
将近红外透射和漫反射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掺杂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准备蒙牛、三元和完达山纯牛奶样品各40个、三个品牌掺杂尿素牛奶样品各40个。室温下,采集所有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和漫反射光谱。在此基础上... 将近红外透射和漫反射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掺杂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准备蒙牛、三元和完达山纯牛奶样品各40个、三个品牌掺杂尿素牛奶样品各40个。室温下,采集所有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和漫反射光谱。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三个品牌掺杂牛奶的透射、漫反射和透射-漫反射融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三个模型对未知样品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5.9%,91%和93.6%。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近红外透射和漫反射光谱,融合近红外透射-漫反射光谱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减弱不同品牌牛奶对模型预测能力所造成的干扰,能提供更好的判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透射-反射光谱 掺杂牛奶 品牌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红外反射-吸收光谱研究PEG对PHBHx薄膜的热性能影响
20
作者 陈玉静 区菊花 +4 位作者 孔振兴 杨锐 戴子林 Isao Noda Young Mee Jung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9-40,共2页
聚合物薄膜在界面受限效应作用下的成核结晶与其体材料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其形貌,取向和热性能呈现独特性质。最近我们课题组研究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对6.9 mol%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6.9)薄膜的影响,发现与10 wt%... 聚合物薄膜在界面受限效应作用下的成核结晶与其体材料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其形貌,取向和热性能呈现独特性质。最近我们课题组研究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PEG)对6.9 mol%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6.9)薄膜的影响,发现与10 wt%的PEG共混后,PHBHx薄膜在Si基底上规整的侧立型结构被破坏。当PEG加入量达到30 wt%时,PHBHx的分子链折叠位于水平和垂直方向之间,这种独特的折叠方式在100℃以下稳定存在。鉴于3-羟基己酸(HHx)单体的摩尔量对PHBHx性质有显著影响,将在前面研究基础拓展PEG对不同HHx含量的PHBHx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原位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RRAS)研究PEG对增加3-羟基己酸(HHx)摩尔量至13 mol%后PHBHx的热性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反射-吸收光谱(IRRAS) 界面受限 3-羟基己酸与3-羟基丁酸共聚酯(PHBHx) 聚乙二醇(PEG)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