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锌可见区发光机制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益春 张喜田 +4 位作者 张吉英 吕有明 孔祥贵 申德振 范希武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3-569,共7页
探究与缺陷相关的氧化锌可见区发光机制对获得高效激子发光和实现紫外激光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顺磁共振和光致发光谱研究了ZnO∶Mn纳米薄膜的结构和发光性质,证明了氧... 探究与缺陷相关的氧化锌可见区发光机制对获得高效激子发光和实现紫外激光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子顺磁共振和光致发光谱研究了ZnO∶Mn纳米薄膜的结构和发光性质,证明了氧空位或缺陷分布于纳米晶表面,提出了可见发光中心是Vo 和[Vo ,electron]或[Vo ,twoelectrons]复合体的发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可见区 发光机制 纳米氧化锌薄膜 光致发光 界面 表面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轰炸不可见区火控原理仿真研究
2
作者 王庆欣 于雷 张卫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3-85,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预标定原理的不可见区轰炸原理,在简要叙述对地轰炸过程和光环显示工作式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对该原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瞄准原理正确,且有较好的命中精度。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对瞄准过程进行了分析,并... 介绍了一种基于预标定原理的不可见区轰炸原理,在简要叙述对地轰炸过程和光环显示工作式后,搭建了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对该原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瞄准原理正确,且有较好的命中精度。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对瞄准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飞行员的瞄准操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标定 可见区 轰炸原理 仿真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氮可见光区内压力对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海明 蔡小舒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5,共6页
NO2气体吸收特性研究是光谱法在线监测的基础,而被测环境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对吸收截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卤素灯为可见光连续光源,用0.5nm分辨率(FWHM)光纤光谱仪研究了在室温293K、绝对压力0.01~0.5MPa时NO2的吸收特性。当NO... NO2气体吸收特性研究是光谱法在线监测的基础,而被测环境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对吸收截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卤素灯为可见光连续光源,用0.5nm分辨率(FWHM)光纤光谱仪研究了在室温293K、绝对压力0.01~0.5MPa时NO2的吸收特性。当NO2分压不变,随外加气体N2的加入总压升高时,吸收截面有所下降;当NO2分压、总压同时改变,在总压小于0.25MPa时吸收截面的变化可以忽略;在435—500nm波段NO2吸收截面定积分值与文献比较,数值差异不超过5%,无频移现象出现。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测量火电厂等固定污染源NO2排放浓度时,压力在4-10kPa范围内波动对差分吸收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差分吸收光谱法 吸收截面 NO2 可见光 压力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成功拓展到可见光区
4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光催化技术 二氧化钛 可见光 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 选择性氧化反应 羟基自由基 醇类化合物 反应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地形图求算瞭望可见率
5
作者 张景群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6,共3页
控制森林火灾的关键在于迅速及时地发现林火,因此在我国大部分林区瞭望台的建设和瞭望观察的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过分。这里瞭望台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其中瞭望台的结构、位置、高度和瞭望可见率(可见区与管辖面积之比)等技术问题已成为... 控制森林火灾的关键在于迅速及时地发现林火,因此在我国大部分林区瞭望台的建设和瞭望观察的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过分。这里瞭望台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其中瞭望台的结构、位置、高度和瞭望可见率(可见区与管辖面积之比)等技术问题已成为“四网”之一的瞭望网的关键问题。瞭望台的位置是根据“网化”的要求和地形条件决定的;瞭望台的结构与台高有关;而瞭望可见率是决定计划瞭望台高度的主要要素。一般来说,单台的瞭望可见率要保证在70%以上,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也要保证可见率不低于65%,否则瞭望台失去观察的意义。为了达到这方面的要求,做到投资少,效益高;有计划按步骤地安排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瞭望台 可见区 森林火灾 网化 主要要素 坐标纸 阴影部分 切线方向 边界点 计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液晶相的四烷氧基苯并菲-1,4-二醌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翔飞 何志群 +3 位作者 许敏 梁春军 陈博 荆西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合成了 6,7,10,11-四戊氧基苯并菲-1,4-二醌和 6,7,10,11-四庚氧基苯并菲-1,4- 二醌两个新化合物,经核磁氢谱和碳谱、质谱、IR 及元素分析等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 250~630 nm 的范围有光吸收。采... 研究合成了 6,7,10,11-四戊氧基苯并菲-1,4-二醌和 6,7,10,11-四庚氧基苯并菲-1,4- 二醌两个新化合物,经核磁氢谱和碳谱、质谱、IR 及元素分析等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类化合物在紫外可见光区 250~630 nm 的范围有光吸收。采用偏光显微镜和示差扫描量热仪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液晶性。此外,本文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进行了改进,利用亚硝酸钠/三氟乙酸/二氯甲烷体系替代了常用的硝酸铈铵/四氢呋喃/水体系,反应时间可从原来的 2 h 缩短至 15 min,并在室温下完成;在合成中间体 1,2-二甲氧基-6,7,10,11-四烷氧基苯并菲时,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将三氯化铁与 3,3',4,4'-四烷氧基联苯的摩尔比从 8∶ 1 提高到 10∶1,反应时间可从原来的 5 h 缩短至 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 7 10 11-四戊氧基苯并菲-1 4-二醌 6 7 10 11-四庚氧基苯并菲-1 4-二醌 液晶相 可见光吸收 亚硝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光束光谱光度计测试手机膜防蓝光性能
7
作者 高红波 李红梅 +4 位作者 何敏 周彦 苏昌林 苏红雨 王歆鑫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15-218,共4页
透过手机膜的光线的光谱透射比能够很好地反应手机膜的防蓝光性能。利用LED光源和双光束光谱光度计搭建光路测试手机膜在蓝色光谱范围(380~500nm)内的光谱透射比。同时,通过比较手机膜在蓝光峰值波长467.5nm处的光谱透射比,从而评价市... 透过手机膜的光线的光谱透射比能够很好地反应手机膜的防蓝光性能。利用LED光源和双光束光谱光度计搭建光路测试手机膜在蓝色光谱范围(380~500nm)内的光谱透射比。同时,通过比较手机膜在蓝光峰值波长467.5nm处的光谱透射比,从而评价市场上防蓝光手机膜的防蓝光性能。实验表明,大部分标有"防蓝光"字样的手机膜的确具有一定程度的防蓝光能力,但防蓝光数值各有不同,最小的不到10%,最大的能达到近70%,作用有限。该实验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透射比 可见光 峰值波长 防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基-R盐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粗钴盐中的钴量
8
作者 喻生洁 赵勇 +1 位作者 李霞 文占杰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第18期115-118,共4页
示差分光光度法通常用一个浓度略低于待测溶液浓度的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值,作为参比的标准溶液,其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实验采用10%可见光区透射比标准滤光片为参比,优化亚硝基-R盐示差分光光度... 示差分光光度法通常用一个浓度略低于待测溶液浓度的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值,作为参比的标准溶液,其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标准曲线和待测样品。实验采用10%可见光区透射比标准滤光片为参比,优化亚硝基-R盐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高含量钴的显色条件,建立了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粗钴盐中钴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参比的示值稳定,不需要与待测试液同步显色,简化了分析流程,提高了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在选定条件下,钴量在0.4~0.8mg/100mL范围内工作曲线线性关系好,待测体系中共存组分不干扰钴的测定,样品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0.19%~0.31%,测定结果与电位滴定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钴盐 可见光透射比标准滤光片 亚硝基-R盐 示差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显色性荧光灯
9
作者 师庆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1年第6期49-49,共1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了的高显色性荧光灯,它解决了常规双层涂粉荧光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荧光粉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可见区短波长的光,由此,大大地提高了灯的效率。这种荧光灯的具体结构如下:透明玻壳内有紫外源;在玻壳内表面上,涂敷第一和...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了的高显色性荧光灯,它解决了常规双层涂粉荧光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荧光粉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可见区短波长的光,由此,大大地提高了灯的效率。这种荧光灯的具体结构如下:透明玻壳内有紫外源;在玻壳内表面上,涂敷第一和第二荧光粉层。第一荧光粉层采用了锑—锰激活的碱土金属磷酸盐和锑激活的碱土金属磷酸盐两种发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性 透明玻壳 发光材料 可见区 内表面 外源 显色指数 色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液凝胶法制备发光薄膜
10
作者 邸建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0年第Z1期65-67,共3页
本发明介绍了用发光材料制成的器件以及器件的制备工艺。这种器件通常是一种显示器件,如阴极射线管。发明背景显示器件,包括图像显示器件在现代技术和通用的商品化器件中起重要作用。典型的显示器件是电视、投影电视和监视器采用的阴极... 本发明介绍了用发光材料制成的器件以及器件的制备工艺。这种器件通常是一种显示器件,如阴极射线管。发明背景显示器件,包括图像显示器件在现代技术和通用的商品化器件中起重要作用。典型的显示器件是电视、投影电视和监视器采用的阴极射线管(CRT)。x 射线显像器件也起重要作用,这种器件把 x 射线辐射转换成可见辐射。用荧光粉可以转换各种能量,特别是把电磁能量和电子束能量转换成可见区辐射或邻近可见区的辐射如红外或紫外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示器件 电子束能量 发光材料 凝胶过程 可见区 投影电视 射线辐射 光致发光 有机金属化合物 电磁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束溅射法沉积铝掺杂氧化锌薄膜
11
作者 邸建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89年第6期20-22,共3页
用离子束溅射法沉积出掺铝氧化锌(ZnO:Al)透明导电薄膜。确定了薄膜的光学、电学特性与铝含量及后沉积退火的关系。制备出电阻率为1×10<sup>-3</sup>Ωcm、可见区吸收系数为3100cm<sup>-1</sup>的薄膜... 用离子束溅射法沉积出掺铝氧化锌(ZnO:Al)透明导电薄膜。确定了薄膜的光学、电学特性与铝含量及后沉积退火的关系。制备出电阻率为1×10<sup>-3</sup>Ωcm、可见区吸收系数为3100cm<sup>-1</sup>的薄膜。当退火温度为350-500℃时,电阻率和吸收系数分别为(5-6)×10<sup>-4</sup>Ωcm和1500-1000cm<sup>-1</sup>。1.引言氧化锌是目前研究的多种透明导电氧化物之一,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可以有效地向这种材料加入一种适当的施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溅射 氧化锌薄膜 透明导电薄膜 薄膜结构 可见区 退火温度 沉积薄膜 反应蒸发 吸收系数 多晶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Bi_2O_2^(2+)化合物的发光
12
作者 刘洪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9-41,共3页
报导了Bi_2O_2CO_3和CaBi_2O_2(CO_3)_2化合物的发光,并与BiOCl进行了比较。其差异都与Bi离子的轴向近邻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 Bi2O2 斯托克斯位移 漫反射光谱 中子衍射 能级图 电荷密度 可见区 电荷分布 拖尾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茚三酮光度法测定加巴喷丁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青 陈琦 陈宝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9-469,473,共2页
关键词 光度法测定 茚三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非水滴定法 测定方法 可见光 紫外光 环己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6种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恒 叶梅 +4 位作者 朱明星 谭诗珂 曾琳 王艳琴 黄国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食品中着色剂分为天然着色剂和人工合成着色剂两类,人工合成着色剂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任何营养物质,且一些合成着色剂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如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与致癌作用等[1]。而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随处可见,因此... 食品中着色剂分为天然着色剂和人工合成着色剂两类,人工合成着色剂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任何营养物质,且一些合成着色剂还会危害人体的健康,如致泻性、致突性(基因突变)与致癌作用等[1]。而人工合成着色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随处可见,因此探寻一种简便、快速、准确、低耗、环境污染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着色剂 液相色谱 可见光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巴尔末公式时应当交待的一个问题
15
作者 卫常德 《大学物理》 1985年第5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巴尔末公式 可见光 氢光谱 谱线 线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最薄透明磁性半导体问世
16
《集成电路应用》 2006年第1期16-16,共1页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现已开发出一种新型薄膜状透明磁性半导体,如果采用多层结构,在紫外线到可见光区域具有很强的磁光效应(Magnetooptic Effect)。准备将其应用于使用波长不足500nm短波长光的大容量光通信和光信息处理元件。
关键词 磁性半导体 透明 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最薄 全球 光信息处理 多层结构 磁光效应 可见光 短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