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Y-3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冷空间基准采样区观测到月球后的现象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锷 陈帅帅 张里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2-809,共8页
FY-3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冷空间基准采样区在特定时刻观测到月球,使该时刻遥感图像出现地球区信号码值减小甚至无码值的条带状异常区域,对遥感数据产生影响。根据VIRR轨道运行特点、在轨工作模式和冷空间数据采样机理,... FY-3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冷空间基准采样区在特定时刻观测到月球,使该时刻遥感图像出现地球区信号码值减小甚至无码值的条带状异常区域,对遥感数据产生影响。根据VIRR轨道运行特点、在轨工作模式和冷空间数据采样机理,分析了VIRR冷空间采样区观测到月球并影响遥感数据的原因,阐述了VIRR扫描镜像旋转引起冷空间采样时月球图像通道间配准错位的机理,通过卫星轨道仿真计算了一年周期内出现此种现象的时间及规律,对受影响的遥感数据提出了处理建议,对数据修正作了初步尝试并对数据修正的可能性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冷空间 基准采样 月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卫星VIRR海表温度产品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素娟 崔鹏 +5 位作者 张鹏 杨忠东 冉茂农 胡秀清 陆风 刘健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4期79-84,共6页
介绍了在过去的5年中根据用户需求FY-3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海温产品算法和产品设计的进展。给出了其中主要的国内外海温算法。介绍了FY-3卫星VIRR海温产品的进展:FY-3A星海表温度(SST)用可见光阈值进行云检测,其SST值偏低;FY... 介绍了在过去的5年中根据用户需求FY-3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海温产品算法和产品设计的进展。给出了其中主要的国内外海温算法。介绍了FY-3卫星VIRR海温产品的进展:FY-3A星海表温度(SST)用可见光阈值进行云检测,其SST值偏低;FY-3B星SST用云检测产品中的确信晴空进行分纬度带的白天MCSST算法,但整体海温仍偏低;FY-3C星SST在B星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首次反演了夜间海温,并提供了逐像元的质量标识及海温的气候偏差,设计了5km全球海温,实现了5min段海温产品存档,提高了风云海温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精度。给出了FY-3C星VIRR海温产品的图像及质量检验情况。归纳了海温产品的同一框架下多级别、多源、高分辨率的发展趋势。将风云卫星海温产品规格与高分辨率海温科学组(GHRSST)GDS2.0的交叉比对,海温科学组认为中国在海温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增强。研究认为:长序列海温产品重处理以确保海温产品的一致性非常必要,海温产品需采用国际通用海温产品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卫星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 海表温度 海温检验 产品规格 GHRSST GDS 交叉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卫星洪涝灾害监测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郑伟 刘诚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4期73-78,共6页
对利用风云三号(FY-3)卫星数据对洪涝灾害监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用FY-3卫星中分辨率成像仪(MERSI)和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对薄云下和薄雾覆盖的水体判识的原理,以及洪涝信息检测中水体最大淹没面积和淹没时间信息的获取方法。给... 对利用风云三号(FY-3)卫星数据对洪涝灾害监测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用FY-3卫星中分辨率成像仪(MERSI)和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对薄云下和薄雾覆盖的水体判识的原理,以及洪涝信息检测中水体最大淹没面积和淹没时间信息的获取方法。给出了用FY-3卫星微波成像仪(MWRI)通过微波指数法反演洪涝信息的方法,可进行连续、全天候的大范围洪涝灾情监测。2011、2016年由其他卫星获得的洪涝水体信息表明:风云卫星的洪涝水体监测精度可达90%以上,甚至优于EOS卫星的MODIS和NOAA卫星的AVHRR的精度。近年来,风云卫星在国内外洪涝灾害等重大灾害监测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业务上以国外卫星资料为主进行洪涝灾害监测的局面,同时也提升了FY-3卫星在国际上的地位。展望了我国风云卫星在洪涝监测中的发展方向,指出随着风云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精度将会提高,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更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卫星 中分辨率成像仪(MERSI)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 微波成像仪(MWRI) 洪涝灾害监测 最大淹没面积 淹没时间 微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FY-3A海表温度业务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冬至 王祥 杨建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建立适于FY-3A卫星的海表温度业务化反演算法并验证其精度.采用覆盖我国渤海及北黄海的长时间序列现场观测数据及相应FY-3A VIRR数据,建立了适于FY-3A VIRR海表温度反演的分裂窗算法.独立样本数据验证表明,算法平均误差为0.78℃,RMSE为0... 建立适于FY-3A卫星的海表温度业务化反演算法并验证其精度.采用覆盖我国渤海及北黄海的长时间序列现场观测数据及相应FY-3A VIRR数据,建立了适于FY-3A VIRR海表温度反演的分裂窗算法.独立样本数据验证表明,算法平均误差为0.78℃,RMSE为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A星 分裂窗算法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海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方法的光学载荷定标跟踪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灵莉 胡秀清 +3 位作者 王玲 陈林 徐娜 张鹏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6期103-113,共11页
为了实现对光学传感器在轨性能的连续监测,文章使用敦煌场地的自动化观测数据对"风云三号"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VIRR)近三年的数据进行了连续定标跟踪,推算VIRR各通道的定标斜率,基于... 为了实现对光学传感器在轨性能的连续监测,文章使用敦煌场地的自动化观测数据对"风云三号"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VIRR)近三年的数据进行了连续定标跟踪,推算VIRR各通道的定标斜率,基于敦煌辐射校正场自动化观测的定标相较于传统现场试验定标方法具有明显提高定标频次优势。采用搭载于Aqua卫星的高精度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Aqua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Aqua MODIS)观测对自动观测定标方法进行精度验证,表明该方法在可见光近红外(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VNIR)具有3%的定标精度,在短波红外(Short Wave Infrared,SWIR)具有5%的定标精度。将该方法的结果与业务多场地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在3年尺度上均值相对偏差整体低于2%。对VIRR的跟踪结果表明:基于场地自动化观测能够实现长期定标监测,可将该方法推广应用于其他卫星光学载荷以真正实现多载荷的场地自动化定标业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太阳反射波段 自动化辐射定标 反射率基法 “风云三号”卫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学载荷在轨杂散光效应全链路自动仿真方法
6
作者 殷恺 钮新华 张锷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5-931,共7页
针对极轨气象卫星FY-3C载荷可见光扫描辐射计(VIRR)在轨红外定标时存在温度反演不一致的现象展开分析,提出了一种全链路自动化仿真分析方法,将仪器结构与卫星轨道参数和卫星平台环境相结合,通过对光机模型的高精度光线追迹来得到杂散光... 针对极轨气象卫星FY-3C载荷可见光扫描辐射计(VIRR)在轨红外定标时存在温度反演不一致的现象展开分析,提出了一种全链路自动化仿真分析方法,将仪器结构与卫星轨道参数和卫星平台环境相结合,通过对光机模型的高精度光线追迹来得到杂散光影响的定量化结果。仿真模拟了在轨红外定标和太阳光入射两种情况,确定了太阳杂散光的入射路径,解释了温度反演不一致的原因。将仿真结果与卫星在轨数据进行比对,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同类型载荷的在轨杂散光分析仿真工作,同时也为历史数据的再定标修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太阳杂散光 在轨红外定标 仿真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