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 被引量:9
1
作者 夏浪 毛克彪 +2 位作者 马莹 孙知文 赵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116,F0003,共9页
地表温度是农业旱灾和作物估产模型的重要参数。该文针对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 imager radiometer suite,VIIRS)传感器缺乏水汽通道的特点,联合Aqua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 地表温度是农业旱灾和作物估产模型的重要参数。该文针对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 imager radiometer suite,VIIRS)传感器缺乏水汽通道的特点,联合Aqua卫星搭载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提出了基于分裂窗算法的VIIRS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对地表发射率和大气透过率这2个关键参数的获取进行了详细分析,选取了处于作物生长期的2013年6月4日VIIRS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全国气象数据比较该文算法在大尺度上能够较好地获取中国地表温度;与MODIS数据温度产品在高温产粮区比较,该文算法与MODIS温度产品精度较一致,两者差值小于1 K。使用MODTRAN(moderate resolution transmission)软件对算法的精度进行了模拟评价验证,分析表明:在一定的水汽和地表发射率条件下,算法反演精度一般保持在1 K内,平均误差为0.431 K,误差标准偏差为0.247 K。能够为农业干旱、作物长势等农情信息监测提供所需的地表温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温度 水汽 传感器 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 反演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visible infrared IMAGER RADIOMETER SUITE (VIIRS)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设计
2
作者 唐利 任丽 +1 位作者 牛霞 聂志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285,共9页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外光信号经由包含衍射透镜的三片红外透镜成像到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上,可见光信号经过嵌套在首片红外镜片中心的可见光镜组聚焦,被位于孔径中心的平面反射镜反射到红外镜筒侧面。长波红外通道F#为0.95,焦距44 mm,视场10°×8°;可见光通道F#为4.3,焦距25 mm,视场7.9°×6.3°。整个光机系统经过-40~+60℃被动无热化设计,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实验证明该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成像良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 共轴折反式成像 长波红外 可见光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文书朱墨时序检验
3
作者 李昌盛 高树辉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1-793,共13页
刑事文书检验领域中,文字墨迹与印章印文形成时序的分析是验证文书物证真伪的关键技术。该文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Vis-NIR HSI)图谱合一优势,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研究了朱墨时序的判别问题。在光谱影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 刑事文书检验领域中,文字墨迹与印章印文形成时序的分析是验证文书物证真伪的关键技术。该文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Vis-NIR HSI)图谱合一优势,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研究了朱墨时序的判别问题。在光谱影像形态分析的基础上,采集了42000个不同朱墨时序样品的高光谱数据,建立朱墨时序高光谱数据集。分别使用中值滤波、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多元散射校正和归一化方法对样本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对光谱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R)等若干二分类机器学习模型和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模型,并比较了建模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基于CARS方法提取的光谱特征波长建立的CARS-1D-CNN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的准确率分别达96.98%和95.54%,表明Vis-NIR HSI与1D-CNN结合能够有效识别朱墨时序。该方法与常规检验方法相互辅助、相互验证,能够提高朱墨时序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成像(Vis-NIR HSI) 文件检验 朱墨时序 机器学习 1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U^(2)⁃Net的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迅 程为彬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为解决红外热成像分辨率低且成本高昂的问题,结合可见光图像分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U^(2)‐Net结构模型对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图像中显著目标检测的方法。针对图像中显著目标,通过图像裁剪、轮廓提取、仿射变换、形心计算... 为解决红外热成像分辨率低且成本高昂的问题,结合可见光图像分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U^(2)‐Net结构模型对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图像中显著目标检测的方法。针对图像中显著目标,通过图像裁剪、轮廓提取、仿射变换、形心计算、尺寸变换、匹配定位与融合等操作,实现目标物体在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中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将低分辨率红外热成像中目标物体与高分辨率可见光图像融合,能够有效提升目标物体在整体图像中的可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U^(2)‐Net 显著目标检测 图像匹配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激光对可见光CCD成像系统的干扰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长安 陈金宝 +6 位作者 马金龙 魏东 孙滨 裘伟 罗向前 周杰 张轶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27-1730,共4页
采用连续波红外激光对可见光面阵CCD成像系统进行了干扰实验,观察到饱和串扰、全屏饱和等干扰现象,并测到串扰阈值小于2.0×10^2W/cm^2,全屏饱和阈值为1.2×10^4W/cm^2。通过分析CCD输出电压、视频信号,提出基于有效干扰面积的... 采用连续波红外激光对可见光面阵CCD成像系统进行了干扰实验,观察到饱和串扰、全屏饱和等干扰现象,并测到串扰阈值小于2.0×10^2W/cm^2,全屏饱和阈值为1.2×10^4W/cm^2。通过分析CCD输出电压、视频信号,提出基于有效干扰面积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干扰面积与激光功率密度、辐照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激光功率密度对干扰效果的影响较大,而辐照时间在0.5~2.0 s之间时,辐照时间对CCD干扰效果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面阵CCD 成像系统 红外激光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可见光到热红外全谱段探测的星载多光谱成像仪器技术发展概述 被引量:11
6
作者 戴立群 唐绍凡 +5 位作者 徐丽娜 孙启扬 杨晓博 王智谋 金占雷 赵艳华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从可见光到热红外的全谱段探测的多光谱成像仪器能够同时对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多个谱段进行探测,是目前得到广泛研究及应用的成像光谱仪器。这类仪器在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城市遥感、海洋监管... 从可见光到热红外的全谱段探测的多光谱成像仪器能够同时对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中波红外、长波红外光谱范围内的多个谱段进行探测,是目前得到广泛研究及应用的成像光谱仪器。这类仪器在国土资源、环境监测、城市遥感、海洋监管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此类仪器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对国外Landsat系列载荷、MODIS、国内的资源系列载荷、高分五号全谱段光谱成像仪等代表性仪器的技术指标和特点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认为更加全面和精细的光谱覆盖、成像方式的改进与技术指标提高、定标手段和定量化水平提高、数据的持续性及稳定性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红外 星载 多光谱成像 全谱段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激光对可见光成像系统的硬损伤 被引量:4
7
作者 马金龙 刘长安 +8 位作者 裘伟 常星璋 毛静锋 白改朝 刘玄贤 罗向前 魏东 孙志伟 涂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23-2026,共4页
采用波长为1315nm的连续波化学氧碘激光对某型摄像机进行了辐照实验,研究了可见光CCD成像系统在响应波段外红外激光辐照下的硬损伤效应。开展了光学系统变光圈尺寸下的激光辐照实验,发现当辐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光圈尺寸越小,光学系统... 采用波长为1315nm的连续波化学氧碘激光对某型摄像机进行了辐照实验,研究了可见光CCD成像系统在响应波段外红外激光辐照下的硬损伤效应。开展了光学系统变光圈尺寸下的激光辐照实验,发现当辐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光圈尺寸越小,光学系统越难发生硬损伤,并解释了该现象的成因;测量到光圈尺寸最大、最小两种状态下的光学系统硬损伤功率阈值分别为几十W、几百W;得到CCD的激光损伤阈值为5.5×104W/cm2;结合相机输出的视频图像与显微镜拍到的被损感光器件实物照片分析了硬损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激光 可见光成像系统 电荷耦合器件 光圈 硬损伤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仪发展沿革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忠东 刘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2-603,共12页
该文回顾了环境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不同时期在轨运行的近百台(套)仪器中选择了12种作为代表,结合仪器功能性能技术指标和应用需求梳理分析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和主流业务发展趋势,并初步探讨了创新... 该文回顾了环境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不同时期在轨运行的近百台(套)仪器中选择了12种作为代表,结合仪器功能性能技术指标和应用需求梳理分析了其历史发展脉络和主流业务发展趋势,并初步探讨了创新发展方向。5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早期探索20年,美国第1代探索性仪器,开创了气象卫星对地观测的先河;初步应用20年,基本形成初步应用格局,欧洲、中国等开始发展自己的环境气象卫星光学成像遥感仪器;稳定应用和进步发展10多年。新一代极轨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其典型特征是光谱波段20个以上,谱段带宽窄,光谱范围全面覆盖0.4-15μm,辐射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为200-1000 m,其改进型仪器代表了未来极轨气象卫星主流业务发展趋势。静止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光学成像遥感仪器未来主流业务发展方向的典型特点是光谱波段15个以上,谱段带宽较窄,光谱范围全面覆盖0.4-15μm,辐射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为500-2000 m,圆盘图成像速度可达到分钟级,区域扫描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可见光红外成像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电视/红外成像复合寻的制导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松涛 周晓东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67-475,共9页
复合导引头技术是实现精确制导的一种新技术途径,它比单一体制的导引头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成像制导技术可以直接获取目标外形或基本结构等丰富的目标信息,能抑制背景干扰,可靠识别目标,是复合导引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 复合导引头技术是实现精确制导的一种新技术途径,它比单一体制的导引头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成像制导技术可以直接获取目标外形或基本结构等丰富的目标信息,能抑制背景干扰,可靠识别目标,是复合导引头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分析了可见光电视/红外成像复合寻的制导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的装备现状,重点阐述了系统组成及其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可见光电视/红外成像复合寻的制导的设计实例,预测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制导 可见光电视 红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景景 杜梅 孙滨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针对当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存在融合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获得更优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结果,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收集待融合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采用Retinex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操作,... 针对当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存在融合效果差、效率低等问题,为了获得更优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结果,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收集待融合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采用Retinex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操作,提升图像亮度和细节信息,然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融合特征,并设计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规则,根据规则得到图像融合结果,最后应用多个数据集进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融合后整体视觉效果好,重要细节信息丰富,熵和平均梯度的值超过了6,融合时间低于1 s,整体性能优于其它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对比融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可见光成像系统 卷积神经网络 融合规则 均梯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近红外成像系统共轴折叠反射镜干涉检测技术(特邀)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玉朋 路文文 +2 位作者 黄铖 陈付磊 陈善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2,共9页
由共用镜坯、径向折叠的多个环带反射镜组成的成像系统具有紧凑化、免装调的特点。为确保各反射镜的面形精度和相互位姿精度,提出了计算全息(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CGH)补偿干涉测量方法。针对可见光/近红外成像需求,基于共轴折... 由共用镜坯、径向折叠的多个环带反射镜组成的成像系统具有紧凑化、免装调的特点。为确保各反射镜的面形精度和相互位姿精度,提出了计算全息(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CGH)补偿干涉测量方法。针对可见光/近红外成像需求,基于共轴折叠思路设计了环带四反射镜成像系统;应用金刚石车削工艺加工了多环带共体反射镜;重点针对其中共体的主镜、三镜和次镜、四镜分别设计了CGH补偿器,通过合理选择离焦载频和CGH轴向位置,有效分离了干扰衍射级次的鬼像,实现了多个反射镜面形与相互位姿误差的同步检测。干涉测量结果表明,多个反射镜同时达到接近零条纹状态,面形精度和相互位姿精度较高,且无鬼像干扰。系统对100 m远处目标探测实验表明,反射镜不需要额外装调即可实现良好成像,具有集成度高、研制周期短、成像质量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近红外成像系统 折叠反射镜 干涉检测 计算全息 高次非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研究
12
作者 王炎林 裴晓东 +1 位作者 王凯 徐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现有基于图像分析的矿井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受矿井环境复杂、干扰源影响较大,单模态方法易将光源误判为火源,多模态方法没有利用温度信息进行火源判定,且在粉尘条件下这两种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 现有基于图像分析的矿井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受矿井环境复杂、干扰源影响较大,单模态方法易将光源误判为火源,多模态方法没有利用温度信息进行火源判定,且在粉尘条件下这两种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首先采用YOLOv10模型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实时火源检测,利用红外热成像获取温度分布数据,然后通过Canny边缘检测与图像二值化预处理,消除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成像差异,最后采用pHash算法计算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边缘哈希值的海明距离,并标定阈值(海明距离≤25),判定是否为同一火源,从而有效区分火源与干扰源。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粉尘无干扰源工况下,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的准确率达98%,召回率为94%,优于单模态的YOLOv10(准确率为97%,召回率为86%);在粉尘干扰条件下,粉尘覆盖摄像头表面33%时,该方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5%,80%,粉尘覆盖摄像头表面66%时,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70%,65%,优于单模态和多模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外因火灾 早期火源识别 双光谱成像技术 可见光 红外 pHash算法 YOLOv10 海明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宣斌 赵泽宇 +3 位作者 罗曜伟 魏群 朱倚娴 王亚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09,共8页
针对目前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在机器视觉工业检测领域难以同时实现成像质量好和结构紧凑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 针对目前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在机器视觉工业检测领域难以同时实现成像质量好和结构紧凑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该系统由7组10片透镜组成,利用多组双胶合透镜来消色差,在第15个面使用非球面提高成像质量,最后对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研究。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的工作波长为0.4~1.7μm,全长为79.6 mm,F数为2.8,焦距为25.7 mm,畸变小于1.4%,调制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100 lp/mm处均大于0.4,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该系统可以对光滑表面的装配件进行缺陷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调的优点,有助于高效地完成机器视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段 光学设计 可见光成像 红外成像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图与可见光图像空间频谱分布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欧阳赞 秦秉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40-140,共1页
红外热图与可见光图像空间频谱分布的对比研究欧阳赞秦秉坤(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100081)在光学应用中,未经处理的图像将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从而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光学应用的发展和潜力。因此,图像数据的压缩在这些应用中... 红外热图与可见光图像空间频谱分布的对比研究欧阳赞秦秉坤(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100081)在光学应用中,未经处理的图像将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从而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光学应用的发展和潜力。因此,图像数据的压缩在这些应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红外热图便是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图 可见光图像 频谱分布 对比研究 光学应用 红外辐射 成像技术 空间相关性 北京理工大学 光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广角红外与可见光集成诊断系统设计
15
作者 杨晓飞 甘开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56-3660,共5页
针对EAST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波红外与可见光集成诊断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采用独特的光路形式,使成像指标满足的同时,尽量避免光学元件受到辐射和污染;通过采用分色方式,实现中波红外与可见光两路同口径、同视场成像,提高了观测效率。... 针对EAST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波红外与可见光集成诊断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采用独特的光路形式,使成像指标满足的同时,尽量避免光学元件受到辐射和污染;通过采用分色方式,实现中波红外与可见光两路同口径、同视场成像,提高了观测效率。最终设计完成了通光口径3 mm,视场58°×47°的广角红外与可见等离子成像系统。装调后对各项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EAST托卡马克装置的放电过程成像实验表明,系统红外与可见两路实现了广角、清晰等离子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红外可见光诊断 托卡马克装置 等离子体成像 折反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表耀斑中红外基准NPP/VIIRS反射通道在轨验证 被引量:2
16
作者 景欣 晏磊 +6 位作者 胡秀清 贺丽琴 赵帅阳 胡兴帮 徐寒列 林沂 马蔼乃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4-700,共7页
将美国NPP卫星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VIIRS)的中红外通道(中心波长3.697μm)作为检验基准,使用菲涅尔反射定理建立中红外和被验证通道的海表反射率关系,对四个太阳反射通道(中心波长位于0.672、0.... 将美国NPP卫星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VIIRS)的中红外通道(中心波长3.697μm)作为检验基准,使用菲涅尔反射定理建立中红外和被验证通道的海表反射率关系,对四个太阳反射通道(中心波长位于0.672、0.862、1.238和1.602μm)进行了基于海水表面耀斑区反射率精度验证并深入分析该方法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VIIRS四个通道的验证不确定度分别为3.8%、3.9%、4.1%和4.1%,这一方法可实现VIIRS部分光学通道的在轨较高精度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海面耀斑 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 定标验证 菲涅尔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光谱图像的融合去雾方法(特邀)
17
作者 张颖 王兴 +6 位作者 张思维 窦松然 刘鑫 金颂雨 李汝传 罗立一 徐希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7,共12页
在雾、霾天气下,近地遥感中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散射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雾霾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光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且其穿透雾霾粒子的能力与波长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 在雾、霾天气下,近地遥感中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散射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有效去除雾霾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目标反射或散射的光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且其穿透雾霾粒子的能力与波长有关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偏振光谱图像的去雾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大气光偏振模型估算无穷远处的大气光光强值(A_(∞))和大气光的偏振度(p);然后,利用偏振去雾算法得到去雾后的可见光图像;其次,采用所提出的自适应检测和透射率图的融合方法,将去雾后的可见光图像与近红外偏振光谱图像进行融合。最后得到细节丰富的去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去雾图像的细节恢复效果。此外,基于信息熵(IE)、结构相似指数(SSIM)、对比度(IC)、峰值信噪比(PSNR)等图像评价指标对去雾效果进行定量评价。总体来说,文中所提方法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优异,信息熵针对原始图像提升了约3.6%,对比度提升了约3.26倍,相比其他方法显示了较高的图像信息保留效果,证明了其在图像去雾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偏振光谱检测 可见光-近红外联合成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的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方法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宗贵 王润生 +2 位作者 郭小方 甘甫平 杨苏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37-443,共7页
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是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上 ,集图像、光谱于一体的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纳米遥感技术。文中从岩矿光谱特性的研究入手 ,通过光谱特征识别准则 ,利用机载的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成... 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之一 ,它是在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上 ,集图像、光谱于一体的具有高光谱分辨率的纳米遥感技术。文中从岩矿光谱特性的研究入手 ,通过光谱特征识别准则 ,利用机载的可见光、近红外及短波红外成像光谱 (HyMap)数据 ,开展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的试验研究。试验识别的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橄榄石、绢云母、滑石、石膏及黑云母等。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矿物光谱特征分析与其识别原则进行成像光谱遥感矿物识别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进行成像光谱矿物直接识别确实可行 ,有利于矿产资源评价中成矿物源和矿化蚀变信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光谱技术 遥感技术 地物光谱特征 可见光 红外成像光谱 短波红外成像光谱 绿泥石 成矿物源 矿化蚀变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高光谱成像仪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剑 陈小来 +6 位作者 刘学斌 胡炳樑 李思远 郝雄波 张宏建 王爽 张智南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62,共8页
高光谱成像仪是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上唯一可以获取高光谱数据的载荷。文章从幅宽和空间分辨率2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现状;基于大孔径静态干涉光谱成像(LASIS)技术原理和高光谱成像仪系统组成,提出幅宽增大和空间分辨... 高光谱成像仪是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上唯一可以获取高光谱数据的载荷。文章从幅宽和空间分辨率2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现状;基于大孔径静态干涉光谱成像(LASIS)技术原理和高光谱成像仪系统组成,提出幅宽增大和空间分辨率提高会带来偏流角偏差控制和高速图像传输等问题;对摆镜“轻巧型”结构、高精度运动部件及大尺寸高精度干涉仪进行设计,以满足偏流角偏差分析提出的高光谱成像仪推扫方向与探测器光谱方向夹角优于2.7′的要求,采用大面阵CCD高速成像技术,实现电路规模仅为原有技术的1/4。环境试验和在轨成像结果表明:高光谱成像仪调制传递函数(MTF)大于0.24,星上定标精度优于2 nm,在轨获取的可见光近红外(VNIR)及短波红外(SWIR)光谱图像立方体正确,曲线准确度相对偏差优于5%,高光谱成像仪的设计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 高光谱成像 可见光红外 短波红外 大孔径静态干涉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轨卫星热红外地表温度日变化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颖 段四波 +2 位作者 冷佩 陈媛媛 韩晓静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4,共8页
针对极轨卫星热红外数据不能提供地表温度日变化信息的问题,从热传导方程出发,提出了一个三参数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该模型利用中分辨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一天4次观测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实现了地表温度日变化的模拟。研究结... 针对极轨卫星热红外数据不能提供地表温度日变化信息的问题,从热传导方程出发,提出了一个三参数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该模型利用中分辨成像光谱仪MODIS获取的一天4次观测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实现了地表温度日变化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MODIS数据时,可以很好地模拟一天中地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为了评估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的模拟精度,进一步将该模型应用于可旋转增强的可见光和红外成像光谱仪SEVIRI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精度的直方图峰值位于1.2K左右,大部分像元的模型模拟精度都优于3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温度日变化模型 极轨卫星 红外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可旋转增强的可见光红外成像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