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梅益文 回丙伟 郭鹏程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2-249,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大量互补特性,二者的综合利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由于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作为信息融合的基础,两种图像的配准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大量互补特性,二者的综合利用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由于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之间存在多种差异,作为信息融合的基础,两种图像的配准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根据配准过程对专家先验信息的依赖程度及是否具有训练、学习过程这两个角度,将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分为基于特征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两大类,并对两类方法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基于几何特征的配准和深度学习的配准,然后介绍配准结果的通用评价指标以及常用的成对的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数据集,最后总结目前SAR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仍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生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AR-FAST角点检测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妍 余淮 +1 位作者 杨文 李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0-436,共7页
合成雷达孔径图像配准作为变化检测和图像信息融合的基础,对多时相SAR图像的解译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AR-FAST角点检测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选用迭代引导平滑算法抑制斑点噪声对角点检测的影响;然后,以检测点为圆心,选择合... 合成雷达孔径图像配准作为变化检测和图像信息融合的基础,对多时相SAR图像的解译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AR-FAST角点检测的图像配准方法。首先,选用迭代引导平滑算法抑制斑点噪声对角点检测的影响;然后,以检测点为圆心,选择合适的检测半径,在圆周上选取检测窗口,统计与检测点不相似的窗口数量,判断检测点是否为角点;最后,对候选角点进行分析,根据其强度分布特点进一步剔除误检点。实验结果表明,SAR-FAST可以检测到足够数量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的角点,应用于图像配准,也能获得较好的配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角点检测 特征描述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并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勋 孙权 李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50-5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核平台对SIFT算法进行优化,克服了SIFT算法计算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针对SAR图像特点,首先对源图像进行空域增强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SIFT...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算法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核平台对SIFT算法进行优化,克服了SIFT算法计算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针对SAR图像特点,首先对源图像进行空域增强处理,然后采用改进的SIFT算法完成特征点并行提取,并利用欧氏距离以及RANSAC算法完成特征点的匹配与消除误匹配,最终实现SAR图像配准。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在保证配准精度的同时降低配准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 空域增强 并行优化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结构信息的可见光和SAR图像快速配准
4
作者 贾蕾蕾 刘利民 董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8-441,共14页
针对可见光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配准过程中的几何差异、辐射差异和斑点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结构信息的可见光和SAR图像快速配准算法。首先,建立高斯尺度空间,利用偏移均值滤波和双线性插值建立图... 针对可见光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配准过程中的几何差异、辐射差异和斑点噪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结构信息的可见光和SAR图像快速配准算法。首先,建立高斯尺度空间,利用偏移均值滤波和双线性插值建立图像自相似性方向图;然后,在最大和最小自相似性图上进行加速分段特征测试(features from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 FAST)特征点检测,获取角点和边缘特征;再者,基于最小自相似性索引图和等面积策略构建描述子,并提出描述子多方向转换方法和批量生成方法;最后,利用最邻近距离比算法和快速抽样一致性算法识别正确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可见光和SAR图像配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结构信息 多方向转换 批量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相位特征与边缘特征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算法
5
作者 曹钧彦 赵伟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3-989,共7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存在显著的非线性辐射差异,导致传统的配准算法精确度不高、鲁棒性不强。本文结合相位与边缘特征提出了一种精确、鲁棒的配准算法。为提高特征点准确性,通过叠加相位一致性矩特征构建叠加矩图,然后在叠加矩图上均匀提...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存在显著的非线性辐射差异,导致传统的配准算法精确度不高、鲁棒性不强。本文结合相位与边缘特征提出了一种精确、鲁棒的配准算法。为提高特征点准确性,通过叠加相位一致性矩特征构建叠加矩图,然后在叠加矩图上均匀提取特征点。由于单一特征来源的描述符描述能力有限,本文结合相位特征与边缘特征构建特征描述符,其中相位特征基于多尺度最大索引图提取,边缘特征基于叠加矩图提取,最后经过特征匹配得到图像之间的变换关系完成配准。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与对比方法相比在正确匹配点数、正确匹配率和精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相位一致性 多尺度最大索引图 边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设备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的自适应监督重训算法
6
作者 范澜珊 刘云鹏 +3 位作者 刘一瑾 赵涛 裴少通 闫泽玉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5-1800,共16页
为实现不同光学模态信息优势互补,以助力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定位任务,该文采用可见光图像增强红外图像的纹理信息。针对现有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难以精确对齐电力设备局部精细化结构的问题,首次提出自适应监督重训配准算法(adaptive... 为实现不同光学模态信息优势互补,以助力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定位任务,该文采用可见光图像增强红外图像的纹理信息。针对现有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难以精确对齐电力设备局部精细化结构的问题,首次提出自适应监督重训配准算法(adaptive registration algorithm with supervision and retraining,ARSR),主要包括双阶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机制(dual order anisotropic Gaussian directional derivative,Dual-AGDD)以及双视图匹配参数重训框架(double-view matching parameter retraining,DVMPR)。首先,提出Dual-AGDD完成特征点筛选与定向。1阶AGDD进行自适应电力设备局部细化角点检测,2阶AGDD构建高斯特征三角形确定特征点主方向,采用局部强度不变性方法构建特征描述子。接着,提出DVMPR框架对图像透视尺度与视野旋转进行制约校正。最后,基于3σ原则改进支持向量回归,对误匹配点进行剔除,完成异源数据配准。试验结果显示,对不同旋转和尺度差异、不同环境的电力设备异源图像进行配准时,该文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2.65,平均配准精确率为98.57%,具有较强的图像旋转、尺度不变性和环境鲁棒性,显著优于现有CAO-C2F、SuperPoint-SuperGlue等配准算法,可提高电力设备精细化结构异源图像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可见光图像 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 自适应监督重训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KICA-SIFT特征的合成孔径图像多尺度配准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向增 田铮 +1 位作者 史振广 陈占寿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86-2196,共11页
针对合成孔径(SAR)图像的配准,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不变快速核独立成分分析-尺度不变特征变换(FKICA-SIFT)的多尺度配准方法。首先,根据特征点的Hessian矩阵构建仿射不变SIFT描述子。接着,利用FKICA提取该描述子的独立成分得到新的描述子FK... 针对合成孔径(SAR)图像的配准,提出一种基于仿射不变快速核独立成分分析-尺度不变特征变换(FKICA-SIFT)的多尺度配准方法。首先,根据特征点的Hessian矩阵构建仿射不变SIFT描述子。接着,利用FKICA提取该描述子的独立成分得到新的描述子FKICA-SIFT。然后,利用该描述子对Steerable滤波后的各层带通合成子图像提取的特征点进行匹配。最后,采用由粗到细的匹配策略逐步优化变换参数,实现图像的多尺度精确配准。实验结果表明,对有较大仿射变化的SAR图像,当阈值小于0.7时,该方法的匹配正确率大于85%,阈值小于0.5时,匹配正确率可达90%以上,配准精度达到亚像素水平,优于SIFT,PCA-SIFT,ICA-SIFT及SURF等相关方法。使用该方法准确地检测出了地震前后唐家山堰塞湖水域的变化情况,基本满足了SAR图像变换检测前精确配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快速核独立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几何校正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昕 苏国中 +1 位作者 谢文寒 卢健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66-170,共5页
近年来,多谱段和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人们也高度重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雷达斜视成像性质和地形起伏影响,SAR图像在山区的几何畸变非常复杂,采用常规方法不能达到正射校正的结果,所以目前... 近年来,多谱段和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人们也高度重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雷达斜视成像性质和地形起伏影响,SAR图像在山区的几何畸变非常复杂,采用常规方法不能达到正射校正的结果,所以目前SAR图像的应用情况并不尽人意。实际应用的雷达图像正射纠正方法,特别是密集三角形格网的数字微分纠正方法需要大量纠正控制点,但是,雷达图像噪声和目标边缘模糊使自动匹配的选点算法难以成功。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点影像库的纠正控制点选点方法,用以提高点位精度和工作效率。该方法包括纠正区域控制点影像建库、灵活交互操作机制设计和点匹配操作。对不同空间分辨率雷达图像的实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几何校正 影像 地面控制点影像库(GCP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的端到端配准算法
9
作者 孙晓坤 贠泽楷 +1 位作者 胡粲彬 项德良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404,共16页
由于侧视和相干成像机制,当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成像视角变化较大时,图像间的特征差异会变大,使图像配准难度增加。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传统的配准技术主要面临提取的关键点定位精度不足和匹配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上... 由于侧视和相干成像机制,当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成像视角变化较大时,图像间的特征差异会变大,使图像配准难度增加。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传统的配准技术主要面临提取的关键点定位精度不足和匹配精度低的问题。基于上述难点,该文设计了一种端到端的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配准网络。文章主要贡献包括:提出基于局部像素偏移模型的高分辨率SAR图像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出多样性峰值损失监督训练关键点提取网络中响应权重分配部分,并通过检测像素偏移量来优化关键点坐标;提出基于自适应调整卷积核采样位置的描述符提取方法,利用稀疏交叉熵损失监督训练网络中描述符匹配。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配准方法,该文提出的算法针对高分辨率多视角SAR图像配准效果显著,平均误差降低超过65%,正确匹配点对数提高了3~5倍,运行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遥感图像 特征描述符提取 旋转鲁棒性 像素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承兰 高勋章 黎湘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748,共12页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nISAR)成像是一种将干涉技术与逆合成孔径分辨相结合的高分辨雷达三维成像方法,能够实现对远距离运动目标全天候、全天时的三维成像,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位置分布不同的多个天线获取成一定视角差的多幅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复图像,实现目标散射中心的二维分辨,然后通过干涉相位处理,恢复出目标散射中心的真实三维分布。本文综述了InISAR三维成像的理论框架,回顾了InI-SAR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对图像配准、相位解缠绕、运动补偿、斜视、基线配置等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对InISAR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相位解缠绕 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诗曼 孙艳丽 +2 位作者 韩孟孟 刘宁波 王中训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9,共10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为目标信息的融合互补提供支持,在医学影像、军事作战、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热辐射成像和反射成像的差异导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需要特定的配准策略和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因此,...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为目标信息的融合互补提供支持,在医学影像、军事作战、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热辐射成像和反射成像的差异导致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需要特定的配准策略和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因此,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图像配准中的主要技术,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分别从传统图像配准方法和深度学习图像配准方法的角度展开分析与研究进展的总结,归纳图像配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 特征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配准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红梅 曾国庆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为解决某些环境图像中人脸轮廓模糊,人脸面部特征单一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配准方法。采集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对其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Canny边缘算子方法提取人脸图像轮廓,并依据轮廓的梯度大小以... 为解决某些环境图像中人脸轮廓模糊,人脸面部特征单一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配准方法。采集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对其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Canny边缘算子方法提取人脸图像轮廓,并依据轮廓的梯度大小以及方向特征实现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配准。实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升红外与可见光人脸图像的配准度,在无遮挡时配准度数值为0.961,在遮挡10%和20%时,配准度数值分别为0.949和0.944,由此说明该方法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红外与可见光 人脸图像 图像采集卡 均衡化处理 轮廓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红外和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
13
作者 苏建彬 沈英 +1 位作者 黄磊 沈元兴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9-1217,共9页
为了提高车辆视觉感知能力,针对交通场景运用提出一种改进的轮廓角方向(contour angle orientation,CAO)算法用于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通过模拟不同的交通场景,对成熟算法进行性能检测对比,选出CAO算法这一优势算法,并对其粗匹配... 为了提高车辆视觉感知能力,针对交通场景运用提出一种改进的轮廓角方向(contour angle orientation,CAO)算法用于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通过模拟不同的交通场景,对成熟算法进行性能检测对比,选出CAO算法这一优势算法,并对其粗匹配参数和图像预处理图像缩放程序做了改进。实验表明,改进后的CAO算法细匹配更精准,马赛克拼接图拼接处衔接更加自然,线条更加顺滑,效果更好。与原来CAO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均方根误差值RMSE下降3.29%,查准率Precision提高2.13%,平均运算耗时减少0.11s,在配准精度和配准实时性方面均证明了算法的改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 图像 特征提取 轮廓角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0
14
作者 苑津莎 赵振兵 +1 位作者 高强 孔英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3-699,共7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是常见的多模态图像配准,它广泛应用于军事、遥感等领域,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描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问题后,首先简述了图像配准的一般方法,分为基于图像区域的配准方法和基于图像特征的配准方法,...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是常见的多模态图像配准,它广泛应用于军事、遥感等领域,有必要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描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问题后,首先简述了图像配准的一般方法,分为基于图像区域的配准方法和基于图像特征的配准方法,重点述评了局部不变特征方法中的SIFT算法和SURF算法;然后按文献发表时间顺序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的国外和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述评;总结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进行展望,并指出未来的研究重点是以SIFT算法和SURF算法为研究基础去构造对模态不敏感的不变特征和其相应的描述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红外 可见光 SIFT SU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从粗到精的红外和可见光卫星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永利 王亮 +2 位作者 刘蓉 张丽 段福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68-2972,共5页
气象卫星所携带的多种传感器可以获得可见光、红外、多光谱等多模态的卫星图像,目前处理这些多模态图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数据融合分析方法,而获取不同模态图像空间对应关系的图像配准是数据融合分析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多模态气象卫星图... 气象卫星所携带的多种传感器可以获得可见光、红外、多光谱等多模态的卫星图像,目前处理这些多模态图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数据融合分析方法,而获取不同模态图像空间对应关系的图像配准是数据融合分析的前提和基础。针对多模态气象卫星图像的配准问题,重点研究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问题,并根据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粗到精的两阶段配准方法。在粗配准阶段,将FourierMellin变换应用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边缘图像上,并通过变换图像在频域的关系实现了图像配准仿射变换参数的快速计算;在精配准阶段,基于图像的Harris算子检测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特征点,并通过特征点局部区域的互相关函数实现特征点的匹配,最终通过匹配特征点求得精确配准的变换参数。文章提出的由粗到精的图像配准方法,有效结合了Fourier-Mellin变换对边缘图像配准的高效性和Harris算子图像配准的准确性,是红外和可见光图像配准的一种新方法。利用FY-2D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了配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较高的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分类及现状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鲲鹏 徐一丹 于起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0-274,共5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作为一类重要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在自动控制、机器人、遥感及军事应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问题的本质及难点,从原理上总结了大部分配准算法的基本步骤,并将现有的配准方法分为两...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作为一类重要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方法,在自动控制、机器人、遥感及军事应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问题的本质及难点,从原理上总结了大部分配准算法的基本步骤,并将现有的配准方法分为两类:基于区域的配准方法和基于特征的配准方法。从算法的可行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配准方法及其优缺点,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 特征提取 特征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仿射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陶冰洁 王敬儒 张启衡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9-41,共3页
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技术的基本环节和首要问题。针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问题,分析了两者配准的特点。引入6参数的仿射变换模型来描述3D空间中的目标,分析了通常采用的4参数模型的不完备性。利用模型计算配准参数,并用最小二乘法达... 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技术的基本环节和首要问题。针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问题,分析了两者配准的特点。引入6参数的仿射变换模型来描述3D空间中的目标,分析了通常采用的4参数模型的不完备性。利用模型计算配准参数,并用最小二乘法达到用多个配准点拟合出最优参数解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很好地消除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仿射变换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和梯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新方法 被引量:11
18
作者 崔伟 刘圣霞 +2 位作者 徐骞 茅小祥 田裕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是常见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在军事、遥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和图像梯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方法:首先,获得图像的梯度信息,然后根据定义的扩展结构获得边缘区域图像,选择最大归...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是常见的多传感器图像配准,在军事、遥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和图像梯度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方法:首先,获得图像的梯度信息,然后根据定义的扩展结构获得边缘区域图像,选择最大归一化互信息作为相似性测度,使用Powell算法获得最佳配准参数。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方法较传统的基于互信息和梯度的配准方法,提高了配准的速度和精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粗配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边缘图像 梯度 互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似然函数EM迭代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 被引量:12
19
作者 聂宏宾 侯晴宇 +1 位作者 赵明 张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663,共7页
为了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基于似然函数EM迭代的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以图像边缘作为配准点特征,将异源图像配准转化为边缘点集配准。通过点集的高斯混合建模建立了点集配准似然函数,以该函数作为目标函数,仿射变换参... 为了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配准,提出了基于似然函数EM迭代的图像配准算法。该算法以图像边缘作为配准点特征,将异源图像配准转化为边缘点集配准。通过点集的高斯混合建模建立了点集配准似然函数,以该函数作为目标函数,仿射变换参数作为优化变量,利用EM迭代优化方法进行最优变换参数求解。迭代过程中,引入基于概率密度自适应阈值分割的外点剔除机制,解决了外点对目标函数的干扰问题,实现了边缘点集的精确配准。利用实测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了算法验证,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 仿射变换 EM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otion的可见光-热红外图像序列自动配准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秀伟 张艳宁 +2 位作者 杨涛 张新功 邵大培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20-1231,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Co-motion的可见光-热红外图像序列自动配准方法,引入Co-motion运动统计特征来解决异源图像序列配准问题,从而避开了异源图像相似图像特征提取和精确运动检测的难题.由于可见光和热红外成像机理不同,在运用运动统计特征时... 提出了一种基于Co-motion的可见光-热红外图像序列自动配准方法,引入Co-motion运动统计特征来解决异源图像序列配准问题,从而避开了异源图像相似图像特征提取和精确运动检测的难题.由于可见光和热红外成像机理不同,在运用运动统计特征时,会面临与同源配准不同的诸多问题,如难以提取相似前景、大量外点干扰和易受大尺度变化的影响等.本文通过对所面临难题的分析,提出了适合于异源图像序列配准的同名点对选取方法和外点去除方法,并精确迭代优化变换模型.对俄亥俄州大学红外-可见光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共8组数据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大尺度、旋转、平移及视场角变化下均能精确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Co-motion 可见光图像序列 热红外图像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