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红外光谱范围生物组织表面漫反射率的研究 |
刘迎
陈红军
|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2
|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倒伏水稻识别研究 |
刘占宇
王大成
李波
黄敬峰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3
|
颗粒度对喀斯特型铝土矿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特征的影响 |
高齐云
周丽
易泽邦
陈正山
|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的杏品种无损鉴别方法 |
高峰
邢雅阁
罗华平
张远华
郭玲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5
|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粳稻食味的适应性研究 |
孟庆虹
李霞辉
三上隆司
河野元信
卢淑雯
程爱华
姚鑫淼
关海涛
|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6
|
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鲜猪肉蒸煮损失和嫩度检测的研究 |
胡耀华
熊来怡
蒋国振
刘聪
郭康权
佐竹隆显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7
|
波长优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模型的优化(英文) |
林志丹
汪玉冰
王儒敬
汪六三
鲁翠萍
张正勇
宋良图
刘洋
|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8
|
基于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的肉色检测 |
胡耀华
郭康权
铃木孝范
野口刚
胡西红
佐竹隆显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9
|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低品位斑岩型铜矿反演模型 |
毛亚纯
丁瑞波
刘善军
包妮沙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0
|
非接触式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预测天然高分子材料表面粗糙度的研究 |
杨忠
刘亚娜
吕斌
张毛毛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1
|
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矽卡岩型铁矿反演模型 |
毛亚纯
温健
付艳华
曹旺
赵占国
丁瑞波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12
|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BIF磁性率确定方法研究 |
毛亚纯
王东
王岳
刘善军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3
|
颗粒度对不同煤种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影响 |
张超
刘善军
易文华
谢子超
刘博雄
岳衡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4
|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煤岩识别方法实验研究 |
徐良骥
孟雪莹
韦任
张坤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5
|
颗粒度对高品位赤铁矿可见光——近红外光谱的影响研究 |
刘海琪
刘善军
丁瑞波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16
|
土壤有机质可见光–近红外光谱预测样本优化选择 |
肖云飞
高小红
李冠稳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7
|
基于近红外特征波长反射率比值法鉴别塑料 |
张毅民
白家瑞
刘红莎
汤桂兰
胡彪
|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水稻土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光谱特性与有机质预测研究 |
陈颂超
彭杰
纪文君
周银
何积秀
史舟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19
|
典型块状煤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
杨恩
王世博
葛世荣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20
|
基于近红外光谱信息的土壤电导率预测模型研究 |
王懂
杨玮
曹永研
孟超
李民赞
|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