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杂交种AhMITE分子标记及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鉴定研究
1
作者 毕竞男 樊兆博 +7 位作者 殷祥贞 赵旭红 赵健鑫 陈娜 姜骁 马俊卿 许静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杂交育种是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个杂交组合F1代和3个杂交组合F1代自交获得的F2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 杂交育种是花生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之一,对杂交后代进行杂种的真实性鉴定是杂交育种成功的前提。本研究以12个杂交组合F1代和3个杂交组合F1代自交获得的F2种子为材料,利用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MITE)标记和近红外技术对F1代杂交种进行真伪性检测。共筛选出10对在杂交亲本中有明显差异条带的AhMITE引物,对215个F1代单株(12个杂交组合)进行真伪杂种鉴定。每个杂交组合同时使用两对AhMITE引物进行鉴定,保证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根据PCR扩增的父母本带型,共鉴定出91个真杂种单株,真杂种比例为42.33%。其余3个普通油酸×高油酸杂交组合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选择油酸含量大于75%的F2单粒种子,即为真实的杂交后代。本研究的鉴定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花生品种选育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AhMITE 分子标记 杂种鉴定 近红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非接触式酒精度检测系统
2
作者 曹志群 项高鹏 +1 位作者 胡临天 廖梓宏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具有便捷快速,实时跟踪等特点,在酒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酒精溶液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使用1300 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开发了此套以STM32单片机为内核的酒精度快速检测系统。铟镓... 酒精浓度的非接触式测量具有便捷快速,实时跟踪等特点,在酒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基于酒精溶液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使用1300 nm波长的激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开发了此套以STM32单片机为内核的酒精度快速检测系统。铟镓砷二极管探测器与配套硬件捕捉与转换光电信号,以检测电压差值反映酒精溶液的红外吸收,与酒精度多项式拟合建立检测模型,经温度修正后存入主控系统实现酒精浓度预测。实验表明,检测系统对样本组的拟合优度为0.9996,对验证组检测的平均标准偏差为0.158,远低于传统酒精计的0.5。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相比于市场上现有红外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稳定性强、连续检测的特点,可在不破坏酒精样液的前提下实现对浓度的快速检测,满足市场上的工业标准与需求,对制酒业等相关行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 非接触式测量 近红外吸收光谱特性 近红外检测技术 温度修正 酒精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敏感器透射镜组胶粘技术
3
作者 杨宇 王伟华 +3 位作者 李连升 张尧 迟百宏 贾怡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6-31,共6页
空间光学敏感器是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极端空间环境下可靠工作是空间活动和任务正常开展的保障。空间光学敏感器的核心在于光学系统的制造,目前空间光学敏感器最普遍采用的是中小口径透射式光学系统,这要求各光学元件之间进行精... 空间光学敏感器是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极端空间环境下可靠工作是空间活动和任务正常开展的保障。空间光学敏感器的核心在于光学系统的制造,目前空间光学敏感器最普遍采用的是中小口径透射式光学系统,这要求各光学元件之间进行精密的装配制造。与机械紧固件连接方式相比,胶粘方式在中小口径透射式光学系统制造中更具潜力,然而胶粘方式在面向航天应用的光学敏感器光学系统制造中鲜有提及。系统研究了面向空间光学敏感器光学系统的透射镜组胶粘技术,通过应力仿真与面形分析确定了XM31作为下层胶粘剂、DP460作为上层胶粘剂的用胶组合,通过L_(9)(3^(4))正交试验及极差/方差分析确定了包边后面形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包边材料和下层涂胶面积,通过热真空、温度循环、力学环境适应性试验等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实验评估了该技术的可靠性,最终确定了最优胶粘技术参数。本工作对后续空间光学敏感器透射镜组装配技术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敏感器 透射镜组 胶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4
4
作者 陈锋 何中虎 +3 位作者 崔党群 赵武善 张艳 王德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样品化学分析数据和吸收光谱建立了定标模型,并获得了较高的预测集决定系数(0.70~0.97)和较低的标准误差(0.05~11.18)。同时,选用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预测集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测试小麦品质是可行的,能够用于育种的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测定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预测集样品 定标模型 定标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近红外透射检测技术 被引量:31
5
作者 田海清 应义斌 +2 位作者 徐惠荣 陆辉山 傅霞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113,共3页
设计的近红外透射式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光纤光谱仪、光纤透射附件、数据采集卡以及自制光源。对50个麒麟瓜SSC进行了预测试验,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建立了样品的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二阶... 设计的近红外透射式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光纤光谱仪、光纤透射附件、数据采集卡以及自制光源。对50个麒麟瓜SSC进行了预测试验,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建立了样品的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二阶微分光谱和SSC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1,均方根校正误差0.347,均方根预测误差0.302,样本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近红外透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精米直链淀粉含量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新华 肖昕 +2 位作者 李晓方 张惠琼 刘邻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直链淀粉含量(AC)定量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SEC)、交叉检验标准误(SECV)分别为...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直链淀粉含量(AC)定量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SEC)、交叉检验标准误(SECV)分别为0.9524、1.2494(MPLS),0.9372、1.2426(PLS),1.2734、1.5828(PCR)。校正相关系数(RSQ)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640、0.9383(MPLS),0.9654、0.9395(PLS),0.9362、0.9016(PCR)。由此可见,用PLS技术建立PC回归方程最佳。近红外透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定量分析手段,在米厂品质管理、人米品质分析和人米贸易检测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测定 精米 直链淀粉含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同步测定糙米的多项品质指标初报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成效 段彬伍 +1 位作者 谢黎虹 陈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利用FOSS TECATOR公司生产的1241型近红外透射光谱仪,对266份整粒糙米样品进行了光谱扫描并测定了其多项品质指标。借助于近红外定标软件WINISI,建立了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同时测定糙米多项品质指标的模型。结果表明,蛋白质模型的分析效... 利用FOSS TECATOR公司生产的1241型近红外透射光谱仪,对266份整粒糙米样品进行了光谱扫描并测定了其多项品质指标。借助于近红外定标软件WINISI,建立了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同时测定糙米多项品质指标的模型。结果表明,蛋白质模型的分析效果最好,其外部检验(经校正的)工作标准误[SEP(C)]为0.312,检验决定系数(RSQ)为0.956,而其他4项指标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碱消值)、透明度(透光率)和垩白度模型的SEP(C)分别为1.672、0.389、0.034和4.024,RSQ分别为0.745、0.838、0.797和0.714。分析了近红外测定的重复性并讨论了该模型在水稻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糙米 稻米品质 模型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籽粒硬度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锋 何中虎 崔党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5-459,共5页
以 2 0 0 1和 2 0 0 2年度 5 83份小麦样品为材料 ,用近红外透射光谱仪 (NITS)对小麦籽粒硬度进行分析 ,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和多元线性回归两种算法和未经导数处理、一阶导数处理、二阶导数处理 3种光谱变量转换方式的分析结果。表明 ,... 以 2 0 0 1和 2 0 0 2年度 5 83份小麦样品为材料 ,用近红外透射光谱仪 (NITS)对小麦籽粒硬度进行分析 ,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和多元线性回归两种算法和未经导数处理、一阶导数处理、二阶导数处理 3种光谱变量转换方式的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算法中偏最小二乘法优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 ,3种处理方式中一阶导数处理效果最好 ,其定标集和预测集决定系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处理方式 ,而标准误差低于其他两种方式。经一阶导数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定标模型时 ,可有效地对小麦籽粒进行硬度分级 ,其中 ,硬麦分级准确率为 90 % ,软麦分级准确率为 83% ,混合型分级准确率为 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小麦 籽粒硬度 定标模型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肖昕 谢新华 +4 位作者 毛兴学 罗文永 陈建伟 刘彦卓 李晓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5,共3页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1258、0.1340(MPLS),0.1177、0.1175(PLS),0.1207、0.1275(PCR)。校正相关系数(RSQ)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941、0.9931(MPLS),0.9950、0.9942(PLS),0.9947、0.9942(PCR)。由此可见,3种回归统计方法在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回归方程时差异不明显,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近红外透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定量分析手段,在稻米加工企业品质管理、大米品质分析和大米贸易检测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定量分析 蛋白质含量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检测苹果内部品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杜冉 闸建文 +1 位作者 付家庭 崔丰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9-141,共3页
通过运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快速分析了苹果的糖度和硬度,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预测模型,得出校正集苹果糖度的最佳主因子维数为3,相关系数R为0.9943,校正标准差为0.2476;校正集苹果硬度交叉校验的最佳主因子维数为3,相关系数R为0.9644... 通过运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快速分析了苹果的糖度和硬度,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预测模型,得出校正集苹果糖度的最佳主因子维数为3,相关系数R为0.9943,校正标准差为0.2476;校正集苹果硬度交叉校验的最佳主因子维数为3,相关系数R为0.9644,校正标准差为0.3529。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可以准确地无损快速定量分析苹果糖度和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透射 苹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透射技术检测玉米成分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晋华 杨志良 +1 位作者 王召巴 王志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32-736,共5页
鉴于我国玉米产量高,收购时急需高效、低成本的玉米成分鉴定技术及仪器。利用短波近红外漫透射测量原理,根据玉米成分的光谱吸收特性,选择波长为8001100nm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设计二极管阵列光路及测控模块,根据比尔定律... 鉴于我国玉米产量高,收购时急需高效、低成本的玉米成分鉴定技术及仪器。利用短波近红外漫透射测量原理,根据玉米成分的光谱吸收特性,选择波长为8001100nm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设计二极管阵列光路及测控模块,根据比尔定律,将光谱测量技术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多元散射校正对测得数据进行前处理,偏最小二乘法(PLS)无损检测玉米成分,对其中的水、蛋白质、淀粉和脂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国家标准测量方法测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均小于O.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成分 近红外透射 偏最小二乘法 多元散射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油掺伪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检测技术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燕德 万常斓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140,共5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的定量检测模型。实验配制不同比例的掺假芝麻油混合样品,采集样品在4 000~12 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把数据分为校正集与预测集。将4 420...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间隔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芝麻油中掺入大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的定量检测模型。实验配制不同比例的掺假芝麻油混合样品,采集样品在4 000~12 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把数据分为校正集与预测集。将4 420~12 000 cm-1波段的光谱进行各种预处理,最佳方法为平滑预处理,并利用间隔偏最小二乘波长筛选法(iPLS)选取光谱特征波段,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掺假芝麻油的定标模型。结果显示:3种掺假芝麻油的PLS模型预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8、0.999、0.999,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4%、0.24%和0.19%,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实验证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芝麻油掺假的快速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油 掺假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 近红外透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高精度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测量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圣浩 刘世杰 +1 位作者 王微微 张志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8-313,共6页
基于传统分光光度测量方法的构架,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测量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新方法,在该方法的测量过程中,光栅单色器的出射波长保持匀速的连续变化,同时参考光探测器和测试光探测器保持连续的光强采集。初步实验研究表明,新... 基于传统分光光度测量方法的构架,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测量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新方法,在该方法的测量过程中,光栅单色器的出射波长保持匀速的连续变化,同时参考光探测器和测试光探测器保持连续的光强采集。初步实验研究表明,新方法可把测量耗时降低到传统分光光度法所需时间的50%以下,测量得到的透射光谱与传统分光光度法的相对误差为0.070%,三次重复性测量的统计误差为0.042%。与现有常见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测量方法(分光光度法、CCD光谱仪法、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法)相比,新方法同时具有以下优点:(1)有望显著提高可见光-近红外透射光谱的测量速度,从而应用于透射光谱的动态测量环境中;(2)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0.1%~0.3%);(3)在测量过程中,系统的机械部件始终保持匀速的运动状态,测试系统因而具有较高的机械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 高精度 可见光-近红外 透射光谱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声振信号与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的苹果轻度霉心病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家辉 赖丽思 +1 位作者 王凯 张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59-267,共9页
针对单一方法对苹果轻度霉心病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声振技术的异源信息融合方法,以提升对苹果轻度霉心病的判别能力。针对近红外光谱信号,首先分析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完成光谱特征波段... 针对单一方法对苹果轻度霉心病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声振技术的异源信息融合方法,以提升对苹果轻度霉心病的判别能力。针对近红外光谱信号,首先分析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完成光谱特征波段的选择。针对声振信号,利用YSV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软件和Pearson相关系数优选7个时域特征。随后,通过特征拼接将光谱特征波段与时域特征组成融合特征向量,分别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CNN-LSTM基于单一源特征和融合特征构建判别模型。通过模型性能分析,融合了近红外透射光谱15个特征波段与7个时域特征的CNN-LSTM组合模型对于轻度霉心病的判别性能最优,测试集的准确率、召回率、特异性和F1分数分别达到了98.31%、97.06%、97.06%和97.90%。实验结果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与声振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苹果轻度霉心病的判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 声振信号 苹果霉心病 特征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透射技术的乳制品成分含量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雄武 王田子 郑丽敏 《中国奶牛》 2015年第22期30-34,共5页
使用自行设计的近红外透射光谱仪系统,针对牛奶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建立定量分析模型进行检测,利用Fisher分类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建立了针对酸奶品牌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酸奶品牌和种类的分类检测,其中B... 使用自行设计的近红外透射光谱仪系统,针对牛奶的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建立定量分析模型进行检测,利用Fisher分类方法和BP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建立了针对酸奶品牌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酸奶品牌和种类的分类检测,其中BP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检测 光谱仪 定量分析 Fisher分类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主产区玉米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常莉 钱承敬 +5 位作者 史晓梅 张巍巍 高曼 吕朝政 罗云敬 翟晨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2,共7页
为全面了解我国玉米的品质情况,从全国13个玉米主产省(市)收集了2022年收获的532份玉米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的容重、粗蛋白、赖氨酸、脂肪酸值、表观代谢能等11项品质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所测得的... 为全面了解我国玉米的品质情况,从全国13个玉米主产省(市)收集了2022年收获的532份玉米样品,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玉米的容重、粗蛋白、赖氨酸、脂肪酸值、表观代谢能等11项品质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按照GB 1353—2018《玉米》判定,一等玉米占比38.53%,二等玉米占比37.21%,基于GB/T 20570—2015《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判定,样品均宜存;部分指标间呈明显的相关性,如容重与粗蛋白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与淀粉呈显著负相关;不同主产区间比较发现,西北地区容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北方地区玉米的淀粉含量较高,黄淮海地区粗蛋白含量仅次于西北地区;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北方地区与黄淮海地区两大主产区的玉米品质上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近红外技术 品质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反馈促进说服的作用机制:双人近红外研究
17
作者 李杨卓 张如倩 +2 位作者 宋森森 李先春 罗俊龙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5-819,I0003,I0004,共17页
现有说服领域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对信息内容的机械理解,忽视了说服的互动性。本研究通过创设高生态效度的双人说服范式,结合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探究互动反馈对说服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和神经基础。结果表明,相较于无互动反馈条件,互动反... 现有说服领域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对信息内容的机械理解,忽视了说服的互动性。本研究通过创设高生态效度的双人说服范式,结合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探究互动反馈对说服行为的影响及其认知和神经基础。结果表明,相较于无互动反馈条件,互动反馈提高了说服结果和感知说服力,并增强了说服者和被说服者在右侧额中、左侧颞顶的脑−脑同步,且该脑−脑同步正向预测了说服结果。在说服策略使用上,相较于支持性说服策略,互动反馈中说服者更频繁地使用反驳性策略,且脑−脑同步有效识别和追踪了两种不同策略。综上,本研究为理解互动反馈如何促进人际说服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深入解析人际神经科学背后复杂且真实的说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服 互动反馈 说服策略 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 脑−脑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玉米青贮饲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可可 陈雅坤 +5 位作者 邱庆 呼德 尹双双 闫威明 臧长江 赵连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7-121,共5页
玉米青贮饲料因其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口性好、更长的储存时间等优势,已成为反刍动物不可或缺的基础日粮,青贮饲料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反刍动物生产性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青贮饲料质量的检测... 玉米青贮饲料因其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口性好、更长的储存时间等优势,已成为反刍动物不可或缺的基础日粮,青贮饲料品质优劣直接影响反刍动物生产性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快速、准确、非破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青贮饲料质量的检测。本文基于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分级指数(CSQS)的指标,阐述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构建玉米青贮饲料中的营养指标、发酵指标和安全指标预测模型,及其影响模型构建的关键因素,旨在为牧草建立近红外营养成分参数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玉米青贮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透射技术在鱼粉质检中应用初探
19
作者 苏彩珠 梁震 +1 位作者 肖昕 陈奕 《广东饲料》 2003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技术 鱼粉 质量检测 应用 饲料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大麦早代筛选技术的研究——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评价大麦的品质 被引量:4
20
作者 安岭 张五九 赵武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0-32,共3页
蛋白质和水分是大麦品质分析的重要指标 ,传统的分析方法繁琐耗时。研究采用透射型近红外光谱仪对整粒大麦的上述两项指标直接分析 ,结果有很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此方法只需将少量样品装样、扫描 ,数十秒即可得到分析结果 。
关键词 透射近红外光谱仪 大麦 啤酒大麦 蛋白质 水分 测定方法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