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的马铃薯黑心病及淀粉含量同时在线无损检测 被引量:17
1
作者 丁继刚 韩东海 +3 位作者 李永玉 彭彦昆 王绮 韩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09-1915,共7页
我国马铃薯采后储运销售过程中黑心病发病率较高,内部品质也参差不齐,检测分选技术滞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进程。马铃薯黑心病及淀粉含量等内部品质的同时在线无损检测,对推进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见... 我国马铃薯采后储运销售过程中黑心病发病率较高,内部品质也参差不齐,检测分选技术滞后,严重制约了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进程。马铃薯黑心病及淀粉含量等内部品质的同时在线无损检测,对推进我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原理,利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无损在线检测系统(检测速度约为每秒4个),以马铃薯黑心病和淀粉含量为内部品质检测指标,进行了黑心病和淀粉含量同时在线无损检测研究。先将121个健康马铃薯和116个黑心马铃薯600~1000 nm波段范围的原始光谱分别进行了平均处理,发现600~900 nm波段内黑心马铃薯样品的吸光度数值明显高于健康马铃薯样品,而且黑心组织影响健康马铃薯在663 nm附近叶绿素的特征吸收峰和760 nm附近水的特征吸收峰,强度明显高于黑心马铃薯。基于健康马铃薯和黑心马铃薯原始光谱建立了马铃薯黑心病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PLS-DA)。同时对121个健康马铃薯光谱分别采用SG卷积平滑(SG-Smoothing)、标准正态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FD)、SG平滑结合一阶导数(SG+FD)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并结合竞争性自适应加权重采样CARS算法筛选特征波长后,建立了淀粉含量(SC)偏最小二乘(PLS)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黑心马铃薯偏最小二乘定性判别模型校正集和验证集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74%和98.33%,总判别正确率97.89%;原始光谱经SG平滑加一阶导数预处理,再结合CARS算法筛选特征波长建的马铃薯淀粉含量偏最小二乘定量预测模型结果最优,其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和0.90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56%和0.633%。最后,将所建模型植入在线检测系统,利用50个未参与建模的样品进行了外部验证。马铃薯黑心病的判别正确率为96%,淀粉预测值与标准理化值相关系数为0.893,均方根误差为:0.713%。说明基于马铃薯漫透射光谱可以实现马铃薯黑心病及其他内部品质同时在线无损检测,为马铃薯采后品质检测分选以至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 黑心病 淀粉 同时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结合CARS变量优选预测脐橙可溶性固形物 被引量:29
2
作者 孙通 许文丽 +2 位作者 林金龙 刘木华 何秀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229-3233,共5页
可溶性固形物(SSC)是脐橙重要内部品质之一。采用QualitySpec型光谱仪在350~1000nm波段范围采集脐橙的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采用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变量选择方法筛选出与脐橙SSC相关的重要变量,并与无... 可溶性固形物(SSC)是脐橙重要内部品质之一。采用QualitySpec型光谱仪在350~1000nm波段范围采集脐橙的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采用CARS(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变量选择方法筛选出与脐橙SSC相关的重要变量,并与无信息变量消除(UVE)及连续投影算法(SPA)比较。最后,对选择的38个重要波长变量应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建立脐橙SSC预测模型,并对未参与建模的75个样品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CARS方法优于UVE及SPA变量选择方法,能有效地筛选出重要波长变量。CARS-PLS建立的SSC预测模型优于全光谱的PLS模型,其校正集及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8和0.91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47%和0.394%。因此,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结合CARS方法可以预测脐橙可溶性固形物,CARS变量选择方法能有效简化预测模型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 近红外 透射 CARS 可溶性固形物 脐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梨果实口感指数无损检测研究
3
作者 武新 刘京威 付兴兰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口感指数(TI)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与可滴定酸(TA)含量的比值表示,用于衡量梨的口感、成熟度和风味。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梨果实的TI,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分析算法,通过微型近红外光纤光谱仪采集195份雪梨样品的漫反射光谱数据... 口感指数(TI)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与可滴定酸(TA)含量的比值表示,用于衡量梨的口感、成熟度和风味。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梨果实的TI,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分析算法,通过微型近红外光纤光谱仪采集195份雪梨样品的漫反射光谱数据,并对TI值进行全局数值变换。使用遗传算法(GA)、连续投影算法(SPA)、自举软收缩(BOSS)算法及蒙特卡洛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选取特征波长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GA-BOSS选取的22个特征波长建立的PLSR模型表现出较高的性能,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c和Rp)分别为0.971和0.983,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效果和预测准确度。该方法实现了梨果实TI的快速、无损检测,为梨品质的实时监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梨 口感指数 近红外反射光谱 遗传算法 自举软收缩算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声振信号与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的苹果轻度霉心病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谷家辉 赖丽思 +1 位作者 王凯 张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59-267,共9页
针对单一方法对苹果轻度霉心病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声振技术的异源信息融合方法,以提升对苹果轻度霉心病的判别能力。针对近红外光谱信号,首先分析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完成光谱特征波段... 针对单一方法对苹果轻度霉心病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和声振技术的异源信息融合方法,以提升对苹果轻度霉心病的判别能力。针对近红外光谱信号,首先分析不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方法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完成光谱特征波段的选择。针对声振信号,利用YSV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软件和Pearson相关系数优选7个时域特征。随后,通过特征拼接将光谱特征波段与时域特征组成融合特征向量,分别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CNN-LSTM基于单一源特征和融合特征构建判别模型。通过模型性能分析,融合了近红外透射光谱15个特征波段与7个时域特征的CNN-LSTM组合模型对于轻度霉心病的判别性能最优,测试集的准确率、召回率、特异性和F1分数分别达到了98.31%、97.06%、97.06%和97.90%。实验结果证明本研究提出的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与声振信号特征融合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苹果轻度霉心病的判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透射光谱 声振信号 苹果霉心病 特征融合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红柿成熟度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无损检测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燕德 徐海 +1 位作者 孙旭东 饶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证实以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有效实现西红柿成熟度的检测,采用美国海洋光学公司的QE65000光谱仪取得了西红柿的漫透射光谱数据,采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CR-10反射式色差计取得了亮度、红绿色相、黄蓝色相和总色差... 为了证实以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有效实现西红柿成熟度的检测,采用美国海洋光学公司的QE65000光谱仪取得了西红柿的漫透射光谱数据,采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CR-10反射式色差计取得了亮度、红绿色相、黄蓝色相和总色差颜色数据;通过标准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颜色模型,并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校正算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模型。结果表明,两组模型都是以红绿色相指标建模时效果最佳,在99个未知样品数据中,预测模型的颜色模型误判情况分别为未成熟0%、半成熟33.33%、成熟0%;而近红外预测模型的误判情况分别为未成熟32.14%、半成熟50%、成熟0%。该研究验证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西红柿成熟度进行无损检测的可行性,这对实现西红柿的快速、批量分选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Lab颜色指标 近红外透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 定性 西红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透射-漫反射光谱掺杂牛奶判别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明月 吴海云 +3 位作者 靳皓 董桂梅 杨延荣 杨仁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5-86,共2页
将近红外透射和漫反射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掺杂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准备蒙牛、三元和完达山纯牛奶样品各40个、三个品牌掺杂尿素牛奶样品各40个。室温下,采集所有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和漫反射光谱。在此基础上... 将近红外透射和漫反射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掺杂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准备蒙牛、三元和完达山纯牛奶样品各40个、三个品牌掺杂尿素牛奶样品各40个。室温下,采集所有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和漫反射光谱。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三个品牌掺杂牛奶的透射、漫反射和透射-漫反射融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三个模型对未知样品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5.9%,91%和93.6%。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近红外透射和漫反射光谱,融合近红外透射-漫反射光谱所建立的模型可以减弱不同品牌牛奶对模型预测能力所造成的干扰,能提供更好的判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反射光谱 掺杂牛奶 品牌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透射光谱应用于黄酒酒龄的定性分析 被引量:31
7
作者 于海燕 应义斌 +2 位作者 傅霞萍 陆辉山 徐惠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0-923,共4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展了黄酒酒龄定性鉴别的研究,并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未处理、平滑、二阶微分)对酒龄鉴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以86瓶绍兴黄酒为标准样品,并结合... 应用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开展了黄酒酒龄定性鉴别的研究,并对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未处理、平滑、二阶微分)对酒龄鉴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以86瓶绍兴黄酒为标准样品,并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及判别分析法,建立了黄酒酒龄定性鉴别模型。光谱平滑处理对酒龄鉴别结果影响不显著,而微分光谱分析结果最差,近红外原始光谱结合判别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最优,其校正集正确分类的百分比达98.1%,预测集达90.6%。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透射技术结合原始光谱及判别分析法可作为一种可靠、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用于黄酒酒龄定性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判别分析 酒龄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陈锋 何中虎 +3 位作者 崔党群 赵武善 张艳 王德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 为了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的快速测试方法,本试验以2002年来自全国各地的42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透射仪(NITS)分析了小麦籽粒水分、蛋白质含量、硬度和面粉的干、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SDS及Zeleny沉淀值等8项指标,根据定标集样品化学分析数据和吸收光谱建立了定标模型,并获得了较高的预测集决定系数(0.70~0.97)和较低的标准误差(0.05~11.18)。同时,选用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预测集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测试小麦品质是可行的,能够用于育种的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测定 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 预测集样品 定标模型 定标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香梨类别定性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马本学 饶秀勤 +2 位作者 应义斌 沈飞 樊玉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88-3290,共3页
基于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库尔勒香梨中的脱萼果和宿萼果进行了自动化判别试验研究。用对不同波段范围、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MSC、SNV、微分光谱)和不同主成分因子数对香梨类别判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 基于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对库尔勒香梨中的脱萼果和宿萼果进行了自动化判别试验研究。用对不同波段范围、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MSC、SNV、微分光谱)和不同主成分因子数对香梨类别判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香梨类别的定性判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用判别分析(discri mant analysis,DA)方法在9091~4000cm-1范围结合原始光谱建立的DA判别模型最优,该方法对校正集正确分类率达100%,预测集正确分类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反射光谱 香梨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黄芩中总黄酮及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39
10
作者 黄倩倩 潘瑞乐 +2 位作者 魏建和 吴严巍 张录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5-2428,共4页
文章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中药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和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对黄芩苷含量在12.24%~21.34%,总黄酮含量在16.08%~26.52%范围内的61个不同产地的黄芩,选择在8000-40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吸收... 文章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中药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芩苷和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对黄芩苷含量在12.24%~21.34%,总黄酮含量在16.08%~26.52%范围内的61个不同产地的黄芩,选择在8000-4000cm^-1范围内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的校正模型,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和最小最大归一化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分别为黄芩苷和总黄酮最优预处理建模方法。黄芩苷校正集相关系数(r)为0.9024,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1.01,预测集标准偏差(SEP)为0.8764;总黄酮校正集相关系数(r)为0.9527,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785,预测集标准偏差(SEP)为0.5211,该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于黄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黄芩 黄芩苷 总黄酮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肉品新鲜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4
11
作者 侯瑞锋 黄岚 +2 位作者 王忠义 丁海曙 徐志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93-2196,共4页
挥发性盐基氮一直以来是评定肉品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其测定依据是半微量凯氏定氮法,这难以满足当前肉品快速非破坏性的检测要求。文章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RS)建立了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预测模型,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光谱... 挥发性盐基氮一直以来是评定肉品新鲜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其测定依据是半微量凯氏定氮法,这难以满足当前肉品快速非破坏性的检测要求。文章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RS)建立了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预测模型,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了分类处理。结果表明当猪肉样品中TVB-N含量超过11.6 mg.(100g)-1时,可以判定该肉品为次鲜肉,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对肉品的新鲜程度非破坏性、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新鲜度 挥发性盐基氮 近红外反射光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和维生素C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杜德国 孙素琴 +2 位作者 周群 梁曦云 杨显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476,共3页
首次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了复方芦丁片的主组分芦丁和维生素C混合样品的含量 ,所建立的预测方程对样品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99 75 %,芦丁和维生素C定标标准差分别为 0 3 63 %和 1 0 78%。该方法... 首次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了复方芦丁片的主组分芦丁和维生素C混合样品的含量 ,所建立的预测方程对样品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99 75 %,芦丁和维生素C定标标准差分别为 0 3 63 %和 1 0 78%。该方法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维生素C 定量分析 近红外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川产黄柏中小檗碱含量 被引量:33
13
作者 周旻 王天志 +3 位作者 叶利明 陈聪 黄果 吴严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27-1530,共4页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川产中药黄柏中指标成分小檗碱含量的方法。对小檗碱含量在2.155%-8.245%范围的不同来源的黄柏,根据其在12 500-3 600 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立了校正模型,比较了光谱不同... 提出了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川产中药黄柏中指标成分小檗碱含量的方法。对小檗碱含量在2.155%-8.245%范围的不同来源的黄柏,根据其在12 500-3 600 cm^-1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立了校正模型,比较了光谱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校正结果的影响。当采用二阶导数处理方法时能最有效地提取光谱的信息,此时校正集相关系数(r2)为0.922 1,校正集标准偏差(SEC)为0.337,预测集标准偏差(SEP)为0.251。该方法快速简便,适合于中药指标成分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黄柏 小檗碱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测定土壤锌含量 被引量:26
14
作者 黄富荣 潘涛 +2 位作者 张甘霖 潘贤章 刘登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6-592,共7页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土壤锌快速分析的定量模型,并进行了波段优选。首先,基于单波长模型预测效果将全体样品划分为定标集和预测集;然后,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Savitzky-Golay(SG)平滑方法对光谱...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土壤锌快速分析的定量模型,并进行了波段优选。首先,基于单波长模型预测效果将全体样品划分为定标集和预测集;然后,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Savitzky-Golay(SG)平滑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选取全谱400~2500nm,400~1100nm,1100~1900nm,1900~2500nm,580~900nm等5个波段,每个波段分别采用原谱、一阶导数谱、二阶导数谱,共建立了15个定标模型。同时调整SG平滑点数和PLS因子数,每个模型分别进行PLS数值实验,按照预测效果进行优选。结果显示,采用1900-2500nm波段一阶导数谱的模型效果最好,预测相关系数(RP)、RMSEP、RRMSEP分别为0.806,31.0mg/kg和19.96%。这些结果表明,1900-2500nm波段可以代替全谱波段得到更好的预测效果,可为设计专用土壤近红外光谱仪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近红外反射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波段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粒活体稻谷种子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肖昕 陈奕 +3 位作者 罗文永 刘彦卓 毛兴学 李晓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7-290,共4页
利用FOSSTecator公司的Infratec 12 5 5型带单粒定标器的近红外谷物分析仪 ,对 2 2 2粒单粒稻谷进行扫描并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数据。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近红外定标器软件 (WinISI) ,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回归统计方法... 利用FOSSTecator公司的Infratec 12 5 5型带单粒定标器的近红外谷物分析仪 ,对 2 2 2粒单粒稻谷进行扫描并测定了直链淀粉含量的参比数据。借助于功能强大的近红外定标器软件 (WinISI) ,采用多种计量数学处理方法和不同的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定标曲线的开发和比较 ,优化得到了单粒水稻种子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近红外定标方程。其定标标准偏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 (SECV)、检验工作标准误差 (SEP)和定标相关系数 (RSQ)分别为 2 .82 8、3.0 88、2 .792、0 .8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含量 近红外透射光谱分析 水稻 单粒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苹果霉心病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判别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李顺峰 张丽华 +1 位作者 刘兴华 李光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8-161,共4页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判别苹果霉心病的可行性,将健康苹果和霉心病苹果的近红外光谱经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将主成分分析提取的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对苹果霉心病进行了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光谱经矢量归一化处理后提取到的2... 为了探讨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判别苹果霉心病的可行性,将健康苹果和霉心病苹果的近红外光谱经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将主成分分析提取的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对苹果霉心病进行了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光谱经矢量归一化处理后提取到的20个主成分建立的Fisher判别函数判别率最高,性能稳定,建模集正确判别率为89.9%,对检验集正确判别率为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霉心病 近红外反射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粉掺假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嘉 刘嘉 +2 位作者 马雅钦 祝诗平 赵国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研究葛粉中掺假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方法.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并对比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建模区间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光谱采... 研究葛粉中掺假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方法.采集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校正模型,并对比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建模区间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光谱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预处理,光谱区间选择在962~1 389 nm时,模型预测效果最佳,外部验证预测相关系数(Rp2)达0.994 5,均方根误差2.298 7%,相对分析误差13.56,平均回收率99.89%(n=9,RSD=2.96%),这表明近红外漫反射技术能对葛粉中掺假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进行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反射光谱 葛粉 掺假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检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 被引量:27
18
作者 田翔 刘思辰 +2 位作者 王海岗 秦慧彬 乔治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40-144,共5页
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谷子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提供一种快速、简便、无损的分析方法进行谷子品种资源鉴定和筛选。以191份山西核心谷子种质为材料,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采... 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谷子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提供一种快速、简便、无损的分析方法进行谷子品种资源鉴定和筛选。以191份山西核心谷子种质为材料,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光谱预处理,分别建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_(cal))分别为0.977 0和0.907 3,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3%和0.466%,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_(2val))分别为0.989 6和0.977 2,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25%和0.368%。对于谷子蛋白质和淀粉的预测,化学法和近红外仪器法测定间无显著差异,近红外测定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说明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能够满足对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近红外反射光谱 蛋白质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麦冬的多糖含量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远 秦民坚 +2 位作者 戚近 余伯阳 唐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77-2680,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进行定量分析。对麦冬的原始漫反射光谱采用了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平滑、散射校正等多种光谱解析手段,初步选择了建模波段,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麦冬多糖进行了定标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光谱经过...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麦冬多糖进行定量分析。对麦冬的原始漫反射光谱采用了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平滑、散射校正等多种光谱解析手段,初步选择了建模波段,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对麦冬多糖进行了定标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光谱经过一阶导数+标准乘性散射校正(MSC)+SG平滑处理,选取4000~4900,5100~6900,7050~10000cm-1波段建模得到的定标模型效果最佳,分析结果精度较高,R2,RMSEC,R2CV,RMSECV,主因子数分别为0.996,0.237,0.973,0.583,6。模型经过验证样品集检验,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9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多糖 近红外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测定精米蛋白质含量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肖昕 谢新华 +4 位作者 毛兴学 罗文永 陈建伟 刘彦卓 李晓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5,共3页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采用3种不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PC)定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最小二乘法(MPLS)、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法(PCR)进行校正时,校正标准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1258、0.1340(MPLS),0.1177、0.1175(PLS),0.1207、0.1275(PCR)。校正相关系数(RSQ)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941、0.9931(MPLS),0.9950、0.9942(PLS),0.9947、0.9942(PCR)。由此可见,3种回归统计方法在建立精米蛋白质含量回归方程时差异不明显,都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近红外透射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而准确的定量分析手段,在稻米加工企业品质管理、大米品质分析和大米贸易检测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定量分析 蛋白质含量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