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细胞致死性人α-乳清蛋白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海涛 陈科达 阎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肿瘤细胞致死性人α-乳清蛋白(humanα-lactalbumin made lethal to tumor cells,HAMLET)是人α-乳清蛋白与油酸结合后改变自身三级结构而形成的脂蛋白复合物,能够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HAMLET杀伤肿瘤细胞的机... 肿瘤细胞致死性人α-乳清蛋白(humanα-lactalbumin made lethal to tumor cells,HAMLET)是人α-乳清蛋白与油酸结合后改变自身三级结构而形成的脂蛋白复合物,能够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几乎无影响。HAMLET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早期研究显示,HAMLET通过细胞凋亡机制杀伤肿瘤细胞;进一步研究发现,HAMLET并不主要依赖凋亡,而是通过细胞自噬、内质网应激、蛋白酶体、溶酶体、组蛋白和DAN等多种途径杀伤肿瘤细胞。HAMLET对皮肤乳头状瘤、膀胱癌局部用药的抗肿瘤临床试验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它很可能成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绿色抗肿瘤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人α-蛋白 HAMLET 自噬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组人α乳清蛋白和油酸大量快速制备高活性的HAMLET肿瘤杀伤复合物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轶博 曾瑞霞 +3 位作者 牛静 郑少鹏 贾弘禔 丁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57-564,共8页
目的可致肿瘤细胞死亡的人α乳清蛋白(human alpha-lactalbumin made lethal to tumor cells,HAMLET)是一种可导致多种癌细胞死亡的强效选择性肿瘤杀伤蛋白质-脂酸复合物。为了使HAMLET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对其杀伤机制进行探讨,我们需... 目的可致肿瘤细胞死亡的人α乳清蛋白(human alpha-lactalbumin made lethal to tumor cells,HAMLET)是一种可导致多种癌细胞死亡的强效选择性肿瘤杀伤蛋白质-脂酸复合物。为了使HAMLET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对其杀伤机制进行探讨,我们需要建立和优化简便、快速、规模化制备与纯化HAMLET的方法。方法通过构建人α乳清蛋白分泌型细胞MCF-7的cDNA文库,PCR扩增出编码人α乳清蛋白成熟肽段的全长序列,然后克隆入pET30a(+)表达载体质粒,并转化BL21(DE3)宿主大肠杆菌。经过IPTG诱导,表达细菌的裂解,蛋白体外复性,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等步骤,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人α乳清蛋白的C端His标签融合蛋白。纯化蛋白经EDTA脱钙后,与油酸(oleic acid,OA)在加热条件下制备HAMLET复合物。同时,对HAMLET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通过与经典方法制备的牛α乳清蛋白和OA复合物(BAMLET)进行比较,发现我们制备的HAMLET在紫外吸收光谱、疏水性质特征及肿瘤杀伤活力方面与BAMLET活性相符,并且可引起HeLa肿瘤细胞的凋亡样程序性死亡。结论本研究自主制备的HAMLET成本经济、方法简便且具有较好的规模化放大前景,为日后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致肿瘤细胞死亡的人α乳清蛋白 α乳蛋白 肿瘤细胞 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B细胞中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WFDC2)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浩轩 陆进 +1 位作者 杨月 王黎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5-433,共9页
目的探讨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人附睾蛋白4(WFDC2/HE4)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BioGPS数据库、 GEPIA数据库、 Oncomine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WFDC2在正常肺组织与LUAD中的表达及... 目的探讨乳清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人附睾蛋白4(WFDC2/HE4)在肺腺癌(LUAD)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利用BioGPS数据库、 GEPIA数据库、 Oncomine数据库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WFDC2在正常肺组织与LUAD中的表达及对LUAD患者生存预后的意义;利用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分析WFDC2在癌组织T细胞与B细胞中的表达。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WFDC2相关基因及其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利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WFDC2相关基因在LUAD中的共表达关系、相关性和显著性。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IMER)数据库用于分析WFDC2在免疫浸润物中的表达及对LUAD患者生存预后的意义。结果BioGPS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正常肺组织中低表达,而在人体正常组织的T细胞和B细胞中不表达。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LUAD组织中较正常肺组织高表达。Oncomine数据库检索出WFDC2差异表达的结果414项。其中, WFDC2表达增高19项, LUAD有4项;WFDC2表达降低15项, LUAD有1项;对符合设定条件的4项高表达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发现WFDC2在LUAD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WFDC2高表达组的LUAD患者总体生存(OS)较低表达组显著延长。CCLE分析结果显示WFDC2在癌组织T细胞和B细胞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String数据库分析显示与WFDC2相关联的基因30个,参与4条信号通路, GO注释分类结果表明富集于8类细胞学组分、4类分子功能和27类生物学过程。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显示分泌性白细胞蛋白酶抑制物(SLPI)与WFDC2在LUAD中相关性和差异最显著。TIMER数据库分析显示在免疫微环境中高表达WFDC2的B细胞可显著延长LUAD患者1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预后时间。结论 WFDC2在LUAD组织中高表达,具有抗肿瘤免疫抑制作用,可显著延长LUAD患者的OS,可作为LUAD临床预后的候选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蛋白4-二硫键核心结构域2/人附睾蛋白4(WFDC2/HE4) 肺腺癌 肿瘤 总体生存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口服乳清蛋白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关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3875-387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乳清蛋白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术前12 h禁食固体或半...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乳清蛋白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术前12 h禁食固体或半流质饮食,行常规胃肠道准备;对照组常规禁水12 h,观察组术前5 d及术前12 h口服蒸馏水800 ml+乳清蛋白粉8 g,术前3 h口服蒸馏水400 ml+乳清蛋白粉4 g。观察两组患者术前4 h和术后第1天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皮质醇、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FBG×INS)/22.5,取对数化的HOMA-IR(ln HOMA-IR)进行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终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FBG、INS水平及ln 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皮质醇、IL-6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围术期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05);两组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乳清蛋白可以有效降低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初期FBG、INS水平及HOMA-IR,皮质醇、IL-6及CRP水平,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结直肠肿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蛋白 胰岛素抵抗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头颈恶性肿瘤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述评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9-494,共6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PD-1单抗的出现使免疫治疗迅速成为各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选择。国外大量临床研究已充分证实其在晚期头颈癌的治疗中具有较传统治疗方案更加显著的疗效,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单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药物,PD-1单抗的出现使免疫治疗迅速成为各种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选择。国外大量临床研究已充分证实其在晚期头颈癌的治疗中具有较传统治疗方案更加显著的疗效,同时具有低于细胞毒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PD-1单抗类药物进入我国临床应用,改变了传统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复发/转移晚期头颈癌的一线治疗选择。目前,PD-1单抗类药物通过临床试验对其适应证进行不断拓展,同时也在对其生物标志物进行探索和验证。随着研究不断深入,PD-1单抗类药物的应用将趋于个体化、精准化,与传统疗法的联合应用有待临床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研究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头颈恶性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单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和亮氨酸增强普通补充剂对骨关节炎大鼠软骨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诸荣翔 邓国良 +2 位作者 朱铖凯 周鹏 唐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0-28,共9页
探究一款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和亮氨酸(leucine,Leu)为主要功效成分的骨关节补充剂对关节炎大鼠软骨修复的可能机制。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关节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普通补充剂组、WP+Leu补充剂组,干预30 d后测定血清炎... 探究一款以乳清蛋白(whey protein,WP)和亮氨酸(leucine,Leu)为主要功效成分的骨关节补充剂对关节炎大鼠软骨修复的可能机制。将4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关节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普通补充剂组、WP+Leu补充剂组,干预30 d后测定血清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软骨糖胺聚糖、软骨胶原蛋白,并对关节进行石蜡切片和番红O-固绿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关节炎大鼠血清促炎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显著上升,软骨糖胺聚糖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组织切片显示软骨出现明显损伤,符合早期关节炎症状。补充剂干预使血清促炎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显著降低,软骨糖胺聚糖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回升,关节炎症状有所恢复,且WP和Leu联用效果要优于普通补充剂组。进一步研究发现,肌肉与软骨之间存在物理相互作用和内分泌相互串扰,WP和Leu干预后一方面通过增加肌肉量和肌肉力量,增强对软骨的力学刺激,上调软骨整合素β1水平,刺激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mRNA和蛋白激酶B mRNA转录,促进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合成;另一方面提高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促进软骨细胞的合成代谢,同时上调FGF-2水平和性别决定区域迁移组框转录因子9 mRNA表达水平,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增值和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该研究显示在普通补充剂基础上添加WP和Leu可以通过增肌作用,借助肌肉和软骨相互作用帮助关节炎软骨修复,从而增强普通补充剂的功效,为相关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亮氨酸 关节炎 整合素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与抗肿瘤免疫
7
作者 黄茗(综述) 吴红艳(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2-1028,共7页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并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负调节分子,TIM-3可以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作用,增强...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分子,在T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等多种免疫细胞上表达,并通过与多种配体结合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作为一种免疫负调节分子,TIM-3可以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作用,增强调节性T(Treg)细胞的免疫效应,从而影响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阻断TIM-3信号通路、联合阻断TIM-3与PD-1,以及抑制TIM-3和半乳凝素9(Gal-9)之间的相互作用,均可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目前,TIM-3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等药物分子正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显现出巨大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TIM-3的结构、与配体和细胞的相互作用,深入探索了TIM-3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发掘其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分子3(TIM-3) 共抑制或免疫检查点受体 肿瘤免疫 凝素9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韦传姑 陶石 +1 位作者 黄红谦 蔡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7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对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进展期NSCLC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RECIST)1.1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TC,依据CTC水平变化情况判定患者疗效,以CTC水平降低为有效,以CTC水平上升或不变为无效;以RECIST 1.1评估疗效为标准,采用四格表评估CTC水平变化对经PD-1抑制剂治疗的进展期NSCLC患者疗效的预测作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治疗后CTC对进展期NSCLC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监测价值。结果RECIST 1.1判定进展期NSCLC患者有效156例(60.00%),纳入有效组,无效104例(40.00%),纳入无效组;CTC水平检测判定进展期NSCLC患者有效135例(51.92%),无效125例(48.08%)。有效组患者治疗后CTC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无效组(均P<0.05),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C水平预测PD-1抑制剂治疗进展期NSCLC患者疗效的准确度为82.69%,灵敏度为78.85%,特异度为88.46%,Kappa检验两种评估手段的一致性为0.651。ROC曲线显示,治疗后CTC水平评估进展期NSCLC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09~0.826,P<0.001),截断值为7.80 FU/3 ml。结论CTC与进展期NSCLC患者PD-1抑制剂治疗效果有关,或可作为监测PD-1抑制剂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进展期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 疗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抗增殖抑制的影响
9
作者 杨晶 张凤阳 +2 位作者 田雨 田然 姜瞻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利用Caco-2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PI)和还原糖(核糖、半乳糖以及乳糖)的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以判断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的毒理学特性。结果表明,加热处理时间为0,2和4 h... 利用Caco-2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PI)和还原糖(核糖、半乳糖以及乳糖)的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以判断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的毒理学特性。结果表明,加热处理时间为0,2和4 h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在作用Caco-2细胞质量浓度在0.01~2 g/L范围内,随着Maillard反应产物浓度的增加,Caco-2细胞存活率降低。在相同的作用质量浓度条件下,不同加热处理时间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存活率影响差异显著,即加热处理时间越长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抑制作用越大。加热处理时间为4h的WPI、WPI-核糖、WPI-半乳糖和WPI-乳糖的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8.7%,87.5%,86.8%和70.9%,这说明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具有微弱抑制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基料,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MAILLARD反应 CACO-2细胞 抗增殖抑制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酸化乳清分离蛋白抗前列腺癌细胞活性
10
作者 殷春雁 张男 +1 位作者 林洁 李灿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4,共10页
采用干燥加热法制备硒酸化乳清分离蛋白(selenized whey protein isolate,Se-WPI),通过Se-WPI中有机硒质量分数、硒酸根稳定性、Se-WPI消化率测定,77Se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析以及Se-WPI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实验... 采用干燥加热法制备硒酸化乳清分离蛋白(selenized whey protein isolate,Se-WPI),通过Se-WPI中有机硒质量分数、硒酸根稳定性、Se-WPI消化率测定,77Se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析以及Se-WPI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实验等,研究其理化性质及抗前列腺癌细胞活性。结果表明,在pH 3.0、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24 h条件下制备得到的Se-WPI中有机硒质量分数为2.09%。77Se-NMR和硒酸根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Se-WPI中的硒以亚硒酸酯的形式存在。经硒酸化的WPI多种生物活性得到改善,消化性明显提高。Se-WPI与亚硒酸钠均具有抑制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DU145细胞增殖的活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Caspase-3活力检测结果从不同角度验证了Se-WPI具有诱导LNCaP细胞凋亡的作用。另外,Se-WPI还能抑制癌细胞与基底膜成分的黏附能力。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硒化合物的抑癌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酸化分离蛋白 LNCAP细胞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E4orf4蛋白诱导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死亡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婷 罗砚曦 阎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5-1051,共7页
腺病毒E4orf4蛋白由腺病毒早期第4转录区第4开放读码框编码,为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质,其活性包括下调早期病毒基因表达和下调影响病毒复制的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病毒基因的选择性转录后剪切以影响病毒感染进程等。当E4orf4脱离病毒环境单... 腺病毒E4orf4蛋白由腺病毒早期第4转录区第4开放读码框编码,为一种多功能调节蛋白质,其活性包括下调早期病毒基因表达和下调影响病毒复制的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病毒基因的选择性转录后剪切以影响病毒感染进程等。当E4orf4脱离病毒环境单独表达时,可诱导不依赖p53和胱天蛋白酶途径的癌细胞特异性细胞死亡,而不影响原代细胞的正常生长。这表明E4orf4对癌细胞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1)E4orf4主要蛋白质伴侣(蛋白磷酸酶2A和Src家族激酶)对E4orf4细胞杀伤作用的贡献;(2)E4orf4诱导的细胞死亡独特模式的基本机制及其特点;(3)近年来利用E4orf4治疗癌症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4orf4 蛋白磷酸酶2 A Src家族激酶 肿瘤特异性细胞死亡 癌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的翻译后修饰调控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媛媛 王秦豪 +3 位作者 茹懿 董健 李霞 张正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6-1043,共8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PD-1)免疫检查点是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之一。肿瘤等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的治疗策略主要通...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PD-1)免疫检查点是最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之一。肿瘤等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PD-L1通过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导致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的治疗策略主要通过阻断二者结合,恢复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肿瘤细胞中PD-L1的水平与功能受到多层次的调控,其中,PD-L1的翻译后修饰(PTM)近年来备受关注,主要包括糖基化、磷酸化、泛素化、乙酰化以及棕榈酰化修饰等,这些修饰方式能够影响PD-L1的稳定性、细胞内定位或功能,进而调控T细胞活化和肿瘤免疫,因而干预PD-L1的PTM亦可作为新的抗肿瘤免疫逃逸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翻译后修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网蛋白膜转位表明免疫原性肿瘤细胞的死亡
13
作者 刘秋燕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肿瘤细胞死亡 免疫原性 钙网蛋白 膜转位 肿瘤化疗药物 蒽环类化疗药物 机体免疫系统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细胞死亡蛋白-4的磷酸化促进肿瘤发生
14
作者 冯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程序化细胞死亡 蛋白质合成 三磷酸肌醇 肿瘤发生 苏氨酸蛋白激酶 翻译过程 信号通路 化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崇梅红 王水 +3 位作者 查小明 刘晓安 凌立君 肇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比较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不同生物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乳珠蛋白(humanmammaglobin,hMAM)、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 目的:比较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不同生物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乳珠蛋白(humanmammaglobin,hMAM)、小黏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的生物标志物CK19、hMAM、SBEM的表达情况,对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人群)进行检测以确定CK19、hMAM、SBEM在外周血中的基础表达水平,检测94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hMAM、SBEM表达情况。结果: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K19、hMAM、SBEM均有表达,Ct值分别为13.87、34.47、20.14;40例对照组人群中有1例表达CK19,另有1例表达hMAM,未检测到SBEM表达;94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中CK19表达率49%、hMAM表达率34%、SBEM表达率13%,联合CK19、hMAM、SBEM阳性率为56%。结论:运用多标志物(CK19、hMAM、SBEM)联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乳腺癌外周血CTCs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特异性并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循环肿瘤细胞 细胞蛋白19 蛋白 腺小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改善卵清蛋白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症状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方拴锋 张煜 +2 位作者 张赟 朱晓华 叶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考察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对卵清蛋白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食物过敏小鼠分为食物过敏组、LGG低剂量组[1×10~8菌落形成单位(CFU)/mL,每天每只小鼠灌胃200μL]、LGG... 目的考察鼠李糖乳杆菌GG株(LGG)对卵清蛋白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食物过敏小鼠分为食物过敏组、LGG低剂量组[1×10~8菌落形成单位(CFU)/mL,每天每只小鼠灌胃200μL]、LGG高剂量组(1×10~9CFU/mL,每天每只小鼠灌胃200μL),以同期1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LGG连续灌胃给药22d,过敏模型组和正常小鼠连续灌胃生理盐水22d。检测23d的过敏症状,测定体质量和胸腺指数、脾脏指数,ELISA检测血清卵清蛋白(OVA)特异性IgE、IL-4和IFN-γ水平,HE染色检测小肠组织病变情况和细菌培养法检测粪便菌群的改变。结果各组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过敏小鼠模型组IL-4水平、过敏评分、大肠杆菌和类杆菌明显增加,IFN-γ水平降低、IFN-γ/IL-4比值、IgE、体质量、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减少;肠道黏膜坏死,部分上皮细胞水肿,坏死。与过敏小鼠模型组比,LGG处理的小鼠IL-4水平、过敏评分、大肠杆菌和类杆菌明显降低,IFN-γ水平升高、IFN-γ/IL-4比值、IgE、体质量、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明显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LGG小鼠肠道黏膜完整,小肠细胞排列紧密。结论LGG可显著改善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的过敏症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IL-4/IFN-γ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 蛋白(OVA) 食物过敏 细胞介素4(IL-4) γ干扰素(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乳清蛋白水解产物制备细胞培养液
17
作者 A.Л.Лpocтякo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1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培养液 制备 蛋白水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肿瘤细胞凋亡乳白蛋白-油酸复合物的体外制备
18
《中国乳业》 2011年第8期38-38,共1页
人乳中的乳白蛋白在胃的酸性环境中会释放出连接其2个结构域的Ca2+,部分伸展形成“熔融球“蛋白结构,同时胃中的脂肪酶水解人乳中的脂肪,释放出油酸,同失去Ca2+的乳白蛋白结合,
关键词 蛋白 肿瘤细胞凋亡 体外制备 油酸 复合物 脂肪酶水解 C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肿瘤细胞上清液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表型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衡 杜成友 +1 位作者 罗诗樵 刘定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454-2458,共5页
目的利用含不同浓度肿瘤细胞上清液的条件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和流式细胞凋亡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变化与凋亡率。用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后α-平滑肌肌... 目的利用含不同浓度肿瘤细胞上清液的条件培养液培养成纤维细胞,观察其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及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用MTT法和流式细胞凋亡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变化与凋亡率。用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α-SMA、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法发现肿瘤细胞上清液与2×DMEM∶F12比例为1∶1时,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生长速度快于其他浓度(P<0.05)。流式细胞凋亡术检测表明随着肿瘤细胞上清液浓度的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也上升,1∶1的凋亡率与1.5∶1时有差异(P<0.05)。RT-PCR、Western blot表明普通培养液培养的成纤维细胞α-SMA与TGF-β1的表达高峰在第5天,第7天下降明显(P<0.05)。当比例为1∶1时,α-SMA与TGF-β1的表达增加,高峰提前到第3天(P<0.05),第3天以后α-SMA的表达稳定(P=0.96,P=0.21)。结论当肿瘤细胞上清液与2×DMEM∶F12比例为1∶1时,能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并促使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稳定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肿瘤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的甲基化及其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春艳 高文信 +3 位作者 周延民 张茹慧 赵静辉 李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1-344,398,共5页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为研究DAPK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改变的机制及肿瘤基因治疗方法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状态及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为研究DAPK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改变的机制及肿瘤基因治疗方法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DAPK基因甲基化率、DAPK蛋白表达率。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一例检测到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53例OSCC患者30例(56.60%)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8例(15.09%)DAPK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71.69%(38/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23例(100%)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蛋白表达均呈阳性,53例OSCC患者中36例(67.92%)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蛋白表达下调,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OSCC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DAPK蛋白低表达组DAPK基因甲基化率(32/36,88.89%)高于正常表达组(6/17,35.29%)(P<0.01)。结论:DAPK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DAPK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 肿瘤 鳞状细胞 基因甲基化 甲基特异性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