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优传递矩阵和相关系数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
1
作者 孙志国 刘传令 +1 位作者 肖硕 王震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3-1242,共10页
针对通信系统干扰效果评估指标赋权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最优传递矩阵层次分析法和相关系数熵权法的组合赋权评估模型。对通信系统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不同模块特点选取合适指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 针对通信系统干扰效果评估指标赋权的不确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最优传递矩阵层次分析法和相关系数熵权法的组合赋权评估模型。对通信系统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不同模块特点选取合适指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改变赋值标度和引入最优传递矩阵解决了层次分析法中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此外,通过引入相关系数解决了熵权法中指标横向对比不足的问题,并利用最小偏差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选取灰色关联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Link16系统评估仿真,从干扰类型、干扰频点个数和干扰时间3个方面验证了本文方法在复杂评估指标体系下获取的评估结果更准确。另外,与其他评估方法相比发现本文方法具有较强的干扰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效果评估 数字通信 灰色关联 层次分析 组合 最优传递矩阵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者偏好及赋权法一致性的组合赋权法 被引量:97
2
作者 宋光兴 杨德礼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26-1230,1290,共6页
属性权重的确定是多属性决策中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赋权法。该方法同时考虑决策者对赋权方法的偏好及赋权方法的一致性程度,将这两个因素通过凸组合的方式反映在组... 属性权重的确定是多属性决策中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赋权法。该方法同时考虑决策者对赋权方法的偏好及赋权方法的一致性程度,将这两个因素通过凸组合的方式反映在组合权重计算公式的加权系数中,其中反映决策者对某种赋权方法偏好度的加权系数可用AHP法来确定,反映一种赋权方法与其它赋权方法一致性程度的加权系数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来计算。给出了这种组合赋权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组合 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 主观 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机械的组合赋权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欣 李静 +1 位作者 高顺德 曹旭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7年第4期485-489,共5页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是综合评价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工程机械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的确定问题,利用模糊数判断矩阵、Friedman一致性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主客观赋权法进行组合,提出一种适合于工程机械综合评价的组合赋权法.最后... 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是综合评价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工程机械综合评价中权重系数的确定问题,利用模糊数判断矩阵、Friedman一致性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主客观赋权法进行组合,提出一种适合于工程机械综合评价的组合赋权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工程机械 Friedman一致性检验 Speaman等级相关系数 模糊数判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坝风险评估中指标相关性权重的确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冬梅 杨风暴 王肖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3-146,共4页
针对现有尾矿坝风险评估方法未考虑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造成的评估过程中计算重复的问题,考虑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将其转化为权重,使相关性的指标中占主导地位的指标权具有较小的权值,反之亦然,从而降低重复计算问题。采用综合赋权法确... 针对现有尾矿坝风险评估方法未考虑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造成的评估过程中计算重复的问题,考虑监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将其转化为权重,使相关性的指标中占主导地位的指标权具有较小的权值,反之亦然,从而降低重复计算问题。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权重的方法为:根据监测指标间相互影响程度不同的特点,建立影响矩阵,由于该矩阵所需专家信息具有模糊性,故采用梯形模糊数描述专家信息,计算主观权重;根据各指标监测数据具有随机、模糊等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可能性分布对其进行表征,进而采用相关系数赋权法计算得到各指标客观权重;通过均值法综合主、客观权重。实例表明,考虑了监测指标相关性的权重确定法能减少风险评估中指标的重复计算,综合主客观权重,为尾矿坝各指标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风险评估 相关 影响矩阵 可能性相关系数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鹏宇 余宏明 +2 位作者 刘勇 李才 彭祖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9-454,共6页
针对经典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以灰色关联度作为次要危险因子筛选依据的不足,采用复相关系数作为泥石流次要危险因子筛选的依据,从而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危险因子与次要危险因子组合的多因子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次要危险与主... 针对经典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以灰色关联度作为次要危险因子筛选依据的不足,采用复相关系数作为泥石流次要危险因子筛选的依据,从而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危险因子与次要危险因子组合的多因子体系。在此基础上,针对次要危险与主要危险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为了体现次要危险因子对泥石流危险度的贡献作用,采用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计算泥石流次要危险因子的权重,建立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计算公式。以此计算东川市12条泥石流沟的危险度评价结果,计算结果比经典方法更符合次要因子的补充地位,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度 泥石流 独立信息数据波动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一致性的城镇土地定级因素综合权重的确定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海涛 杨建宇 +1 位作者 樊雅婷 朱德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3-745,共3页
为减少主观赋权法带来的定级误差,提出了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来确定土地定级影响因素的权重。由于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样本资料的统计信息,又反映了专家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定级结果比较合理。最后结合山东省德州市城镇土地定级具体实... 为减少主观赋权法带来的定级误差,提出了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来确定土地定级影响因素的权重。由于该方法既充分利用了样本资料的统计信息,又反映了专家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从而使定级结果比较合理。最后结合山东省德州市城镇土地定级具体实践,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定级结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综合 Spearman相关系数 城镇土地定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生态状况的综合干旱指数构建及干旱风险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粟晓玲 梁晓萱 +3 位作者 吴海江 姜田亮 刘雨翰 刘轩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8,100,共10页
联合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标准化地下水指数和标准化生态缺水指数,基于熵权法和相关系数赋权法分别构建了西北地区综合干旱指数CDI_E和CDI_C,分析了CDI_E、CDI_C与标准化叶绿素荧光指数(SSIF)、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 联合标准化降水指数、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标准化地下水指数和标准化生态缺水指数,基于熵权法和相关系数赋权法分别构建了西北地区综合干旱指数CDI_E和CDI_C,分析了CDI_E、CDI_C与标准化叶绿素荧光指数(SSIF)、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间的相关性,评估了CDI_E、CDI_C对植被状况的表征以及综合干旱的监测能力,并选取典型干旱事件进行验证。利用游程理论分析了1986—2015年西北地区的综合干旱特征及暴露度、脆弱性、恢复力3个风险因子,采用等权法计算综合干旱风险,依据10 a滑动窗口分析干旱风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DI_C考虑了干旱与植被的响应关系,且与scPDSI的相关性较强,能较好地反映西北地区的综合干旱情况;CDI_C可以同时监测到气象、农业、地下水和生态干旱,且反映的干旱与实际情况一致;CDI_C显示研究时段内西北大部分地区呈变湿趋势;综合干旱在新疆、青海等干旱半干旱区的发生频率较高且干旱风险较大,各区干旱风险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旱指数 相关系数 游程理论 干旱风险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电网本地通信网络数字化感知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钟成 翟迪 +4 位作者 陆阳 范静怡 刘晓波 张馨月 赵雄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98,共13页
针对新型本地数字化电力感知业务差异化对通信性能的需求,灵活合理的通信技术适配对建立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通信网络至关重要。面向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型本地数字化感知场景,首先,对典型本地通信技术和电力业务通信性能需求进行分... 针对新型本地数字化电力感知业务差异化对通信性能的需求,灵活合理的通信技术适配对建立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通信网络至关重要。面向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新型本地数字化感知场景,首先,对典型本地通信技术和电力业务通信性能需求进行分析和总结,构建了多层多指标维度综合评价模型;其次,提出基于相关系数的模糊层次分析-熵权主客观组合权重法进行通信指标赋权;最后,结合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计算加权评价得分获得适配结果。结果表明:所提评价模型和适配算法为新型本地数字化电力感知业务与通信技术适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本地通信网络 通信技术适配 多指标综合评价 相关系数组合 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