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规模收益与生产可能性曲线及市场竞争模式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燮康 刘毅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用数学推导方法论证了规模收益的递增、递减、不变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凹状、凸状和直线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4种市场竞争模式下规模收益变动的规律,为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 用数学推导方法论证了规模收益的递增、递减、不变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凹状、凸状和直线状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4种市场竞争模式下规模收益变动的规律,为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收益 生产 可能性曲线 市场竞争 生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顾康康 刘景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14-1318,共5页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足迹模型,提高模型评价的精确性,对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赤字.引入社会经济系统指数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验证,通过验证...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足迹模型,提高模型评价的精确性,对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赤字.引入社会经济系统指数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修正模型精确度提高了7.3%.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1985—2005年抚顺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增长缓慢;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快速,从2.29 hm2增至4.33 hm2,增长了89.08%,其中1995—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率最大,达到年均10.47%;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剧,2005年达到-3.35 hm2;人均生态足迹构成以化石能源用地、草地、耕地为主,2005年化石能源用地比重达到79.04%;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从12.57 hm2下降为2.49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修正模型 生态承载力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资源因素与现代经济增长 被引量:5
3
作者 陆家骝 《广东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14-20,共7页
本文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一经济分析工具将组织制度、知识技能和金融体系等现代经济增长因素纳入经济资源的范畴 ,从而使得“经济资源”的概念有了演绎属性的逻辑界定。根据这种新的经济资源观 ,本文对组织制度、知识技能、金融体系等... 本文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一经济分析工具将组织制度、知识技能和金融体系等现代经济增长因素纳入经济资源的范畴 ,从而使得“经济资源”的概念有了演绎属性的逻辑界定。根据这种新的经济资源观 ,本文对组织制度、知识技能、金融体系等新资源因素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分析 ,并且依据这些分析对我国新世纪资源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一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可能性曲线 资源因素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机会成本及其有关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玉荣 《工业技术经济》 1995年第3期52-54,共3页
在经济社会中,每一经济人的每项经济行为(或决策)都要考虑经济利润,即他要根据经济利润的大小来判断未来某个方案或资源的某种用途是否可取。而要考虑经济利润就必须涉及到机会成本,因为经济利润不是会计利润,即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的差... 在经济社会中,每一经济人的每项经济行为(或决策)都要考虑经济利润,即他要根据经济利润的大小来判断未来某个方案或资源的某种用途是否可取。而要考虑经济利润就必须涉及到机会成本,因为经济利润不是会计利润,即实际收入与实际支出的差额,经济利润是表明经济人的资金投于这一用途所得的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成本 经济人 经济利润 边际成本 决策行为 坏帐损失率 生产可能性曲线 信用标准 资源配置 西方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研究
5
作者 杨煜 张宗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70,共6页
通过将生态要素纳入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构建"生态-生产"可能性曲线,系统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比较静态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对经济新常态的引领将沿着创新驱动、政府转型和公众参与等路径以及各影响路径... 通过将生态要素纳入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构建"生态-生产"可能性曲线,系统考察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机制。比较静态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对经济新常态的引领将沿着创新驱动、政府转型和公众参与等路径以及各影响路径的交互作用实现。来自多元主体动力源的互动,不仅为引领新常态提供动力,也构成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生态-生产”可能性曲线 创新驱动 政府转型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替代资本:中国产业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
6
作者 晏宗新 陈忠卫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54,共5页
劳动替代资本:中国产业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晏宗新,陈忠卫什么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并对各种决定因素的贡献构筑了具体的计算模型。总的来看不外乎三种主导因素:资本、劳动和技术。其中,资... 劳动替代资本:中国产业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晏宗新,陈忠卫什么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并对各种决定因素的贡献构筑了具体的计算模型。总的来看不外乎三种主导因素:资本、劳动和技术。其中,资本和劳动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替代 比较优势 资本密集型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资源 经济增长 中国产 劳动密集型产品 业发展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制度变革的经济学分析
7
作者 陈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28,共4页
对制度变革的经济学分析陈岩(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包括法律、规章、习惯、道德等。制度的变革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的变化。对制度变革进行经济学分析,首先要解决一个方法论问题:一是可以将制度作为一种... 对制度变革的经济学分析陈岩(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包括法律、规章、习惯、道德等。制度的变革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规则的变化。对制度变革进行经济学分析,首先要解决一个方法论问题:一是可以将制度作为一种“商品”,这是考虑到制度也象商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革 经济学分析 制度均衡 制度供给不足 制度安排 制度需求 制度变迁 组织成本 自愿合作 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经济对传统商业经济学的四个变革 被引量:1
8
作者 詹才锋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6-28,共3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分析 ,指出网络经济时代所适用的经济和商业原则所发生的四个方面的重要变化。并指出新经济时代的商业经济原则应把握网络效应这个核心。
关键词 网络效应 报酬递增 生产可能性曲线 竞争优势 网络经济 商业经济学 传统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补贴经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程厚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50-54,共5页
出口补贴经济分析程厚思从16世纪的重商主义者,到当今世界的普通民众,人们往往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尽力扩大出口。为此,许多国家的政府不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刺激出口,这其中最典型的当首推出口补贴。但是,自由贸易是最佳... 出口补贴经济分析程厚思从16世纪的重商主义者,到当今世界的普通民众,人们往往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尽力扩大出口。为此,许多国家的政府不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来刺激出口,这其中最典型的当首推出口补贴。但是,自由贸易是最佳选择,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也明确把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补贴 经济分析 商品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政策 财政补贴 生产可能性曲线 均衡模型 出口商品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资源的最优配置
10
作者 赵明 《技术经济》 1999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生产可能性曲线 消费者均衡 经济单位 边际收益 资源配置 边际成本 生产要素 边际效用 资源使用 无差异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利得的不均等分配
11
作者 李育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4-49,共6页
国际贸易利得问题,是个古老的讨论题。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至今,居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国际贸易能够给贸易参加国带来一定的利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的学者不厌其烦地著书立说,一是要说明国际贸易利得来自何处,二是分析这种利得在... 国际贸易利得问题,是个古老的讨论题。从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至今,居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国际贸易能够给贸易参加国带来一定的利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的学者不厌其烦地著书立说,一是要说明国际贸易利得来自何处,二是分析这种利得在贸易参加国之间如何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利得 对外贸易 商品 不均等 发展中国家 生产可能性曲线 参加国 生产点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贸易的双向性分析
12
作者 池田城 宋贵宗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5-39,15,共6页
1、前言与过去基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社会差别曲线的分析不同,用收入曲线和支出曲线分析双向性也适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存在于单位等量曲线和双向关系的“要素价格界限”已被教科书采用,可以说已经相当普及了。然而,作为分析... 1、前言与过去基于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社会差别曲线的分析不同,用收入曲线和支出曲线分析双向性也适用于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存在于单位等量曲线和双向关系的“要素价格界限”已被教科书采用,可以说已经相当普及了。然而,作为分析双性的两大基本分析概念,收入曲线和支出曲线至今似乎还未被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理论 双向性 生产可能性曲线 要素价格 教科书 支出 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介评第九讲
13
作者 王永昆 《国际贸易》 1987年第9期58-60,54,共4页
边际分析、机会成本和无差异曲线是现代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三个基本的分析工具。边际分析是机会成本和无差异曲线的数学基础,机会成本和生产无异曲线属供给方面,消费无异曲线属需求方面。现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即供... 边际分析、机会成本和无差异曲线是现代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三个基本的分析工具。边际分析是机会成本和无差异曲线的数学基础,机会成本和生产无异曲线属供给方面,消费无异曲线属需求方面。现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即供求分析是以边际分析为基础,以机会成本概念为核心,以无差异曲线为主要手段的几何分析方法。为便于理解,首先介绍三个基本的分析工具,然后介绍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差异曲线 边际机会成本 边际分析 分析方法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生产要素 分析工具 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般均衡分析 电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