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酰胺苯甲酸][胆碱]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红梅 张永民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鉴于简单易得的原料和潜在的环境友好性,脂肪酸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以菜籽油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芥酸(二十二碳-13-烯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超长碳链的脂肪酸基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芥酰胺苯甲酸][胆碱](EABC... 鉴于简单易得的原料和潜在的环境友好性,脂肪酸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以菜籽油加工过程中的下脚料芥酸(二十二碳-13-烯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超长碳链的脂肪酸基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芥酰胺苯甲酸][胆碱](EABCho)。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确认了其分子结构。利用表面张力、电导率、偏光显微镜和流变研究了该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活性、胶束化热力学以及溶液的相行为等基础性能。结果表明超长碳链和苯环结构的引入赋予了EABCho极强的自组装能力。EABCho的临界胶束浓度仅为0.01 mmol/L,胶束化自由能达到了-59.852 kJ/mol,均远低于短碳链的[月桂酰胺苯甲酸][胆碱]。随着浓度的增大,EABCho水溶液依次呈现出胶束相、六方液晶相和层状液晶相,均表现出显著的类凝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酰胺苯甲酸][胆碱]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钻井液用离子液体聚合物包被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黄丹超 晏玮 +3 位作者 张闯 张国虎 王昭 杨国栋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4-1148,1155,共6页
以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对苯乙烯磺酸钠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合成离子液体聚合物包被剂PDSV。结果表明,PDSV初始分解温度256℃,分子量低于100万且分布较宽,PDI值为4.289。性能评价表明,PDSV包被抑制效果优异,0.5%... 以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N,N-二甲基丙烯酰胺和对苯乙烯磺酸钠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合成离子液体聚合物包被剂PDSV。结果表明,PDSV初始分解温度256℃,分子量低于100万且分布较宽,PDI值为4.289。性能评价表明,PDSV包被抑制效果优异,0.5%加量时表观黏度和动切力上升率分别为40.7%和55.6%,1%浓度下滚动回收率高达81.5%;兼具改善钻井液滤失性能和对流变性能影响小的特点。机理分析表明,PDSV通过多重协同机制发挥作用:①阳离子基团吸附于黏土表面,中和负电荷,使得基浆的Zeta电位由-46.1 mV降至-28.25 mV,压缩双电层并引起黏土颗粒桥接团聚导致黏土颗粒的中值粒径由9μm增至43.69μm;②低分子量组分通过插层抑制作用,抑制黏土颗粒层间的水化,使得层间距由1.91 nm降低至1.51 nm;③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使得岩石与清水的接触角由11.09°提升至48.20°,能够在钻屑表面形成聚合物“保护膜”阻碍其与水分子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聚合 包被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许召 王军 +1 位作者 李刚森 张真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8-343,共6页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功能性离子液体,具有离子液体的特性,还具有双亲特性。简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等表面性能;同时介绍了离子液... 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功能性离子液体,具有离子液体的特性,还具有双亲特性。简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吸附、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等表面性能;同时介绍了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液聚合和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并对离子液体型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 制备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Ⅰ)——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分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军 王萍 +2 位作者 杨许召 邹文苑 徐清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22,共7页
在介绍了离子液体的结构特点和特性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并且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双子型和Bola型五类分别介绍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典型结构和文献发表的主要品种,显示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 在介绍了离子液体的结构特点和特性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并且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双子型和Bola型五类分别介绍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典型结构和文献发表的主要品种,显示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结构可设计性和未来品种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离子液体 结构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双水相及其萃取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豆甲立 傅式洲 +4 位作者 魏增斌 刘九强 尹宝霖 魏西莲 吴明周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绘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水三元体系20℃时的相图。用浊度法确定了相图内不同区域的边界范围,发现相图内靠近水角存在一较大的双水相区域。在双水相区域内选取一系列取样点配制样品,考察了质量比、温度和有机物对双水相的影响... 绘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液体/水三元体系20℃时的相图。用浊度法确定了相图内不同区域的边界范围,发现相图内靠近水角存在一较大的双水相区域。在双水相区域内选取一系列取样点配制样品,考察了质量比、温度和有机物对双水相的影响和双水相对辣椒色素萃取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在5℃~25℃内,温度对双水相影响较小;较佳双水相萃取体系组成NPTAB r与[Bmim][BF4]质量比约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表面活性 双水相 离子液体 萃取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软模板法合成碳酸锶纳米棒 被引量:8
6
作者 胡育 张元勤 +2 位作者 李晓燕 王应红 宋连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74-1377,共4页
在室温下,以SrCl2.6H2O和(NH4)2CO3为原料,采用咪唑季铵盐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C16mim]Br软模板法制备了SrCO3纳米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SrCO3纳米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Sr... 在室温下,以SrCl2.6H2O和(NH4)2CO3为原料,采用咪唑季铵盐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C16mim]Br软模板法制备了SrCO3纳米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初步探讨了SrCO3纳米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SrCO3纳米棒长度在200nm左右,由平均直径为10-20nm的纳米粒子组成,论文该制备方法简便、温和、快速、环境友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 软模板法 碳酸锶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合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茹森 寇将 +2 位作者 薛松松 郭拥军 蒲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64,共6页
为揭示疏水缔合聚合物(HMPAM)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测量HMPAM/TX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荧光光谱和流变性研究了HMPAM与环氧乙烷(EO)数不同(4~15)的TX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 为揭示疏水缔合聚合物(HMPAM)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测量HMPAM/TX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荧光光谱和流变性研究了HMPAM与环氧乙烷(EO)数不同(4~15)的TX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HMPAM/TX二元体系宏观黏度的变化是由混合疏水微区微观结构与数量及体系中空间网络结构的变化引起的。HMPAM与TX系列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强弱为TX-4>TX-7>TX-10>TX-13≈TX-15,按EO数的不同将其相互作用分为三种:(1)EO数为4~7,以TX-4、TX-7为代表,只表现出协同作用;(2)EO数为8~12,以TX-10为代表,既有协同作用又有"负作用";(3)EO数为13~15,以TX-13、TX-15为代表,只有"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 离子表面活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油田含聚合物废水 被引量:13
8
作者 甘二勇 段明 +2 位作者 陈晨 方申文 张健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1-404,共4页
以7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絮凝剂,考察对海上某油田含聚合物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时,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很好的絮凝效果: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含聚合物废水中后,先会与连续水... 以7种常见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絮凝剂,考察对海上某油田含聚合物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时,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很好的絮凝效果: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含聚合物废水中后,先会与连续水相中的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发生静电中和作用,剩余的表面活性剂扩散至油水界面与界面处HPAM作用后破坏HPAM对油滴的稳定作用,从而达到絮凝效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与含聚合物废水中HPAM的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絮凝 离子表面活性 油水界面张力 ZETA电位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慧勇 李虹培 +2 位作者 崔国凯 李志勇 王键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9-260,共12页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及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阳离子的结构、阴离子的类型...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及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阳离子的结构、阴离子的类型、外加电解质、有机添加剂、环境因素(温度、溶液p H值和光)等对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自组装行为以及对组装体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这些因素对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自组装的调控规律,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 水溶液 自组装 胶束 囊泡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Ⅻ)——微乳液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许召 张盈盈 +2 位作者 邹文苑 李迎宾 王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8-672,688,共6页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构建微乳液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结构可设计;所制备的微乳液分为单相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其相图主要包括拟三元相图和"鱼状"相图;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如液滴尺寸、相互作用或极性等,可通过电...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构建微乳液具有明显的优势,且结构可设计;所制备的微乳液分为单相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其相图主要包括拟三元相图和"鱼状"相图;微乳液的微观结构,如液滴尺寸、相互作用或极性等,可通过电化学技术、动态激光散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技术来确定。此类微乳液可广泛应用于纳米粒子制备、聚合反应、金属离子萃取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离子液体 相图 微观结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la型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景林 肖梅红 +1 位作者 文军 彭游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5-318,共4页
以1,3-二(氯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盐酸催化下制成α,ω-二氯丙基聚硅氧烷,再与N-甲基咪唑反应合成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 以1,3-二(氯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在浓盐酸催化下制成α,ω-二氯丙基聚硅氧烷,再与N-甲基咪唑反应合成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对产物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征,并进行了表面张力测定,结果表明:与烷基类Bola型表面活性剂相比,Bola型咪唑离子液体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第一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3 g/L、第二cmc为7.92 g/L,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24.3 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 离子液体 Bola型 合成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阳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在含氟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国庆 李兴建 +3 位作者 邓瑾妮 殷绿 郑朝晖 丁小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3-527,共5页
以可聚合阳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N-(乙酸全氟辛基乙基酯)-N-(乙醇丙烯酸酯)二甲基溴化铵(PF8DM)为乳化剂,进行含氟丙烯酸酯的细乳液聚合研究,考察了PF8DM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凝胶率的影响,PF8DM用量对乳液的稳定性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分别采... 以可聚合阳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N-(乙酸全氟辛基乙基酯)-N-(乙醇丙烯酸酯)二甲基溴化铵(PF8DM)为乳化剂,进行含氟丙烯酸酯的细乳液聚合研究,考察了PF8DM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凝胶率的影响,PF8DM用量对乳液的稳定性和表面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PF8DM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乳化剂考察其对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F8DM含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时,单体转化率达95%,凝胶率为0.6%;所得乳液具有优异的贮存、稀释、离心稳定性;当PF8DM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时得到的乳胶膜接触角达118.6°。在总含氟量相同的条件下,采用PF8DM为乳化剂制备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其乳胶膜的吸水率大大降低,拒水性也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离子表面活性 含氟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明贵 叶仲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2,共3页
为了提高疏水缔合聚合物对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适用性,合成了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进行了复配。实验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能够减少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质量浓度为50mg/L的磺酸... 为了提高疏水缔合聚合物对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适用性,合成了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并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进行了复配。实验结果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能够减少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质量浓度为50mg/L的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水中能大幅度地增加复配溶液的粘度;复配体系在粘度最高点时形成了粒径为54.7nm的均一聚集体;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加入能够诱导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棒状胶束和囊泡。由此可见,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有良好的协同性。这种二元驱油体系有望克服三元复合驱中碱对复配体系粘度的损害,为化学驱开辟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双子表面活性 疏水缔合聚合 聚合 表面活性相互作用 动态光散射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离子液体预处理纤维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圆圆 李强 +2 位作者 季更生 唐玉斌 李天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49-3352,共4页
采用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甲酯([MEIM][DMP])与表面活性剂耦合处理纤维素,考察表面活性剂对于酶解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MEIM][DMP]/聚乙二醇4000(PEG4000)处理的纤维素酶解率比未处理的纤维素... 采用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甲酯([MEIM][DMP])与表面活性剂耦合处理纤维素,考察表面活性剂对于酶解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MEIM][DMP]/聚乙二醇4000(PEG4000)处理的纤维素酶解率比未处理的纤维素高78.2%,比未加表面活性剂处理的再生纤维素高6.5%。红外光谱显示有PEG4000分子特征峰出现,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EG4000处理再生的纤维素几乎为无定形区。因此,PEG4000参与的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纤维素酶解率,使结晶度降低,从而酶解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表面活性 预处理 改性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无规聚合物的聚集行为及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旭 乔英杰 +2 位作者 胡长朝 杨惠 王金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330,共7页
以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AMC12S)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无规共聚,合成了含AMC12S摩尔分数(X)较高(X=0.1,0.3,0.5)的一系列两亲聚合物.采用稳态荧光及动态光散射技术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其与三种非离子... 以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AMC12S)与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无规共聚,合成了含AMC12S摩尔分数(X)较高(X=0.1,0.3,0.5)的一系列两亲聚合物.采用稳态荧光及动态光散射技术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及其与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O(CH2CH2O)10C12H25(C12E10)、HO(CH2CH2O)20C12H25(C12E20)和HO(CH2CH2O)40C12H25(C12E40))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X对聚集行为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长度对相互作用的影响.随着X的增大,聚合物的临界聚集浓度(CAC)明显减小,X=0.5时聚合物的CAC低达0.0039g·L-1.聚集体的流体力学半径(Rh)都大于26nm,并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聚合物分子主要以分子间的聚集方式聚集,形成多分子聚集体.随X的增大,聚集体Rh减小,同时Rh随聚合物浓度升高而增大的幅度减小,说明聚集体结构变得更加紧实.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在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左右时聚合物聚集体开始解离,形成混合聚集体.亲水基团长度增长,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聚集体的解离能力随之增强.C12E40与X=0.5的聚合物形成的混合聚集体Rh为6.8nm,与C12E40自身形成的聚集体尺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表面活性 两亲聚合 聚集行为 聚集体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介观模拟 被引量:6
16
作者 苑世领 徐桂英 蔡政亭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共5页
作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DPD)方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胺(C12NBr)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三维模拟格子中,聚合物链均方末端距r2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一种首先减小,接着增加,然后... 作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DPD)方法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与十二烷基氧丙基-β-羟基三甲基溴化胺(C12NBr)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三维模拟格子中,聚合物链均方末端距r2随着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一种首先减小,接着增加,然后又减小的趋势。构型和结构分析表明C12NBr的加入能够引起聚合物链的二面角分布发生改变,这意味着C12NBr与HPAM发生了相互作用。同时DPD三维模拟格子可以直观地表现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体系的聚集形态。结果表明:分子模拟可以作为实验的一种补充,在介观层次上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表面活性 耗散颗粒动力学模拟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慷慨 高保娇 李蕾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2-1085,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酰氯、11-溴代十一醇、4-[2-(N,N-二甲基胺乙基)]吗啉和溴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可聚合的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酯基单季铵盐(PMQ),并经过季铵化得到了相应的双季铵盐头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聚合的甲基丙烯酸... 以甲基丙烯酰氯、11-溴代十一醇、4-[2-(N,N-二甲基胺乙基)]吗啉和溴甲烷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可聚合的单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酸酯基单季铵盐(PMQ),并经过季铵化得到了相应的双季铵盐头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聚合的甲基丙烯酸酯基双季铵盐(PDQ)。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测定与电导率测定两种方法测定了PDQ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张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酰氯化、两次季铵化3步有机反应成功地合成了PDQ;25℃下纯水中PDQ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24×10-2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40.95mN/m,表明PDQ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基单季铵盐 甲基丙烯酸酯基双季铵盐 聚合 离子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阳离子聚合物浮选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秀军 唐晓旭 +2 位作者 王玉 张健 罗梦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3-809,共7页
以嵌段聚醚大单体(PEP-90)、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浮选剂PDMDACP,利用FTIR,^1H NMR等方法表征了结构,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及气浮条件对气浮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 以嵌段聚醚大单体(PEP-90)、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浮选剂PDMDACP,利用FTIR,^1H NMR等方法表征了结构,并研究了合成条件及气浮条件对气浮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条件为:溶剂为质量比4∶1的水与丙二醇甲醚的混合溶液,m(DM)∶m(DAC)=4∶1,m(DM+DAC)∶m(PEP-90)=19∶6,单体用量35%(w),甲酸钠用量0.3%(w),引发剂用量0.4%(w),聚合温度50℃,聚合时间8 h。PDMDACP的最佳气浮选条件为:气浮时间15 min,气流量1 L/min,浮选剂用量25 mg/L,在该条件下针对渤海某油田含油污水浊度降低率为98.83%,浮选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离子聚合 嵌段聚醚大单体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Ⅲ)——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迎宾 邹文苑 +2 位作者 杨许召 徐清杰 王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熔点与结构的关系。阳离子母体结构越不对称熔点越低,烷基链长增加熔点稍有提高;对阴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的半径越大,其熔点越低;双子和Bola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比单疏水基离子液体表面活... 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熔点与结构的关系。阳离子母体结构越不对称熔点越低,烷基链长增加熔点稍有提高;对阴离子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的半径越大,其熔点越低;双子和Bola型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比单疏水基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熔点高。室温呈液态的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一般为黏稠液体,密度比一般有机溶剂大,在1 g/cm^3左右,其表面张力为25~35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离子液体 熔点 密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Ⅴ)——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聚集热力学和状态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文苑 杨许召 +2 位作者 徐清杰 王萍 王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1-256,共6页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聚集形成胶束的ΔG^0、ΔH^0和ΔS^0数据表明,聚集过程为熵驱动;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数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似,一般在40~160之间,其表观流体力学直径(D_h)为数纳米,高浓度形成囊泡时D_h可达100 nm;胶束表面反离... 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聚集形成胶束的ΔG^0、ΔH^0和ΔS^0数据表明,聚集过程为熵驱动;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的聚集数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似,一般在40~160之间,其表观流体力学直径(D_h)为数纳米,高浓度形成囊泡时D_h可达100 nm;胶束表面反离子电离度在0.15~0.6之间;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聚集状态有差异,在水中的聚集状态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离子液体 胶束 热力学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