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多优先级改进型载波感知多址协议在Ad Hoc网络中的实现和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洪伟 陆旭 +2 位作者 杨志军 保利勇 柳虔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7-1847,共11页
Ad Hoc网络因为无需架设网络设施、抗毁性强等特点,常用于军事领域和一些极端自然环境中。媒体访问控制层的随机多址协议在Ad Hoc网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多址协议的时延和可靠性是制约Ad Hoc网络传输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针对这两个关键... Ad Hoc网络因为无需架设网络设施、抗毁性强等特点,常用于军事领域和一些极端自然环境中。媒体访问控制层的随机多址协议在Ad Hoc网络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多址协议的时延和可靠性是制约Ad Hoc网络传输质量的关键性因素。针对这两个关键性因素,改进传统的随机多址接入控制协议,设计改进型三维概率载波感知多址(CSMA)协议模型,可保证在到达率较高情况下依然具有较好的吞吐量,并进一步改善协议可靠性。为不同的发送节点设定不同的优先级,实现区分服务,进而增强信道资源的有效利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1坚持CSMA协议比较,改进型三维概率CSMA协议减少了时延且吞吐量最大值增长24.34%;根据协议原理设计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多优先级改进型三维概率CSMA协议的硬件系统,可以提高Ad Hoc网络传输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优先级改进型载波感知多址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Ad Hoc网络 媒体访问控制 随机多址 三维概率载波感知多址 多优先级 吞吐量 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编程门阵列WM-TDLAS气体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鑫 邱海峰 +2 位作者 兰嘉琪 胡琴 张贺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本文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快速处理数字信号及多线程优势,结合波长调制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WM-TDLAS)技术,研制可编程门阵列WM-TDLAS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系统。根据应用功能需求,利用FPGA芯片... 本文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快速处理数字信号及多线程优势,结合波长调制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WM-TDLAS)技术,研制可编程门阵列WM-TDLAS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系统。根据应用功能需求,利用FPGA芯片的逻辑门阵列可编程特性,设计了具备信号采集及调制、谐波解调功能的数字化锁相放大器(digital lock-in amplifier,DLIA)。为验证其性能进行谐波提取测试、Q值、抗噪声实验,结果表明目标频率提取线性度达99.99%,Q值可达45。在对不同信噪比信号进行谐波提取实验中,当信噪比为43 dB时,均值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91%。采用中心波长1572 nm分布式反馈激光器作为光源,覆盖选定的6360 cm−1处吸收线,密集多通气体吸收池有效光程14 m,开展了气体浓度检测实验。系统检测浓度与二次谐波幅值拟合线性度为99.982%,通过提升扫描波长频率,系统可在0.1 s获取浓度值。艾伦(Allan)方差结果表明,当积分时间为44 s时,系统的检测下限为1.86 ppm。实验结果表明,该可编程门阵列WM-TDLAS检测系统具有检测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强和小型化的特点,可用于实际应用中浓度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波长调制光谱 数字锁相放大器 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amshift算法实时目标跟踪实现
3
作者 严飞 徐龙 +2 位作者 陈佳宇 姜栋 刘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20,F0003,共8页
为解决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在跟踪目标遮挡时陷入局部最大值、跟踪目标快速移动导致跟踪丢失以及光照变化影响跟踪精度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改进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利用自适应权重与H通道特征提取模板,融合Kalman滤波算法并引入巴... 为解决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在跟踪目标遮挡时陷入局部最大值、跟踪目标快速移动导致跟踪丢失以及光照变化影响跟踪精度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改进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利用自适应权重与H通道特征提取模板,融合Kalman滤波算法并引入巴氏距离遮挡判别法。非遮挡时,使用Kalman预测调整跟踪搜索区域;遮挡时,使用Kalman预测跟踪。实验结果表明,将改进后算法部署于FPGA硬件平台能够准确地跟踪快速运动、遮挡干扰目标,在1920×1080分辨率下理论跟踪帧率为98.17帧/s,对1080p@60 Hz以及多种分辨率视频输入下平均跟踪重叠率达到84.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实时 图像处理 硬件加速 卡尔曼滤波 直方图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阵列的超大规模SoC验证平台 被引量:3
4
作者 凌翔 胡剑浩 王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967-1970,共4页
介绍了超大规模片上系统(SoC)验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该验证平台采用多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构成超大规模FPGA阵列,针对SoC的典型特点设计了平台拓扑结构和组成单元。该验证平台仿真规模大、互连资源丰富、工作频率高、扩展灵... 介绍了超大规模片上系统(SoC)验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该验证平台采用多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构成超大规模FPGA阵列,针对SoC的典型特点设计了平台拓扑结构和组成单元。该验证平台仿真规模大、互连资源丰富、工作频率高、扩展灵活。应用实例表明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 验证平台 仿真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原型验证 软硬件协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阶梯调制高压电源快恢复技术
5
作者 李春林 毛晓惠 +6 位作者 李青 王雅丽 范臻圆 夏于洋 张锦涛 王英翘 蔡一鸣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1,共6页
中性束注入加热是磁约束聚变实验中有效的加热手段,离子源在实验运行过程中出现打火情况就终止离子束的引出,降低了中性束离子源束的引出效率与功率。离子源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为延长离子源束的引出,开展高压电源快恢复技术研究,即通过再... 中性束注入加热是磁约束聚变实验中有效的加热手段,离子源在实验运行过程中出现打火情况就终止离子束的引出,降低了中性束离子源束的引出效率与功率。离子源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为延长离子源束的引出,开展高压电源快恢复技术研究,即通过再次运行高压电源重新进行束的引出。针对快恢复技术,采用PXIe-8861处理器、PXIe-7820R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硬件板卡,基于PXIExpress技术研制了一套快恢复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心跳包机制进行板卡及通讯状态监测,具有客户端及上位机两种参数配置方法,满足在线/离线数据查看与分析功能。通过上位机模式配置,控制系统支持电压、个数控制,满足调制、快恢复、单次等多种工作模式。在兆瓦级强离子源上开展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操作界面简洁,逻辑结构设计清晰,满足多种控制模式,并通过重启高压电源进行束引出,提高了实验过程离子源束的引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 快恢复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控制器 PXIExp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输电线路边缘智能的硬件加速设计
6
作者 张树华 王继业 +2 位作者 赵传奇 陈宏铭 郭咏雯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近年来,随着输电物联网的发展,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成为重点建设项目,但嵌入式平台的计算能力和功耗问题影响了输电线路可视化的实现。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高度融合的存内计算优化技术。首先,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神经网络,... 近年来,随着输电物联网的发展,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成为重点建设项目,但嵌入式平台的计算能力和功耗问题影响了输电线路可视化的实现。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高度融合的存内计算优化技术。首先,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神经网络,专用于输电线路目标识别,有效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其次,提出一种适用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计算架构,基于超轻量化异常目标识别神经网络算法,结合特征图输出复用和乒乓机制等优化策略,大幅提升了嵌入式平台的运行帧率并降低了资源占用率;最后,利用层融合技术、多通道传输和网络参数重排等策略,优化了嵌入式平台的功耗,提升了能效比。实验结果表明,FPGA加速器在175 MHz主频下工作时,功耗低于3.5 W,在输电线路数据集上的识别帧率达到33帧/s,与其他方案相比,在资源利用率、帧率和能效比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加速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YOLOv3网络 RISC-V硬核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3装置电子回旋长脉冲高压电源及控制系统研制
7
作者 李春林 毛晓惠 +4 位作者 李青 王雅丽 夏于洋 范臻圆 王英翘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0,共6页
为了开展高参数物理研究,研制了满足脉冲发电机组、电网供电需求的长脉冲开关电源模块及控制系统。电源模块通过改变交流接线端接线方式进行模块供电类型切换,通过内置的软启电路减小模块充电过程中浪涌电流冲击对电网及开关的影响,模... 为了开展高参数物理研究,研制了满足脉冲发电机组、电网供电需求的长脉冲开关电源模块及控制系统。电源模块通过改变交流接线端接线方式进行模块供电类型切换,通过内置的软启电路减小模块充电过程中浪涌电流冲击对电网及开关的影响,模块控制器满足两种运行方式下的保护、驱动、状态监测设计需求。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及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架构,具有液晶屏本地/上位机远程两种控制功能。在单片机中采用集成电路总线扩展IO的方式实现软启控制、监测功能,减少数据传输链路及系统的复杂性;在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中实现电源的控制算法,并通过电平信号转换处理,统一了光电转换箱接口设计。在搭建的测试条件下测试结果表明,模块及控制系统设计满足要求,电源实现80kV/100s/20A输出参数测试及保护实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源 微控制器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集成电路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ger算法的FPGA递归逻辑结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远 张广军 江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1,共4页
提出了一种以Steger算法为基础,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递归流水逻辑结构,采用递归逻辑结构避免大规模高斯模板卷积带来的运算复杂度,同时,逻辑结构不受不同高斯参数选择的影响,增强了实用性,利用FPGA并行性完成多路运算,实... 提出了一种以Steger算法为基础,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递归流水逻辑结构,采用递归逻辑结构避免大规模高斯模板卷积带来的运算复杂度,同时,逻辑结构不受不同高斯参数选择的影响,增强了实用性,利用FPGA并行性完成多路运算,实现光条纹中心点提取。该逻辑结构更适用于连续图像数据的实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光条纹中心 递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探测器L1触发系统加法电路优化设计
9
作者 张晰 千奕 +3 位作者 王晓辉 李良辉 杨振雷 苏弘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2-1215,共4页
针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外靶终端硅微条阵列探测器L1触发系统,设计了一个基于Xilinx7系列FPGA芯片的改进加法逻辑电路,利用快速进位链结构,对加法电路模块进行优化。对优化后加法电路结构和同类传统加法电路比较,并对逻辑时延进行和结构... 针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外靶终端硅微条阵列探测器L1触发系统,设计了一个基于Xilinx7系列FPGA芯片的改进加法逻辑电路,利用快速进位链结构,对加法电路模块进行优化。对优化后加法电路结构和同类传统加法电路比较,并对逻辑时延进行和结构性能建模分析。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块逻辑时延3 ns左右,相比传统加法逻辑,系统死时间低,有效采集事例率高,能够满足L1触发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条阵列探测器 死时间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L1触发 快速进位加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并行实现SVM训练的可重构计算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卫东 郭威 魏麟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786-792,共7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所面临的计算复杂度高和训练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并行实现支持向量机训练的可重构计算系统,并分析了不同量化方式下的硬件资源消耗与加速性能。通过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训练支持向量机,... 针对支持向量机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所面临的计算复杂度高和训练时间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并行实现支持向量机训练的可重构计算系统,并分析了不同量化方式下的硬件资源消耗与加速性能。通过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训练支持向量机,使得需要求解的维度与样本的维度相关联,相较于传统的基于二次规划的求解方法可以显著降低计算复杂性。同时,利用基于FPGA的可重构硬件平台设计了专用并行计算结构以加速支持向量机的训练过程。对设计的完整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联合仿真,在4个公共数据集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整体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训练阶段,相较于采用相同算法的软件实现,所提出的浮点数表示下硬件实现的单个样本处理时间至少减少了2个数量级;定点数表示下硬件实现的单个样本处理时间最大减小了3个数量级;与基于二次规划问题求解的硬件实现相比,单个样本处理速度最快提升了39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支持向量机 可重构系统 并行计算 随机梯度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两阶段配电网拓扑实时辨识算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冠淇 裴玮 +2 位作者 李洪涛 郝良 马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8,共9页
对配电网拓扑进行准确的实时辨识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配电网规模不断增大,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愈加频繁且难以辨识。然而,现有配电网拓扑辨识算法所使用的历史数据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拓扑标注,且拓... 对配电网拓扑进行准确的实时辨识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配电网规模不断增大,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愈加频繁且难以辨识。然而,现有配电网拓扑辨识算法所使用的历史数据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拓扑标注,且拓扑辨识时间长,难以实现配电网拓扑实时辨识。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AG)的两阶段配电网拓扑结构实时辨识算法。该算法不需要预先给出配电网拓扑类别的数量,即可对已有历史数据进行相应的拓扑标注及分类,并且基于FPGA实现了对配电网拓扑的实时辨别。该算法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采用变分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对已有历史数据进行相应的拓扑标注及分类;第2阶段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使得支持向量机快速收敛得到最优参数,以实现对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精准辨识。基于该算法,利用FPGA并行架构以及高速高密度特性建立了实时拓扑结构辨识平台。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拓扑辨识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变分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三次插值实时超分辨率VLSI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思言 杜周南 +2 位作者 任一心 邓涛 唐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212,共11页
视频超分辨率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算法复杂度过高,难以实现实时计算.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超分辨率算法加速器,以利用FPGA的优势来提... 视频超分辨率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算法复杂度过高,难以实现实时计算.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超分辨率算法加速器,以利用FPGA的优势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能耗,实现实时的视频超分辨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效高速双三次线性插值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Circuit,VLSI)架构,可用于4倍实时视频超分辨率.该FPGA架构解决了实现双三次插值过程中所需的复杂内存访问模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乒乓操作的数据重排硬件设计,将算法输出的特定顺序数据重新以行为主进行排列,使得硬件能够直接或较为简单地对接HDMI等视频接口.此外,采用状态机、流水线等方式降低设计功耗和减少时序违例,使得整个硬件设计可以更高频率运行.本研究在Zynq-7020 FPGA上实现了硬件架构,能够实时将qHD(960×540)的视频超采样为UHD(3840×2160)高清视频.实验结果表明,该硬件设计只需缓存1行图像像素,延迟仅为9.6μs,帧率达到192.9 Hz,成功实现实时处理.游戏图像数据集的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峰值信噪比最高可达35.67 dB,结构相似度达到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次插值 实时超分辨率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量化的极化码SCL译码器FPGA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少圣 熊启金 +1 位作者 郑绍华 陈平平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0-1208,共9页
针对现有均匀量化的连续消除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算法中存储资源消耗大、布线延迟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5 bit非均匀量化方案的SCL译码算法。该算法保留均匀量化中的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迭... 针对现有均匀量化的连续消除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算法中存储资源消耗大、布线延迟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5 bit非均匀量化方案的SCL译码算法。该算法保留均匀量化中的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迭代计算方法,采用5 bit非均匀量化LLR,在LLR计算模块中设计查找表(Look-Up-Table,LUT)转为6 bit均匀量化LLR用于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5 bit非均匀量化SCL译码相比于6 bit均匀量化SCL译码器,在码率R=1/2、列表宽度L=2和L=4时,误帧率(Frame Erasure Rate,FER)性能损失在0.1 dB以内。在硬件资源消耗方面,与6 bit均匀量化译码器相比,5 bit非均匀量化方案译码器在L=2时触发器(Flip-Flop,FF)和块随机存取存储器(Block Random Access Memory,BRAM)存储资源消耗分别减少了10.9%和22%,吞吐量增加了24%;L=4时FF和BRAM分别减少了10%和18.1%,吞吐量增加了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连续消除列表译码 非均匀量化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处理器功能验证的硬件化System Verilog断言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子卿 石侃 +2 位作者 徐烁翔 王梁辉 包云岗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6-1449,共14页
功能验证在处理器芯片开发流程中所占用的时间超过70%,因此优化提升功能验证环节的效率非常必要.软件仿真等传统验证方法提供了包括断言等多种验证机制,以提升验证的细粒度可见性和自检查能力,但是软件仿真运行速度较慢,在高效性方面有... 功能验证在处理器芯片开发流程中所占用的时间超过70%,因此优化提升功能验证环节的效率非常必要.软件仿真等传统验证方法提供了包括断言等多种验证机制,以提升验证的细粒度可见性和自检查能力,但是软件仿真运行速度较慢,在高效性方面有明显不足.基于FPGA的硬件原型验证方法能极大地加速验证性能,但其调试能力较弱,虽能快速发现漏洞,但难以定位漏洞出现的具体位置和根本原因,存在有效性不足难题.为同时解决上述功能验证有效性与高效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不可综合的断言语言SVA(SystemVerilog Assertion)自动转换成逻辑等效但可综合的RTL电路的方法,聚焦于断言这一类对设计进行非全局建模、纵向贯穿各抽象层级的验证方式,对基于全局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模型的验证能力进行补足.同时,结合FPGA细粒度并行化、高度可扩展的优势,对处理器的验证过程进行硬件加速,提升了处理器的开发效率.实现了一个端到端的硬件断言平台,集成对SVA进行硬件化的完整工具链,并统计运行在FPGA上的硬件化断言的触发和覆盖率情况.实验表明,和软件仿真相比,所提方法能取得超过2万倍的验证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言 处理器验证 硬件仿真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原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加速卡的MF-DMA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兴洪 张振荣 陈奕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486-3491,共6页
为解决加速卡在异构系统中数据传输带宽低、数据交互方式不灵活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直接内存访问(multiple functions direct memory access,MF-DMA)架构。采用寄存器配置、存储表和描述符环3种DMA触发方式,适应不同应用数据传输需求... 为解决加速卡在异构系统中数据传输带宽低、数据交互方式不灵活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直接内存访问(multiple functions direct memory access,MF-DMA)架构。采用寄存器配置、存储表和描述符环3种DMA触发方式,适应不同应用数据传输需求;为支持数据流传输和数据块缓存,DMA架构支持AXIS和AXI4两种标准协议接口;设计在Xilinx芯片xczu7ev进行验证,AXIS和AXI4接口最高速率分别为5075 MB/s和4800 MB/s,PCIe总线带宽利用率为79.2%,FPGA资源占用率12.9%。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降低了硬件资源占用率,有效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异构加速系统 直接内存访问 加速卡 高级扩展接口 高速串行总线 描述符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八波束比幅测向系统校正方法及FPGA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利才锟 晋良念 蒙淑娇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针对传统八波束比幅测向系统校正工作量巨大以及系统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每个角度区间仅利用5个角度点来实现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方法,并根据测向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使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器件去完成。对测向链路进行分解,将整... 针对传统八波束比幅测向系统校正工作量巨大以及系统实时性要求高的问题,提出每个角度区间仅利用5个角度点来实现对系统进行校正的方法,并根据测向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使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器件去完成。对测向链路进行分解,将整个测向系统分成内部和外部,并在内部通道引入系统校正源,实现了对测向通道的动态校正,减少了系统误差且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外场测试表明,采取上述校正方法可以减少测试工作量且最终的系统测向精度达到工程应用的要求,全频段测向均方根误差为2.01°,使用FPGA器件可以达到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 八波束比幅测向 校正方法 测向精度 系统实时性 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FPGA-TDL-TDC的延迟时间逐位校准网络
17
作者 许玥 谢杰 +2 位作者 曾中明 张宝顺 吴东岷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96,共8页
时间数字转换器(TDC)是一种将信号脉冲之间时间间隔的连续模拟量转换为离散数字量的设备。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内部进位链资源实现抽头延迟链-时间数字转换器(TDL-TDC)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TDL-TDC中每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 时间数字转换器(TDC)是一种将信号脉冲之间时间间隔的连续模拟量转换为离散数字量的设备。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内部进位链资源实现抽头延迟链-时间数字转换器(TDL-TDC)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但TDL-TDC中每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数值受运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目前使用码密度测试、线性补偿或高阶泰勒函数拟合等的TDC校准方法不能很好地拟合复杂温度变化情况下长延迟链中各单元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为继续满足TDC工作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感知机(MLP)的神经网络校准方案,以延迟链中128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数据和相应温度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4层MLP。工作时通过反馈当前运行温度信息,可以独立给出每个延迟单元的延迟时间数值,以用于计算待测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实验验证了校准网络对温度变化的补偿作用,该网络可以移植于不同的FPGA芯片。测量得到校准网络的准确率为91%,实现TDC分辨率为34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抽头延迟链-时间数字转换器 多层感知机 神经网络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变频电机绝缘测试的高频高压脉冲发生器设计
18
作者 师洋 王鹏 +2 位作者 吴冬桃 朱英伟 程驰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165,共9页
高频高压脉冲是变频电机绝缘评估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产生、控制、保护与传统高压直流、正弦条件下的相应技术具有较大差异,已成为高频高压脉冲技术的关键难题。为此,采用时钟可达纳秒级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研制了一套边沿时间40~500... 高频高压脉冲是变频电机绝缘评估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产生、控制、保护与传统高压直流、正弦条件下的相应技术具有较大差异,已成为高频高压脉冲技术的关键难题。为此,采用时钟可达纳秒级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研制了一套边沿时间40~500 ns可调的高频高压脉冲发生器。基于半桥结构的脉冲发生器,提出测试容量达1600 pF、电压峰峰值可达24 kV的全桥拓扑结构。通过设计多级电压突降保护算法、电流脉宽实时检测、纳秒级脉冲控制技术以及多种抗干扰措施,保障了脉冲发生器在高频电磁干扰环境下安全稳定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脉冲发生器产生电压的脉宽和死区时间最小1μs,最大重复频率100 kHz,为变频电机全参数绝缘测试提供了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绝缘测试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局部放电 耐电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ISAR空间目标的去斜回波相参性恢复方法及其基于FPGA的快速实现技术
19
作者 朱奥 符吉祥 +4 位作者 田娇 贺新异 朱元凯 孙光才 邢孟道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5,共10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具备二维高分辨成像能力,可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精度探测和监视。相比于地基ISAR,天基ISAR能够对空间目标进行更灵活、更大范围的探测成像,为实现空间态势感知提供有利支撑。去斜接收回波体制可以大幅降低采样率,减...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具备二维高分辨成像能力,可实现对空间目标的高精度探测和监视。相比于地基ISAR,天基ISAR能够对空间目标进行更灵活、更大范围的探测成像,为实现空间态势感知提供有利支撑。去斜接收回波体制可以大幅降低采样率,减轻系统硬件负担,现有ISAR系统通常采用此种方式。然而在观测时间内空间目标相对于星载ISAR的相对斜距变化大,雷达需要不断改变录取波门以保证对空间高速目标的稳定跟踪,这严重破坏了雷达回波的相参性。同时,星载ISAR相对空间目标的复杂运动几何导致运动补偿精度下降。针对空间目标ISAR成像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去斜回波相参性恢复方法,此方法可以逐脉冲处理回波,能有效恢复不同距离波门的回波相参性,并利用估计的参数对回波进行精确的运动补偿。基于此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去斜接收相参性恢复快速实现方案。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及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实现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AR成像 相参性恢复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去斜接收 高速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运动方程快速求解器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王晓蕾 黄章骞 +1 位作者 房旭 宋宇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文章基于四阶经典龙格库塔法(classical Runge-Kutta method of order four,RK-4)和四阶Adams预测校正法(fourth-order Adams predictor-corrector method,Adams-4),提出一种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文章基于四阶经典龙格库塔法(classical Runge-Kutta method of order four,RK-4)和四阶Adams预测校正法(fourth-order Adams predictor-corrector method,Adams-4),提出一种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的数据路径可动态配置的空间运动方程快速求解器(space motion equation fast solver,SMEFS)。SMEFS采用折叠式结构,借助高效的任务映射和精准的状态管理,通过资源复用和动态配置运算器内部连接关系实现数据路径的动态配置,快速求解空间运动方程,并有效节省硬件资源。采用某型运载火箭的相关数据对SMEFS进行大批量空间运动方程求解的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SMEFS能够快速可靠地求解发射坐标系下的五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与软件求解的平均加速比为12.765,求解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小于9×10^(-5,)具备较好的加速效果和较高的计算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经典龙格库塔法(RK-4) 四阶Adams预测校正法(Adams-4) 空间运动方程 折叠技术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