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向举 尚林松 +1 位作者 方贤进 路小宝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49-2155,共7页
传统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方法需要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进行频繁通信,这会导致显著的开销和延迟,而目前可编程数据平面由于语法无法实现复杂检测算法,难以保证较高检测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传统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方法需要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进行频繁通信,这会导致显著的开销和延迟,而目前可编程数据平面由于语法无法实现复杂检测算法,难以保证较高检测效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P4)可编程数据平面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P4改进的信息熵进行初检,判断是否有可疑流量发生;然后再利用P4提取特征只需微秒级时长的优势,提取可疑流量的六元组特征导入数据标准化—深度神经网络(data standardization-deep neural network,DS-DNN)复检模块,判断其是否为DDoS攻击流量;最后,模拟真实环境对该方法的各项评估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检测SDN环境下的DDoS攻击,在保证较高检测率与准确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误报率,并将检测时长缩短至毫秒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可编程数据平面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检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4的可编程数据平面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林耘森箫 毕军 +4 位作者 周禹 张程 吴建平 刘争争 张乙然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39-2560,共22页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P4)使网络管理员能够定制交换机的数据包转发行为,提升了数据平面的可编程能力与报文处理的灵活性,从而很容易实现新功能、支持新协议,减少了开发周期与开...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P4)使网络管理员能够定制交换机的数据包转发行为,提升了数据平面的可编程能力与报文处理的灵活性,从而很容易实现新功能、支持新协议,减少了开发周期与开发成本,为解决当前网络体系结构中长期存在的挑战以及设计新型数据平面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且,将一些原本由中间件实现的网络功能、端服务器实现的应用卸载到可编程数据平面上,还能获得可观的性能收益,提升网络与应用的整体表现.本文首先概述了可编程数据平面的发展历史与P4的研究背景.接着,本文介绍了P4语言及其架构,包括P4语言的设计目标、P4抽象转发模型、工作流程、P4语法要素.然后,本文总结了目前P4语言在语法、功能、标准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将P4语言与其他数据平面编程语言进行了简要对比.之后,本文介绍了基于P4的可编程数据平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对异构平台的兼容、编译器的设计和优化、开发工具的设计和实现等方面.此外,本文从负载均衡、网络测量、网络安全等方面展现了学术界与工业界基于P4与可编程数据平面作出的应用成果.紧接着,本文探讨了满足什么条件的网络功能与终端应用才应该被卸载到数据平面上执行,为读者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最后,本文探讨了未来P4研究工作的趋势与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SDN)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p4) 可编程数据平面 领域特定语言(DSL) 编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RMT:一种面向微体系结构创新的高速数据平面可编程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翔瑞 曾令斌 +4 位作者 刘忠沛 陈颖文 吕高锋 杨程 苏金树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3-490,共18页
网络数据平面可编程(Data Plane Programmability)给网络转发设备的数据平面赋予强大的可编程性,在不更换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动态部署新型机制与服务,例如路由转发核心机制、网络安全控制功能、网内计算加速服务等.由此,数据平面可编程... 网络数据平面可编程(Data Plane Programmability)给网络转发设备的数据平面赋予强大的可编程性,在不更换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动态部署新型机制与服务,例如路由转发核心机制、网络安全控制功能、网内计算加速服务等.由此,数据平面可编程成为业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新兴技术,并已在主流云服务提供商投入应用.可重构匹配表架构(Reconfigurable Match Table Architecture,RMT)由于出色的处理性能和采用P4语言灵活编程的特性,成为数据平面可编程的热点研究方向.然而,受困于RMT架构复杂的体系结构设计、芯片闭源的服务机制以及门槛较高的FPGA设计开发,使得RMT研究人员难以通过FPGA,对RMT创新设计以及100 Gbps以上真实性能场景进行敏捷验证.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数据平面可编程系统FastRMT,首次开源了FPGA级的系统实现.FastRMT支持RMT架构可编程协议解析、自定义规则匹配、超长指令字的并发动作执行引擎等核心功能,支持P4语言对系统进行编程.FastRMT具备松耦合与模块化的特点,研究人员可以替换模块或者对系统进行动态重构,从而实现新型机制或体系结构的敏捷开发与验证.本工作包含交换机原型与网卡原型两种版本,支持主流FPGA芯片,系统可完成100 Gbps的报文线速处理能力,1500 B报文处理延迟仅为1.22μs,体现了FastRMT作为基础框架对微体系结构创新和生产线级别验证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平面可编程 可重构匹配表 微体系结构 FpGA原型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4的主动网络遥测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争争 毕军 +2 位作者 周禹 王旸旸 林耘森箫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62-169,共8页
随着以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P4,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为主要编程语言的可编程数据平面的兴起,给网络遥测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带内网络遥测(INT,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就是其中一种具... 随着以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P4,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为主要编程语言的可编程数据平面的兴起,给网络遥测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带内网络遥测(INT, In-band network telemetry)就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能够探测到设备级遥测数据的被动遥测技术。然而INT的探测范围受到探测点部署位置的限制,难以获取全局网络视图。同时将遥测指令和数据封装到正常数据分组所带来较高的探测开销以及部署和运维的复杂性导致可扩展性不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4的能够覆盖全网且可扩展性强的主动网络遥测平台Net V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 可编程数据平面 全局网络视图 可扩展性 主动网络遥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要数据结构的网络微突发流量检测方法
5
作者 王佳宇 于俊清 +1 位作者 李冬 赵君杨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82,共9页
网络微突发流量是数据中心网络中常见的流量类型,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增长,对网络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且难以检测。目前的测量方法无法兼顾细粒度检测和低资源开销传输,文中基于概要数据结构(sketch)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细粒度的网络微突发... 网络微突发流量是数据中心网络中常见的流量类型,其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增长,对网络性能造成严重影响,且难以检测。目前的测量方法无法兼顾细粒度检测和低资源开销传输,文中基于概要数据结构(sketch)设计了一种轻量级细粒度的网络微突发流量测量方法。首先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架构特性,实时测量数据报文的排队时延,设计检测算法,监测微突发流量,实现基于数据报文的细粒度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采集微突发流,采用sketch存储微突发流信息,利用镜像传输方式在时间片或微突发流结束后向控制器传送,实现轻量级传输。测量方法基于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在P4可编程交换机上进行了相应的系统实现,能够实时检测和展示网络微突发流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细粒度检测网络微突发流量,显著降低传输微突发信息的带宽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语言 可编程交换机 微突发流量 概要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分类的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机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崔子熙 胡宇翔 +1 位作者 兰巨龙 王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65,共7页
为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网络的多路径带宽,现有研究多采用基于链路感知的负载均衡算法,在动态获取全局链路拥塞信息后选取最优路径对流量进行转发.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大小分布不均匀的特性,难以在选路成本和转发效率上取得... 为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网络的多路径带宽,现有研究多采用基于链路感知的负载均衡算法,在动态获取全局链路拥塞信息后选取最优路径对流量进行转发.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大小分布不均匀的特性,难以在选路成本和转发效率上取得平衡.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流分类的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机制(ULFC,Utilization-aware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Flow Classification),在实现拥塞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流量特征分析,采用不同的策略为大、小流分配路径,实现网络流量特征与选路方法优势的最佳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方案,ULFC的平均流处理效率提高了1.3倍至1.6倍,路由成本降低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负载均衡 可编程数据平面 流分类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