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多参数融合的无袖带式连续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志红 方震 +4 位作者 陈贤祥 覃力 杜利东 赵湛 刘杰昕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3-362,共10页
针对现有基于脉搏波传输时间的无创连续性血压测量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综合考虑心电信号和血氧容积波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无创连续性血压测量方法。该文首先利用改进的心电信号算法提取出心电信号的R点,利... 针对现有基于脉搏波传输时间的无创连续性血压测量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综合考虑心电信号和血氧容积波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无创连续性血压测量方法。该文首先利用改进的心电信号算法提取出心电信号的R点,利用差分、阈值的方法提取出血氧容积波的特征参数,再经过特征解析,提取出与血压相关的15维特征向量,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血压计算模型,计算出逐拍的血压值。该方法在天坛医院等单位进行了医学临床比对测试,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分析了15个特征参数的权重比。实验证明:在预测血压上,脉搏波传输时间的权重,大于相邻特征点之间的时间信息权重,大于脉搏波面积信息权重,大于脉搏波幅值信息权重;该方法精度优于其它相近方法,单次测量的舒张压和收缩压误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是-1.57±6.12 mmHg和-0.62±4.82 mmHg,重复测量误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别是-2.12±5.10 mmHg和-2.52±4.41 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测量精度均达到了BHS血压标准的Grade A类和AAMI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式技术 连续血压 多参数融合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的去芜存菁之路:从多模态叙事到证据公平——美国AERA 2019年会述评 被引量:8
2
作者 吴忭 彭晓玲 胡艺龄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3,共11页
2019年4月5日-9日,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召开,年会主题是"‘后真相’时代教育研究的去芜存菁之路:从多模态叙事到证据公平"。年会研讨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 2019年4月5日-9日,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召开,年会主题是"‘后真相’时代教育研究的去芜存菁之路:从多模态叙事到证据公平"。年会研讨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从智慧、深度、全息、泛在连接的技术时代背景,通过协同交互,建立资源的流动与互通,实现人与人、人与环境的赋能,进而形成跨界融合的学习生态。为此,从理解学习、设计学习和评价学习三个维度,可勾勒出智能化时代教育生态的概貌,并从跨尺度融合研究、构筑学习设计生态圈和基于理解的学习评价之角度,阐述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领域学者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A 多元交互 脑智与情感 多模态 数据素养 自动会话分析 社交机器人 可穿戴生物传感技术 厚数据 跨界合作 尺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