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的可移植执行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
1
作者 花天辰 马晓宁 智慧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1921,共11页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移植执行(PE)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中,数据集存在的不平衡或不完整问题,以及神经网络结构过深或特征集庞大而导致的模型计算资源开销和耗时增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SANN)的PE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首先... 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可移植执行(PE)恶意软件检测方法中,数据集存在的不平衡或不完整问题,以及神经网络结构过深或特征集庞大而导致的模型计算资源开销和耗时增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浅层人工神经网络(SANN)的PE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首先,利用LIEF(Library to Instrument Executable Formats)库创建PE特征提取器从EMBER数据集中提取PE文件样本,并提出一种特征组合,该特征集具备更少的PE文件特征,从而在减小特征空间和模型参数量的同时能够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其次,生成特征向量,通过数据清洗去除未标记的样本;再次,对特征集内的不同特征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SANN中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SANN可达到95.64%的召回率和95.24%的准确率,相较于MalConv模型和LightGBM模型,SANN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19和1.57个百分点。SANN的总工作耗时约为用时最少的对比模型LightGBM的1/2。此外,SANN在面对未知攻击时具备较好的弹性,且仍能够保持较高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意软件 静态检测 深度学习 浅层人工神经网络 可移植执行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文件隐型加壳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向阳 解庆春 +2 位作者 刘勇 俞笛 刘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7-338,341,共3页
通过对PE(portable executable)文件格式的了解,编写PE分析工具对文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对PE可执行文件加壳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巧妙地使用MD5、CRC32等成熟的hash算法及防API断点跟踪等多种反破解技术,并采用自动隐藏加密方... 通过对PE(portable executable)文件格式的了解,编写PE分析工具对文件内部结构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对PE可执行文件加壳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巧妙地使用MD5、CRC32等成熟的hash算法及防API断点跟踪等多种反破解技术,并采用自动隐藏加密方案,大大地提高了软件的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植的可执行文件 加壳 哈希算法 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文件式俄文软件的本地化分析与方法
3
作者 范崧伟 卞鸿巍 方晓旻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09-1511,共3页
分析了目前几种软件本地化方法的优劣点,对Win32环境下PE文件格式的文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软件本地化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俄文导航软件本地化的实际工程为例详细讲解俄文软件的本地化方法。通过对文件格式的分析... 分析了目前几种软件本地化方法的优劣点,对Win32环境下PE文件格式的文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软件本地化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俄文导航软件本地化的实际工程为例详细讲解俄文软件的本地化方法。通过对文件格式的分析得到软件资源的位置和组织方式,以此对软件的标准字符资源、图形资源、ASCII字符资源等进行汉化。软件本地化后能正确、美观的显示,符合国人的使用习惯,并能完成其原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本地化 俄文软件 可移植执行文件 文件格式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文件格式的大容量信息隐藏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魏为民 刘锟 万晓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进一步实现利用可移植可执行(Portable executable,PE)文件隐藏大容量的信息,该文对大容量隐藏信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文利用PE文件格式存在冗余空间的特点,实现了对PE文件进行信息嵌入。提出了一种利用多个PE文件存储信息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实现利用可移植可执行(Portable executable,PE)文件隐藏大容量的信息,该文对大容量隐藏信息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文利用PE文件格式存在冗余空间的特点,实现了对PE文件进行信息嵌入。提出了一种利用多个PE文件存储信息的方法。通过对多个PE文件的区块冗余进行信息嵌入,实现了大容量的信息隐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个PE文件进行信息隐藏能为大容量信息隐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植执行文件 信息隐藏 嵌入 提取 大容量 信息伪装 区块冗余 隐写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添加量不受限的对抗样本
5
作者 蒋周杰 陈意 +2 位作者 熊子漫 郭春 申国伟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6-537,共12页
基于灰度图像和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具有无需特征工程和检测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对抗样本能够欺骗该类检测方法。然而当前大部分研究所生成的对抗样本难以在不破坏原文件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该类检测方法对其的判别准确... 基于灰度图像和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具有无需特征工程和检测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对抗样本能够欺骗该类检测方法。然而当前大部分研究所生成的对抗样本难以在不破坏原文件功能完整性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该类检测方法对其的判别准确性。在分析可移植可执行(PE)文件的结构以及加载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不破坏PE文件原有功能且可添加量不受限的字节码攻击方法(BAUAA)。BAUAA通过在PE文件中分散于各区段之后且不会载入内存的“区段附加空间”添加字节码来生成对抗样本,并且由于该空间具有可添加量不受限的特点,可使得生成的对抗样本所转化的灰度图像在尺寸和纹理上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影响基于灰度图像和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对其的判别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灰度图像和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判别BAUAA所生成对抗样本的准确率明显低于其判别非对抗样本的准确率。为避免在现实中滥用BAUAA,提出一种针对性的对抗样本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恶意软件检测 灰度图像 可移植执行(PE)文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加壳PE程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跃华 张翼 言洪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01-1903,共3页
恶意代码大量快速的繁衍使得恶意代码自动化检测成为必然趋势,加壳程序识别是恶意代码分析的一个必要步骤。为识别加壳可执行程序,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自动化加壳程序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取和选取可移植可执行(PE)特征,使用分类算... 恶意代码大量快速的繁衍使得恶意代码自动化检测成为必然趋势,加壳程序识别是恶意代码分析的一个必要步骤。为识别加壳可执行程序,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自动化加壳程序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取和选取可移植可执行(PE)特征,使用分类算法检测PE文件是否加壳。测试结果表明,在使用J48分类器时加壳文件识别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植执行文件分析 加壳识别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