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DSP小系统接口电路可移植性设计方案
1
作者 李磊 李玉峰 陈科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5期74-76,共3页
提出了一种 DSP小系统接口电路的可移植性方案 ,使得该电路也可以适应普通的 PC系统 ,大大地方便了调试 ,加快了开发周期。同时该接口电路的通用性也节约了成本 。
关键词 DSP小系统 接口电路 可移植性 I/O读写 PC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浏览器可移植性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蜀宇 于渤 曹俊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7-399,共3页
现有嵌入式浏览器都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具体应用开发,可移植性很差,既使部分产品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在移植时也需要重新编写界面代码。嵌入浏览器的移植大部分工作都在界面的移植上。从解决此问题入手,以开源代码Mozilla为基础,通过研究... 现有嵌入式浏览器都是针对某一领域的具体应用开发,可移植性很差,既使部分产品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在移植时也需要重新编写界面代码。嵌入浏览器的移植大部分工作都在界面的移植上。从解决此问题入手,以开源代码Mozilla为基础,通过研究视窗抽象层的结构,在嵌入图形库MiniGUI上设计并实现视窗抽象层的一系列接口,可以大大提高嵌入式浏览器的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接口 可移植性 视窗抽象层 图形界面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可移植嵌入式系统设备驱动体系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永志 唐玉华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71-273,共3页
设备驱动的编写是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部分。当前的驱动开发通常是根据硬件设备,寻找其驱动然后进行移植工作。如果没有可用的驱动程序,将被迫重新编写设备驱动。这种模式不利于软件的重用,往往造成重复劳动。该文在现有驱动开发... 设备驱动的编写是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重要部分。当前的驱动开发通常是根据硬件设备,寻找其驱动然后进行移植工作。如果没有可用的驱动程序,将被迫重新编写设备驱动。这种模式不利于软件的重用,往往造成重复劳动。该文在现有驱动开发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高度可移植的设备驱动编写模型,并定义出相应的驱动程序开发接口。这样,驱动程序的移植就被集中在这些接口的实现和适配上,从而大大提高了驱动程序的可移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驱动程序 可移植性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嵩山”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大规模管网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周凡 韩林 +3 位作者 李冰洋 谢景明 韩璞 刘勇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5-161,共7页
供水管网仿真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输配调度,是城市供水管网监测与维护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在面向城市级的大规模管网中产生了海量的计算数据,因此在一般计算平台上无法满足管网仿真计算的算力需求。为提升城市级供水管网仿真的计算效率... 供水管网仿真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输配调度,是城市供水管网监测与维护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在面向城市级的大规模管网中产生了海量的计算数据,因此在一般计算平台上无法满足管网仿真计算的算力需求。为提升城市级供水管网仿真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有效的并行化方案。基于“嵩山”超级计算机系统采用中央处理器+数据缓存单元(CPU+DCU)架构,利用其在密集数据计算方面的优势,对“嵩山”超级计算机进行供水管网仿真。参照可移植性异构计算接口(HIP)异构编程模型,在“嵩山”超级计算机上实现供水管网仿真的异构计算,并结合管道数据分割方案,使用消息传递接口开启多进程以实现DCU加速数据通信传递。通过重定义数据类型解决计算过程中结构体传输问题,实现单节点内多DCU的大规模密集计算。在不同计算平台和多种计算策略仿真上的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x86平台相比,该优化方案在小规模数据与大规模数据上的加速比分别达到5.269、10.760,与采用计算统一设备架构异构编程模型的传统GPU异构平台相比,计算性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处理器+数据缓存单元架构 数据缓存单元加速器 仿真计算 可移植性异构计算接口 消息传递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I+CUDA的异构并行可压缩流求解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枫 李桦 +1 位作者 田正雨 潘沙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在CPU/GPU异构体系结构计算集群上,建立了基于MPI+CUDA的异构并行可压缩流求解器。讨论了异构结构上的可压缩流并行算法的并行模式,在CPU上执行计算密集度低、指令复杂的计算任务,在GPU上执行计算密集度高、指令单一的计算任务。通过数... 在CPU/GPU异构体系结构计算集群上,建立了基于MPI+CUDA的异构并行可压缩流求解器。讨论了异构结构上的可压缩流并行算法的并行模式,在CPU上执行计算密集度低、指令复杂的计算任务,在GPU上执行计算密集度高、指令单一的计算任务。通过数个算例,对比了异构并行计算和传统CPU并行计算计算结果和计算效率。将该算法运用于高超声速流动的数值模拟中,数值结果显示,基于MPI+CUDA的异构并行可压缩流求解器鲁棒性好,计算效率较CPU同构并行计算提高1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传递接口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 异构计算 可压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AUTOSAR规范的底层驱动软件开发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安军 蒋建春 陈培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2-64,67,共4页
为快速高效地开发稳定的符合汽车开放系统架构(AUTOSAR)规范的底层驱动,从底层驱动接口标准、参数配置接口、错误处理机制等方面研究符合AUTOSAR规范的底层驱动设计开发方法,并以CAN驱动的开发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利... 为快速高效地开发稳定的符合汽车开放系统架构(AUTOSAR)规范的底层驱动,从底层驱动接口标准、参数配置接口、错误处理机制等方面研究符合AUTOSAR规范的底层驱动设计开发方法,并以CAN驱动的开发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开发的驱动程序能有效捕获CAN控制器运行时发生的错误,并抛出相应的异常和激活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从而可降低驱动错误对上层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开放系统架构 可移植性 驱动接口规范 驱动软件设计 稳定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入网及其网管系统
7
作者 朱晓刚 胡冰松 杨传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介绍了接入网的标准接口——V5接口的实现,讨论接入网网管系统模型、实现方案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接口协议的有限状态机描述方式,采用事件循环流实现V5接口及相关的接入网业务,使得程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关键词 接入网 V5接口 电信管理网 可移植性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uilder环境下PCL-812PG驱动技术
8
作者 张自强 李传江 +1 位作者 鄢霞 马锋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32-35,共4页
PCL-812PG是用于工控机的高性能、多功能ISA总线型数据采集卡,本文在C++Builder环境下采用嵌入汇编的方法实现端口的读写,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板卡的驱动程序类,每个功能都有独立的接口函数来实现,不仅方便程序调用,也提高了程序的模... PCL-812PG是用于工控机的高性能、多功能ISA总线型数据采集卡,本文在C++Builder环境下采用嵌入汇编的方法实现端口的读写,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板卡的驱动程序类,每个功能都有独立的接口函数来实现,不仅方便程序调用,也提高了程序的模块化程度和代码重用率,对于其它型号板卡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驱动技术简便实用、运行可靠、效率高,并可供其他智能设备驱动程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 PCL 驱动程序 板卡 代码重用 程序调用 可移植性 驱动技术 接口函数 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配程序集采集图像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9
作者 李自胜 肖晓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720-3723,3727,共5页
针对视频源制式和图像质量的需求不同,提出一种动态配置程序集采集图像的方法。采用接口技术抽象采集接口和程序集的管理接口,通过反射机制选择不同采集卡对应的采集程序集,软件动态绑定到采集卡进行图像采集。在描述采集流程之后,讨论... 针对视频源制式和图像质量的需求不同,提出一种动态配置程序集采集图像的方法。采用接口技术抽象采集接口和程序集的管理接口,通过反射机制选择不同采集卡对应的采集程序集,软件动态绑定到采集卡进行图像采集。在描述采集流程之后,讨论了采集接口和管理接口设计,给出了SDK2000视频卡的具体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改变采集卡后,减少了软件重新发布的工作,增强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提高了软件在不同需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采集 可配程序集 接口技术 反射技术 可扩展性 可移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体系结构的GA模型拓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鹏 卢宇彤 +1 位作者 高涛 王晨旭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4-812,共9页
科学与工程应用对计算性能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异构计算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CPU与加速单元之间没有共享内存的特点增加了异构编程难度,编程人员必须显式地指定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递情况.全局数组(global arrays,GA)模型基于聚合远程... 科学与工程应用对计算性能要求的不断增加使得异构计算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CPU与加速单元之间没有共享内存的特点增加了异构编程难度,编程人员必须显式地指定数据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递情况.全局数组(global arrays,GA)模型基于聚合远程内存拷贝接口(ARMCI)为分布式存储系统提供异步单边通信、共享内存的编程环境,但ARMCI接口拓展的复杂性使得GA不能根据特定计算平台的特点迅速在该平台上实现.CoGA模型是对GA模型的异构拓展,旨在为CPU+英特尔至强融核(MIC)的异构系统提供全局数组结构,隐藏数据传输细节从而简化异构编程难度.CoGA基于MIC上的对称传输接口(SCIF)实现对CPU和MIC的内存管理,并结合SCIF远程内存访问特点优化CPU与MIC间的数据传输性能.最后,通过数据传输带宽、通信延迟和稀疏矩阵乘问题的测试,证明了CoGA简化编程并优化数据传输性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强融核 全局数组 对称传输接口 异构计算 编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应用中间件平台的虚拟中间件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平 杨建刚 于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52,103,共3页
不同的应用中间件产品有着差异性很大的编程接口,在大型分布式企业计算中带来很大的移植工作量。本文从千万用户级大型分布式应用建设的实践出发,提出的VMD是屏蔽多种应用中间件产品的可移植性中间件框架设计,同时兼顾了执行和开发效率... 不同的应用中间件产品有着差异性很大的编程接口,在大型分布式企业计算中带来很大的移植工作量。本文从千万用户级大型分布式应用建设的实践出发,提出的VMD是屏蔽多种应用中间件产品的可移植性中间件框架设计,同时兼顾了执行和开发效率、安全、灵活等特性。本文阐述了VMD的实现原理、框架结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意义,并对基于VMD的开发给出了测试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件 设计与研究 虚拟 平台 分布式应用 编程接口 企业计算 框架设计 可移植性 开发效率 实现原理 框架结构 关键技术 差异性 工作量 用户级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耦合异构线程处理器
12
作者 李文青 齐寒 +2 位作者 肖子原 朱威浦 王剑 《高技术通讯》 CAS 2023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异构计算为系统达到更高的性能功耗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但异构系统中中央处理器(CPU)和加速器协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大量的控制信号传输和数据搬运始终是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瓶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紧耦合异构线程处理器结构,包括... 异构计算为系统达到更高的性能功耗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但异构系统中中央处理器(CPU)和加速器协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大量的控制信号传输和数据搬运始终是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瓶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紧耦合异构线程处理器结构,包括一个硬件CPU线程和一个硬件加速器线程,二者采用流水线紧耦合的硬件线程间通信接口和共享存储的方式降低了通信代价,大幅提高了系统性能。为验证该结构的优势,本文在开源BOOM核的基础上设计了硬件线程间通信接口,实现了一个具有高级加密标淮(AES)加速器的紧耦合异构线程处理器,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加密任务中,该处理器吞吐量约是Intel Comet Lake使用AES指令集(AES-NI)的5.7倍,是BOOM平台上仅使用通用指令的4000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通过CPU和加速器快速通信实现的细粒度并行可以取得更多的性能收益。由此得出结论:该结构能敏捷地将加速器整合到CPU周围,有效降低了通信时间,实现CPU线程和加速器线程的细粒度并行,有效地发挥出异构计算的优势,取得可观的性能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计算 异构接口 紧耦合 通信 细粒度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