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HL NB⁃IoT架构可移植性分析
1
作者
喻炳政
王宜怀
+1 位作者
张建
刘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针对传统物联网开发的软硬件可移植性低,而知名企业倾向于以服务形式发布产品,避免透露专业细节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软硬件构件化、可移植、开源的开发架构。开发架构将硬件分为两部分,再辅以外接传感器实现硬件模块化设计。在设计硬件...
针对传统物联网开发的软硬件可移植性低,而知名企业倾向于以服务形式发布产品,避免透露专业细节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软硬件构件化、可移植、开源的开发架构。开发架构将硬件分为两部分,再辅以外接传感器实现硬件模块化设计。在设计硬件电路时,将各部分电路分模块以便于进行移植复用。软件设计方面,针对模块化的硬件进行构件化开发,以降低构件的耦合性并减少程序的改动;同时将微控制器的FLASH存储区域分为两部分,将部分程序固化在指定扇区,通过功能函数实现程序跳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软件分层次设计和移植可提高构件程序的可复用性。最后将原本AHL NB⁃IoT架构下基于MKL36Z64芯片实现的窄带程序、电能质量监测程序移植到STM32L431芯片上,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架构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L
NB⁃IoT架构
可移植性分析
开发架构
模块化设计
软件构件化
窄带物联网
程序
移植
程序跳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BDT算法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在江苏省的预测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薇
韦群
+3 位作者
吴天傲
林洁
邵光成
丁鸣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9-1180,共12页
选取江苏省6个气象站点1997-201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建立了3种基于树型算法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 0)预测模型,包括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回归树(Regression tree)模型,以FA...
选取江苏省6个气象站点1997-201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建立了3种基于树型算法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 0)预测模型,包括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回归树(Regression tree)模型,以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所得的ET 0值作为标准值,对GBDT、RF、Regresssion tree模型和3种经验模型(EI-Sebail、Irmak、Hargreaves-Samani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气象因子输入组合下,GBDT、RF模型能取得较高的模拟精度,且明显高于Regression tree模型和经验模型,其中,气象参数组合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辐射的GBDT模型具有最高的模拟精度[全局评价指标(GPI)排名第1];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辐射是对江苏省逐日ET 0影响最为显著的气象因子,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512,对决定系数(R 2)的贡献度为0.740,显著高于其他气象因子;通过可移植性分析发现,气象因子组合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辐射的GBDT、RF模型在江苏省内6个站点相互交叉验证下仍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因此,可以将GBDT、RF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气象资料缺乏时的ET 0预测,为农业灌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
随机森林(RF)算法
可移植性分析
敏感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HL NB⁃IoT架构可移植性分析
1
作者
喻炳政
王宜怀
张建
刘强
机构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
苏州大学东吴学院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群智感知的高可靠数据收集与筛选关键技术研究(61672369)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教育部2019年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1004033,201901276008)。
文摘
针对传统物联网开发的软硬件可移植性低,而知名企业倾向于以服务形式发布产品,避免透露专业细节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软硬件构件化、可移植、开源的开发架构。开发架构将硬件分为两部分,再辅以外接传感器实现硬件模块化设计。在设计硬件电路时,将各部分电路分模块以便于进行移植复用。软件设计方面,针对模块化的硬件进行构件化开发,以降低构件的耦合性并减少程序的改动;同时将微控制器的FLASH存储区域分为两部分,将部分程序固化在指定扇区,通过功能函数实现程序跳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软件分层次设计和移植可提高构件程序的可复用性。最后将原本AHL NB⁃IoT架构下基于MKL36Z64芯片实现的窄带程序、电能质量监测程序移植到STM32L431芯片上,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架构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
AHL
NB⁃IoT架构
可移植性分析
开发架构
模块化设计
软件构件化
窄带物联网
程序
移植
程序跳转
Keywords
AHL NB⁃IoT architecture
portability analysis
development architecture
modularity design
software modularity
NB⁃IoT
program transplantation
program jump
分类号
TN911.1-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311.5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BDT算法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在江苏省的预测
被引量:
14
2
作者
张薇
韦群
吴天傲
林洁
邵光成
丁鸣鸣
机构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市浦口区水务局
南京市江宁区水务局
南京市水务局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9-118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9072)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KY19_0523)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9B68014)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5087)。
文摘
选取江苏省6个气象站点1997-2016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建立了3种基于树型算法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 0)预测模型,包括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回归树(Regression tree)模型,以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所得的ET 0值作为标准值,对GBDT、RF、Regresssion tree模型和3种经验模型(EI-Sebail、Irmak、Hargreaves-Samani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气象因子输入组合下,GBDT、RF模型能取得较高的模拟精度,且明显高于Regression tree模型和经验模型,其中,气象参数组合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辐射的GBDT模型具有最高的模拟精度[全局评价指标(GPI)排名第1];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辐射是对江苏省逐日ET 0影响最为显著的气象因子,其直接通径系数为0.512,对决定系数(R 2)的贡献度为0.740,显著高于其他气象因子;通过可移植性分析发现,气象因子组合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辐射的GBDT、RF模型在江苏省内6个站点相互交叉验证下仍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因此,可以将GBDT、RF模型应用于江苏省气象资料缺乏时的ET 0预测,为农业灌溉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算法
随机森林(RF)算法
可移植性分析
敏感性
分析
Keywords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algorithm
random forest(RF)algorithm
portability analysis
sensi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S16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HL NB⁃IoT架构可移植性分析
喻炳政
王宜怀
张建
刘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BDT算法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模型在江苏省的预测
张薇
韦群
吴天傲
林洁
邵光成
丁鸣鸣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