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指标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春新 耿先龙 +5 位作者 许亚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金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中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37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和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并用指标聚类分析(SPSS法)分析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相关性。结果:20株PDR-ABA菌共检出5种β-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TEM-1、ADC-like、OXA-23、aac(6′)-Ⅰb、ant(2")-Ⅰ、ant(3")-Ⅰ、aphA1、adeB与tnpU、ISCR1、IS26、ISaba1高度关联,DHA-1、CARB与IS903关联。结论:本组PDR-ABA携带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导致对相关药物耐药,且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获得性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指标聚类分析 泛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的ESBLs基因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陆 蒋月 +3 位作者 徐国锋 王磊杰 安微 张秀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4-418,共5页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是一类能够赋予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单酰环类抗生素耐药的酶类,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如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均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ESBLs,如TEM、...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是一类能够赋予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单酰环类抗生素耐药的酶类,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如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均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ESBLs,如TEM、SHV、CTX-M等类型,还有一些较少报道的VEB、GES和PER型.细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这些ESBLs基因,其中转座子、整合子、接合性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元件在捕获和转移这些ESBLs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是ESBLs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的原因.本文就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的ESBLs基因传播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机制 S基因 可移动 元件 遗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工厂附近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佳 赵小学 +6 位作者 李红萍 程学敏 巴月 李庆波 丁记者 朱静媛 赵宗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观察河南某工厂附近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分布。方法: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河南某工厂主导风向下风向上距离为700~2 500 m不等的7块农田土壤的土样,提取总DNA,采用PCR法检测15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包括四... 目的:观察河南某工厂附近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分布。方法: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河南某工厂主导风向下风向上距离为700~2 500 m不等的7块农田土壤的土样,提取总DNA,采用PCR法检测15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包括四环素类药物抗性基因tet A、tet C、tet E、tet M、tet Q、tet W,磺胺类药物抗性基因sulⅠ、sulⅡ,β内酰胺类药物抗性基因bla-TEM、SHV、CTX-M-1,喹诺酮类药物的抗性基因qnr A、qnr B、qnr S,链霉素类药物抗性基因str A)和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包括整合酶基因int I1、int I2,插入序列共同区基因orf513、ISCR2),PCR阳性产物送测序,通过BLAST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共检出8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分别是sulⅡ、tet C、bla-TEM、sulⅠ、tet A、str A、tet M和tet W;3种可移动遗传元件int I1、int I2、ISCR2。各PCR扩增阳性产物经测序比对后,与Gen Bank已有序列识别度为95%~100%。各基因在不同距离土样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lⅡ、tet C、bla-TEM和int I1在不同时间点的土样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工厂附近农田土壤中常见抗生素抗性基因及可移动基因元件为sulⅡ、tet C、bla-TEM、sulⅠ和int I1,除sulⅠ外,sulⅡ、tet C、bla-TEM和int I1的分布均具有时间差异,但在不同距离农田土壤中分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河南省 水平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bla_(KPC-2)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支密 夏守慧 +3 位作者 周芸 杨伟平 李洁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携带bla_(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存在情况。方法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从住院患者中分离19株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携带bla_(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存在情况。方法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从住院患者中分离19株携带bla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分析3种基因gyrA、parC和mdfA序列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PCR方法检测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分别为:泛宿主性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trbC、转座子Tn1548遗传标记tnpU、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qacE△1‐sul1和插入序列共同区遗传标记ISCR1基因;对扩增阳性的4种遗传标记基因PCR产物采用双向测序,测序结果用Chromas软件直接作BLAST Search比对分析。结果本组19株gyrA、parC和mdf A基因PCR扩增均阳性,其基因序列经Gen Bank中的BLASTn程序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证实19株均为肺炎克雷伯菌。19株中,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trbC、tnpU、qacE△1‐sul1和ISCR1基因阳性率均为100.0%,经对该4种遗传标记基因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发现与Gen Bank中已发布的4种相对应基因trbC、tnpU、qacE△1‐sul1和ISCR1序列完全相同(同源性均为100.0%),均得到确认。结论可移动遗传元件在携带bla_(KPC-2)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blaKPC-2 碳青霉烯酶 可移动遗传元件 插入序列共同区 基因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耐药性扩散有关的可移动遗传元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淑红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9期89-89,共1页
自然界中细菌具有多种可自主转移的遗传元件,如质粒、转座子、整合子;这些可移动遗传元件在细菌间通过接合、整合等方式交换所携带的耐药基因,造成细菌耐药性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可移动 元件 遗传 扩散 耐药基因 整合子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典型粳稻种植区稻田土壤ARGs和MGEs污染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珣 黎馨月 高雨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6-315,共10页
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与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污染问题,在学术界已引发广泛关注。为研究沈阳市粳稻种植区稻田土壤中ARGs与MGEs的存在和相关性,并探讨其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潜在影响,通过采集沈阳市辽中区、新民市、沈北新区... 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与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污染问题,在学术界已引发广泛关注。为研究沈阳市粳稻种植区稻田土壤中ARGs与MGEs的存在和相关性,并探讨其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潜在影响,通过采集沈阳市辽中区、新民市、沈北新区和苏家屯区的粳稻种植区域土壤样品,利用高通量qPCR技术,对285个ARGs、10个MG-Es和一个16S rRNA基因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区的稻田土壤中共检测到273种ARGs和MGEs,且种类和丰度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发现,ARGs与MGEs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且这种相关性在不同地区间有所差异。多种ARGs与MGEs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部分ARGs[tet(32)等]与MGEs(tnpA-01等)存在及极显著正相关(p<0.01),这表明在土壤中MGEs对ARGs迁移和扩散起到促进作用。4个采样区根际土中ARGs和MGEs的总相对丰度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这进一步凸显根际环境在ARGs和MGEs分布中的重要性。此外,还发现在不同地区的稻田土壤中,抗生素失活机制在ARGs中占据主导地位。综上所述,试验结果为深入了解东北水稻种植区稻田土壤中ARGs的污染现状及其潜在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认识农田土壤中ARGs和MGEs的分布与迁移规律,还为制定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稻田土壤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ESBLs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莫梢梢 刘宝 +2 位作者 胡智成 万珊 费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80-585,共6页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wmoniae,Kpn)ESBLs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标记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从住院患者标本中...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wmoniae,Kpn)ESBLs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标记基因的携带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从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产与非产ESBLsKpn非重复菌株各100株,采用PCR检测细菌中4种ESBLs基因与8种MGEs标记基因,并作指标聚类分析。结果产ESBLs Kpm中,ESBLs基因阳性率高达100%;MGEs标记基因以IS26、ISEcpl、trad、trbC和intll基因为主,阳性率高于非产ESBLsKpn(P-0.05);ESBLs基因与MGEs标记基因的同时检出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 Kpn(P-0.05):基因blaSHV-12、blaOXA-1与MGEs基因tmpU、np513、mer4、intll/相关联,基因blaTEM-1、bldCTX-M-125与MGEs基因ISEcp1、IS26、trad相关联。产与非产ESBLs Kpn均没有只检出MGEs标记基因的菌株。结论产ESBLsKpn ESBLs基因和MGEs标记基因携带率高,两者存在相关性,可能是产ESBLsKpn出现多重耐药的重要原因;MGEs标记基因在Kpn中可能不是单独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 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用微生态制剂耐药性评估及耐药相关遗传元件检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招弟 李健 +3 位作者 翟倩倩 常志强 王佳佳 葛倩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40,共9页
以市场上购买的9种水产用微生态制剂为研究对象,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其中的耐药菌株,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氟苯尼考、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四环素、土霉素、万古霉素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以市场上购买的9种水产用微生态制剂为研究对象,采用琼脂稀释法筛选其中的耐药菌株,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氟苯尼考、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四环素、土霉素、万古霉素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耐药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接合性质粒遗传标记、转座子、整合子和插入序列),为微生态制剂的安全生产与监测提供参考。结果显示,9种微生态制剂中都存在耐药菌株,100株分离菌株对除恩诺沙星以外的8种抗生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46%的株菌同时携带氟喹诺酮类、酰胺醇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糖肽类耐药基因,且有15株菌同时携带整合子-基因盒、质粒、转座子和插入序列,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可移动遗传原件的比例为95%。微生态制剂产品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强质量监测和市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抗生素 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不同年份分离株耐药元件基因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付启云 郑绍同 +2 位作者 连建春 戴京京 张小云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调查两组相隔7年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8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2016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种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种特异mdfA基因与blaoyA基因PC... 目的调查两组相隔7年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分别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8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2016年20株鲍曼不动杆菌。菌种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种特异mdfA基因与blaoyA基因PCR双重检测为阳性方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再用PCR方法检测32种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最后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2016年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喹诺酮药物均为耐药。2008年分离株仅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均为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均为敏感,对喹诺酮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分别有50.00%和60.00%的敏感性。2008和2016年分离株均检出blaADC和blaOXA-1,但bldOXA2册、blaOXA-23群只有2016年分离株均被检出。2008年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耐药主要与bldspc相关,2016年分离株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主要与blaADC、blaOXA-2和blaOXA-23群相关。2016年分离株均测出aac(2)-I b、aph(3)-I、armA等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而2008年分离株均无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tmpU、tmp513、IS26和ISabal等4种也只有2016年分离株被全部检出。菌株亲缘关系分析可见2008和2016年不同年份分离株分成两个独立的簇群(A簇群和B簇群),2016年分离株聚集性更强相差系数更小。A和B族群均可分为两个亚簇群。A-1亚簇群有两个克隆播散,A-2、B-1和B2亚簇群各有一个克隆播散。其中2016年分离株B-簇群一个有14株菌构成的大克隆播散。分离株耐药元件检测阳性模式显示,2008年分离株仅携带2~7种耐药元件基因;2016年分离株则携带14种~16种耐药元件基因。结论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在同一家医院的对相隔7年的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耐药元件基因检测与分析是国内首次报道。不同年份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元件基因携带状况差异明显:2016年分离株比2008年分离株耐药性更强,携带的耐药元件基因更多。2008年和2016年分离株均有克隆播散,提示有医院感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健康风险分级
10
作者 许梅榕 安新丽 +2 位作者 赵彩霞 姚槐应 苏建强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4,共6页
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传播和蔓延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除了医疗和动物养殖业外,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在多种环境介质中传播扩散进而转移到人类病原菌中,影响人类健康。甄别环境中高风险抗性基因是实现抗性基因有效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 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传播和蔓延是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除了医疗和动物养殖业外,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在多种环境介质中传播扩散进而转移到人类病原菌中,影响人类健康。甄别环境中高风险抗性基因是实现抗性基因有效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的基础。对环境中抗性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聚焦质粒携带的抗性基因,提出了环境中抗性基因风险分级框架,进而对制药厂和养殖厂场地环境样品进行了质粒组分析,形成了风险分级清单。结果表明,按抗性基因的移动性(与可移动遗传元件共存)、质粒类型、在人类病原菌中的流行度、致病潜力(与毒力因子共存)等4个标准,从制药厂和养殖厂场地环境样品中共检测到425个质粒携带的抗性基因,其中最高风险Ⅰ级抗性基因0种,Ⅱ级2种,Ⅲ级33种,Ⅳ级89种,最低风险Ⅴ级301种,形成了制药厂和养殖厂场地环境抗性基因风险分级清单。所检测到的高风险抗性基因,为环境抗性基因污染监测及人群暴露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风险评估 质粒 可移动遗传元件 病原菌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隆熏蒸和强还原处理对农田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于文豪 李舒 +6 位作者 林于蓝 张晶清 徐晨伟 刘亮亮 张金波 蔡祖聪 赵军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化学熏蒸和强还原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是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土壤灭菌措施,但它们是否同样能够消减土壤中富集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ARGs),目前还不得而知。以长期鸡粪施用导致ARGs富集... 化学熏蒸和强还原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是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土壤灭菌措施,但它们是否同样能够消减土壤中富集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ARGs),目前还不得而知。以长期鸡粪施用导致ARGs富集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0.02%的棉隆熏蒸(DZ)和以1%的乙醇(ET,总有机碳:521.7 g·kg^(-1))、苜蓿粉(AL,总有机碳:454.9 g·kg^(-1),碳氮比:21.2)、糖蜜(MO,总有机碳:270.1 g·kg^(-1),碳氮比:12.6)以及苜蓿粉和糖蜜复合物(AM,m/m=1︰1)为有机物料的RSD处理,同时设置最大持水量(FCK)和不处理对照(CK),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土壤中主要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在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上的变化,并通过消减率来评估不同处理对土壤ARGs和MGEs的消减效果。研究发现,RSD处理能够消减aadA21、msrE、tetG、tetM、ErmF等基因的相对丰度,其中AL、MO和AM处理对aadA21基因相对丰度的消减率达到50.5%~58.3%,而ET处理对msrE、tetG和tetM基因相对丰度的消减效果显著,其消减率分别高达80.9%、78.3%和66.9%。同时,RSD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MGEs(IS6100和IS26)的相对丰度,消减率分别为72.5%~76.2%和38.4%~56.2%。此外,DZ处理对土壤中ARGs和MGEs的相对丰度具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其中ARGs和IS26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21.9%和60.0%。综上,RSD处理能够通过降低ARGs和MGEs的相对丰度,限制ARGs的水平转移能力,实现对土壤ARGs的消减,且其消减效果与所使用的有机物料类型有关。此外,相较于棉隆熏蒸,RSD处理对ARGs和MGEs的消减效果更好,具备快速修复ARGs污染土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棉隆熏蒸 强还原处理 相对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单胞属菌粪便分离株分子鉴定与耐药元件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幸鐾 糜祖煌 周铁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1-937,共7页
目的调查一组14株气单胞属菌的菌种分子鉴定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遗传学背景。方法14株气单胞属菌均分离自2012年1月至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再作通用引物16SrDNA测序比对判定菌种,然后用... 目的调查一组14株气单胞属菌的菌种分子鉴定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遗传学背景。方法14株气单胞属菌均分离自2012年1月至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再作通用引物16SrDNA测序比对判定菌种,然后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23种β-内酰胺酶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以及6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分子标记。结果本组14株菌经16SrDNA测序比对,10株为嗜水气单胞菌,水簇箱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肠棕气单胞菌、斑点气单胞菌各1株。14株气单胞菌共检出5种β-内酰胺酶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3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其中4号株(嗜水气单胞菌)AQU基因是新的基因亚型,命名为AQU-2,11号株(水簇箱气单胞菌)AQU基因也是新的基因亚型,命名为AQU-3。结论气单胞菌属的菌种鉴定应该以分子鉴定法为准。本组14株气单胞属菌耐药严重,已呈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属菌 分子鉴定 耐药基因 基因亚型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改性生物炭对鸡粪堆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13
作者 邱秀文 冯梦婷 +4 位作者 毛霞 陈瑞旭 郑香容 宋微 万文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10-217,共8页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广泛传播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探索堆肥过程中ARGs的有效去除方法,该研究使用玉米秸秆生物炭(corn straw biochar,CSB)和纳米零价铁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corn stra...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广泛传播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探索堆肥过程中ARGs的有效去除方法,该研究使用玉米秸秆生物炭(corn straw biochar,CSB)和纳米零价铁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corn straw biochar-nZVI,CSBN)作为添加剂,进行了35 d的鸡粪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添加CSB和CSBN提高了堆肥的温度、pH值、硝态氮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降低了铵态氮含量和碳氮比。堆肥结束后,CSB处理中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多重耐药性、四环素类、β-内酰胺酶、氯霉素抗性基因丰度分别比CK处理低35.13%、37.98%、52.45%、34.53%、86.23%和83.56%;CSBN处理中这些ARGs丰度分别比CK处理低52.77%、57.44%、57.94%、65.23%、85.36%和61.26%。CSB处理中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霉菌素B抗性基因丰度比CK处理高92.93%,而CSBN处理中该抗性基因丰度比CK处理低43.65%。此外,CSB和CSBN处理中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的总丰度较CK处理分别降低了40.42%和57.56%,表明CSBN对ARGs和MGEs的消减效果优于CSB。ARGs主要的潜在宿主菌是芽孢杆菌属、芽孢八叠球菌属、海洋球菌属、极小单胞菌属、棒状杆菌属等。添加CSB和CSBN降低了宿主菌的丰度。结构方程模型显示,MGEs在ARGs的去除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以上结果表明,添加CSBN可以降低ARGs宿主菌的丰度和抑制由MGEs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从而有效消减鸡粪堆肥中的ARGs。该结果可为开发安全高效的堆肥技术以控制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环境传播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改性生物炭 堆肥 细菌群落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69株嗜肺军团菌全基因组进化特征分析
14
作者 毛郡杰 金瑞 +3 位作者 梁雪晨 邓玉航 高亚东 李曲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1-696,共6页
目的通过全面的基因组学分析,了解福建省嗜肺军团菌的遗传多样性、进化特征、潜在的致病力以及可能的耐药机制,为福建省军团菌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19—2024年福建省环境来源嗜肺军团菌69株,采用血清凝集的方法检测菌株的血... 目的通过全面的基因组学分析,了解福建省嗜肺军团菌的遗传多样性、进化特征、潜在的致病力以及可能的耐药机制,为福建省军团菌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2019—2024年福建省环境来源嗜肺军团菌69株,采用血清凝集的方法检测菌株的血清型。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利用VFDB、MEGARes、IslandViewer4、PHASTEST、CRISPRCas‑Finder等开源软件及VRprofile2在线网站预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同时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结果69株菌株血清型以LP1型和LP5型为主,分别检出23株(33.33%)和15株(18.84%)。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69株嗜肺军团菌基因组大小在3.26~3.81 Mb,GC含量在38.0%~38.3%,ST1880为优势ST型。69株菌均携带mip、iraA、htpB、LPG_RS03055、lspM等与致病力密切相关的毒力基因,多药耐药基因lpeAB的携带率为23.2%(16/69),并且携带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包括基因组岛、插入序列、噬菌体、CRISPR/Cas等。结论福建省69株环境来源嗜肺军团菌均具有潜在的致病力,并且优势克隆群ST1880的lpeAB携带率较高,显示出其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未来的研究和监测工作应重点关注这一克隆群,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其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生素菌渣经高温造粒技术肥料化后特性及污染物变化
15
作者 万瑞琪 荀彦平 +3 位作者 郭大龙 迭庆杞 杨玉飞 孟令易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4,I0020,I0021,共10页
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药行业面临的紧迫挑战。为有效推动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采用高温造粒技术处理青霉素、头孢菌素和阿维菌素3种抗生素菌渣,评估肥料化前后理化性质及特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检测了pH、含... 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药行业面临的紧迫挑战。为有效推动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采用高温造粒技术处理青霉素、头孢菌素和阿维菌素3种抗生素菌渣,评估肥料化前后理化性质及特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检测了pH、含水率、有机质、总养分(氮、磷、钾)等关键理化指标,以及重金属、多环芳烃(PAHs)和抗生素的浓度变化。此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抗生素菌渣及其菌渣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丰度。结果表明,3种菌渣肥的pH为5.74~6.63,含水率为0.23%~1.12%,总养分含量高(总养分质量分数介于8.27%~12.36%),有机质质量分数均超过43%,砷、汞、铅、镉、铬等重金属浓度均在限定范围内,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和《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的标准。肥料化后,PAHs浓度上升,但风险较低。高温造粒技术能显著降低菌渣中的抗生素残留,3种菌渣肥的抗生素去除率均超过94%。高温造粒技术有望使菌渣中ARGs和MGEs丰度降低,使之具有优质有机肥潜力,但仍需开展大田或盆栽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其长期安全性及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抗生素菌渣肥 高温造粒处置技术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62种耐药基因元件的检测与gyrA基因突变的发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丘江 张洁 +1 位作者 孙杨 糜祖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 调查一组临床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以及各菌株间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方法 25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分离自2016-2017年江汉油田总医院医院住院病人标本。菌种鉴定为gyrA基因测序上网BLASTn比对法,用PCR方法检测35... 目的 调查一组临床检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存在的耐药基因状况,以及各菌株间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方法 25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分离自2016-2017年江汉油田总医院医院住院病人标本。菌种鉴定为gyrA基因测序上网BLASTn比对法,用PCR方法检测35种β-内酰胺酶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1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和1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再用DNA测序法分析基因突变。最后对62种耐药元件基因的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5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只有8%),对其它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40%~96%)。每株均检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总阳性率100.00%);有24株菌检出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总阳性率96.00%);有20株菌检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gyrA突变(即突变率为80.00%);每株均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总阳性率100.00%)。共检出5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 TEM、bla LAP、bla KPC、bla DHA群、bla OXA-1群),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aac(3)-Ⅱ、aac(6’)-Ⅰb、ant(3”)-Ⅰ、aph 3’-Ⅰ、aad A5、rmt B),20株存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gyrA第83位密码子发生了同样的突变,且均无第87位密码子的突变。检出8种可移动遗传元件(intⅠ1、tnp U、tnp 513、ISEcp1、IS26、IS903、ISKpn6、trbC),且检出率较高。样本聚类分析显示本组菌可分A与B 2个簇群,2个簇群中均有克隆传播。A簇群中有2个克隆,分别为2-3-5-16等4株、13-14等2株;B簇群中有1个克隆,为19-20号2株。结论 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基因,gyrA第83位密码子突变和可移动遗传元件共同导致本组肺炎克雷伯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本组肺炎克雷伯菌3个克隆传播提示可能有医院感染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GYRA 突变 可移动遗传元件 聚类分析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天津临港复合型人工湿地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欣宇 邢畅 +3 位作者 王丽平 贾雪红 张宇轩 徐秀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4-1298,共15页
环境中耐药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因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而广泛存在,影响抗生素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研究表明人工湿地(CWs)能够有效去除ARGs,但目前对于北方冬季复合型CWs对ARGs的去除效果尚不明确。以天... 环境中耐药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因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而广泛存在,影响抗生素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研究表明人工湿地(CWs)能够有效去除ARGs,但目前对于北方冬季复合型CWs对ARGs的去除效果尚不明确。以天津临港复合型的CWs(调节塘+水平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冬季其对ARGs去除效果的研究;针对不同功能区采集水体样本,采用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对水体中16S rRNA基因、ARGs、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及细菌种群组成进行检测,综合分析CWs对ARGs的去除效果,探讨冬季运行期间影响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冬季水体中表征细菌数量的16S rRNA基因绝对丰度为2.70×10^(4)~1.41×10^(5)拷贝/mL;ARGs总检出率为72.5%,其中floR和sul2并非源于进水。各ARGs在不同功能区的丰度差异明显,不同功能区对ARGs的去除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整体来看,CWs对氨基糖苷类抗性基因和多重耐药基因的去除效果最好,总绝对丰度去除率分别为85.59%、47.78%,总相对丰度去除率分别为97.09%、89.44%;对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去除效果最差,总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去除率分别为−404.40%、−2.01%。调节塘、水平潜流湿地、表流湿地对ARGs总绝对丰度去除率分别为38.05%、−7.78%和−2.41%;总相对丰度去除率分别为75.02%、−45.60%和−7.75%,不同功能区的去除效果表现为调节塘>表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其中调节塘对除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外的其他ARGs的绝对丰度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水平潜流湿地对磺胺类抗性基因去除效果较好,表流湿地对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冬季低温、MGEs、不同工艺类型功能区及其运行时间是ARGs去除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ARGs对细菌宿主的非选择性促进了其在天津临港CWs系统中各种细菌类群间的迅速传播。建议今后加强CWs对新污染物ARGs去除效果的优化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 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 细菌种群 人工湿地(CWs)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流行病学调查
18
作者 王奕青 王亚新 +5 位作者 肖孟晋 樊润 翟卫帅 沈建忠 汪洋 刘德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0,共10页
为探究成都地区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的检出情况,并阐明其耐药表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试验于2020年10月自成都地区3家养殖场和1家屠宰场各采集60份育肥猪鼻咽拭子,琼脂培养法分离细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为探究成都地区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的检出情况,并阐明其耐药表型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试验于2020年10月自成都地区3家养殖场和1家屠宰场各采集60份育肥猪鼻咽拭子,琼脂培养法分离细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对分离的细菌进行种属鉴定,通过微量肉汤法测定耐药表型,利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三代纳米孔测序技术获得细菌全基因组数据,借助多位点序列分型、系统进化分析、侧翼序列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手段探究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42株(检出率17.5%),分别检出8(养殖场A)、13(养殖场B)、14(养殖场C)和7(屠宰场)株,以粪肠球菌最多(81.0%,34/42)。42株肠球菌均为多重耐药菌,对泰妙菌素(95.2%)、庆大霉素(92.9%)和利奈唑胺(83.3%)的耐药率较高。粪肠球菌ST型分布广泛,以水平传播为主,其中ST633型(n=7)和ST591型(n=6)最为流行,且存在跨地区的克隆传播;所有菌株均携带了多种耐药基因、毒力基因以及多种类型的质粒复制子。分离菌株携带的氟苯尼考耐药基因中阳性率最高的基因为optrA(83.3%)和fexA(73.8%),且侧翼序列呈多样化,存在optrA和cfrA基因共存菌。结果表明,成都地区猪呼吸道源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存在耐药菌分布广、毒力强,耐药程度高、种类多,耐药基因数量多、种类繁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细菌耐药性流行病学监测和生猪养殖屠宰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抗菌药物耐药性 optrA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还原处理对土壤中常见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林于蓝 陈厚朴 +5 位作者 于文豪 王宝英 张杨 张金波 蔡祖聪 赵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7-1116,共10页
土壤中抗生素长期累积所引发的抗性致病菌富集以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传播扩散,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强还原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对土壤中抗生素及其ARGs的影响,以常用... 土壤中抗生素长期累积所引发的抗性致病菌富集以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传播扩散,已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强还原处理(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对土壤中抗生素及其ARGs的影响,以常用且难降解的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恶唑所构建的质量分数为20 mg·kg^(-1)的抗生素混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以玉米秸秆(2%,RCS)、甘蔗渣(2%,RSR)为有机物料的RSD处理,同时设置不处理对照,于处理第7、14、28天进行破坏性采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RSD处理过程中抗生素质量分数及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丰度的变化。结果表明,RSD处理可有效降解土壤中的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处理28 d后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率为45.2%-100%,优于四环素类的33.5%-57.2%;RSR处理对四环素和磺胺嘧啶的降解效果优于RCS处理,其降解率可达57.2%-64.8%,而RCS处理对土霉素的降解率可达44.7%;两种RSD处理对磺胺甲恶唑的降解率在14 d时即可达100%。RSD处理后土壤中ARGs绝对丰度显著增加,RCS处理的增加作用强于RSR处理;随处理时间延长,tetM、qacH等基因相对丰度在RSD处理中呈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ARGs增加带来的生态负面效应得到缓解。RSD处理可显著降低IS26基因的相对丰度,表明其能通过消减特定MGEs削弱ARGs水平转移能力。综上,RSD处理可有效降解土壤中四环素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具有消减土壤中ARGs并降低其传播风险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土壤抗生素污染问题、降低ARGs扩散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还原土壤处理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降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便厌氧发酵过程抗生素抗性基因归趋及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支苏丽 周婧 +2 位作者 赵润 杨凤霞 张克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针对畜禽养殖业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污染问题,该文选取厌氧发酵技术,对比不同厌氧发酵体系内ARGs消长与潜在宿主菌,挖掘不同因子与ARGs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厌氧发酵体系内微生物群落变化是ARGs消长的... 针对畜禽养殖业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污染问题,该文选取厌氧发酵技术,对比不同厌氧发酵体系内ARGs消长与潜在宿主菌,挖掘不同因子与ARGs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厌氧发酵体系内微生物群落变化是ARGs消长的主要驱动因子,确定ARGs的潜在宿主菌是目前研究的难点;抗生素和重金属也是ARGs消长的重要驱动因子,控制抗生素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可有效减缓ARGs污染;可移动遗传元件在ARGs水平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综合而言,厌氧发酵体系内各个因子直接或间接影响ARGs消长,其中工艺参数是控制整个厌氧发酵体系的先决因素,在特定工艺参数下,微生物群落与体系物化指标相互影响与制约;微生物通过分子内部可移动遗传元件实现ARGs在不同微生物之间的水平传播。综上所述,通过综合协调各类因子实现厌氧发酵体系内ARGs消控是今后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厌氧发酵 微生物群落 可移动遗传元件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