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控制棒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线圈刚度实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仓
薄涵亮
+4 位作者
姜胜耀
张洪超
王金华
秦本科
孙常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79,共3页
本工作在反应堆控制棒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工程样机实验台架上,进行了电磁铁刚度实验。获得了不同保持电流工况下的平均刚度值:3 A时,平均刚度值为129 N/mm;3.5 A时,为136 N/mm;4 A时,为152 N/mm;4.5 A时,为168 N/mm;5 A时,为164 N/...
本工作在反应堆控制棒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工程样机实验台架上,进行了电磁铁刚度实验。获得了不同保持电流工况下的平均刚度值:3 A时,平均刚度值为129 N/mm;3.5 A时,为136 N/mm;4 A时,为152 N/mm;4.5 A时,为168 N/mm;5 A时,为164 N/mm,稍低于4.5 A时的平均刚度值。随着保持电流的增加,平均刚度值呈现先增加尔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温度升高对刚度值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可移动
线圈
刚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非圆异形孔加工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凯
胡德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6-826,共1页
为了对镗杆施加径向可控随动作用力.在镗床主轴与镗杆之间设置一个柔性铰链变形机构(转子),而在其外围设置一个多磁极加力机构(定子),两者形成一个回转式电磁微位移驱动机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作用力取决于定子线圈中的控制电流,改...
为了对镗杆施加径向可控随动作用力.在镗床主轴与镗杆之间设置一个柔性铰链变形机构(转子),而在其外围设置一个多磁极加力机构(定子),两者形成一个回转式电磁微位移驱动机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作用力取决于定子线圈中的控制电流,改变控制电流可以改变转子与定子之间的作用力,实现转子相对于定子的径向微位移.通过对电磁驱动力的数值建模,提出了实现电磁驱动机构同步驱动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电磁驱动力线性化误差进行分析,给出了电磁驱动器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电磁驱动器微位移与控制电流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模拟试验表明,通过改变控制电流的大小,转子(镗杆)中心的回转半径随之变化,从而带动镗杆在径向上做精密微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方法
电磁
驱动
异形孔
控制电流
非圆
驱动
机构
线性化误差
微位移
作用力
柔性铰链
定子
线圈
数值建模
控制方法
同步
驱动
设计方法
关键参数
模拟试验
线性关系
回转半径
驱动
力
驱动
器
转子
镗杆
径向
多磁极
回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研究堆控制棒通道冷却剂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伟
薄涵亮
+1 位作者
孙常龙
贾海军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0,共5页
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应用于研究堆。控制棒、跟随组件等在控制棒通道内上下移动,同时冷却剂冲刷控制棒和跟随组件。所以控制棒通道内的流体阻力特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堆芯的流量分配和控制棒跟随组件是否能...
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应用于研究堆。控制棒、跟随组件等在控制棒通道内上下移动,同时冷却剂冲刷控制棒和跟随组件。所以控制棒通道内的流体阻力特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堆芯的流量分配和控制棒跟随组件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冷却。在进行了控制棒通道的阻力特性实验后,得到了多种运行工况下阻力与流速、棒位等参数的关系,以及影响驱动线阻力特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
阻力特性
控制棒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池式研究堆跟随燃料组件冲击载荷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常龙
薄涵亮
+4 位作者
姜胜耀
张洪超
马仓
王金华
秦本科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6,共5页
进行了该型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线跟随燃料组件的冲击载荷实验后,分析了冲击载荷实验数据,得到了多种快速落棒工况下跟随燃料组件的冲击力和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等参数的关系,研究了影响冲击力、冲击加速度的因素,得出了冲击力最大值的变化...
进行了该型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线跟随燃料组件的冲击载荷实验后,分析了冲击载荷实验数据,得到了多种快速落棒工况下跟随燃料组件的冲击力和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等参数的关系,研究了影响冲击力、冲击加速度的因素,得出了冲击力最大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池式研究堆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驱动线的跟随燃料组件能承受冲击载荷的作用,符合反应堆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
跟随燃料组件
冲击载荷
冲击力
冲击加速度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控制棒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线圈刚度实验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仓
薄涵亮
姜胜耀
张洪超
王金华
秦本科
孙常龙
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79,共3页
文摘
本工作在反应堆控制棒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工程样机实验台架上,进行了电磁铁刚度实验。获得了不同保持电流工况下的平均刚度值:3 A时,平均刚度值为129 N/mm;3.5 A时,为136 N/mm;4 A时,为152 N/mm;4.5 A时,为168 N/mm;5 A时,为164 N/mm,稍低于4.5 A时的平均刚度值。随着保持电流的增加,平均刚度值呈现先增加尔后又下降的变化趋势。温度升高对刚度值有影响。
关键词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可移动
线圈
刚度实验
Keywords
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
moveable coil
rigidity experiment
分类号
TL362.6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非圆异形孔加工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凯
胡德金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6-826,共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为了对镗杆施加径向可控随动作用力.在镗床主轴与镗杆之间设置一个柔性铰链变形机构(转子),而在其外围设置一个多磁极加力机构(定子),两者形成一个回转式电磁微位移驱动机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作用力取决于定子线圈中的控制电流,改变控制电流可以改变转子与定子之间的作用力,实现转子相对于定子的径向微位移.通过对电磁驱动力的数值建模,提出了实现电磁驱动机构同步驱动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电磁驱动力线性化误差进行分析,给出了电磁驱动器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在正常工作范围内,电磁驱动器微位移与控制电流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模拟试验表明,通过改变控制电流的大小,转子(镗杆)中心的回转半径随之变化,从而带动镗杆在径向上做精密微位移.
关键词
加工方法
电磁
驱动
异形孔
控制电流
非圆
驱动
机构
线性化误差
微位移
作用力
柔性铰链
定子
线圈
数值建模
控制方法
同步
驱动
设计方法
关键参数
模拟试验
线性关系
回转半径
驱动
力
驱动
器
转子
镗杆
径向
多磁极
回转式
Keywords
boring
non-circular hole
electromagnetic actuation
boring bars
分类号
TP27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G385.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研究堆控制棒通道冷却剂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伟
薄涵亮
孙常龙
贾海军
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出处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50,共5页
文摘
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是一种新型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应用于研究堆。控制棒、跟随组件等在控制棒通道内上下移动,同时冷却剂冲刷控制棒和跟随组件。所以控制棒通道内的流体阻力特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堆芯的流量分配和控制棒跟随组件是否能得到足够的冷却。在进行了控制棒通道的阻力特性实验后,得到了多种运行工况下阻力与流速、棒位等参数的关系,以及影响驱动线阻力特性的因素。
关键词
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
阻力特性
控制棒通道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movable coil 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
flow resistance
control rod channel
分类号
TL33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池式研究堆跟随燃料组件冲击载荷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孙常龙
薄涵亮
姜胜耀
张洪超
马仓
王金华
秦本科
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出处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2-316,共5页
文摘
进行了该型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线跟随燃料组件的冲击载荷实验后,分析了冲击载荷实验数据,得到了多种快速落棒工况下跟随燃料组件的冲击力和冲击加速度与时间等参数的关系,研究了影响冲击力、冲击加速度的因素,得出了冲击力最大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池式研究堆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驱动线的跟随燃料组件能承受冲击载荷的作用,符合反应堆运行要求。
关键词
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
跟随燃料组件
冲击载荷
冲击力
冲击加速度
实验研究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movable coil 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
fuel assembly
impulsive load
impact force
impact acceleration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TL352.1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控制棒可移动线圈电磁驱动机构线圈刚度实验
马仓
薄涵亮
姜胜耀
张洪超
王金华
秦本科
孙常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基于电磁驱动的非圆异形孔加工方法
张凯
胡德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研究堆控制棒通道冷却剂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研究
张伟
薄涵亮
孙常龙
贾海军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池式研究堆跟随燃料组件冲击载荷实验研究
孙常龙
薄涵亮
姜胜耀
张洪超
马仓
王金华
秦本科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