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测距成像一体化引信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技术
被引量:
5
1
作者
许俊峰
姜春兰
+2 位作者
毛亮
王在成
李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4-1800,共7页
为了发挥可瞄准战斗部的定向优势,提高武器系统的毁伤效能,在弹体坐标系中建立了可瞄准战斗部瞄准方向的数学模型,在红外成像制导/激光测距一体化引信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几何的方法推导了弹目遭遇的交会参数。针对可瞄准战斗部侧向...
为了发挥可瞄准战斗部的定向优势,提高武器系统的毁伤效能,在弹体坐标系中建立了可瞄准战斗部瞄准方向的数学模型,在红外成像制导/激光测距一体化引信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几何的方法推导了弹目遭遇的交会参数。针对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这两种作战模式,分别分析了可瞄准战斗部如何通过这些交会参数使破片瞄准方向指向目标并适时引爆战斗部的引战配合模型,并根据成像制导/测距一体化引信所提供的信息参数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这两种模型对成像制导/测距一体化引信的设计和可瞄准战斗部的工程应用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引制一体化
引战配合
可瞄准战斗部
成像制导
激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终端毁伤的可瞄准战斗部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俊峰
李明
姜春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为对付多种不同的空中目标,实现战斗部破片的可控飞散,根据可瞄准战斗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弹体坐标系,基于引制一体化技术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单发杀伤概率计算模型.根据可瞄准战斗部在导弹内的装配特点,初步优...
为对付多种不同的空中目标,实现战斗部破片的可控飞散,根据可瞄准战斗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弹体坐标系,基于引制一体化技术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单发杀伤概率计算模型.根据可瞄准战斗部在导弹内的装配特点,初步优化了战斗部的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典型目标,采用蒙特卡洛法分别研究了可瞄准战斗部的破片初速、破片飞散角和破片有效数量等主要性能参数对导弹终端毁伤效能的影响,基于终端毁伤效能的研究对可瞄准战斗部进行了优化设计,该优化过程对可瞄准战斗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可瞄准战斗部
引制一体化
杀伤概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制一体化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俊峰
姜春兰
李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为了实现可瞄准战斗部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引制一体化技术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的交会模型,分别给出了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公式。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可瞄准战斗部前向拦截目标的破片最佳扩散半...
为了实现可瞄准战斗部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引制一体化技术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的交会模型,分别给出了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公式。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可瞄准战斗部前向拦截目标的破片最佳扩散半径,分别研究了弹目相对速度和导弹脱靶量对杀伤概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或前向拦截目标的优先选用条件:在弹目相对速度vr≥1700 m/s、导弹脱靶量ρ≤2.5 m或vr≥3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前向拦截;在vr<1 700 m/s、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侧向攻击。为引制一体化技术和可瞄准战斗部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防空导弹
引制一体化
可瞄准战斗部
引战配合
杀伤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瞄准预制破片战斗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毛亮
姜春兰
+2 位作者
严翰新
张里阳
王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66-70,75,共6页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可瞄准战斗部变形过程与破片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破片初速、飞散角及不同距离处的破片密度,并通过样弹静爆试验对可瞄准战斗部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研究发现,可瞄准战斗部具有较高的破片初速...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可瞄准战斗部变形过程与破片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破片初速、飞散角及不同距离处的破片密度,并通过样弹静爆试验对可瞄准战斗部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研究发现,可瞄准战斗部具有较高的破片初速、较固定的破片飞散角以及较高的破片密度,在导弹满足远距离精确探测并精确给出弹目交会时目标方位的情形下,未来防空导弹战斗部上可优先采用可瞄准战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瞄准战斗部
战斗
部
威力
数值模拟
破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测距成像一体化引信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技术
被引量:
5
1
作者
许俊峰
姜春兰
毛亮
王在成
李明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94-1800,共7页
基金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a2220110003)
文摘
为了发挥可瞄准战斗部的定向优势,提高武器系统的毁伤效能,在弹体坐标系中建立了可瞄准战斗部瞄准方向的数学模型,在红外成像制导/激光测距一体化引信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几何的方法推导了弹目遭遇的交会参数。针对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这两种作战模式,分别分析了可瞄准战斗部如何通过这些交会参数使破片瞄准方向指向目标并适时引爆战斗部的引战配合模型,并根据成像制导/测距一体化引信所提供的信息参数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这两种模型对成像制导/测距一体化引信的设计和可瞄准战斗部的工程应用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防空导弹
引制一体化
引战配合
可瞄准战斗部
成像制导
激光测距
Keywords
anti-aircraft missile
guidance integrated fusing
coordination of fuse and warhead
aimable warhead
imaging guidance
laser ranging
分类号
TJ761.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终端毁伤的可瞄准战斗部优化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俊峰
李明
姜春兰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基金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基金资助项目(YBKT12-07)
文摘
为对付多种不同的空中目标,实现战斗部破片的可控飞散,根据可瞄准战斗部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弹体坐标系,基于引制一体化技术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单发杀伤概率计算模型.根据可瞄准战斗部在导弹内的装配特点,初步优化了战斗部的设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典型目标,采用蒙特卡洛法分别研究了可瞄准战斗部的破片初速、破片飞散角和破片有效数量等主要性能参数对导弹终端毁伤效能的影响,基于终端毁伤效能的研究对可瞄准战斗部进行了优化设计,该优化过程对可瞄准战斗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空空导弹
可瞄准战斗部
引制一体化
杀伤概率
优化设计
Keywords
airborne missile
gimbaled warhead
guidance integrated fusing
kill probability
optimal design
分类号
TJ761.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制一体化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许俊峰
姜春兰
李明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文摘
为了实现可瞄准战斗部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引制一体化技术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的交会模型,分别给出了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公式。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可瞄准战斗部前向拦截目标的破片最佳扩散半径,分别研究了弹目相对速度和导弹脱靶量对杀伤概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或前向拦截目标的优先选用条件:在弹目相对速度vr≥1700 m/s、导弹脱靶量ρ≤2.5 m或vr≥3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前向拦截;在vr<1 700 m/s、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侧向攻击。为引制一体化技术和可瞄准战斗部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防空导弹
引制一体化
可瞄准战斗部
引战配合
杀伤概率
Keywords
ord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ti-aircraft missile
guidance integrated fuze
gimbaled warhead
coordination of fuze and warhead
kill probability
分类号
TJ761.7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TJ765.3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瞄准预制破片战斗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13
4
作者
毛亮
姜春兰
严翰新
张里阳
王超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66-70,75,共6页
文摘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可瞄准战斗部变形过程与破片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破片初速、飞散角及不同距离处的破片密度,并通过样弹静爆试验对可瞄准战斗部设计进行验证研究。研究发现,可瞄准战斗部具有较高的破片初速、较固定的破片飞散角以及较高的破片密度,在导弹满足远距离精确探测并精确给出弹目交会时目标方位的情形下,未来防空导弹战斗部上可优先采用可瞄准战斗部。
关键词
可瞄准战斗部
战斗
部
威力
数值模拟
破片密度
Keywords
aimable warhead
warhead power
numerical simulation
fragment density
分类号
TJ410.2 [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测距成像一体化引信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技术
许俊峰
姜春兰
毛亮
王在成
李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终端毁伤的可瞄准战斗部优化设计
许俊峰
李明
姜春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引制一体化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技术研究
许俊峰
姜春兰
李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可瞄准预制破片战斗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毛亮
姜春兰
严翰新
张里阳
王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