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大弯角扩压静子叶栅的组合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 1
-
-
作者
王何建
刘波
茅晓晨
张博涛
杨宗豪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152,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9051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Ⅱ-0001-0013)。
-
文摘
为更好地控制叶中尾缘分离及角区分离,优化叶片吸力面流动分离结构,提出了全叶高槽道加全弦长端壁抽吸的组合流动控制方案。此外,还设置了全叶高开槽方案与端壁抽吸方案,以探究全叶高槽道射流与端壁附面层抽吸的相互作用机理。以一大弯角扩压静子叶栅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流动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及对比。结果表明:组合控制方案对于原型叶栅叶中尾缘分离及角区分离的综合控制效果最佳,能够在全攻角范围内分别将原型叶栅的总压损失、气流转折角及静压升系数平均增大-38.4%,3.1°及16.2%。相比于全叶高开槽方案,组合控制方案的端壁抽吸槽有效抑制了全叶高槽道出口前端壁二次流的发展,进一步削弱了角区分离。相比于端壁抽吸方案,组合控制方案的全叶高槽道则有效消除了尾缘分离,避免了叶中流场的恶化。总体看来,组合控制方案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拓宽叶片的可用攻角范围,提高其扩压能力。
-
关键词
大弯角扩压静子叶栅
组合流动控制
可用攻角范围
总压损失
气流转折角
静压升系数
-
Keywords
Large-camber compressor stator cascade
Combined flow control
Available incidence angle range
Total pressure loss
Turning angle
Static pressure rise coefficient
-
分类号
V23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前缘形状对可控扩散叶型性能影响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刘宝杰
袁春香
于贤君
-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0-89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36003
51006007
50976009)
-
文摘
采用改进的形状函数变换技术(CST)造型方法对一个可控扩散叶型(CDA)的前缘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叶片前缘与叶身连接之间的曲率连续,消除了设计状态下叶片前缘速度尖峰,使得叶片的气动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利用不同的形状函数生成不同的曲率连续前缘,叶型的最小损失相同,可用攻角范围的差别却很大。研究表明,这是由于前缘速度尖峰在非设计工况下的发展变化过程不同造成的。过强的前缘尖峰会导致附面层迅速增厚甚至提前转捩。
-
关键词
CST造型方法
可控扩散叶型(CDA)
前缘形状
可用攻角范围
-
Keywords
CST methodology
Controlled diffusion airfoil
Leading-edge geometry
Available incidence range
-
分类号
V23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