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非有意添加物的鉴定和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胡云 刘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63-372,共10页
绿色环保的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这种新型材料中存在原料和添加剂的降解产物、杂质、新形成的化合物和污染物,这些非有意添加物会迁移到食品中,其中许多化合物是未知物质,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有必要对其... 绿色环保的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这种新型材料中存在原料和添加剂的降解产物、杂质、新形成的化合物和污染物,这些非有意添加物会迁移到食品中,其中许多化合物是未知物质,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安全,有必要对其进行鉴定和风险评估。本文梳理了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的非有意添加物及其可能的来源,概述了最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介绍了毒理学关注阈值法在非有意添加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情况,提出生物测定法是常规风险评估方法的有效补充,以期为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食品接触材料 非有意添加物 鉴定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
2
作者 曹慧 杨春 +5 位作者 来肖京 童小娟 杨阳 王瑾 张慧 朱李娜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采用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上清液经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方式净化后上机测试。化合物经Waters AtlantisTM T3色谱柱(15... 采用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上清液经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方式净化后上机测试。化合物经Waters AtlantisTM T3色谱柱(150 mm×2.1 mm,3μm)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1~0.9999,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下,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回收率为81.5%~107.1%,相对标准偏差为0.8%~4.6%,定量限为2~20μg/kg。对各种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进行检测,少数材料检出含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检测通量大,适用于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 降解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江天宇 王晓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7-142,共6页
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和日益紧缺的资源给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对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装的制备原料、主要性能及其在食品保鲜、抗菌、延长货架... 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和日益紧缺的资源给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对与纳米技术相结合、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装的制备原料、主要性能及其在食品保鲜、抗菌、延长货架期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综述。纳米材料独特的生物相容性好、利于化学修饰和小尺寸效应等优势与生物可降解性相结合可促进食品包装的功能强化和应用的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材料 纳米材料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梁敏 王羽 +4 位作者 宋树鑫 刘林林 齐小晶 张玉琴 董同力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8,共6页
针对淀粉、蛋白质、壳聚糖、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生物来源可降解材料和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乙烯醇(PVA)等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的加工特性以及近几年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食品包装领域未来... 针对淀粉、蛋白质、壳聚糖、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等生物来源可降解材料和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乙烯醇(PVA)等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的加工特性以及近几年在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食品包装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丹 李木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020-14020,14155,共2页
总结了传统的非降解材料给我国社会带来的问题,并且总结了国外生物降解食品包装塑料制品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的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食品包装 应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材质鉴别与总迁移量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雄杰 陶强 +3 位作者 朱东波 程劲松 储雨 许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2,共6页
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市售的6种食品接触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1^(#)~6^(#))材质进行鉴别,测试了其在不同浸泡条件下的总迁移量,并对部分样品的蒸发残渣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与4^(#)样品材质定性结果与其标注材质不一致;生... 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对市售的6种食品接触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1^(#)~6^(#))材质进行鉴别,测试了其在不同浸泡条件下的总迁移量,并对部分样品的蒸发残渣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与4^(#)样品材质定性结果与其标注材质不一致;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总迁移量远大于传统聚乙烯(PE)塑料购物袋,2^(#)~6^(#)样品在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模拟液中浸泡及1^(#)~6^(#)样品在95%乙醇模拟液中浸泡时的总迁移量均超过限量要求(10 mg/dm^(2)),说明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直接接触食品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风险;样品中的PBAT能在95%乙醇中溶解;样品中掺杂的CaCO_(3)在4%乙酸模拟液中出现了大量迁移,这是由于CaCO_(3)本体发生迁移及CaCO_(3)与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了乙酸钙;淀粉(ST)颗粒在水中会发生糊化脱落,而乙酸进入ST颗粒中会破坏ST的分子结构,导致掺杂ST的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总迁移量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仪 食品接触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 总迁移量 食品安全 蒸发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生物测定法在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娟 蔡小芳 +2 位作者 唐洁 张喜荣 封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77-284,共8页
体外生物测定法是利用酵母、细菌、细胞等进行的生物体外短期毒性实验,可以有效针对生物体某一特异性效应,评价测试物的危害性以及探索其毒性作用机制。由于体外生物测定法可以提供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混合物)整体实际危害的综合信息,因... 体外生物测定法是利用酵母、细菌、细胞等进行的生物体外短期毒性实验,可以有效针对生物体某一特异性效应,评价测试物的危害性以及探索其毒性作用机制。由于体外生物测定法可以提供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混合物)整体实际危害的综合信息,因此,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危害评估,尤其集中在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和内分泌干扰这3类毒理学终点。本文重点综述了这3类体外生物测定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近20年来其在食品接触材料提取物危害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食品接触材料生物学安全性评价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安全性评价 体外生物测定法 细胞毒性 遗传毒性 内分泌干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有生物降解性和阻隔性的食品包装材料
8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生物降解 阻隔性 食品包装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研发成功
9
作者 汪焕心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3,共1页
全生物降解塑料食品包装材料由青岛康文生物塑料有限公司研发成功。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 研发成功 有限公司 生物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食品包装材料γ-聚谷氨酸的酯化改性及降解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玮 孙智慧 +2 位作者 王风青 张莉 巩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3-386,共4页
一次性非降解食品包装是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研究与开发新的可生物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一种氨基酸类聚合物γ-聚谷氨酸的酯化改性技术及其... 一次性非降解食品包装是包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食品安全问题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研究与开发新的可生物降解食品包装材料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一种氨基酸类聚合物γ-聚谷氨酸的酯化改性技术及其研究的现状,提出了γ-聚谷氨酸酯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方法,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Γ-聚谷氨酸 酯化改性 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研究人员制备了可食用的生物降解包装材料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雪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5,共1页
据“www.britishplastics.co.uk”报道,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100%可生物降解和可食用的食品包装,由植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制成。
关键词 英国诺丁汉大学 可生物降解 研究人员 可食用 包装材料 制备 碳水化合物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生物降解复合膜向食品模拟物的总迁移及钙的迁移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金凤 林勤保 +2 位作者 任纪州 吕新广 李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39-1644,共6页
研究了5种不同碳酸钙含量的PLA/PBAT/CaCO_(3)复合膜中的钙在40℃和70℃下向3%乙酸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及向3种食品模拟物(3%乙酸、10%乙醇、95%乙醇)的总迁移,探究了复合膜中碳酸钙含量与总迁移的关系,并研究了紫外老化处理对迁移的影响... 研究了5种不同碳酸钙含量的PLA/PBAT/CaCO_(3)复合膜中的钙在40℃和70℃下向3%乙酸食品模拟物的迁移及向3种食品模拟物(3%乙酸、10%乙醇、95%乙醇)的总迁移,探究了复合膜中碳酸钙含量与总迁移的关系,并研究了紫外老化处理对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复合膜向3%乙酸中的总迁移量均超过总迁移限值(OML),且总迁移主要受复合膜中碳酸钙含量的影响,钙浓度与总迁移量呈线性关系。同时,随着复合膜中碳酸钙含量的增加,钙的迁移量增加,且不同碳酸钙含量的复合膜均在短时间内达到迁移平衡(40℃,4 h)。将复合膜紫外老化处理较长时间(24 h以上)会导致钙的迁移量减少,可能的原因是紫外照射引起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交联反应,从而抑制了钙的迁移。此类生物降解复合膜作为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生物降解薄膜 聚乳酸 碳酸钙 迁移 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呈蔚 胡济美 +1 位作者 李铁柱 岳玉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0,共4页
综述了双酚类化合物的应用、危害、迁移行为、常用检测技术在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类化合物检测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双酚类化合物 食品接触材料 环氧衍生物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发光二极管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杀菌动力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相启森 董闪闪 +2 位作者 范刘敏 马云芳 白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25,共9页
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 C light-emitting diodes,UVC-LEDs)是一种新型紫外光源,具有环境友好、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实验研究了UVC-LEDs对食品接触材料表面食源性致病菌的失活动力学规律及... 紫外发光二极管(ultraviolet C light-emitting diodes,UVC-LEDs)是一种新型紫外光源,具有环境友好、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本实验研究了UVC-LEDs对食品接触材料表面食源性致病菌的失活动力学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VC-LEDs对接种于食品接触材料表面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的杀灭效果明显优于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杀灭效果。当UVC-LEDs处理剂量为800 mJ/cm^(2)时,接种在玻璃片、定向聚丙烯(oriented polypropylene,OPP)薄膜、不锈钢片和牛皮纸表面的L.monocytogenes分别从初始的5.45、5.56、5.11(lg(CFU/cm^(2)))和5.47(lg(CFU/cm^(2)))降低到0.60、0.70、1.04(lg(CFU/cm^(2)))和5.08(lg(CFU/cm^(2)))。UVC-LEDs处理对不同食品接触材料表面E.coli O157:H7的失活效果也得到类似的结果。Weibull模型(R^(2)>0.922)和Biphasic模型(R^(2)>0.960)均能够较好地拟合UVC-LEDs对玻璃片、OPP薄膜、不锈钢片和牛皮纸表面E.coli O157:H7和L.monocytogenes的失活规律。UVC-LEDs对玻璃片、OPP薄膜、不锈钢片和牛皮纸杀菌效果依次降低,这可能与食品接触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等性质有关。以上结果表明,UVC-LEDs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杀菌效果可能受到微生物种类及接触材料表面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发光二极管 生物 失活 食品接触材料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原晓喻 冯静园 +4 位作者 葛贝宁 张馨雨 张莹莹 姜芳凯 颜建伟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66-76,共11页
目的 为全面推进食品包装的功能化、智能化、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对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方法 首先,概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并剖释纳米技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机械强度、气体阻隔、抗菌保鲜、... 目的 为全面推进食品包装的功能化、智能化、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对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方法 首先,概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样性发展,并剖释纳米技术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机械强度、气体阻隔、抗菌保鲜、活性智能监控和生物降解等性能的影响;紧接着,深入分析实际工况下(环境温度、接触时长、食物酸碱度等)食品接触材料中纳米物质的迁移行为规律;最后,纳米材料的毒理性作为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评估的重点关注因素,还探讨纳米物质对人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等的潜在毒性。结论 现代纳米技术改善了柔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性能,实现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多功能化,在肉类、面包、果蔬等食品包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也为食品包装工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食品接触材料 活性抗菌 智能监控 生物降解 迁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长安 李枘枝 +1 位作者 陈玉婷 陈杰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55,75,共5页
简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主要论述了纳米填料对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性能尤其是阻隔性的影响。指出了改善纳米填料的分散程度以及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是材料开发的关键,如何制备具有高性价比的功能性降解包装材料(如抗菌性)... 简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主要论述了纳米填料对可降解生物高分子性能尤其是阻隔性的影响。指出了改善纳米填料的分散程度以及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是材料开发的关键,如何制备具有高性价比的功能性降解包装材料(如抗菌性)并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将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生物高分子 纳米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一次性食品接触用生物基塑料中氟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杰 姚皓程 +4 位作者 刘斌 董犇 陈燕芬 李丹 钟怀宁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6-35,共10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一次性食品接触用生物基塑料(下文简称生物基塑料)中氟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市售生物基塑料产品中氟含量情况。方法生物基塑料经氧弹燃烧发生高温氧化分解,氟化物转化为游离态氟离子,被吸收或溶解... 目的建立并优化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一次性食品接触用生物基塑料(下文简称生物基塑料)中氟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市售生物基塑料产品中氟含量情况。方法生物基塑料经氧弹燃烧发生高温氧化分解,氟化物转化为游离态氟离子,被吸收或溶解在吸收液中,以5.0 mmol/L碳酸氢钠和1.0 mmol/L无水碳酸钠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0.8 mL/min;采用Metrosep A Supp 7色谱柱(250 mm×4.0 mm,5.0μm)和Metrosep A Supp 5 Guard保护柱(50 mm×4.0 mm,5.0μm),柱温为45℃;以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生物基塑料中氟含量的相关系数R2>0.995,检出限为5.0 mg/kg,定量限为10 mg/kg,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3.8%~98.4%,精密度为2.9%~6.8%(n=6)。通过对119款实际样品中氟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总体检出率为94.11%,总体不合格率为15.94%;PLA吸管、PLA+PBAT吸管和PLA+PBS吸管的检出率均为100%,不合格率分别为45.16%、30.77%和5.88%。结论该方法可靠、方便、灵敏,分离效果好,适用于生物基塑料中氟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氧弹燃烧 食品接触材料 生物基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生物可降解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112,共1页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使用天然和可再生聚合物制作的环保包装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淀粉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的天然多糖,其多羟基结构使其容易通过化学或生物酶法对其结构功能进行调节,被...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使用天然和可再生聚合物制作的环保包装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淀粉作为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成膜性的天然多糖,其多羟基结构使其容易通过化学或生物酶法对其结构功能进行调节,被视为理想的天然可降解材料。淀粉基生物可降解材料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食品科学 生物酶法 淀粉基 天然多糖 生物相容性 成膜性 环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业科技》特邀主编专栏征稿:生物基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
19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I0004-I0005,共2页
特邀主编:任海伟、徐丹、王建国近年来,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开发可再生、可降解、环境友好型材料来替代传统的合成塑料包装已成为当今食品包装领域的共识。生物聚合物具有生物降解性、无毒性、低成本和易获得性等... 特邀主编:任海伟、徐丹、王建国近年来,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开发可再生、可降解、环境友好型材料来替代传统的合成塑料包装已成为当今食品包装领域的共识。生物聚合物具有生物降解性、无毒性、低成本和易获得性等固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生物聚合物 不可再生资源 塑料包装 生物降解 生物材料 固有特性 环境友好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食品包装或有新突破
20
作者 马克 《农产品加工》 2014年第3期77-77,共1页
近日,欧洲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将工业废渣制成可生物降解原料的新技术,提高了工业废渣的附加值。新材料有望为整个行业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并满足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该技术通过对果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发酵处理,从... 近日,欧洲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将工业废渣制成可生物降解原料的新技术,提高了工业废渣的附加值。新材料有望为整个行业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并满足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需求。该技术通过对果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发酵处理,从中获取新型生物降解材料来制作各种食品或非食品包装。果汁产生的废水里面含有大量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可发酵的糖分,几乎占到了废水总量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 食品包装 生物降解材料 工业废渣 发酵处理 研究人员 生产成本 环保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