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部春季火行为特征及可燃物消耗 被引量:22
1
作者 田晓瑞 王明玉 +1 位作者 殷丽 舒立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5,共6页
利用标准地调查分析2007年春季大兴安岭2起森林火灾的火行为及可燃物变化。采用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FWI)系统分析火险变化,地表可燃物载量调查采用线状相交可燃物调查方法,并利用MODIS遥感数据对火烧程度进行分级。结果表明:FWI系统各... 利用标准地调查分析2007年春季大兴安岭2起森林火灾的火行为及可燃物变化。采用加拿大火险天气指数(FWI)系统分析火险变化,地表可燃物载量调查采用线状相交可燃物调查方法,并利用MODIS遥感数据对火烧程度进行分级。结果表明:FWI系统各指标可以很好地指示森林火险变化,2007年4—5月细小可燃物湿度码(FFMC)基本都在90以上,腐殖质湿度码(DMC)和干旱指数(DC)在4月份持续升高,2场大火也发生在火险高的时段。火烧类型以地表火为主,部分林分有冲冠火。火后阔叶林地表径级可燃物增加不明显,针阔混交林主要是5.0~6.99cm径级可燃物增加,而落叶松纯林火烧后除0.50~0.99cm径级可燃物减少外,其他径级可燃物都明显增加。不同火烧程度对地表可燃物载量的影响有差异。中度和重度火烧后草本盖度明显下降,有些林分下木层死亡率较高。罕诺河火场和松岭区壮志林场过火区重度火烧分别占33.2%和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消耗 森林火险 火行为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栎床层燃烧排放PM2.5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光 张远艳 +2 位作者 邸雪颖 孙建 赵凤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69,74,共5页
为了研究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中PM_(2.5)的贡献量,以及不同火环境下PM_(2.5)的变化特征。以帽儿山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人工林地表枯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和风速的控制,在燃烧室内进行144次点烧实验... 为了研究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中PM_(2.5)的贡献量,以及不同火环境下PM_(2.5)的变化特征。以帽儿山地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人工林地表枯落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和风速的控制,在燃烧室内进行144次点烧实验。结果表明:蒙古栎阔叶床层燃烧排放PM_(2.5)质量浓度最大值为11.416 7 mg·m^(-3);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和风速与PM_(2.5)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可燃物含水率与风速的交互作用对PM_(2.5)浓度的影响极显著,但可燃物含水率与可燃物载量、可燃物载量与风速的交互作用对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均不显著;可燃物载量与可燃物消耗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他因子影响均不显著;可燃物消耗量与PM_(2.5)质量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蒙古栎阔叶燃烧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有明显的贡献,4个影响因子(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风速和可燃物消耗量)与PM_(2.5)质量浓度存在相关性,可作为预报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PM 2.5 可燃含水率 可燃载量 风速 可燃物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