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林地表可燃物模型 被引量:17
1
作者 单延龙 张敏 胡海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5,97,共3页
为了掌握森林地表可燃物的载量分布,预防森林火灾,运用Spss11. 0forwindows统计软件系统,对樟子松林的林分因子和各类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后向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方差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可以通过林分因子推... 为了掌握森林地表可燃物的载量分布,预防森林火灾,运用Spss11. 0forwindows统计软件系统,对樟子松林的林分因子和各类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后向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方差分析。利用数学模型可以通过林分因子推算各类地表可燃物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多元回归 可燃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可燃物模型和潜在火险预测研究综述
2
作者 张敏 胡海清 《森林防火》 2000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可燃物模型 林火发生指标模型 相对绿度 10小时时可燃湿度 火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林区落叶松林可燃物模型及火行为状况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敏 刘东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在长白山林区不同龄级的落叶松林处设置样地,在样地上设置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内的死草、活草、凋落物层、半分解层以及1 hr,10 hr,100 hr的杂乱物和灌木,做了可燃物参数的测定。利用Rothermel模型对落叶松林可燃物的蔓延速率、单位... 在长白山林区不同龄级的落叶松林处设置样地,在样地上设置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内的死草、活草、凋落物层、半分解层以及1 hr,10 hr,100 hr的杂乱物和灌木,做了可燃物参数的测定。利用Rothermel模型对落叶松林可燃物的蔓延速率、单位面积的热量、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和最大可靠风速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根据火行为状况,制定了相应的火灾扑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 Rothermel模型 可燃物模型 潜在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不同乔木植被类型可燃物载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昊权 王洪荣 +2 位作者 张文 董晨 闵志强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8,共12页
研究可燃物载量模型可为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的科学评估与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森林经营和防火管护提供参考。基于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的6848个乔木标准地数据,按照植被区域和植被类型,将乔木林划分为5种植被类型,分析不同植被类... 研究可燃物载量模型可为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的科学评估与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森林经营和防火管护提供参考。基于四川省森林火灾风险普查的6848个乔木标准地数据,按照植被区域和植被类型,将乔木林划分为5种植被类型,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可燃物载量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可燃物载量的关键因子,并结合多种函数拟合方法,确定关键因子与可燃物载量的最佳表达式。对这些表达式进行线性组合,构建基于组合变量的回归模型,并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对比,确定最优可燃物载量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的可燃物载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乔木层可燃物载量占比最高,枯落物层占比最低。2)影响可燃物载量的关键因子因植被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龄组是多个植被类型的主要影响因子,海拔、郁闭度和林分密度在特定植被类型中也具有显著影响。3)基于组合变量的回归模型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但最佳模型因林分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组合模型对寒冷针叶林的可燃物载量预测效果更优,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对寒冷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阔叶林和亚热带混交林的预测效果更优。构建的模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四川省不同植被类型的可燃物载量,为火灾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森林可燃载量 林分因子 立地因子 可燃载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陆昕 胡海清 +1 位作者 孙龙 张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90,共7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南瓮河保护区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ixture of Larix gmelinii and Betula platyphylla)(阴坡、阳坡)、沟塘草甸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气象要素回... 以大兴安岭地区南瓮河保护区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蒙古栎林(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落叶松-白桦混交林(Mixture of Larix gmelinii and Betula platyphylla)(阴坡、阳坡)、沟塘草甸等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气象要素回归法,对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内的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动态进行测定,构建了不同防火期、不同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分析了相应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同林型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在春季防火期和秋季防火期差异显著;在秋季防火期,5个典型林型的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0.167,平均相对误差为0.218,低于春季防火期模型和春季-秋季混合模型;秋季防火期模型对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效果最好。气象要素回归法适用于南瓮河保护区典型林型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细小死可燃 可燃含水率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可燃物参数与林分特征关系 被引量:23
6
作者 单延龙 舒立福 李长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75,共6页
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掌握森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分布,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数据的获得是比较困难的,运用Spss11.0forwin dows统计软件系统,对兴安落叶松林和杨桦林的林分因子... 森林地被可燃物是引起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掌握森林地被可燃物的载量分布,对森林火灾的预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数据的获得是比较困难的,运用Spss11.0forwin dows统计软件系统,对兴安落叶松林和杨桦林的林分因子和各类地被可燃物载量进行后向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从而可以通过林分因子推算各类地被可燃物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多元回归 可燃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和侧柏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7
作者 于海晨 王薇 +4 位作者 杜建华 刘赵东 陈敏斯 王博 刘晓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40,共8页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典型针叶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可燃物负荷量模型,为可燃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林分因子(胸径、树高、郁闭度、冠幅、第1活枝高)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在北京市7个区选择具有代表性...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典型针叶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素,构建可燃物负荷量模型,为可燃物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结合林分因子(胸径、树高、郁闭度、冠幅、第1活枝高)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在北京市7个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油松林和侧柏林,每种林型各设置42块样地,调查和测定了2种针叶林的可燃物负荷量(上层枯叶、下层枯叶、灌木、草本、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采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关系,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总可燃物负荷量模型。【结果】(1)油松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14.31 t/hm^(2),侧柏林总可燃物平均负荷量为9.78 t/hm^(2),下层枯叶负荷量占2种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的比重最大。(2)RDA分析表明,油松林上层枯叶、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胸径呈正相关,下层枯叶负荷量与郁闭度、坡度呈正相关。侧柏林上层枯叶、下层枯叶负荷量与树高、冠幅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与树高、郁闭度呈正相关,与海拔呈负相关。2种针叶林总可燃物、1 h时滞枯枝、10 h时滞枯枝负荷量均与胸径呈正相关,草本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呈正相关。(3)模型表明,胸径、树高、冠幅能较好推算出油松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第1活枝高、冠幅、坡度能较好的推算出侧柏林总可燃物负荷量。【结论】油松林有发展成较大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根据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应当着重对林下枯落物可燃物进行管理,及时清理林下可燃物,降低潜在森林火灾风险。不同林型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以及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不同,在进行可燃物管理时,应因地制宜,选择合理适宜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负荷量 林分因子 地形因子 可燃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主要林型可燃物载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康锋 罗永忠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1-658,共8页
为探究陇南市主要森林类型可燃物载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陇南市4种主要森林类型林下可燃物(灌木、草本、枯枝落叶和腐殖质)载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可燃物载量的9个环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郁闭度、林分... 为探究陇南市主要森林类型可燃物载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对陇南市4种主要森林类型林下可燃物(灌木、草本、枯枝落叶和腐殖质)载量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可燃物载量的9个环境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坡位、郁闭度、林分密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龄组)进行冗余分析(RDA),建立可燃物载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油松、落叶松、华山松、栎类林下可燃物总载量分别为18.85、16.54、10.74、8.12 t·hm^(-2);在4种森林类型林下可燃物载量中,腐殖质与1 h时滞可燃物载量占比最高,其中,落叶松1 h时滞可燃物载量占其总可燃物载量的50%,油松腐殖质载量占其总可燃物载量的46%,且落叶松1 h时滞可燃物载量与栎类、华山松1 h时滞可燃物载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油松腐殖质载量与其他3种森林类型腐殖质载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RDA结果表明,平均树高、林分密度和坡向是影响林下可燃物载量的主要因子;逐步回归法建立林下可燃物载量预测模型,其中落叶松林下可燃物载量模型精度最高,R^(2)=0.88;油松林下可燃物载量模型精度最低,R^(2)=0.64;栎类和华山松林下可燃物载量模型中R^(2)分别为0.69、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载量 冗余分析 环境因子 可燃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10小时时滞可燃物湿度的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天宇 周广胜 贾丙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6984-6990,共7页
随着森林防火预报精细化的需求,小时尺度可燃物湿度的准确模拟成为火险预报的关键。利用2010年8月连续无降雨天气条件下我国大兴安岭林区10h时滞可燃物湿度和相应气象因子的半小时动态观测资料,从可燃物的失水和吸水过程对目前广泛使用... 随着森林防火预报精细化的需求,小时尺度可燃物湿度的准确模拟成为火险预报的关键。利用2010年8月连续无降雨天气条件下我国大兴安岭林区10h时滞可燃物湿度和相应气象因子的半小时动态观测资料,从可燃物的失水和吸水过程对目前广泛使用的Fosberg模型和Van Wagner模型进行评估,进而发展了准确模拟10h时滞可燃物失水和吸水过程的可燃物湿度模型。结果表明:Fosberg模型对10h时滞可燃物的失水过程模拟较好(R2=0.96,P<0.01),而Van Wagner模型对10h时滞可燃物的吸水过程模拟较好(R2=0.83,P<0.01),但均不能独立地准确模拟10h时滞可燃物的湿度变化。通过分析可燃物失水与吸水过程,考虑可燃物在静风条件下的水汽交换,优化了Van Wagner模型参数,建立了综合反映可燃物失水与吸水过程的10h时滞可燃物湿度模型。据比较,该模型可准确地模拟10h时滞可燃物的湿度变化(R2=0.88,P<0.01),可为精细化火险预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h时滞可燃湿度 平衡含水率 可燃湿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森林可燃物分布调研及潜在火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玉春 向冬 +3 位作者 郭瀚文 孔林毅 高云骥 马阿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6,共9页
以川西南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了凉山州木里县6种植被类型不同层次的可燃物特征和空间分布,运用BehavePlus软件模拟探究不同燃烧条件下潜在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燃料床厚度较低,林下层无灌木和草本的林分可燃物模型无法形... 以川西南地区森林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了凉山州木里县6种植被类型不同层次的可燃物特征和空间分布,运用BehavePlus软件模拟探究不同燃烧条件下潜在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燃料床厚度较低,林下层无灌木和草本的林分可燃物模型无法形成稳定蔓延的地表火,而林下覆盖有灌木层或草本层的林分模型可燃物垂直分布连续性较好,可形成高强度地表火,同时能形成稳定燃烧的遍燃型树冠火。地表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高度、树冠火转化率等潜在火行为均随风速和坡度增加而增加,且增长幅度与燃料床厚度和高度相关,树冠火蔓延速度随风速增加大体呈指数型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可燃 可燃物模型 川西南森林 潜在火行为 Behave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主要针叶林型林火行为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武 牛树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4-60,共7页
在八达岭林场的侧柏林(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林(Pinus arman-dii)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内设置样地,在样地内设置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内的死草、活草、凋落物及1、10... 在八达岭林场的侧柏林(Platycladus orientalis)、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林(Pinus arman-dii)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内设置样地,在样地内设置小样方。采集每个小样方内的死草、活草、凋落物及1、10、100 h的地表枯枝,测定可燃物热值、抽提物质量分数、灰分质量分数及含水量,确定可燃物参数。利用Rothermel模型,对4种林分可燃物火行为的蔓延速率、单位面积发热量、火线强度、火焰长度进行了计算。根据火行为状况,制定了相应的火灾扑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行为 Rothermel模型 可燃物模型 BehavePlu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